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国古典茶诗英译研究

2021-02-13 14:19
关键词:原语译者原文

李 俊 丽

(陕西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中国古典茶诗是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感动融入其节奏、韵律,以优雅、简洁和含蓄的文字表达并传递出茶诗独特的诗性美和意境美。[1]据统计,从西晋到清末的茶诗大约一万六千多首,其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与茶及饮茶相关的活动。[2]古往今来,茶诗以其形美、音美和独特的文化意境深受众多文人的喜爱,形成了吟咏品读茶诗的文化氛围,并达成茶诗可修身养性、净化思想、纯洁心灵的共识。茶诗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层面上,茶诗英译更是一种富有诗意的跨文化交际模式。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将原文、原语和译入语作为翻译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认为原语和译入语属于两个不同的“文本生态系统”,且各自有完整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译者处于两个文本生态系统的中心,起着平衡两个文本生态的作用,需要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三方面进行适应性选择并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佳的译本。[3]生态翻译学理论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近年来,宋燕、于鹏伟(2021),[4]万秋滨(2020),[5]何晓花(2019)[1]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策略和方法,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构建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平衡原语和译入语生态环境,开辟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研究的新路径。另外,李红绿、袁思情(2020),[6]李玉龙、詹建英等(2017),[7]姜欣(2010)[8]从传播学视角、语篇分析、跨符号语际转换探讨了中国古典茶诗的诗学审美特征及英译策略。目前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中国古典茶诗英译的研究成果较为少见。生态翻译学提出的“三维适应选择转换”的翻译模式具有多维交互式特点,能够翻译出以交际为侧重点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本,保持译作的生命力,实现有效传递原语文化和交际的目的,对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中国古典诗词中茶诗英译为例,探讨如何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进行最佳翻译和优化选择,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外宣译作,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标。

一、语言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翻译中对语言形式,即音韵、词汇和句式结构等的适应、选择和转换。茶诗英译过程中,由于特殊的文化环境造就了茶诗独特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加之诗歌的形式美,故而在茶诗翻译过程中应力求保证“三美”。下面以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山泉煎茶有怀》为例进行分析,该诗将茶诗独特的音美、形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煎茶场面的微小细节被诗人捕捉并融入其诗句中,动态地还原了泉边整个煎茶过程中感受到的悦耳之音。

坐酌泠泠水, Bending, I bale in trickles crystal clear,

看煎瑟瑟尘。 Boiling, tea bubbles to chant and cheer.

无由持一碗, Pouring a cup full for no reason special:

寄与爱茶人。[9]30Just to share it with its doter, my tea-peer.[8]

原诗的语言特点通过运用形声字和对偶句式将煎茶过程中的声响和动作以听觉和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泠泠”和“瑟瑟”在诗句中形成了音韵的对偶,通过形声字“泠泠”和“瑟瑟”模拟了煎茶的场景。“泠泠”既表现清凉的山泉,又作为拟声词,模拟煎茶时滚烫的沸水注入茶盏时水流在器皿之间翻腾产生的清脆的响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将清凉的山泉带给人的清幽感瞬间传递出来。“瑟瑟”也是象声词,本义形容风声和其他轻微的声音,此处展示茶壶置于红旺炭火之上时,沸腾的水珠不时滴落并急速蒸发连带产生的声音。白居易巧妙地将“泠泠”和“瑟瑟”所蕴含的多种含义融入煎茶过程,呈现出一幅动态的清幽的诗境。“坐酌”和“看煎”形成了动作的对偶,“坐酌”表示坐着斟(泉水),“看煎”表示看着煎煮(茶水)。动词的叠加和拟声词的运用呈现出一种句式对仗之美和视听之美,这需要译者对原诗语言和意境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翻译中选择准确恰当的表达进行语言转换,保证原诗的意境美也能够翻译出来。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分属不同的语系,各自的语言和句子结构有明显差别。首先,汉语重意合,重主题,是逻辑性强的分析性语言;而英语重形合,重主语,是结构严谨的屈折性语言。其次,汉语无需关联词,相关联的语意表达片段不需要关联词就可以粘合成句;而英语则需依赖严谨的语法结构和关联词衔接才能传情达意。由于两种语言所具有的异质性必然要求译者根据两种语言的生态环境特点做出适应性选择。诗中“坐酌”和“看煎”分别是并列结构的复合动词,两组复合动词在上下句中形成对偶;“泠泠”和“瑟瑟”两组拟声词对应放在上下文,使其相互对应并置,从而构成诗句的“复合意象”,产生一种“视听和弦”的审美效果。虽然汉语中两个动词 “坐”和“酌”并置就能产生明显的复合动作效果,但是在英译中译者姜欣(文中所列举的三首诗英译本均取自姜欣译本)[8]没有直接用连词“and”连接这两个动作,而是用逗号隔开,让分词“bending”(坐)作为伴随状语,“酌”作为谓语承担主体动作,使其复合动作效果明显。同时将“酌”译为“bale”,译文用头韵的方式让“bending”和“bale”保持了原文的两个动作的关系。同样,在第二句译文中为了保持和第一句译文的对仗,译文用“boiling”头韵的方式实现了原文的形式美,将“看煎”两个动作分译“boiling”和 “bubbles”,用头韵的方式保持了原文两个动作的关系,实现了将原文的形美转换为译文中的音美+形美,体现了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中原文的选择。为了保证原文拟声词的对仗,译文将“泠泠”和“瑟瑟”翻译成“crystal clear”(像水晶一样清亮)和“chant and cheer”(吟唱和欢呼),“crystal clear”不仅表现出山泉水的清凉,还用形象的比喻展示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用“chant and cheer”创造性地将茶壶中水沸的愉悦心情传递了出来,烘托了诗人泉边煮茶的美好心情,好水煮好茶的愉悦享受,与最后一句期待“谁能与我共饮”那种淡淡的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平衡原语生态与译入语生态需要从语言维度进行转换。首先,在音韵处理上,“crystal”和“clear” 保持头韵/k/,“chant”和“cheer” 保持头韵//,从而将原文叠音词“泠泠”和“瑟瑟”准确地翻译出来,传神地将原文的音韵美和形式美表现出来,体现了译者对译入语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其次,原文属于古诗词典型的无人称主语句,而英语是重主语的“主谓提携机制”。[10]11译文增加了第一句的主语人称代词“I”,第四句增加了物主代词“its”和“my”, 清楚地展现了文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同时在第二句中让非人称代词“tea bubbles”作为主语,符合西方读者重视理性和逻辑的语言思维特征,使得译文整体衔接更加自然,行文更加流畅。另外,标点符号的转换体现了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中原文语义的理解和对译文表达习惯和逻辑的适应。译者将第三句句尾的逗号改为冒号创造性地将诗文所要表达的意境凸显出来,可谓是整首译文的点睛之笔。冒号作为行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可以表示语后的停顿、介绍、解释、提示、总结、引出,能够辅助文字表情达意,显示话语间的语法逻辑关系。[11]37译文中用冒号替换了原文的逗号,创造性地引出诗人借茶抒发自己对爱茶人的渴望之情,译文将爱茶人译为两个并列的词汇“doter”和“tea-peer”,强调了爱茶人的重要性;同时“tea-peer”和一二句的“clear”“cheer”保持相同尾韵并首尾呼应,表达诗人淡淡感伤的情怀,再现了原诗的意境和神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译者通过运用词性转换、句式转换、标点转换和增补代词等翻译方法,有效地平衡原语生态和译入语生态,实现了语言维度的转换。

二、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要求译者具有较强的双文化意识,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原语和译入语两种文化在性质上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性,能够保证顺利实现信息交流。语言承载着文化信息,在翻译中语言可以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而文化特色在翻译中需要译者结合两种语言文化生态环境,采取归化或异化的手段,尽可能真实地保存原文所蕴涵的文化特色。在茶诗英译中,需要译者能够处理好专有词汇、典故、文化意象的翻译,平衡好两种文化的转换。

1.专有词汇

中国古典茶诗中有大量特色词汇和专有词汇,丰富了茶诗的语言和文化表达。唐代杜牧的《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中“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一句中的“太守”和“茶仙”都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译者如果对原语文化生态不了解则无法准确把握其含义。“太守”是官职,不需要音译或解释,可直译为“governor”;“茶仙”泛指善于饮茶的人,此处可以通过直译的方法,译为“tea immortal”。唐朝齐己的《谢中上人寄茶》中 “春山谷雨前”“清和易晚天”用到“谷雨”“清和”两个中国传统节气的专有词汇,由于中国节气的独特性,音译无法让译入语读者明白这两个节气的真正含义,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采取直译。因谷物生长需要雨水,直译为“Grain Rains”可以特指一种现象,借助首字母大写译出,可以保留作者刻意巧用的创造性语言艺术,又可以更充分地展现茶诗的东方特色。“清和”是农历四月的俗称,可直接改译为“April”,突出了诗的背景。节气等专有词汇赋予茶诗独特的魅力,需要译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原语生态环境,通过直译、改译寻找适合译入语生态环境的译本。

2.典故

茶诗和历史典故的融合能够提升茶诗的内涵和寓意,引发读者的深思和文化意识。下面以元末明初诗人杨基的《眉庵集·咏木茶炉》为例分析文化典故意象的翻译。

绀绿仙人炼玉肌, In purple and green the beauty is born fair,

花神为曝紫霞腴。 Flower goddess touches her with rosy flair.

九天清泪沾明月, Crystal tears moisten the moon pot bright,

一点芳心讬鹧鸪。 Fervent heart holds painted phoenix in flight.

肌骨已为香魄死, Fine physique burnt for the scented soul,

梦魂犹在露团枯。 The soul sublimes though at the dews’ toll.

孀娥莫怨花零落, Oh beauty, whine not your looks that wane,

分付余醺与酪奴。[9]67You sober the stewed and refresh the brain.[8]

这首茶诗除了题目出现了茶炉,文中看不到确切表达茶的词句。细读可以发现最后一句诗借用“酪奴”这一典故指代茶。“酪奴”是茶的别称,在有关茶的典籍、《茶经》和《续茶经》中都曾有记载。[8]该典故出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典故中提到孝文帝问北魏人王肃“茶茗”与“酪浆”两种饮品哪个味道更好时,王肃当时回答时把“茶茗”比作“酪奴”。后来“酪奴”成为茶的别名,并常被文人用于诗句中。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典故借用古籍中的故事和词句,将典故融入诗句,丰富了诗词的语言和思想,提升了诗词的文化意境和多维审美价值,为历代诗人所青睐。典故和诗词的结合将汉语的独特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在茶诗中也有大量的体现。然而茶诗英译过程中,由于原语和译入语文化差异,很难找到对等的文化典故,从而导致译入语文化缺省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译者需要通过采用文化注释、释义和替换的方法进行文化补偿翻译。在本诗翻译中,译者姜欣采取了释义的方法将“酪奴”作为茶的醒酒功效“refresh the brain”翻译出来,帮助译入语读者理解该典故的含义,同时将该典故的出处列在文中进行文化注释,增强读者对译入语的理解。因而,译者需要针对译入语生态环境中“受众需要”和“文化接受”程度,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文化接受和原语文化要素之间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选择适合的方式和方法帮助译文读者获得完整的文化形象,实现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3.文化意象

诗词中的文化意象彰显了古诗的魅力和内涵,译者需要对原语文化意象深入了解,对比中西文化的意象的差异,恰当选择译入语文化意象,以有效平衡中西两种文化生态。同样以杨基的《眉庵集·咏木茶炉》为例,该诗运用了“九天”“鹧鸪”和“孀娥”等文化意象,对中国文化熟悉的读者能一眼看出该文化意象的内涵,而对于译入语读者则无法准确把握。因而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原语文化生态环境和译入语文化生态环境有准确了解,找到两种文化意象的相同点,实现文化意象的准确翻译。“九天”本义指天的最高处,常形容非常高。字面上可以将其翻译成英文“the Ninth Heaven”或“the highest of heavens”,原诗中“九天清泪沾明月”,描绘了高空明月这一景象,译者姜欣把“九天”和“明月”合译为“moon pot bright”,意指明亮的月亮轮廓,省去了对“九天”的翻译,增加了“pot”(罐子),将月亮整体的轮廓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通过省译和文本移植的办法,给读者营造了原诗的意境,准确传达了明月高空照的诗境。“一点芳心讬鹧鸪”中的鹧鸪是中国南方的一种鸟,多用于诗中表达古人情思的寄托。清代诗人尤侗创作的《闻鹧鸪》中用到“鹧鸪”这一动物意象,“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中诗人借鹧鸪声表达一种惜别劝阻之意,渲染出一丝愁闷怅惘的氛围。“玉肌”“孀娥”象征女性,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歌,需要结合译入语选择一种能够表达爱情的动物意象。凤凰“phoenix”在西方文化中表达“重生”和“复活”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是代表爱情的神物。译者准确选用了西方文化中 “phoenix”这一动物意象表达原诗的爱情意象,符合译入语读者的生态环境,有效平衡了原语生态和译入语生态。“孀娥莫怨花零落”中“孀娥”一词是中国神话故事中居住在月宫的美人“嫦娥”,古诗中常用孀娥指代嫦娥,喻指美人。译者抓住“孀娥”指代美人这一文化意象,转译为“beauty”泛指美人,较好地保持了原语的文化意象,促进了译入语读者对原文文化意象的了解。在文化意象翻译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通过文本移植、注释、转译等方法实现文化维度的选择和转换,并达到原文和译入语文化生态的平衡。

三、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翻译过程中关注两种语言交际意图的适应选择转换,它是建立在语言维度和文化维度适应选择转换的基础之上,将翻译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交际意图,并准确传达原语的交际意图。[12]289下面以唐代卢仝的《七碗茶歌》(又名《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例进行分析,该诗展现了品饮新茶给人带来的美妙意境,对我国民间饮茶风尚的普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标志着中国茶道的逐渐形成。[8]

一碗喉吻润, The first bowl moistens my lips and throat,

二碗破孤闷。 The second bowl my spirit does promote,

三碗搜枯肠, The third bowl revives my dormant mind,

惟有文字五千卷。 Triggering off five thousand tomes inside.

四碗发轻汗, The forth bowl makes me slightly sweat,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Evaporating thru the pores every bit of fret.

五碗肌骨清, The fifth bowl refreshes my whole, bones and all,

六碗通仙灵。 The sixth connects me with sages immortal,

七碗吃不得也, It is only too good to have the seventh bowl,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9]40Celestial airs in armpits hikes me up, body and soul.[8]

1.以交际为目标的语言适应性选择转换

为了保证语言生态平衡,译者将原文的音美、形美尽可能地保留并转换成译入语读者接受的语言。译者保留原语中的数字排列并尽可能地采用尾韵aa/bb/cc/dd/ff的形式将原诗的诗韵表现出来。在对七碗茶的翻译中将数字整齐的放在每一句诗首,用“定冠词+序数词+bowl”的形式展现七碗茶的顺序,同时用“碗”作主语拟人化呈现品茶带给人的感受,采用主动语态将饮茶带给人们的美妙感受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翻译中避免了汉语无主句现象,英译时根据英语表述的逻辑结构关系在第一、二、三、七句增补了物主代词“my”,在第五、八、十句中增加了宾格“me”,使得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而第二句对原语的主谓宾语序进行了转换,采用了英语中的倒装句,把宾语“spirit”放到了谓语“promote”前面强调第二碗茶有提神醒脑,焕发精神的作用,符合译入语读者的理解。只有第九句翻译是改变了句式,将原诗第九句的两个句子分译列成两行,保证了英语诗歌每行诗的对等,符合译入语诗歌的句式。同时采用了“it”形式主语的句式,把真正的主语“to have the seventh bowl”放在了句尾,并用“too…to…”的句型将原诗“七碗吃不得”的意境进行了升华和传递。

2.以交际为目标的文化适应性选择转换

《七碗茶歌》展现了中国古代茶具的形态和茶道文化。“碗”是中国古代饮茶的器皿,常用碗做量词表示饮茶数量。译者用直译的方法将碗译成“bowl”,再现了中国古代茶具的形态。诗中七碗茶的功效“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滑、通仙灵、清风生”蕴含着中国的茶道文化,需要译者准确地把握两种语言的文化生态环境。由于西方也有茶文化,故而对于译入语读者不难理解饮茶的功效和感受。然而此处七碗茶中的数字“七”会引起译入语读者的疑惑,为什么是“七碗茶”?而不是“六”或“八”等数字?译者将题目音译为“Qi Wan Cha Ge”,直接植入译入语读者文化语境,并融入译入语文化生态系统,但无法解除译入语读者对“七”的疑惑,需要通过对题目以加注释的方式将“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意义诠释给译入语读者,实现文化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

3.以交际为目标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多维交互模式构建

(1)基于文本翻译的多维感官交互模式

虽然本诗译文缺乏对数字“七”的注解,但却不影响译入语读者对饮茶的感受。原诗描写品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身体对茶的感受步步深入从喉部-毛孔-肌骨-腋下,译者直译为“throat,pores,bones,armpits”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身体的感受。同时从心理感受方面生动传神地展现了品茶带给人的美妙意境:一碗饮罢,满口喉舌生津甜润。两碗饮罢,孤愁、烦闷破除干净。三碗饮罢,茶水搜刮着没有油水的枯肠。四碗饮罢,身上微微发汗,平生所有的不如意,都随汗水散去。五碗饮罢,浑身肌骨清爽,六碗饮罢,精神升华到了可以与仙灵进行沟通。七碗不能再吃了,感觉两腋有清风微微生起,飘飘然像是要飞了起来。诗人将品茶的味觉之爽与精神之气相中和,乐而无忧,竟不能分辨愉悦之源,陶醉其中不能自已。译诗中第四句将原诗用“不平事(fret)”隐喻为“汗”通过毛孔(pores)挥发出来的修辞手法准确地传递出来,便于译入语读者轻松地理解原文隐喻。第八句“六碗通仙灵”中的“通”的翻译选词非常巧妙地用“connect”将两个意象“六碗”(the sixth)和“仙灵”(sages immortal)连接起来,同时增加了符合译入语逻辑关系的宾格“me”(我),展示了诗人品饮第六碗茶的奇妙之处,将诗人个体饮茶就能和仙人互通有无的感受分享给读者。最后一句用“it is”的句型强调第七碗茶和感觉极其美妙的关系,强调饮茶的最高境界,将原文诗人对七碗茶的美妙感受在译文中彰显无遗,使译入语读者产生共鸣。译者巧妙地保留了原诗的风格和意蕴,准确抓住了品饮七碗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选择适合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和心理感受的表达,实现了原文交际信息的准确传达,并给译入语读者带来对原诗原汁原味的审美体验。

(2)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多维交互模式

中国古典茶诗伴随着茶道和茶文化一起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异国文化,中国茶诗和茶文化由文字、人们的口口相传和茶道表演一起融入日本茶道,并形成了日本的茶文化。语言能够带给人更多的想象,基于语言维度的审美体验限制了中国古典茶诗的意蕴传递和感受。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对茶诗的审美体验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媒体进行传递和包装,通过数字媒体呈现出茶诗的意境和美感,同时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将茶诗的美传递给更多的受众,图像可以超越文字和语言的障碍为广大的受众所接受和理解。美的事物为全人类所共识和捕捉,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去修饰。因而,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技术将茶诗的意境从文字转换为视觉元素,实现中国古典茶诗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基于以上分析,在交际维度上,《七碗茶歌》的译者在对两种语言生态和文化生态的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运用音译、直译、意译、加注、保留原文修辞等翻译方法进行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传递了原文的语言文化特点,促进了原文交际信息的传达,实现了译本的交际功能,有效地保障了译入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在茶诗英译中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媒体对茶诗进行全新设计,构建图文音像并存的立体化交互模式,为中国古典茶诗融入译入语环境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古典茶诗英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播和弘扬中国茶文化以及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如何使其在译入语国家中得到有效传播,得到译入语读者的认可和接受,并使译作能够在译入语文化中生存和发展是古典茶诗生态翻译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生态翻译的过程中,首先,要求译者通过翻译将文本移植到译入语环境,遵循“三维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采取正确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实现译文和原文在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达到较好的“平衡和谐”。[5]当然,在古典茶诗翻译过程中,语言、文化和交际三种因素很难截然分开,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的划分也并非绝对的,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进行“整合适应选择”,[12]239这对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译者对译入语的语言生态环境的适应度高且具有在新语境的创造能力,即较高的译者素质:具有深厚的“双语能力”和“双文化能力”的基础,才能具有较高的“三维适应转换”能力,从而实现中国古典茶诗译介具有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其次,还需要关注译作在译入语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关注译作在译入语生态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13]译作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茶诗,具有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较高的古典茶诗进行译介。最后,还需加大译作的出版、宣传和传播,积极与西方主流媒体或重要出版发行机构进行合作,完善古典茶诗译作在国外销售、流通和传播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和新媒介手段,例如在茶叶包装和宣传中融入茶诗文本宣传,并辅助绘画解释茶诗、茶道等,运用漫画、手绘版和图解等,同时附上音频、视频资料等加强宣传。此外,可在影视作品中加强对中国古典茶诗和茶文化的宣传工作,促进中国古典茶诗译作在译入语国家被广泛的接受和传播,从而实现古典茶诗译作和中国茶文化在译入语的生态语境中生存和发展,实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原语译者原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