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原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纪录片配音也叫纪录片解说,主要是与纪录片视频内容相辅相成,对纪录片内容进行讲解,让受众更好地感受到画面所传递的信息。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我国纪录片的起步阶段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新闻记录的一种延续,因此一般是以“报道”的方式来纪录的,随着纪录片的飞速发展,纪录片配音也顺应历史潮流应运而生。
1.文化教育类纪录片配音的发展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文化教育类纪录片配音的形式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纪录表现发展到现在的丰富表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更新、观念的转变和观感的提高,解说配音在创作领域也发生了突然性的变化。
首先,越来越高概念化的纪录片时代,总会有很多抽象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很难用图片或视频表示,因此这个形式就需要语言解说来表现,创作者采用解说来提高表现力和说服力。在这个形式中,配音和解说贯穿了故事的始终,不但丰富了内容,同时在增加可观性的基础上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对突出作品的表现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情感的表达也是纪录片配音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平缓的陈述,或者普通的播读,会让人觉得乏味,很难提起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感情的融入会给语言表达增添不一样的色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升纪录片的整体效果。
2.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配音现状
一部电视教育纪录片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西部文化教育类型的纪录片风格以细腻感人为主,展现浓郁的西部风情与人文风光,真实的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新时期以来,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空前的繁荣,但是在国内取得的成绩甚少,即便是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作品,在国内却默默无闻。《桃坪羌寨我的家》曾获第十八届法国“人类学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但在国内却无人提及。虽然如此,但此类纪录片市场需求巨大,作品层出不穷,因此给西部文化教育类的纪录片配音,不能矫揉造作,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含糊不清,所以说,配音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是对解说员功底的极大考验,首先要准确定位基调,基调定位准确了,一部完美的纪录片也就成功了一半。
1.配音专业性、文化性不够突出
例如纪录片《关中记忆》,多方位的展现陕西关中地区正在消失的民风民俗和社会风貌,多角度还原陕西人文历史的点点滴滴,再现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观奇妙,是人类农耕文明的缩影。每集都会抓住一个对观众独具吸引力的关节点,不过在配音方面跟其他解说类配音基本相同,并没有展现每个细节独有的特点,那种沧桑和悲凉感只能通过画面传播。很多播音员在解说时只注重播读的字词是否规范,忽略了感情和技巧细节的运用,造成观众只记得播音员的声音而使播读作品变得空洞而无力量,配音的声音似乎是一个转述者、旁观者,而并不是在现场的声音。在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的配音中就始终存在旁观感的配音状态。
究其原因是播音员的主观自我存在感太强,不能使自己设身处地,内化进纪录片内容的事物意境之中。虽说可以体现面向广大受众的“对象感”,却缺少了展示特点的声画结合,使受众的代入感不够强烈。
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的配音中内部表达技巧的巧妙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进行纪录片解说时要在尊重视频内容的前提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充实稿件内容,提起受众的欣赏兴趣从而使受众真正的融入内容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稿件时突出表现“情景再现”的能力;因此必须展现西部文化的特点,运用声音的变化和重音的处理使“内在语”得到充分展现,再加上富有特色的背景音乐,这样形象的表达有助于受众的理解,很容易就可以把受众带到纪录片内容之中。
2.配音与画面处理的艺术性有待提升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是由画面与声音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配音是对画面的生动描述,其画面,也因为完美的配音,才得以展现完美的情景。纪录片配音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艺术形式,通过录像录音的方式录制出来,所以纪录片的声音分为同期声和后期配音两种。纪录片的配音处理技巧对于纪录片的效果的提升很重要。配音者通过对配音进行处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技巧,达到语言与图像融合的目的,使得纪录片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一部好的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能够呈现真实的情景及文化,对于记录和保存人类文化底蕴,有着深远的意义。
由于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在纪录片配音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通过实践证明,其实是基调的准确。人们常常忘记所有的事物都有它最原始的一面,配音也是如此,在配音过程中每个人的言语功底都和他的心理特点息息相关。作者的剧本在完成的时候影片中人物性格已被悄然塑造,剧本是用来表达人物要说些什么,要做些什么,怎么把剧本中每个人的言语表达出来,每个人的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都体现在人物性格上,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风格由不同人物性格所决定。
3.配音语言与图像有机融合不足
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中有大众科普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层面。一方面普及科学知识,如人类学、历史和自然知识,提升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人文学科(如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编导等专业)的直观资料或观摩教材。这类片子往往将各种需要讲解、表现的事物和需要阐明的道理,采用动画、特技等超现实手法以及片中人物的实际操作演习,将所要涉及的事物清楚地展现出来,而大量的原理、运用等知识却需解说来实现,因此画面与解说也是互补性的。
好的配音一定是能够理解角色人物心思,拿捏好每一句词背后的心态。配音演员虽然不入镜,但感情投入并不比人物演员少。成功的配音离不开幕后其他技术人员的帮助。
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的配音在进行声音演绎的过程中,是对解说词文字变有声语言的再创作。通过配音和视频结合给受众产生一种新的感受,以达到直接、生动、精确、有效的目的,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
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的配音也在不断的变化,由之前最容易出现的感情平直寡淡、见字发声,到后来情感主观的判断导致浓情满溢、融入不进视频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和调整,目前没有非常固定的基调,都是根据多元化的视频形式来判断运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
纪录片的配音处理技巧对于纪录片的效果的提升很重要。配音者通过对配音进行处理,利用内部外部的技巧,达到语言与图像融合的目的,使得纪录片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表达有声语言的内部技巧有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外部技巧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通过对纪录片中配音的内外技巧的运用,使得纪录片的品质的提升,特别是外部技巧的巧妙运用,对纪录片的效果有重要意义。
1.配音服务画面
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配音应该比新闻播音的语言更灵活、更生动、更富有变化,比电视新闻片的配音更具艺术美感、语言处理的技巧性更强、表达的语态形式更丰富多样。因此在纪录片配音方面,需要配音演员根据具体片子内容用不同的声线进行生动诠释。配音解说因其更多受制于画面的内容和画面人物的情感状态,所以服务于画面为其第一要务。
2.灵活处理重音
配重音需要根据具体的画面内容进行,通常强调的都是表现情感色彩的重音。当画面内容不能准确表达主题的时候,解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画面已经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主题,则不需要过分强调对重音的使用。
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的配音多采用标准的播音腔对画面进行解说,播音腔虽正规,却少了生活化和娱乐化的风格。在配音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的过程中,需要配音演员依据画面内容以及画面风格对声音进行调整。幽默风格的画面,配音演员可以用活泼俏皮的声线进行配制,用最适合影片内容的声音完成配制工作。不但要做到眼中有稿、脑中有像,还要根据画面和同期声人物的表现,调动自己的感情,才能切合整体风格。
3.表达真情实感
任何不良情绪都可能造成与观众的隔膜。在大量的配音解说中,大家一致的主张是,尽量以平民语态淡化“主观自我”的拿腔拿调,换以平实朴素自然的语气来“解说”内容事实,这种风格对画面的情节和内容叙事性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力。
4.合理把握配音语速
纪录片的解说语速往往多变。纪录片配音语速再快,也不能平地蹦字或平推语流。应当形成波浪形语流,根据语意和情感的需要,顺势而上、顺势而下,这样就算语速快,也能表达的清楚自然。如果需要语速慢,就要注意把握好语势趋向和语尾的处理,不能语尾全下滑。要仔细揣摩其作用和韵味,用气托住声音。
5.把握纪录片配音节奏感
很多人针对西部文化教育类纪录片配音的误会取决于,认为对着脚本制作念出去就可以了,无需含有过多情感。但实际上那样理解是错误的。纪录片尽管是写实性的拍攝,可是许多状况下,也必须配音工作中依据纪录片中界面及其自然环境的必须,转换自身的配音感情,不可以一成不变。
一部完美的西部文化教育纪录片的呈现,对配音员的素质要求极高,要求能够在情景再现的基础上,根据纪录片稿子的内容和纪录片思想,展开丰富的联想,使得稿子的内容得以充实,在提升观众兴趣的同时,使得其真正的融入其中。想要完美的为观众呈现一部优秀的作品,首先要求配音员第一时间掌握这部纪录片的基调,定位这部纪录片的情感;其次,运用相关的配音技巧,如灵活处理重音等,使纪录片呈现更为生动的情境。让观众沉浸其中,达到不可自拔、超然物外的忘我状态。关于纪录片的配音技巧大同小异,但是配音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要想正确配好音,就要求配音员苦练本领,注入真情实感,唯有这样,才能将作品完美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