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的三个维度

2021-02-13 14:19刘志侃王礼芳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机制

李 臻, 刘志侃, 王礼芳

(陕西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基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和空间为引导大学生自育自为所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培养人的问题”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既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也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的使命所在。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它既是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自2006年在我国第一次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3]概念以来,便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的广泛研究,其机制研究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学界代表性的研究主要从机制内容、工作机制与保障机制等方面来建构与推进。[1]有学者认为,应从完善说服教育、目标教育、调节教育、榜样教育、激励教育等方面建构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内容,[4]并从大学生创业就业、心理健康、学生资助、社会实践、网络平台、校园文化等方面完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5]也有学者认为,应着力加强辅导员能力建设,[6]充分发挥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的作用,[7]以此推进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生成。这些工作机制的研究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其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但对其内容机制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工作机制的有序性以及保障机制的长效性与高校二级学院协同合力机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为复杂,使得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传统与现代观念并存、获得感与焦虑感同在、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考表达方式交织,这对现有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8]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也成为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现实基础。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提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9]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判断,这就要求我们深刻把握“十四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机制优化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功能互补、谐动作为,统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环节中其他子系统的联动,提升优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给,向精细化、精准化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力图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三个维度优化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这既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肩负的使命所在,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10]的现实应答,对于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感召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优化动力机制:增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做好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服务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保障,也是“三全育人”贯穿于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的永恒主题,更是高校办学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部分高校相应的机制未及时跟进、不配套、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乏力,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需要以创新为动力,并从政策统摄实施机制、务实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价值观导向机制三个层面来优化动力机制,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提供不竭的源泉。

(一)完善政策统摄实施机制

我们的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作为承担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重要主体,就必须围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的“四为”方向,构建政策统摄实施机制,即按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统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将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落实力的形成,以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首先必须落实党对高校工作全面领导的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11]因此,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大学治理体系中,“党委履行着把方向、管全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承担着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11],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切实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增强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合力。同时,要把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实到院(系),明确院(系)党组织承担其加强党政协调、组织并指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地位,形成校党委掌握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以及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增强院(系)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是制度建设科学性。高校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自觉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这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履行高校党委主体责任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把“主阵地”作为“主渠道”的有效延伸和有力依托,促进其同向同为的需要。在其顶层设计中,既要立足全局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形成有机联动的责任体系,还要体现原则、内容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实施计划和实施步骤,自觉服务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不是“形式化”的文件应付。再者是政策执行效果优先。政策执行效果与执行力相关,其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取决于政策执行主体的能力素质。政策执行主体的能力素质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领会政策能力、综合谋划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等,这四个能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政策执行主体的基本能力体系。因此,政策执行以提高执行力为重要条件,执行力高,则政策执行到位,成效显现充分,反之亦然。最后是政策的制定主体要对政策的实施过程进行指导、督促与检查。实质上,就是要在过程中落小落细,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

(二)务实激励约束机制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2]辅导员作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职业能力是回应这一关切的关键。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举措激发辅导员干事创业的动力,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职业能力提升转化为行为自觉。首先,着力于辅导员“辅导力”的提升。要充分调动辅导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凝聚向上合力,激活辅导员的“辅导”因素,潜心涵养从事辅导员职业的能力要求,最终要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能力建构转化为“辅导力”的行为自觉,并形成有效的激励导向效应。其次,落实辅导员“双线晋升”制度。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中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因此,既要从充分体现辅导员价值、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大限度激发辅导员干事创业的活力入手,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条件、平台和空间,激发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的内生动力,从而为加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队伍保证。再次,建立辅导员退出机制。科学合理运用绩效结果,以反向倒逼与正面激励相结合,把绩效考评与轮岗换岗、问责问效等结合起来,发挥绩效驱动的正负双向激励作用,形成崇尚先进、鞭策落后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强化价值观导向机制

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面对价值多元化带来的价值领域冲突和混乱现象,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强化价值观导向作用,确保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地位,为承担育人使命的广大教师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标准,引导其确立科学的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观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2]高校教师作为育人的实施主体,置身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前沿,并与育人过程各环节紧密相联,其价值观念和言行举止无不对大学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重大影响。因此,须从价值观领域强化政治鉴别力与政治洞察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势在必行。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追求。正人者必先正己,律人者必先律己。要紧紧围绕这个“己”、抓住这个“己”,并立足于“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价值追求,有效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使广大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信仰者和支持者。此外,弘扬正气,树立教师道德楷模,并将教师的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的必要条件,形成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良好育人氛围。同时,切实构建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联动育人体系,汇聚协同育人的智慧和力量,为形成风清气正的育人生态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推进高校“三全育人”良好格局的形成。

二、厚植运行机制: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合力生成的重要保障

育人工作涉及育人全过程中各环节和各要素的共同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辅导员的事,也不仅仅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而是涵盖了高校育人的各类主体。因此,就必须厚植运行过程,着力于整体联动、系统推进、问题导向,以此推动高校育人工作协同合力机制的达成。

(一)构建整体联动机制

强调整体联动机制,就是要立足于高校内部机构和二级学院(系)间的整体性运作,并以提高育人质量为目标,把重点放在确立起根植于学生、以学生需要为前提、以服务学生为保障的组织基础,力图实现育人资源的多元整合,有效化解高校内部机构和二级学院运行中的碎片化和分散化问题,促使“三全育人”各主体协同合作,发挥“三全育人”整体性功能,并为学生提供无缝隙的成长成才服务。因此,建立健全党政干部、教师员工与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联动机制,客观上就不能是高校某一层面的单一性活动,而必须是高校及其内部各部门、二级学院(系)层面的有序联动,以此推动育人合力的生成。首先,整体性联动机制的功能是促进学校内部上下联系沟通,层层传导育人理念、举措,保证学校党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运行机制的纵向协调运转。其次,整体联动机制的综合协调推进,要努力建构一个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化路径,以此将高校的领导干部、教师、学生这三方面相关主体连接起来,促进“三全育人”与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与融合。再次,整体联动机制的目的是保证自上而下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筹部署、整体推进,就必须强化高校院党委(系党总支)的领导,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确保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最后,就整体联动机制构成要素而言,这种整体联动机制应包括决策机制、思想沟通机制、信息互通机制、问题导向机制、政策传输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反馈修正机制等等。

(二)创设系统协动机制

大学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主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定位好人生观的航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2]为增强新时代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基本遵循。因此,就必须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2]为导向,从时间、空间两个层面上对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等加以系统化、体系化设计,积极探索更多根植于学生成长过程并与其成长成才相衔接的方式、方法和有效载体,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架构,促使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至于偏离主线,确保有序运行。一是从“时间”层面而言,在识别大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并打造从学生入校到毕业的系统化、体系化引导模式,满足其自育自为的需要;二是从“空间”层面而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将“时间”层面的引导模式与学生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与学生学业发展结合起来、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结合起来,[13]并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为自觉。与此同时,面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工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和思想行为模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深刻影响的现实境遇下,迫切需要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思维与系统设计能力,并为之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局面的形成。

(三)突出问题导向机制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导向推动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就是要发现和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问题”和“关键问题”的同时超越现实,把握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和前沿。不仅要对老问题或一般性问题加以重视并对其不断再审视,而且敢于面对新领域,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关注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增强回应新领域和新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在解决问题中不断积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经验。当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多元化、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并存以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的新形势,同时,高校已经全面迎来了“00后”大学生的今天,其思想、情感方式与认知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之网络信息技术已全面嵌入他们的生活,并对其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产生了重大影响,预示着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多个向度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果不以问题为导向,不去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实际需要和引导方式变化,依旧沿用单向度的惯常方式方法,那么就会严重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因此,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唯有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索新办法、提升应对能力。同时,要坚持从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发展期待的具体问题抓起,及时研判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表面性与深层次性问题,为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有力的途径和载体支持。

三、完善评价机制:提升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关键环节

对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进行评价,既是检验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其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目前,高校已基本建立起了围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制度,但是仍有一些高校的“评价”往往还停留在工作评价的表面。诸如存在着机械式应付检查、以任务条目回应检查、以堆砌活动数量应答检查等问题,加之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动态性、学生和专业的差异性等等,迫切需要针对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效能评价机制的转型升级。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不仅仅是一种促进手段,而且可以有效推进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方法得当、载体有效、工作扎实以及整体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充分调动实施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积极性,最终促进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实现。具体来说,包括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综合评价、院(系)学生工作评价(包括教师指导性评价)、学生获得感评价,并从这三个方面完善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破解其制约“效能”生成的困境。

(一)完善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综合评价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因此,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导正航向、筑牢思想基础、提供价值引领。为此,高校要切实理顺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将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确保目标导向并体现育人导向。此外,要精心研究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要素,扭转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场面轻效果等以“评比”替代“评价”的现状,切实体现“评价”的意义所在。同时要在体现评价运用的基础上,依据其评价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建立起纠偏与问责治理机制,最终为整体育人效能的达成创造条件。

(二)健全高校二级学院(系)学生工作评价机制

构建新时代高校二级学院(系)学生工作评价机制,实质上是推进高校内部校院(系)关系的调整与重构,切实理顺高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关系,这既是落实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二级学院(系)办大学”理念的现实关切,更是强化院(系)育人主体地位和责任意识的关键环节。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院(系)育人主体功能,完善院(系)学生工作评价机制,促进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实现。一是加强与规范院党委(系党总支)主体责任。要充分发挥院党委(系党总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深化基层党组织和师德师风建设,并有效结合院(系)的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形成一套完善的院(系)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切实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真正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形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取向。二是加强院(系)学生工作作用的评价。首先,院党委(系党总支)要加强对辅导员的作用评价建设,把评价重点聚焦于辅导员内涵要义上来。目前,辅导员的考核主要侧重于“德、勤、能、绩”等方面的年度考核,尚未形成以辅导员的作用性或“辅导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因此,院党委(系党总支)要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评价体系,并将辅导员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将其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作用分解于各个环节中,力图把辅导员考核转向为了学生的发展、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提升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评价上来,真正体现和发挥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其次,院党委(系党总支)还要从教书育人和言传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等方面,建立起相应的教师引导学生的作用性评价机制,作为院(系)学生工作作用评价的延伸和补充,以此充分发挥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真正意义上形成育人合力。

(三)重视学生获得感评价机制

目前,对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主要偏向于评价主体的使用和运用,忽略了需求主体的评价,导致评价的双向性、互动性和效果性欠缺。大学生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主体,对其获得感评价在一定意义上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对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主体的客观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获得感评价既能为供给主体充分把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状态提供现实依据,促使其及时调整与完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并立足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不断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又能驱动供给主体特别是辅导员自我建构的主动性,倒逼供给主体不断提升理论水平、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其固化为立身行事的思想自觉、行为自觉和内在要求。[14]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和学业发展过程中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变化,他们的获得感评价在一定时间内也存在社会经验和阅历的局限。因此,大学生获得感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要求供给主体能够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特点、新态势,切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提供“引领性”和“精准性”的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供给,让学生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机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