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耕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境八县一市①即库尔勒市、和硕县、焉耆县、和静县、尉犁县、轮台县、且末县和若羌县。。它地处两汉时期丝绸之路新疆段南北两道的前缘地带,在新疆两汉时期考古及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多年来,在若羌县、尉犁县、轮台县、和静县、且末县和焉耆县②焉耆回族自治县的简称。的古遗址考古调查和一些古墓葬的发掘中,发现了不少的铜镜,类别较为丰富,有带柄铜镜、圆形素面铜镜、圆形饰纹铜镜和圆形铭文铜镜等,时代也有早晚之分。这不仅为巴音郭楞铜镜考古提供了有利的研究材料,同时,也可以作为新疆铜镜考古的一个参考。
若羌县考古,在1980 年的调查和发掘中发现9 件铜镜③侯灿《楼兰古城址调查与试掘简报》、《高昌楼兰研究论集》1990年第1版,第307~333页。,楼兰城郊古墓群的发掘中发现3 件铜镜④侯灿《楼兰城郊古墓群发掘简报》、《高昌楼兰研究论集》1990年第1版,第334~355页。。1997、1998 年巴州博物馆的罗布泊地区考古调查中,采集和出土了不少的残铜镜,同时也征集到了完整的铜镜。共计23件。
1.连弧纹残铜镜(1997LXC5∶2)
1997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5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存2/5。残长6.8、宽6.7、厚0.3 厘米。复原直径11.2 厘米。圆形,半球形钮。钮直径1.7 厘米。镜面有向内连弧纹,镜缘较宽,在镜钮附近残留“官”字铭文。
2.残铜镜(1997LXC36∶11)
1997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36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存镜的边缘部分。残长12.4、宽4.2、厚0.5厘米。复原直径16.1 厘米。圆形,内区有铭文,字迹漫患,仅能辨认有一“宝”字。镜面缘边饰有两周三角纹,还有一周短线纹。
3.叶纹残铜镜(1998LXC54∶21)
1998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54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存镜钮部分。残长3.9、残宽2.9、厚0.2 厘米。半球形钮,直径1.5 厘米。靠近镜钮有柿蒂纹,其间有两个铭文,皆比较模糊,能看清其中的“三”字。
4.连弧叶纹残铜镜(1998LXC24∶29)
1998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24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存镜边部分。残长7.3、宽4.5、厚0.45 厘米。复原直径11.6厘米。圆形,边缘宽厚,镜面光滑,向内连弧纹,连弧内有铭文“福”字,并有鸟头图案,由于铜镜严重残缺整体纹饰辩认不清。
5.连弧纹残铜镜(1998LXC54∶20)
1998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54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存靠近镜钮的部分。残长5.3、宽2.8、厚0.3厘米。半球形钮,钮直径1.2 厘米。其一周圈纹,外一周内连弧纹,最外圈内有铭文“日”字,由于铜镜严重残缺整体纹饰辩认不清。
6.半球形钮素面残铜镜(1997LXC23∶8)
1998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23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1/2,直径7.7、厚0.3 厘米。镜呈圆形。半球形钮,直径1.3厘米,外区周边凸起,斜缘。
7.日光连弧铭带残铜镜(2001LEMC∶1)
2001 年若羌县楼兰墓葬采集。铜镜残1/3。残长6.7、宽4.6、厚0.35 厘米。复原直径6.9 厘米。半球形钮,钮直径0.8 厘米。镜背、面通体锈蚀绿色铜锈。镜钮一周似有铭文,内圈为内向连弧纹,外一周有铭文,极不清晰,无法辨识,最外圈为短线纹。
8.日光连弧铭带残铜镜 (2001XHC∶9)
2001 年小河一带调查时采集。铜镜,残2/3。残长4.7、宽3.3、厚0.3 厘米。复原直径6.3 厘米。镜呈圆形,半球形钮。钮外为向内连弧纹,其外似有铭文,字迹漫患,辨认不清,最外圈为短线纹,窄缘。
9.星云纹残铜镜(1988LBMA7∶7)
1988 年若羌县1 号佛教遗址采集。铜镜残剩局部的镜边缘部分。铜镜残长5.7、宽2.9、厚0.4厘米。复原直径10.3厘米。内向连弧纹吐出,厚重,中饰星云纹。
10.乳鸟纹残铜镜(1997LXC5∶35)
1997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5 号点采集。铜镜残1/2,直径9.1、厚0.4 厘米。内圈外为鸟纹,之间有乳钉纹,短线纹,最外圈一周为三角纹。
11.残铜镜(1997LXC15∶7)
1997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15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存镜边部分。残长5、残宽3、厚0.4 厘米。复原直径10.3 厘米。圆形,内圈短线纹,外圈三角纹,最外圈重叠三角纹。由于铜镜严重残缺整体纹饰辩认不清。
12.残铜镜(1997LXC16∶81)
1997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16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存边缘局部,残长3.6、残宽2.1、厚0.35 厘米。复原直径8.3 厘米。圆形,镜边宽厚,背面外侧有一凸棱,由于铜镜严重残缺整体纹饰辩认不清。
13.残铜镜(1997LXC2∶127)
1997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2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存镜边部分。残长9.2、残宽2.4、厚0.4 厘米。复原直径12.1厘米。圆形,镜边宽厚,背面外侧有一凸棱,内为短线纹。
14.残铜镜(1998LXC42∶28)
1998 年 若羌县罗布泊西岸42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存镜边部分。残长4.5、残宽2.4、厚0.3 厘米。复原直径9.6 厘米。镜为圆形,最外圈为内向连弧纹,镜缘宽厚。由于铜镜严重残缺整体纹饰辩认不清。
15.残铜镜(1998LXC40∶9)
1998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40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存镜边部分。残长3.3、残宽2.3、厚0.5 厘米。复原直径10厘米。圆形,内圈为短线纹、三角纹,外圈水波纹,最外圈为三角纹,由于铜镜严重残缺整体纹饰辩认不清。
16.乳钉纹残铜镜(1998LXC54∶18)
1998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54 号地点采集。铜镜残存镜边部分。残长4.7、残宽1.9、厚0.4 厘米。复原直径7.1厘米。由内向外依次为乳钉纹,短线纹,三角纹等。
17.乳钉纹残铜镜(2002LXC62︰9)
2002 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62 号地点采集。铜镜边局部残,修复,直径11.5、通高(钮部)1.3 厘米。铜镜背面周边十六个连弧纹,连弧与钮之间是四个大乳钉,分为四个区分布,每个区内由内向外又有三排乳钉纹,排列顺序四、二、三,草叶纹环绕其间。钮柱体,座上一周有八个乳钉纹(图版陆,1)。
18.残铜镜(2003XHM11︰7)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年在小河二号墓地采集①《罗布泊地区小河流域的考古调查》,《边疆考古研究》第7期,第371~405页。。铜镜现只残存镜边部分,圆形,复原直径7.7厘米。铜镜正面光滑,背面外侧有一凸棱,内侧饰放射线。
19.连弧叶纹残铜镜(2003XHY1︰4)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 年在小河一号遗址采集②《罗布泊地区小河流域的考古调查》,《边疆考古研究》第7期,第371~405页。。铜镜残存1/2,呈圆形,直径11.9 厘米。现锈蚀绿色铜锈。正面光滑,背面中部为圆钮,钮上有孔,钮外侧先饰柿蒂纹,其外再饰内向连弧纹(图版陆,2)。
20.变形四叶夔龙铜镜(2002LEMC︰25)
2002 年若羌县LE 古城北墓地采集。铜镜,完整,直径10.6、厚0.3 厘米。半球形钮,四出对鸟纹,内填隶书“君宜高官”,以两圈凸线组成向心圆,一周绕卷云纹,外一周内连弧纹,内填星纹,最外圈为变体云气纹,镜缘外斜(图版陆,3)。
21.日光连弧铭带铜镜(2003LEM1︰32)
2003 年若羌县LE 古城北5 公里被盗墓清理出土。铜镜残缺、锈蚀严重,保存了靠近钮的一部分。残长6.5、残宽3.3、厚0.3 厘米。铜镜钮周有弦纹、连弧纹等,并且保存有铭文“而象夫而日”等六字(图版陆,4)。
22.铭文残铜镜(2003LEM1︰40)
2003 年LE 古城北5 公里被盗墓清理出土。铜镜残、锈蚀严重,保存镜边部分,残长3.6、残宽2.3、厚0.4厘米。复原直径9厘米。内、外圈为短线纹,中间有铭文,字迹漫患辩认不清(图版陆,5)。
23.“昭明”残铜镜(2003RQZ︰1)
2003年在若羌县征集。完整,直径9.3、厚0.6厘米,镜缘宽0.5厘米,略有内斜。镜正面微凸,有铜锈。背面为半球形纽,内区有十二道向心连弧纹,钮座与连弧纹之间以四道斜线分成四个区格。外区为铭文带,以两圈凸线组成向心圆,圆两边饰两周斜线纹,圆中间一圈铭文,铭文字体方正(图版陆,6)。
在尉犁县境内考古中发现铜镜4件,其中3件出土于营盘墓地①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1995年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6期,第4~45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1999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6期,第58~73页。,1件采集于托布协遗址。
1.四乳四虺纹铜镜(1995BYYM7︰5)
1995 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尉犁县营盘墓地M7 发掘出土。铜镜,圆形,直径10.2、厚0.3 厘米。镜面平整光滑,圆钮,圆钮座,宽素平缘。钮座外纹样依次为平素纹、四组以三条斜短线组成的放射纹、平素纹、以两周细斜线及弦纹间饰的四乳四虺主题纹样。在主题纹样中的四乳之间饰有四虺、八鸟以及云气和折线纹等(图版陆,7)。
2.菱形仙人骑鹤纹铜镜(1989YLTC︰1)
1989 年尉犁县托布协遗址采集。铜镜完整,最大直径10.9、厚0.4 厘米。桥钮,高0.7 厘米。周有仙人骑鹤纹,外周连瓣纹内填草叶纹(图版陆,8)。
3.“宜”铭文残铜镜(1995BYYM31︰5)
1995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尉犁县营盘墓地M31发掘出土。铜镜残2/3。残长7、残宽3、厚0.3 厘米。复原直径7.3 厘米。铜镜呈圆形,斜窄素缘,表面磨损严重,纹样和铭文极不清晰。最外面是两周呈放射状短线纹,向内是镜的主题纹样。带铭镜,铭文仅存“宜”字,“宜”字两侧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花草纹(图版陆,9)。
4.“三”铭文铜镜(1999BYYM7︰14)
1999 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尉犁县营盘墓地M7 发掘出土。铜镜,直径8.3 厘米。圆形钮。内区向外均匀放射出四变形蒂纹,叶间各有一汉字铭文,现仅可看清一“三”字。外区一周细弦纹外为八内向连弧纹圈带。原本已破成两块,用铜片焊接修补过(图版陆,10)。
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轮台县群巴克一、二号墓地发掘出土有铜镜①《轮台县群巴克墓葬第二、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8期,第864~703页。,2件。
1.带柄铜镜(1986XLQⅠM34︰1)
1986 年轮台县群巴克一号墓地M34 发掘出土。铜镜,通长14.4、镜面直径8.9、厚0.2 厘米。铜镜为圆体,直柄是一件素面铜镜,镜体比较圆,柄作长方的条形,至尾有一孔,近似三角(图版陆,11)。
2.带柄铜镜(1986XLQⅡM4︰12)
1986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巴州文管所在巴州轮台县群巴克一号墓地M34 发掘出土。基本完整。通长14.2、镜面直径9.5、厚0.3厘米。镜面圆形,柄端有一孔(图版陆,12)。
1984年和静县察吾呼三号墓地发掘②《和静县察吾呼沟口三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10期,第882~889页。,出土了1件铜镜(1984XHCⅢM7︰3);1987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和静县察吾呼一号墓地发掘,出土了1 件铜镜(1987XHCⅠM206︰4);1987 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四号墓地发掘,出土了2 件铜镜(1987XHCⅣM154︰24、1987XHCⅣM165︰8);1990 年和静县博物馆在223 团机务连,采集1 件铜镜(1990HJ223TC︰1);1991 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察吾呼墓地被盗墓清理时,出土了1件铜镜(1991XHC︰55)③《和静县察吾呼沟西一座被破坏墓葬的清理》,《新疆文物》1994年第1期,第1~4、11页。;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和静县莫呼查汗水库墓地发掘时④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和静县莫呼查汗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13年1期,第33~58页。,出土了5 件铜镜(2011HMCM10︰2、2011HMCM125︰2、2011HMCM128︰2、2011HMCM150︰6、2012ⅡHMCM15︰4)。共11件⑤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19~153页。。
1.桥钮素面铜镜(1987XHCⅣM154︰24)
和静县察吾呼沟四号墓地发掘M154 出土。铜镜,边缘有残损,圆形,素面,桥钮。直径7.8、厚0.2厘米。
2.桥钮素面铜镜(1987XHCⅠM206︰4)
和静县察吾呼沟一号墓地发掘M206 出土。铜镜,基本完整。形体较小,圆形,素面,桥形钮。直径8.5、厚0.25厘米。
3.带柄铜镜(1991XHC︰55)
和静县察吾呼沟清理被盗墓葬出土。铜镜,基本完整。通长11.7、镜面直径9、厚0.1 厘米。镜面圆形,柄较短,末端有一圆孔。
4.博矩纹铜镜(1990HJ223TC︰1)
1990 年223 团机务连采集。铜镜基本完整,直径10 厘米。镜圆形,圆钮,圆座。内区方格内是乳钉纹和十二地支铭文,铺地为规矩纹,乳钉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各占一方。外区是环列铭文“尚方作镜真太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滶四海”28个隶书字样。其外侧,镜边较宽,三角锯齿纹,流云纹环列(图版陆,13)。
5.规矩纹铜镜(1984XHCⅢM7︰3)
和静县察吾呼沟三号墓地发掘M7出土。铜镜,直径11.9、厚0.4厘米。半圆形钮,四叶纹座,座外有方形界栏,栏外有八乳和规矩纹,其间列布八禽兽,外区为两周锯齿纹和一周双线水波纹(图版陆,14)。
6.桥钮蜷兽纹铜镜(1987XHCⅣM165︰8)
和静县察吾呼沟四号墓地发掘M165 出土。铜镜,基本完整。铜镜呈圆形,直径9、厚0.4 厘米。铜镜锈蚀比较严重,背面浮起窄的边廓,中部是桥形钮,沿边廓内铸有蜷曲形的兽纹。可以看出来兽首,兽的吻部较长,嘴张的比较大,牙齿呈倒三角形,或短线形,眼睛是圆形,耳朵呈三角竖状。另外,尾巴作曲卷的涡纹,身体长而窄,应该是食肉动物,表现的比较凶猛(图版陆,15)。
7.桥钮素面铜镜(2011HMCM10︰2)
和静县莫呼查汗水库墓地发掘M10 出土。铜镜,基本完整。素面,桥钮,镜面平。直径6.4 厘米,钮长2.1、钮高0.8、钮宽0.9~1.3厘米(图1-1)。
8.桥钮素面铜镜(2011HMCM125︰2)
和静县莫呼查汗水库墓地发掘M125出土。铜镜,基本完整。素面,桥钮,微凸。直径6.2厘米,厚0.1~0.2厘米,钮长1.7厘米,钮高0.4厘米,钮宽0.8厘米(图1-2)。
9.桥钮多圈凹弦纹铜镜(2011HMCM128︰2)
在和静县莫呼查汗水库墓地发掘M128 出土。铜镜,基本完整。桥钮,面平,内区有两周凸弦纹,内填18 条节状凸线;外区至镜边缘也有两周凸弦纹,内填18 条节状凸线。直径6.5、厚0.1~0.2厘米,钮长1.3、钮高0.4、钮宽0.6厘米(图1-3)。
10.桥钮素面铜镜(2011HMCM150︰6)
和静县莫呼查汗水库墓地发掘M150出土。铜镜,基本完整。素面,桥钮,面平。直径8.7厘米,钮长2.6、钮宽1.1、钮高0.8厘米(图1-4)。
11.桥钮素面铜镜(2012ⅡHMCM15︰4)
和静县莫呼查汗水库墓地发掘M15出土。铜镜,基本完整。素面,桥钮,面平。直径7.1、厚0.2厘米,钮长1.5、钮高0.6、钮宽0.6厘米(图1-5)。
图1 和静县考古发现的铜镜
1993年在且末县奥依拉克乡的墓葬清理中出土了1件铜镜(1993QAM3︰1),2009年又在库拉木勒克乡托盖曲根一号墓地出土了2件残铜镜(2009QTM5︰2、2009QTM10︰2)①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且末县托盖曲根一号墓地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13年第3、4期,第51~66页。。共3件铜镜。
1.连弧纹残铜镜(1993QAM3︰1)
铜镜,残为两块:一块为镜边部分,残长8.8、残宽4.4厘米;一块为镜中部,残长3、残宽2.8厘米。镜为圆形,复原直径16.3 厘米。边厚0.5 厘米,中部厚0.2 厘米。镜边宽厚,有一穿孔,似为穿系之用。保存有纹饰和铭文,由外圈向内依次为涡纹、短线纹、内向连弧纹等。内向连弧纹间残留一铭文,因字残缺严重,不易辨认。
2.连弧叶纹残铜镜(2009QTM5︰2)
铜镜,现仅存四分之一部分。残长7、宽5、厚0.15~0.2 厘米。钮高0.6 厘米。根据残存部分复原铜镜直径为9 厘米。圆形、圆钮、蝙蝠状叶纹钮座。钮座外为连弧纹圈带。根据纹饰分布情况,推测完整铜镜应为蝙蝠状四叶纹钮座、八内向连弧纹圈带。连弧纹外为一周凹面圈带,外侧镜缘为素面宽带平缘。
3.连弧叶纹残铜镜(2009QTM10︰2)
铜镜,仅存五分之一部分。残长7.1、宽6.5、厚0.2~0.3 厘米。钮高0.8 厘米。钮孔内残留有系带。根据残存部分复原推测铜镜直径11.5 厘米。圆形、圆钮、四叶纹座。钮座外为一圈凸弦纹带,再外为内向连弧纹。镜缘为素面宽缘。
1963年焉耆县黑疙瘩出土2件铜镜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新疆出土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第12页,图19左、右。,即四乳禽兽纹铜镜和昭明连弧纹铜镜。
1.四乳禽兽纹残铜镜(63YHC︰1)
铜镜的局部缺失,大体形状及部分纹饰、铭文比较清楚,直径16.9 厘米。伏兽钮,圆钮座,座地纹是枝叶纹,钮外有重圈带。主纹是乳间饰以禽兽,禽兽有龙和朱雀等。禽兽间有铭文,残留“君长”(?)两字。宽素平缘(图2-1)。
2.昭明连弧纹残铜镜(63YHC︰2)
铜镜的外缘局部缺失,圆形,直径19厘米。圆钮,四叶纹钮座。铭带铭文残留:“□日月□□华清而明以”等字。外缘两周锯齿纹夹一周双线波折纹(图2-2)。
图2 焉耆县考古发现的铜镜
在巴音郭楞考古发现铜镜型式和分期中,我们首先考虑到墓葬出土的铜镜,这些铜镜在发掘简报和发掘报告中,发掘者对铜镜有一个型式的分析,也有其墓葬的年代分析,作为墓葬器物组合成分的铜镜,自然与墓葬的年代关系密切。对于遗址的采集铜镜,也可以作为遗址采集器物组合来考虑,如果其时间延续的比较短,采集品中又有比较典型的时代特征明显的遗物,年代也就比较容易确定下来。同时,我们也参考了《洛阳烧沟汉墓·铜镜》、《中国铜镜图典》、《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铜镜》等考古发掘报告和专著①洛阳工作队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中国田野考古报告储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六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上海博物馆:《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铜镜》,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的型式以及年代的分析或者说是结论性的年代认识。
巴音郭楞考古发现45 件铜镜,其中部分铜镜残缺严重,不宜作类型学的分析。可以作类型学分析的有34件,占总数的76%。其型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显,以基本的形状大体可以分为三型:A型,带柄铜镜;B型,圆形铜镜;C型,菱形铜镜。铜镜也存在亚型的变化。亚型铜镜的变化,主要反映在B 型的圆形铜镜上,分出了Ba 型的桥钮圆形铜镜和Bb 型的半球形钮圆形铜镜。Ba 型和Bb 型铜镜都存在式的变化,对于Ba型的式变化是通过自身特点的分析,而对Bb型的式分析,主要参考了《洛阳烧沟汉墓》铜镜部分的分式研究②洛阳工作队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六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60~176页。。
A 型,带柄铜镜,仅发现3 件。其中2 件发现于轮台县群巴克墓群,在群巴克一、二号墓地各出土1 件(带柄铜镜1986XLQⅠM34︰1、带柄铜镜1986XLQⅡM4︰12)。皆为带柄铜镜,1986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和巴州文管所联合发掘轮台县群巴克一、二号墓地时出土。在和静县察吾呼沟被盗墓清理时,采集到1 件(带柄铜镜1991XHC︰55)铜镜。带柄铜镜数量少,器形变化不是很明显,皆素面圆形体,长方形柄,柄上系孔。
B 型,圆形铜镜,发现29 件。情况则比较复杂,根椐其形状以及有无纹饰、铭纹等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型
Ba 型,桥钮圆形铜镜。镜呈圆形,钮呈桥形,计8 件。镜面有些变化,以有无纹饰可以分成Aa和Ab二个亚型。
BaⅠ式,桥钮饰纹铜镜,2 件。一件是桥钮蜷兽纹铜镜(1987XHCⅣM165︰8);一件是桥钮多圈凹弦纹铜镜(2011HMCM128︰2)。
BaⅡ式,桥钮素面铜镜,6 件。其中2 件(桥钮素面铜镜1987XHCⅣM154︰24、桥钮素面铜镜1987XHCⅠM206︰4),出自和静县察吾呼沟墓群的四号墓地和一号墓地;4 件(桥钮素面铜镜2011HMCM10︰2、桥钮素面铜镜2011HMCM125︰2、桥钮素面铜镜2011HMCM150︰6、桥钮素面铜镜2012ⅡHMCM15︰4),出自和静县莫呼查汗水库墓地。
Bb 型,半球形钮圆形铜镜。半球形钮,也称圆钮或半圆钮,计21 件。镜面纹饰也有些变化,有的仅饰纹饰,有的不仅饰纹饰且有铭文,纹饰也有一些变化,由此又可以分出8式。
BbⅠ式,星云纹圆形铜镜,2 件(星云纹铜镜1988LBMA7∶7、星云纹铜镜2002LXC62︰9)。皆发现于若羌县的罗布泊地区,前者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南16 公里,后者在LE 古城北墓地采集,在楼兰故城西南17.5公里。
BbⅡ式,日光连弧铭带铜镜,2 件(日光连弧铭带铜镜2001LEMC∶1、日光连弧铭带铜镜2001XHC∶9)。
BbⅢ式,昭明连弧铭带铜镜,4 件(昭明连弧铭带铜镜(2003RQZ︰1)、昭明连弧铭带铜镜2003LEM1︰40、昭明连弧铭带铜镜2003LEM1︰32、昭明连弧纹铜镜(63YHC︰2)。
BbⅣ式,四乳四鸟纹铜镜,3 件(四乳四虺纹铜镜1995BYYM7︰5、四乳四鸟纹铜镜1997LXC5∶35、四乳铜镜1998LXC54∶18、四乳禽兽纹铜镜(63YHC︰1)。
BbⅤ式,博局铜镜,2件(1984XHCⅢM7︰3、1990HJ223TC︰1)。皆发现于和静县境内,前者和静县察吾呼沟三号墓地M7 发掘出土,后者在223 团机务连采集。博局纹铜镜又称规距纹铜镜,后一命名由梅原末治先生使用,梁上椿在《岩窟藏镜中》引用,以后我国学者沿用了很长的时间;西方学者因其构图似西文字母TLV,故称之为TLV镜①上海博物馆:《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年;梁上椿:《岩窟藏镜中(一)》图80说明1940年版;A.J.Koop,Early Chinese Brozes Benn,L,1942。。
BbⅥ式,连弧叶纹铜镜,8件(八连弧纹铜镜1999BYYM7︰14、八连弧四叶纹铜镜2003XHY1︰4、八连弧四叶纹铜镜1998LXC24∶29、叶纹铜镜1998LXC54∶21、八连弧四叶纹铜镜1997LXC5∶2、连弧纹铜镜1993QAM3︰1、连弧纹铜镜2009QKM5︰2、连弧纹铜镜2009QKM10︰2铜镜)。
BbⅦ式,十六连弧变形四叶夔龙铜镜,1件(2002LEMC︰25)。
BbⅧ式,素面铜镜,1件(1997LXC23∶8)。
C 型,菱形铜镜。仅发现1 件(仙骑鹤纹菱形铜镜1989YLTC︰1),1989 年尉犁县托布协遗址采集。
巴音郭楞考古发现的铜镜,大体可以分四期:
第一期,主要是BaⅠ式铜镜,桥钮饰纹铜镜。发现于和静察吾呼沟四号和莫呼查汗水库墓地,年代属公元前1千年初期或前1千年即青铜时代晚期的察吾呼文化第一期②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19~153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和静县莫呼查汗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13年1期,第33~58页。。
第二期,主要是A 型和BaⅡ式铜镜,带柄铜镜和桥钮素面铜镜。发现于轮台群巴克一、二号墓地和和静察吾呼沟四号、莫呼查汗水库墓地,其年代属察吾呼沟四号墓地第二期、群巴克一和二号墓地的公元前950~前600年③《轮台县群巴克墓葬第二、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91 年第8 期,第864~703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和静县莫呼查汗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13年1期,第33~58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
第三期,可以分出早段和晚段两个阶段:
早段主要是BbⅠ式即半球形钮星云纹圆形铜镜,还有BbⅡ式和BbⅢ式的日光连弧铭带、昭明连弧铭带。发现于若羌县的罗布泊区域。我们曾咨询过俞伟超先生,先生认为是西汉中期的铜镜,这与《中国铜镜图典》、《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铜镜》中介绍的年代相对一致。日光连弧铭带、昭明连弧铭带,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铜镜》中称作是真正的“汉式镜”,是从西汉中期到西汉晚期的主要铜镜种类①《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铜镜》,第530页。。
晚段包括BbⅣ式~BbⅧ式,四乳四鸟纹、博矩、连弧叶纹、十六连弧变形四叶夔龙和素面等铜镜。发现于若羌的罗布泊区域,尉犁营盘,和静察吾呼、223 团机务连,且末奥依拉克、库拉木勒克乡托盖曲根,焉耆黑疙瘩等墓地和遗址。
在新疆考古中,一般认为四乳四鸟纹铜镜、博矩纹镜、连弧叶纹、十六连弧变形四叶夔龙和素面铜镜,是王莽时期和东汉铜镜。这也与《洛阳烧沟汉墓铜镜》、《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铜镜》和《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的研究成果相一致。
第四期,C 型,菱形仙人骑鹤纹铜镜。发现于尉犁托布协遗址。这是典型的中原“隋唐式”铜镜,菱形铜镜出现于唐中期,这是中原铜镜的一次变化②《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铜镜》,第531页。,在陕西西安以及淅江宁波一带的唐墓皆有发现③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618~619页。。
表1 巴音郭楞考古发现铜镜分期
通过巴音郭楞铜镜材料的介绍以及考古类型学的分析,从中有以下几点认识:
1.通过考古类型学的分析,可以看出铜镜在这一地区发展演化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铜镜在丝绸之路新疆段的一些文化现象,即这里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处。
2.在巴音郭楞地区,目前考古资料显示,在“汉式”铜镜进入之前,出现最早的是桥钮饰纹圆形铜镜,随之是带柄铜镜和桥钮素面圆形铜镜。一些学者认为,圆形铜镜是中原或东方铜镜传统,①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9~60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铜镜的国家之一。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可以肯定在殷代已经出现了铜镜。”这里所讲的铜镜就是圆形铜镜。而带柄镜不是中原或东方体系传统铜镜,而被认为是西方铜镜传统。如果这一认识是客观的,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巴音郭楞地区在铜镜体现的文化方面,首先是处在东方铜镜文化系统的西部,同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随之,在保留着圆形铜镜的东方传统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的带柄铜镜文化传统。这一文化现象非常地重要,值得学者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这也是它的研究价值所在。
3.“汉式”铜镜是什么时间传入新疆的?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界。通过巴音郭楞考古发现的“汉式”铜镜,初步可以认为,西汉中期,出现了“汉式”铜镜。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铜镜》所指出的:“当时,随着汉武帝以来大一统政治局面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更趋统一,这使得铜镜的形制和花纹也在全国范围内一致化,几乎不存在地方性的差异。”②《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铜镜》,第768页。
4.巴音郭楞考古发现的铜镜,其所表现出的铜镜传统或风格,是与其最早的产地或者说与其流行的地域相关。而巴音郭楞考古发现铜镜的产地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以及多学科的研究来推测,不过,我们觉得其中第三期早段的“汉式”铜镜应该是中原地区或者是其附近的某地生产的,随着西汉统一西域的进程进入了罗布泊地区。
5.罗布泊地区,因是汉楼兰故地,所以有的学者习惯称它是楼兰地区。西汉中期“汉式”铜镜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西河时期楼兰是进入西域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也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南北道的起始点。
注:本文图版由傅雷同志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