沈 菁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与就业处,浙江 绍兴 312000)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成了全民关注度极高的热点之一。综观区域条件,浙江省的经济和政策环境、地理和区位条件、生态和产业基础都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文化创意产业与数字经济紧密结合、发展迅速。技术创新政策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的主要工具,也是国家创新政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技术创新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2年6月,科技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提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2015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云上浙江”“数据强省”的概念,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建设应用。2016年,浙江在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浙江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计划》,启动实施“数据强省”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8年,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浙江大数据产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1]。2019年,浙江省继续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着力推进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为实现“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动力支撑。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抓紧布局数字经济。
由此得出一个时间轴,如图1所示。
图1 浙江省数字经济政策发展时间轴
自2015年开始,浙江省迎来了数字经济的大发展时期,并且马上进入了全速发展时期。数字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不小的风暴,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都会有所转变。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文化创意企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企业直播带货或宣传方式更加多样化,企业末端的营销方式向数字化转型,支撑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2019年7月,浙江省商务厅公布了《2019—2020年度浙江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 ,本文在此项数据的基础上,结合soopat专利检索网站的相关数据,从2015年至2019年的浙江省部分文化创意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入手,提取最直观的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的专利参考数据见表1。选取新闻出版类、广播影视类、文化艺术类、综合服务类等10家浙江企业作为样本,进行了整理分析,并通过量化转化为表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从2015年开始,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专利申请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新闻出版类、广播影视类、文化艺术类、综合服务类等各个行业类别都有体现,传媒行业尤其明显。大部分行业的专利申请数据在2016—2019年呈非常明显的增长趋势,因此,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竞争力以及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呈上升态势。
表1 浙江省部分文化创意企业专利申请量 件
在表1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专利分析方法对典型文化企业的有权专利数据进行检索收集、数据开采,形成表2的数据,发现2015—2019年选取的样本中的有权专利数量增加趋势明显。结合上述得出的浙江省数字经济政策发展的时间轴,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轨迹紧紧围绕着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利好政策进行,政策环境对其影响明显,有权专利转化成绩效变为可能。然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瓶颈问题也随之出现。通过对比表1和表2,发现有权专利比并不是很高,所以在专利的转化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少问题。深入探索数据内涵,不仅对促进文化产业技术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和政策运行机制有反馈作用,同时也能挖掘出潜在的障碍环节。
表2 浙江省部分文化创意企业有权专利一览表 件
技术政策会影响产业,也会受产业影响。政策的直接影响者为文化创意产业,受政策激励者为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作者和消费者等。可见,不管在哪个层面,文化创意企业都是在里面的。目前,数字经济政策环境尚未全线贯通,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机构优化遇到瓶颈。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只看到表面的政策红利,重浅层次包装,重形式轻发展[2],无法发挥特有、长久的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政策集中在宏观层面,尚未形成以专利数据分析作为衡量产业技术发展及政策绩效的重要指标和方法的产业技术政策系统。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文化创意产业只关注产品的最终展现形式和数字化传播途径,不重视源头产业优化和产品维护服务,无法完成数字经济和产业的理念融合,进而会导致创新和创意能力欠缺,在创作自主知识产权和与数字经济融合方面凸显动力和能力的不足,从而影响产业的数字化程度。
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竞争力差异明显,政策环境需求不同。文化创意产业是借助现代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高附加值产品,带来财富几何升值的产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经济、技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产物,具有强融合性、高知识性、高附加值性的特征[3]。传统文化产业一般把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置为第一着眼点,过程中亦无法摆脱对成本和规模的依赖,具有专有性和特定性,这种特性不仅在物品和门类上有体现,在地域方面更有区分。因此,传统文化产业在迈向文化创意产业时,必然会和数字经济的开放和共享产生冲突。为调和冲突,对双方都有利的政策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政策协同运行,用政策手段将传统文化产业和现代化传播方式结合起来,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特色,将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智慧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表现形态中是有难度的,这一过程是机遇也是挑战,且刻不容缓。
行政法规修改有待跟进。首先,在手续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行政法规、审批工作尚欠完善,存在网络文化许可证备案等重要证件办理过程烦琐、审批时限较长、异地办理耗时耗力的现象;其次,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跨行业的产业,作品或产品数字化以后会产生版权侵权争议,且法律有普遍性和稳定性,不能时时兼顾各个行业,这需要政策在法律原则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支持,以保障各行业的合法权益;再次,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政策尚待完善,相比其他企业,文化创意企业在前期的投入比较无形,但数额并不小,目前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两极分化大,相关政策可以考虑对企业进行融资政策倾斜;最后,数字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足,数字技术过度保护会侵害互联网的开放共享目标,然而延续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就很难保护数字产品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采用专利指标衡量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国外研究的普遍做法。近年来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价值在我国开始受到关注,但对于文化创意企业的专利研究相对较少。以专利分析作为研究产业技术发展特征的实证依据,并与政策环境变动做时间序列比较与关联度分析的研究,可以突破以往政策研究中的传统路径,融入具有说服力的客观量化指标。例如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得出的专利指标来衡量产业发展状况[4]。
运用专利分析方法评估技术发展特征并作为政策研究的量化指标可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对数字技术而言,传统产业是应用的重要领域;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目前,杭州地区在这个领域的实践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杭州用“数字”推动政务创新改革、促进社会综合治理,并于2018年打造出了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2019年,在结合传统经济的基础上,杭州“新制造业计划”23条政策迅速落地,政策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创新、优化整合、保障服务做出了详细的说明。这种政策红利可以促使文化创意产业健康高速发展,值得借鉴。
结合地域特征,运用专利分析方法对典型文化创意企业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收集、分类统计、数据开采和评价分析,找到产业技术发展与政策环境之间的联系,并揭示冲突措施和制度盲点[5]。经济政策的地域性是非常明显的,适合杭州的政策,对于整个浙江不一定全部适用;适合浙江的政策,其他省份照搬不一定有用,所以政策也需走特色之路。要充分摸排地域实情,找到政策瓶颈,为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技术政策提供准确的切入点,进行破题。一般而言,传统企业会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会出现政策施行的鸿沟,所以,有必要建立以数字经济市场为导向,以相关政策措施协调互动为特征的组织体系建构思路,建立起促进政策效能相叠加、具有协同效应的跨部门协同运行机制。同时,要选对专利分析模式,以较低的成本培育市场,给予产业突破的机遇。
综合性和便利性是政策创新的要务之一。不管是对文化创新产业的监管还是扶持,数字化转型都非常重要。以企业为主体,以数字经济市场为导向,以相关政策措施协调互动为特征的组织体系的建构思路日益清晰。政务机构应借助“新兴云”服务模式,将政务服务同步展现在网站、手机APP等端口,借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完成在线服务。政府数字化转型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先导力量,也是形成以数字经济为导向的产业技术政策体系和跨部门协同运行机制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