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厦门思明华仁整形外科门诊部美容皮肤科,福建 厦门 361000)
黄褐斑患者皮损常呈对称性,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对称的黄褐色的色素沉着斑,多分布于双颧、两颊,呈淡褐色到深褐色斑片,通常会累及口周、额部、颏部等,会在春夏季加重,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患者无自觉症状,在秋冬季减轻。此病的发生会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对患者的容貌产生严重影响[1]。Q开关1 064nm激光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较少,且起效较快,但是复发率较高。中医药治疗黄褐斑,取得的疗效相对持久,在对黄褐斑的治疗中治病求本,历史悠久[2]。经对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共72例黄褐斑患者,通过采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 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3];② 近1个月无暴晒;③ 有良好依从性;④ 提供详细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免疫功能严重低下;② 瘢痕体质;③ 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共72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观察组采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观察组男6例,女30例,年龄(20~66)岁,平均(42.5±7.3)岁,病程(1~13)年,平均(8.2±1.1)年;对照组男8例,女28例,年龄(21~65)岁,平均(42.9±7.2)岁,病程(1~13)年,平均(8.7±1.2)年。数据统计显示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观察组 采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选择YAG激光治疗仪(安徽合肥广安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能量密度处于(400~450)mJ/cm2,波长 1 064 nm、频率(5 ~ 10)Hz,光斑直径(6~8)mm。治疗时按照患者的色斑深浅、肤质等,清洁皮损同时加强对能量密度的适时调节,仰卧并佩戴护目镜。照射能量密度稍高,则相应的色斑或皮肤越浅;照射能量密度稍低,则相应的色斑或皮肤越深。操作时,均匀化地距皮肤(4~5)cm照射,激光头和皮肤表面呈90°垂直,按照患者的皮肤反应和色斑消退等情况调整照射的次数和能量等。激光治疗之后避免用力揉搓皮损处,给予(20~30)min冰敷。在治疗期间注意防晒,禁止应用祛斑、美白化妆品,共治疗3次,每隔4周时间进行1次治疗。
中医药治疗方法如下:① 中医物理疗法。按照美容刮痧方法,在刮痧板上沾取适量红花油展开患者面部刮痧,和皮肤间的斜度为45°,注意轻柔,从上至下完成,每个区域共进行30次的刮痧。同时要重点按摩患者的阳白穴、瞳子骼、肝胆区、上肢区。② 中药方剂。复方甘草饮:桃仁、川芎各10g,白术、茯苓各15g,薄荷、生姜、甘草各 6g,白芍、当归各15g,红花8g,柴胡12g。针对于大便干结者,加用牡丹皮和栀子;针对月经不调者,加用女贞子和香附进行治疗。上述中药方剂每付煎煮得出600ml的药量,分早晚2次温服。共治疗2周时间,且1剂/d。
1.3.2 对照组 单纯采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皮肤状况等。① 氧化应激指标[4]:服用中药治疗2周结束后,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空腹静脉采血5ml,分离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待测。丙二醛(MDA)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法)、过氧化氢酶(CAT)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HBS-ScanX全波长酶标仪由南京德铁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② 生活质量[5]:选择WHOQOL-BREF表,划分为共5个领域,共26个项目,生活质量越好评分越高,包含社会、躯体、环境、心理、综合。③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6、7]:无效:色斑面积缩小<30.00%,颜色无显著性的转变;有效:患者的色斑面积缩小 30%~60%;显效:色斑面积缩小61%~90%或更高,色斑明显变淡。(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④ 皮肤状况:依据黄褐斑MASI评分标准,具体见表1。
表1 黄褐斑MASI评分
1.5 统计学处理 以 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氧化应激指标情况 观察组的CAT、SOD氧化应激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MDA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组别 n CAT(U/ml) SOD(IU/ml) MDA(nmol/ml)观察组 36 1.99±0.42 67.56±18.52 4.20±0.75对照组 36 1.47±0.31 53.66±15.38 5.08±0.95 t 3.4644 4.3623 P 0.0005 <0.001
2.2 生活质量 与对照组生活质量相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升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社会 躯体 环境 心理 综合观察组 36 27.33±5.22 25.29±5.47 24.62±5.48 24.45±5.42 27.53±5.49对照组 36 18.26±4.21 17.24±4.18 17.23±4.12 17.10±4.21 18.22±4.52 t 5.7391 4.9611 4.5731 4.5437 5.5544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35例(97.22%)较对照组22例(61.11%)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4 分析皮肤状况 观察组的M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该评分中的两项重要指标皮损严重程度和皮损面积也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皮损状况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者皮损状况比较(±s,分)
组别 n 皮损严重程度 皮损面积 MASI评分观察组 36 1.05±0.31 2.46±1.11 1.65±0.78对照组 36 1.75±0.58 4.22±1.49 2.51±1.12 t 6.3864 5.6835 5.2354 P<0.001 <0.001 <0.001
中医将黄褐斑的病因病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精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或气血痰瘀积滞皮下,色素沉着而致;或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或脾虚生湿,湿热蕴结,上蒸于面所致;也有人认为与冲任有关,冲任起胞宫,最终上行至面部,肝郁血滞伤冲任,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致本病。无论为何种情况,不外乎虚、瘀、湿、热所致。基于中医角度,黄褐斑大多因肝气郁结、气血瘀滞、肝肾阴虚等造成,其属于黧黑斑、肝斑等范畴,治疗上应当坚持从血论治、从肝论治的原则。另外,在中医中此病属于“面尘”范畴,多在中年女性中发病,大多和患者的月经不调、饮食劳倦、肝郁气滞、七情内伤等存在密切关联[8、9]。在中医理论中,男性发病大多和思想压力、房事过度等有关,女性和气血不调、肝郁气滞等有关。《外科全生集》中提出,患者发生的红肿,使气血热而毒沸,属于阳实之证;白疽使气血寒而凝,属于阴虚之证[10、11]。皮肤病多为阴虚阳实,面颊属肝,因此中医中说肝气郁结的外在表现,就是颜面部黄褐斑的出现。中医治疗应当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注重阳和通腠。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皮损严重程度、皮损面积和MASI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说明通过采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能够很好的发挥出光热作用和光机械效应,经1 064nm波长激光,快速把黑色素颗粒、激光照射皮损处转化成热能,清除掉皮肤中的黑色素颗粒,通过多次照射,减少了色素形成。而中草药的疗效与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中医药可以通过作用于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清除或者抑制氧自由基或者直接作用于氧化酶的单个或者多个靶点,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中药方剂红花中的红色素(黄酮类)具有较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分子自由基(H2O2·)、和羟自由基(OH·)的抗氧化能力[9、10]。柴胡(含皂苷类)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三种不同的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活性,并且具有较高的铁离子还原/总抗氧化能力[11]。甘草粗提物以及主要黄酮成分光甘草定能够保护血清中胆固醇载体LDL并防止其氧化,同时其黄酮成分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对抗细胞以及脂蛋白的脂质过氧化反应[12]。同时在中医辨证分型中,分别是脾虚湿滞、肾虚、肝郁气滞三种,通过进行化湿扶脾、温阳补肾、疏肝理气、活血退斑、滋阴降火、活血退斑等针对性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明显减少黄褐斑,促进患者疾病预后。本研究中观察组的CAT、SOD氧化应激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MDA低于对照组,说明了中药成分通过抗氧化作用发挥治疗作用。
对黄褐斑患者,通过采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显示出联合应用较对照组单用激光方式取得的疗效更佳,中医药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能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活性明显增加,脂褐质含量降低,中医药有较佳的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还能够减少黑色素细胞的生成及皮肤色素沉着,受损组织得以修复,改善病情,淡化黄褐斑,产生的作用显著[13]。
综上所述,对黄褐斑患者,通过采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可改善皮肤状况,安全性较高,减轻皮肤氧化应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