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英语教程》的生态评估

2021-02-16 03:2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视野语篇评估

林 静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科学部,江苏 泰州 225300)

教材是教学的核心之一,它不仅是学生知识输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材是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学生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同时由于高职师资力量不足、英语课时限制等因素,在同一所学校或同一个专业中不可能使用多种教材,因而选择一套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教材的研究基本围绕两大问题,即“为什么评估”和“怎样评估”,但是这些研究普遍没有涉及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生态语言学”。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涉及语言学又涉及生态学,从诞生至今只有短短的四十多年。1972年,美籍挪威语言学家Haugen在其专著《The Ecology of Language》[1]中首次将“语言生态学”确立为一个研究领域。他认为语言如同生物和自然环境一样也有自己的生态环境,他的理论即生态语言学研究中的两大范式之一——“豪根模式”,这是一种隐喻(metaphor)式研究,探索语言及语言环境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Halliday[2]开展了非隐喻(non-metaphor)式生态语言学研究,“主要通过话语批评研究日常语言使用,力图通过改变语言系统模式或使用方法,产生更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语篇。”[3]

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生态化教学环境构建”的要求。黄国文认为“外语教学与研究是整个生态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师、学生、管理者等)与社会环境(国家、社会、经济体系、机构、体制等)和自然环境形成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多元的关系,人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4]。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生态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对高职英语教材进行生态研究,不仅可以推动生态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同时也为教材评估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1 教材的生态评估模式

目前我校一半左右的学生使用的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第三版)(以下简称《新视野》)。按照常远[5]建议的评估模式,教材的评估应包含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大类。笔者根据常远的评估模型结合《新视野》对评估的方面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1.1 外部评估方面

(1) 前言中是否涉及国家发展战略?有没有结合中国发展战略对学生的语用能力作出规定?

(2) 目录中包含几个单元?仅从标题的角度观察涉及生态视角的内容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3) 编写说明中是否包含生态意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表述?

1.2 内部评估方面

(1) 包含自然生态内容的语篇有多少?在全书占多少比重?

(2) 包含自然生态内容的语篇属于什么类型:有益性文本、有害性文本还是中性文本?对于有害性文本,是否设计了训练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练习或教学活动?

(3) 包含社会生态内容的语篇有多少?在全书占多少比重?

(4) 对于涉及社会生态内容的语篇属于什么类型: 有益性文本、有害性文本还是中性文本?有害性文本是否设计了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相关练习或教学活动?

(5) 教材中每单元的导入和探索主题部分能否启发学生的生态意识以及引导学生思考在促进自然生态改善和社会和谐发展中自己能做出哪些贡献?

(6) 教材中有无中国语境下和谐价值观引导的文本?

(7) 教材所有语料中,涉及多少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

(8) 对于除了主流英语国家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其文化内容在教材中是否有一定深度的介绍? 有没有可以帮助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的练习和活动?

2 生态评估量化分析

2.1 评估对象

《新视野》分为预备级和1~4级,每级10个单元,供一个学期使用。因学校英语教学共三个学期,使用1~3册,所以笔者仅对1~3册内容进行分析。

2.2 外部评估

(1) 《新视野》是“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3册前言中明确提出教材的编写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从这点分析,该套教材的编写是切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学生的语用能力也是有要求的。

(2) 《新视野》1~3册话篇话题汇总表见表1,教材(1~3册)共包含30个单元,仅从标题来看,涉及生态话题的共有5个单元,包括第二册的Unit 5 Parents’ Love和Unit 7 Pollution,第三册的Unit 1 Home and Family,Unit 6 Travel and Tourism和Unit 9 Human Relationships。在30个单元中,仅有16.7%的单元涉及了生态话题,这个数量的阅读远远不够唤起学生的生态意识。

表1 《新视野》1~3册语篇话题

(3) 编写说明中阐述了该教材贯彻了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文体裁形式多样,通过多种练习(词汇、语法、翻译、写作、阅读、完形填空等)融“教、学、做”为一体,力求以多种形式来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对编写说明的分析可见,教材重点强调的仍然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应用能力,并未涉及生态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2.3 内部评估

综合内部评估中的8点,将内部评估分为三块,一是文本评估,二是价值观评估,三是文化评估。

2.3.1文本评估 根据内部评估中的(1)~(5)点,对单元话题进行分析,见表2,每个单元均包含内容相近或相似的两篇文章,其中包含自然生态内容的语篇有两个单元,在全书中占6.7%;包含社会生态内容的语篇有三个单元,在全书中占10%。教材中每单元的思考题和讨论都在Text A课文前的导入部分,该部分都启发了学生的生态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表2 《新视野》1~3册生态语篇话题分析

每单元具体分析如下:

1) 自然生态语篇分析。自然生态语篇包括两个单元,以第二册Unit 7为样本,该单元的主题是污染,在Text A Smog in My City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表明了对空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的担忧。

(1) The problem is caused by the country developing at a speed and scale unheard-of in history. It has been growth at all costs, resulting in widespread environmental worsening.(P120)

(2) But all these vehicles, normally bumper to bumper, are also a sign of a country that is not coming to terms with pollution. And it is not just the air quality. Lakes, rivers and underground water supplies have all been badly polluted by lightly regulated industry.(P120)

这部分的文本,作者用到了“is caused by”“resulting in”“worsening”“is not just”和“been badly polluted”等阐述了由于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峻,而作为个人却无力改变,只能寄希望于风,希望风能把污染吹散。“…I pause and hope that the wind has blown the pollution away”(P120)。作者试图通过这样的表达,能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与A课文不同的是,在本单元的B课文中,作者介绍了人类治理伦敦泰晤士河所取得的惊人成就。

(1) …the Thames was a very dirty dumping ground for industrial and human waste.(P129)

(2) …the lower Thames was declared a dead river. It contained no living fish…(P129)

由于人类早期的无知和不重视,泰晤士河成了工业废水和排泄物的倾倒场,最终导致泰晤士河的下游成了死河,连鱼都消失了。幸运的是,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政府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同时设立了环境保护法,泰晤士河开始重新焕发生机。课文第五段,详细描写了这一景象:

(3) …salmon had begun to return to the Tham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more than a century. Some other species of fish have returned, and there have even been seahorses sighted in the mouth of the Thames. With the fish came the birds, the plants, and even the occasional seal. As water quality rose, literally hundreds of species reappeared in and around the river. Walking along the banks, it’s now possible to see herons and even kingfishers.(P129-130)

课文在最后的总结中明确提出,任何被污染的河流都是可以治理的,这是值得师生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了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创建人与动植物健康的相处模式,人类应该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家园,与自然生态形成一种良性的共生关系。

2) 社会生态语篇分析。社会生态语篇在本套教材中共有三个单元,通过比对三个单元的标题Parents’ Love(第二册)、Home and Family(第三册)、Human Relationships(第三册),可发现这三个单元是描述亲情和人际纽带的文章。其中,第二册Unit5中既提到了父亲的爱,又提到了母亲的爱。很多人可能对母爱更心存感激,总觉得母爱才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A课文通过介绍医生父亲因为对孩子们身边各种危险的担心,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向学生描绘了一个唠叨的父亲,然而孩子们并不理解自己的父亲,不听父亲的规劝,经常受伤。文章这样描写:

(1) …as children, we did not always listen to Dad. We had our broken bones, car accidents, and illnesses…(P82)

而等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也变得跟父亲一样经常规劝别人。文章结尾处,作者提出希望用父亲努力保护他们的那种方式反过来保护他,使他免于各种伤害。

(2) …I watch him drive off, wanting, as I do more and more often now, to protect him from the world’s sharp edges, the way he always tried to protect us.(P82)

文章强调了父爱同样可以是无私而伟大的,启发学生用平常心、公平心、爱心对待自己的父亲。

第三册第一单元A课文的标题“I Am Home”(我回家了)就能引发学生的深思:作者是离家了再回家了吗?是因为什么原因离家,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回家?

(1) There was lots of love, lots of space and lots to do. From gardening in the greenhouse to chasing our old goose, feeding the goats to gathering the cattle, the word “bored” never found its way into my vocabulary. The work for us was a labor of love.(P3)

(2) My family and I were very close, spending most nights playing games or telling stories until it was time to go to bed.(P3)

家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存在与周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作者自小生活在农村,种菜、赶鹅、放牛、喂羊……就是她生活的常态。每天与家人一起,甚至不觉得这些是苦差事,作者用了“a labor of love”表达了自己的喜爱。白天干农活,晚上和家人一起讲故事玩游戏,就这样一天天幸福地生活。然而生活总会有意外发生。

(3) While my surroundings were different and strange, they were also exciting and fun.(P3)

因父亲诊断出患上了心脏病,医生建议不能再操劳农活,全家被迫卖了房子搬到了亚利桑那州。尽管生活发生了变化,但因为家人在一起,所以作者仍然是快乐的。有一天,作者被星探发现,开始了演员生涯,最初,母亲和她一起在洛杉矶,作者还是快乐的,把这件事当成是“adventure”,随着生活的稳定,母亲回到亚利桑那州去照顾父亲了。

(4) Slowly, a dark void found its way into my heart and began to eat away at my happiness.(P4)

失去了亲人的陪伴,尽管事业取得了成功,作者的内心是空虚的(void),她迫切地想要回到家人的身边。

(5) I miss you so much. I need my parents back.(P4)

本文的有益之处在于,尽管是描写亲情的,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

(6) I just listened to the sounds of singing birds and dreamed of another day on the farm.(P3)

(7) The dry Arizona air was good for my father. (P3)

(8) Then one day we found it: the perfect home, nestled in a warm and sunny valley with pear trees in the yard.(P4)

作者最后找到的理想的家位于山谷,院子里有一棵梨树。在与自然的和谐中,作者寻找到了一种平衡,这是一种生态的平衡,人类只有与自然共生共存才能有精神的满足感。

再来看第三册Unit 9 Human Relationships,课文导入部分强调了人生来就在一个群体中,和周围的人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关系。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very important to our lives, not only because they secure the future of the human race, but also because these relationships bring things such as joy and love, as well as a wide variety of experiences into our lives. (P161)

这部分用了“are very important to”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人际关系的两大功能,一是确保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secure the future of the human race);二是满足了人类的情感需求(bring… joy and love, …a wide variety of experiences into our lives)。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去思考怎样与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发生冲突时。所以,如何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值得深思的问题。

2.3.2价值观评估 本部分主要针对内部评估中“(6)教材中有无中国语境下和谐价值观引导的文本?”进行分析。无论是涉及社会生态的语篇还是涉及自然生态的语篇,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天人合一”的精髓体现为人体与宇宙之间有某种理数上的一致性,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不管人是主角,还是自然是主角,都是彼此的相安与融入。通过对上述文本的量化分析,所有的文本都是有益文本,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一种和谐共生关系。

2.3.3文化评估 内部评估中“(7)教材所有语料中,涉及多少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8)对于除了主流英语国家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其文化内容在教材中是否有一定深度的介绍?有没有可以帮助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的练习和活动?”

该套教材涉及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包括:美国、英国、中国、德国、荷兰、日本、突尼斯、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具体分布比例见表3。

表3 语篇涉及不同国家文化比重

本套教材的语篇共60篇,其中有19篇无法从内容分析出文化来源,涉及美国文化的材料占60%,其余国家文化占比较低,除美国文化外,大部分国家的文化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并且没有配套练习或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

3 研究发现及建议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 该教材在编写说明中并未提及对学生生态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2) 教材中涉及生态话题的文本都是有益文本,体现了中国语境下的和谐价值观,但在全书中占比过低。

(3) 涉及生态文本的导入部分都能启发学生的生态意识,但是讨论类型单一、数量少、启发的力度不够。

(4) 教材前言中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但是教材的文化内容相当匮乏,只有一个单元中的两篇文章介绍了美国文化,其余的文化点在文本中鲜有介绍,并且课后练习中也不涉及文化内容的补充。

综合上述研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 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是以《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为指导,该《要求》从2009年10月开始试行至今已有10多个年头。尽管该要求是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量身定制,是教学以及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纲要,但在目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高职英语教材语篇的选择应尽可能多的包含除了英美国家文化之外的“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并且应该对这些文化有较为详细深入的探讨,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全面发展。

(2) 教材的编写要符合中国的语境,适量增加反映中国文化或与中国文化进行比对的篇章,但是在编写中要把握尺度,不能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3) 在导入或课堂活动的设计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态意识,增加生态文化的内容,通过讨论或思考启发学生在促进生态和谐以及在自然建设中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4 结语

本研究借鉴了常远的生态评估表对高职《新视野英语教程》进行生态评估。通过对教材文本的定量分析,指出目前高职英语教材编写中所存在的问题。2020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共有3 973种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其中高职英语类教材共22种。由于最近几年国家大力开展高职教育,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已经上升到1 400多所,仅靠22种教材满足全国所有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远远不够。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各高职院校生态语境下的英语教材编写带来一些启示。

猜你喜欢
新视野语篇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后冥王星时代“新视野”要去哪儿?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新视野”号抵达太阳系新大陆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