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二洋 余满晖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需要以及人类文明向何处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新要求,着眼人民群众新期待,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自己系统而完整的生态文明思想。这种创新性思想一方面以唯物史观为其哲学基础,另一方面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时代中国社会实践的新变化,创造性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P21)为思想内核的“生态生产力”论断。生态生产力论丰富了自然生产力的内涵,使自然生产力论与社会生产力论达成统一,从而创新了唯物史观的自然生产力理论。
(一)生态生产力论丰富了自然生产力的内涵。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一度“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2]。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国内和国际上出现的这些问题,在继承唯物史观自然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生产力”论断,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生态生产力论在继续肯定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等有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提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同样应该纳入自然生产力的范畴。在论述如何解决城市缺水这个问题时,习总书记指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1](P21)事实上,自然生态系统自身有着一套内外相互循环的法则,而这个法则中有着强大的自然生产力。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大地通过地表涵养水系这一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最终使生态系统的水量达到一个循环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生产力的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的作用一览无余。习总书记着眼于现代科技发展成果,提出的利用自然力量排水进而建设海绵城市的举措体现着他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的重视。恰当地运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必将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良好发展和高效运行。生态生产力将其纳入到自然生产力的范畴之中,丰富了自然生产力的内涵。
(二)生态生产力论在丰富了自然生产力内涵的同时,也使自然生产力论与社会生产力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生产力论断,在时代的高起点上以新的内容统一了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他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1](P21)因此无论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是保护和改善自然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始终把绿色的新发展理念融入到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之中。“绿色”如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体”,引导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向着统一方向发展。而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则似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两翼”: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团结协作和集体力量的明证,自然生产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表征。这两种生产力尽管力量巨大,但若不遵循绿色的新发展理念,势必将失去其应有的能量。生态生产力理论总结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以绿色发展理念为“龙头”,引领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在奏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旋律中走向统一。由此,以生态这一绿色主心骨为统领,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恰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协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永续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唯物史观人们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环境就是民生”[3]的生态民生观。生态民生观一方面把人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也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需要视为其奋斗目标,寓生态理念于民生思想之中,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
(一)生态民生观把人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体力量。习总书记对此强调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3]的事业,从而把唯物史观群众观点具体化为人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体力量。毋庸置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有以人民群众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其具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至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何才能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能量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习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人民群众既渴望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又希望喝到干净的水源。生态文明建设本就是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事业,因此“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3]。当然,调动起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后,也要为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条件。习总书记在参加2017年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就指出:“要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让人民群众更好更方便地参与国土绿化。”[1](P21)在此,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民生观主张给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便利,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发挥人民群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
(二)生态民生观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需要视为奋斗目标。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民生观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视为其奋斗目标。他指出:“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3]事实上,人民群众心中所想的就是蓝天白云,所盼的就是青山绿水,所要的就是新鲜空气。为了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期待,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而奋斗。首先,强调当前“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1](P21)针对“这样的情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1](P21)也就是说,生态民生观并不否认现实存在的生态问题,反而强调要下大力气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其次,习总书记号召全党必须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3]在此,习总书记强调把解决生态问题放在民生的优先位置显示出他对于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的重视。最后,习总书记认为美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P21)的确,人民的幸福生活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做支撑,同时,优美的生态环境能够给予人民群众满满的幸福感。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关心,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需求放在心上。他提出的生态民生观主张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把解决生态问题放在民生优先领域和生态环境能够给予百姓幸福感,这一系列论述完美地阐释了其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需要作为奋斗目标的理念。
习总书记在继承唯物史观文明理论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世界文明发展大势,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P21)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新阶段这一论断。生态文明新阶段论把旧文明阶段作为生态文明的扬弃对象,把生态作为人类文明兴衰的决定因素,进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文明理论。
(一)生态文明新阶段论把旧文明阶段作为生态文明的扬弃对象。习总书记首先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反思。他指出:“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3]面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清醒地认识到,抛开它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弊端不谈,其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生产力应当被继承下来。在继承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先进因素之后,习总书记巧妙地把这些先进因素融于生态文明新阶段之中。此外,习近平也将视野移向历史深处,同样地分析和反思了原始文明(渔猎文明)和农业文明。面对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习总书记并没有纠结于它们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问题,而是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亲近自然的属性上面。在吸收了原始文明与农业文明亲近自然的优秀品质之后,习总书记也巧妙地把这一优秀品质赋予生态文明新阶段。[4]
(二)生态文明新阶段论把生态作为人类文明兴衰的决定因素。随着当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习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新阶段这一论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P21)从而把生态提升到决定文明兴衰的高度。从世界文明宏观的角度来说,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和古印度等文明古国均滥觞于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的地带等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聚焦于中华大地来看,美丽雄浑、奔腾不息的长江和黄河孕育了绵绵不绝的中华文明,沃野千里的三大平原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因此,无论是从整个古代世界文明来看,还是仅仅从中国文明来说,生态都成为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在确立了生态之于文明缺之不可的地位之后,习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3]纵观人类文明史,每当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人类文明就随之而改变。生态环境优美,人类文明也得以灿烂繁荣。四大文明古国发源于生态良好的地区就是最好的例证;反之,生态环境恶劣,人类文明必然衰败甚至灭亡。就其相反的方面来看,古巴比伦和古埃及这两大灿烂文明最终湮灭于历史长河中,究其原因便是他们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反观自身,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一带曾经是良好的栖居地和塞上江南。后来由于当地人乱砍滥伐等一系列破坏生态的做法,导致现在的生态环境严重荒漠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