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 王亚磊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 郑州 450052)
手法复位是目前临床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常用方式,通过持续对抗牵引膝部与踝部,可达到骨折复位的目的,但复位后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效果各异[1]。既往胫腓骨骨折手法复位后临床多采用传统石膏外固定,虽可满足固定需求,但石膏容易潮解及断裂,且固化时间较长,应用存有一定局限性[2]。高分子绷带是一种新型骨折固定材料,相比传统石膏,具有轻便、可塑性强、固化时间短等优势[3]。近年来,外固定支架也逐步用于胫腓骨骨折治疗,相比内固定治疗,外固定不仅可良好固定骨折端,还不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利于骨折断端愈合[4]。但目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外固定支架2 种固定方式在胫腓骨骨折手法复位后应用对比研究较少,且何种固定方式应用效果更佳尚无定论。鉴于此,本研究探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8 年7 月~2020 年12 月接受治疗的93 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 组(46 例)、B 组(47 例)。A 组男24 例,女22 例;年龄24~57 岁,平均(40.53±5.11)岁;美国纽约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9 例,Ⅱ级17 例;致伤原因:交通伤25 例,坠落伤15 例,其他6 例。B 组男26 例,女21 例;年龄24~58岁,平均(40.64±5.13)岁;ASA 分级:Ⅰ级30 例,Ⅱ级17 例;致伤原因:交通伤25 例,坠落伤16 例,其他6 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经X 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胫腓骨骨折;均为单侧;ASA 分级Ⅰ~Ⅱ级;术后接受6 个月康复随访;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感染性疾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合并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处于哺乳或妊娠期。
1.3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若骨折端外露,则先清理创面,去除失活组织,并尽量修复血管、肌腱等组织。
1.3.1 A 组 行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固定。患者取仰卧位,一名助手站在患肢外侧上方,用肘关节套住患膝腘窝部位,另一名助手站在患肢足部远侧位置,一只手握紧足前部,另一只手紧握足跟部,持续牵引3~5 min,纠正成角畸形、重叠等情况。术者站于患肢外侧,右手置于骨折近端从内侧向外侧推挤,左手置于骨折远端从外侧向内侧推挤,纠正骨侧方移位情况。持续牵引过程中,术者需用拇指及食指从胫骨内侧面、前嵴面检查触摸骨折部位,检查骨折对位、对线情况,并于C 型臂X 线透视机下观察骨折复位情况。骨折复位满意,先采用高分子绷带(郑州迈时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后托固定,注意若患者中上段骨折,绷带固定需超过膝关节及踝关节,若为下段骨折,则绷带需超过踝关节。然后用高分子绷带进行前托固定,绷带前托硬化前,术者双手需置于骨折端上下位置,且相向挤压,待绷带完全固化后即可松手。术后予以3~5 d 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同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拆除绷带。
1.3.2 B 组 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法复位方式同A 组,复位满意,在套管保护下,从骨折近端、远端分为钻孔,并置入2~3 枚固定钉。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外固定支架(苏州悦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并在关节部位安装。再次于C 型臂X线透视机下检查复位情况,并适当调整,确认复位满意则牢固固定,不缝合钉眼处,术后每日钉眼处消毒即可。术后预防感染方式同A 组。于术后6~8 周将延长与加压螺栓松开,将静力固定更改为动力固定,并嘱咐患者负重行走。复诊时确诊骨折愈合,在门诊处即可拆除固定支架。
1.4 观察指标(1)疼痛程度:术后2 h、12 h、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估两组疼痛程度,量表总分为10 分,疼痛程度越严重则得分越高。(2)骨愈合时间:记录两组骨折愈合时间。(3)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感染、患肢肿胀、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 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以()表示,组间数据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多时点数据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若期望值<5,采用连续卡方校正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术后12 h、24 h VAS 评分均低于术后2 h,A 组术后2 h、12 h、24 h VAS 评分均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疼痛程度比较(分,)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疼痛程度比较(分,)
2.2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A 组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11±1.03)个月,B 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17±1.06)个月。组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9,P<0.001)。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胫腓骨骨折作为骨科常见骨折类型,多因暴力所致,容易累及关节周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均是胫腓骨骨折治疗有效手段,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安装固定物时,容易损伤软组织,破坏骨折断端血运,且可能会增加术后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延长患者康复时间[6]。手法复位可良好复位骨折断端,在此基础上寻求有效固定方式,对维持复位效果、促进骨折愈合尤为重要。
外固定支架、高分子绷带前后托是目前骨折常见固定方式,其中外固定支架固定法不仅可弥补内固定的不足,减少软组织损伤,还可为骨折提供稳定支撑,从而利于骨愈合[7]。高分子绷带作为新型“石膏”固定材料,具有柔韧性佳优势,对皮肤刺激小,可减少皮肤瘙痒、湿疹等并发症的发生[8]。本研究结果显示,A 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B 组,说明相比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固定治疗更利于促进骨愈合,缩短患者康复进程。分析原因为高分子绷带重量较轻,患者术后可早期进行被动、主动康复训练,从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绷带固定对骨折断端血运无影响,从而利于骨折早期愈合[9]。
疼痛是创伤后常见现象,有研究显示,严重疼痛可能会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利于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10]。本研究结果显示,A 组术后2 h、12 h、24 h VAS 评分均低于B 组,说明相比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固定治疗更利于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分析原因在于,外固定支架治疗虽对机体损伤小,但术中仍需置入固定钉,损伤正常软组织,从而可能会加重机体应激反应,促进疼痛因子释放,造成术后疼痛[11]。而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固定后对正常软组织几乎无损伤,且不会引发严重应激反应,从而使得术后疼痛感轻微[12]。在安全性方面,A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 组,说明胫腓骨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固定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并发症发生,这一结果可能与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固定术后伤肢易抬高、损伤轻微有关,从而减少患肢肿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固定治疗,相较外固定支架治疗,更利于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