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管理模式探析

2021-02-14 09:00钟瑜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培养人才管理模式乡村振兴

钟瑜

摘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乡村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但是由于乡村发展速度与水平落后于城市,其原因主要由于乡村人才有限,要想振兴乡村应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力度,设计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人才培养方案,改变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振兴农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管理模式进行探析,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管理模式

社会的创新發展离不开人才,乡村振兴同样如此,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提升了对乡村发展的重视,在政策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了乡村人才培养目标,希望能够通过乡村人才培养,解决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因此乡村应积极响应社会发展需求,深度研究政策内容,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与之相符的乡村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培养乡村人才的效果与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一、乡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满足长期而稳定的职业需求

当前乡村环境中所建设的项目,大部分以当地经济特点建设发展项目,发展项目多数为短期建设,在短期的环境中人才无法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所以人才培养与聘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影响了乡村的振兴与发展。例如我国河北省所组织的就地就近转移培训工程,其中主要培训的内容为建筑工程、航空物理及机场建设等方面的就业技能。这些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当地经济建设发展而组织的培训活动,对于从业者而言没有长远发展的益处,难以解决培训对象的后续就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乡村中更难留住人才。

(二)培训目标群体与参与群体存在差异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提升了对乡村发展的重视,因此提升了对农业生产的要求,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是当前社会中大部分农业主还在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当代农业生产中并未明确农业工作方法及工作模式,限制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为此我国对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制定了相关培训活动,预示了我国对乡村人才的重视,我国多个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开展人才培养活动,但是在当前接受培训的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接受培训人员的年龄及性别并不符合培训要求,在培训活动中大部分参加培训的人员为女性且大部分为中年人,与人才培养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此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难以实现振兴乡村的目标。当前所组织的培训活动对农业中优质劳动力吸引力度较小,参加活动的群体主要以中老年及女性为主,未能发挥乡村人才培养作用。

(三)目前培养供给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各个产业趋于融合发展,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环境中呈现出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的需求但是当前乡村人才培训中不具备这方面的人才培养队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在很多的乡镇中都存在缺乏针对性的人才培训教育机构,其中大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主要依靠当地农业教育机构,这些培训机构中的培训内容不具针对性,难以满足社会对农业发展的需求,主要的开展教育的方式就是运用当地农业部门、高校及社会机构中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在人才培训中虽然有所成就,但是成就并不明显,其原因则在于不同乡村地区中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在贫困的地区教育资源有限,在资源不充足及不具备系统化的培训中,常会出现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各个地区都在运用各自的方式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但是教育成效却始终无法提升,参与者因此丧失了信心,同时造成了资源浪费。应对各个乡村的发展情况进行分类,结合不同的乡村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传统盲目的培训方式,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设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

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人才培养核心目标

在社会不断发展中我国提升了乡村发展的重视,在此环境中国家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定为重点目标,其目的在于为社会培育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符的新型农业技术人员、经营人才、管理人才,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对社会需求的全面掌握,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农民平均素质,促进农业生产科学化、农业管理科学化及农业经营科学化,构建科学化的农业发展体系,提升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与经营能力,推动农业科学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发挥乡村人才培养作用。

(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积极不断发展中,传统农业化生产与经营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根据社会发展培养具备农业技术及农业管理能力的新型农业人才,设计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农业发展方案,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农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与经营能够协调发展,革新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制定现代化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农业人才培养中将技术、管理、经营、金融及乡村发展特色作为重点培养目标,提升农业人才综合能力与实力,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农业人才素质,推动农业科技化发展,实现振兴乡村的发展目标。

三、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加大乡村基础教育投入

在乡村发展中人才素质水平低是限制乡村发展的直接原因。在乡村中大部分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却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农民文化水平成为了发展农业及振兴乡村的关键。在乡村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管理、技术、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升农民文化水平,推动乡村发展。提升农民文化水平,是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人才培养的支持,给予经济方面的帮助,加强农村人才教育投资力度,结合农村发展特点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提升乡村人才培养效果,在农村环境中塑造积极乐观的人才培养环境,提升农民对学习的重视吸引更多优质的农民自愿参与到培训教育中,组织长期人才培训活动,积极更新人才培训内容,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提升农村人才培训内在实力同时加强外部教育建设,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奠定基础。

(二)完善农村教育与人才培训体系

在振兴乡村发展中应积极挖掘农村环境中的可用人力资源,优化农村人才培训教育体系。在农村积极开展乡村人才培训教育学校,针对社会对乡村人才的需求在校内建设基础教育设施。积极响应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与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环境,并在校内构建农村发展研究机构,在校内聘请农业管理人才及农村发展人才,对当地的情况进行深度研究,针对当地特色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人才培训体系。另外还应与当地高校达成合作,运用互联网为媒介,将当地的发展计划及对人才的需求灌输到教育中,并在高校内组织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队伍,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提升高校内学生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关注与重视,便于学生在毕业后投入到当地工作中,为当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完善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训教育机构,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三)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3

在振兴乡村发展中应积极吸纳农业科研人员与技术人员,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推动乡村发展。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到乡村工作中,应积极调查同等农业领域人才的薪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发放机制,吸引更多的科学人才投入到农业工作中,为乡村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农业培训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帮助,提升农村人才培养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服务质量。另外应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及专业人才的作用,结合社会发展及当地特色制定农村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农村教育规范化发展,为振兴乡村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四)完善农村人才培养法律体系

我国乡村发展受阻主要的因素在于农村人才培养模式过于落后,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政府方面应提升对乡村人才培养的重视,将乡村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内容,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乡村人才培养制度及法律体系,加强政策方面的支持,为乡村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在乡村积极聘请有经验的农业专业或农业技术专家,促进农业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另外在法律制度的制约下促进农业人员积极参与人才培训活动,提升农业人才的经济意识,为我国培养具有技术能力、经营能力及文化水平的专业人才,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改变传统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制定发展性战略,推动乡村发展。

结束语:我國是农业发展大国,农业发展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有直接关系,因此应提升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但是当前农业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符影响了农业发展速度,之所以导致农业发展受限的因素在于农业人才素质不高,因此应加强农业人才培训力度,完善农业人才培训体系,提升人才管理、技术、经营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农业科学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志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51-52+54.

[2]宋福英.基于乡村振兴的三农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20:19-20.

[3]刘长喜.乡村人才振兴教育培训模式探索[J].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9:50-51.

猜你喜欢
培养人才管理模式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在施工中培养施工企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