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的出“海”实践探索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1-02-13 07:52婉,罗
关键词:丝路书香一带

潘 婉,罗 艳

(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应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文明多样的理念,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1]。对外出版是实现“一带一路”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通的重要途径,向“一带一路”国家输出图书版权,不断提升中国图书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影响力。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图书对外出版与传播的新时代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学、互鉴日益频繁,日趋深化。中国图书对外出版作为实现“一带一路”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通的重要途径,始终要解决如何站在全球视野对中国元素进行国际表达,发挥中国图书的世界影响力,消除文化壁垒,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这一问题,因此将中国图书对外出版与传播置于“一带一路”背景下考察具有新时代意义。概而言之有两方面:

一方面,有助于凝练中华文化精华,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鉴创造了历史机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赋能。图书是人类知识获取、情感交融、经验传承的重要媒介。中国图书记录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领域的成就,承载着中华民族感情、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中国经验。因此借助中国图书这一媒介成为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对于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言意义深远。

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图书出版的精准定位,加促各国民心相通的实现。通过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加强同沿线各国家人民间的友好往来,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根底[2]。中国图书对外出版立足于“一带一路”的背景与框架下,出版的基础书目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读者的文化背景、阅读习惯、阅读心理、审美标准等量身打造,对出版内容精挑细选,让沿线国家和人民自觉、主动地了解中国,增强我国与沿线国家人民之间的理解、尊重与信任,加速各国实现民心相通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加大了出版政策扶持力度,2006 年至今实施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外图书互译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以及图书走出去基础书目库等国家级出版工程和项目。“丝路书香出版工程”是专门针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项目,旨在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我国优秀图书向海外翻译出版以及支持我国出版企业“走出去”。目前共资助1918 个项目,涉及47种语言,输出近80 个国家和地区。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在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民心相通,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等方面成效显著,形成了出版实践特色。

二、“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的出“海”实践探索

1.语种结构完善,出版语种覆盖沿线

“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项目立项语种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从2015-2019年资助的语种最初以阿拉伯语、英语、俄语等联合国通用语为主,后又增加了越南、土耳其、乌尔都、格鲁吉亚等非通用语,基本覆盖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所有通用语种。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阿拉伯国家的积极响应。目前阿拉伯语在外译图书语种排名第一,共339 项;英语作为国际标准通用语言,排名第二,共261 项;俄语图书的资助比例高于其他语种,表明两国双边关系同当地读者对中国图书的需求呈正向相关[3]。出版图书语种数量的激增成为丝路书香工程一大特色,反映了我国借助图书对外出版为“一带一路”建设“打前站”,发挥扩面、通民心、增理解的国家部署和实施策略,与沿线国家对中国图书的市场需求紧密衔接。

2.聚焦选题导向,国有机构参与实施

参与“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的出版社有158 家,主要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国有出版机构为主。如出版图书171 项,位列第一的五洲传播出版社,隶属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厅,以对外宣传品制作为主要特色的多媒体、综合性对外传播机构。五洲传播出版社承办的“丝路书香·中国书架”已在埃及、阿联酋、美国、泰国等19 个国家落地,共设立实施了22 个“中国书架”项目。2019 年,五洲传播出版社启动了“阅动中国”项目,以来华、在华外国读者为精准对象,运用虚拟现实、网络视频等设备,提供丰富多样的中国内容外文图书、音频及视频产品。现已建成“阅动中国”体验馆1个,外文书店2个,阅读馆3 个,受到外国读者欢迎。位列第二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牵头发起的“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该组织有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多家出版商、专业团体和学术机构加入,为对外图书出版作出了重大贡献。还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外文出版社等国有出版机构参与工程实施。这些国有出版机构对对外出版的图书内容把关,发挥学术研究优势,对沿线国别域情有科学预判,更容易抓住内容“龙头”,结合当前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结合发展实际,实现从生产者到传播者再到销售者三者角色的转换,推动出版与教育、科技、旅游、文化的深层次交流,切实提高走入沿线国家的实力。

3.立足海外需求,内容种类定位精准

“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实施前,会对沿线国家的图书市场进行深度调研,明确细分目标受众,获取当地阅读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出版社对图书目录进行严格筛选,明确目录后为当地书店提供内容繁杂的书单。书店根据当地顾客的需求、兴趣、偏好进行二次筛选,确保内容质量上乘、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符合当地审美需要的出版物上架。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实施内容包括“主题类”“文化类”“社科类”“少儿类”和“科技类”板块。“主题类”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著,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已出版33个语种及38个版本,第二卷已出版12 个语种及15 个版本,发行涵盖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类”图书包含中华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名著,如《孙子兵法》《红楼梦》《围城》《平凡的世界》《狼图腾》《三体》等。姜戎的《狼图腾》发行约500万册,覆盖发行11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曼氏亚洲文学奖等国际奖项;“社科类”图书包含社会科学、前沿学科、新兴学科等最新成果,如《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中国减贫与发展》等;“少儿类”图书包含符合少儿认知规律、富有童趣的读物,如《青铜葵花》《布罗镇的邮递员》《绿色中国系列》等。《布罗镇的邮递员》《奇妙的书》入选2017年德国的“白乌鸦世界儿童与青少年文学选目”。该书目介绍全世界年度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是获得国际认可并代表当代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发展面貌和趋势的年度童书目录[4]。曹文轩的《青铜葵花》版权已输出到14 个国家;“科技类”图书包括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等领域,能体现国际研究领先水平的精品图书,如《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中国高速铁路》《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等。对沿线国家出版的图书种类和内容精准定位,有利于全面展现“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有助于提升图书出版的传播力,有助于促进各国人民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与认同。

4.严控译介质量,着力降低文化折扣

翻译是译介,“译”即翻译,“介”即传播。图书出版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保证图书的译介质量。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对图书译介要求严格。以尚斯国际出版社为例,它在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实施中译介成绩斐然,拥有一支专业庞大的翻译团队。该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各语种的中国主题图书可达300 余种,仅俄语版出版超过150 种,有7 个语种的年翻译数量远超5000 万字,翻译团队成员多来自俄罗斯研究所、远东研究所、莫斯科大学、俄罗斯外交学院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汉语研究所等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汉学专家学者。文化折扣现象在翻译中是普遍存在的。所谓“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最初是指因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5]。为降低译介中文化折扣,根据俄罗斯读者对图书要求极严格的特点,尚斯国际出版社对图书所引用的个人观点、语言出处、语言注解、经典片段等要求极高,对翻译人员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会根据书目类别找到最合适的翻译人员进行精准翻译,如古代经典著作,会请资深年长、经验丰富的翻译学者完成;对当代流行作品则会找年轻的翻译学者完成。这种采取靶向分类的翻译模式,有助于降低中国图书对外出版与传播因文化背景、年龄代际差异等导致的文化价值损耗。

5.打通线上线下,开创“外写中”模式

“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通过设立线上和线下书屋(或称为书架、书店),以博库书店、尼山书屋以及中国书架为代表;其二,中国出版企业、机构通过对外交流合作加以推广传播,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主题图书巡回展以及学术论坛为代表;其三,发起“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联合国内外主流出版机构、整合海外具有本土化中国内容创新能力与意愿的作家、汉学家、媒体人、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创新对外出版话语体系。

线上和线下书屋以及对外文化交流推广较为成功的“尚斯博库书店”,是2016 年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和尚斯国际出版社在俄罗斯境内合办的首家中文书店,是目前俄罗斯出版中国主题图书的最大出版机构。博库书店经营实体、网上书店,提供图书5000 种,80%是中文书,20%是译成俄文的中国图书。尚斯国际出版社还采取给俄罗斯高等院校赠书、成立研究中心以及举办文化主题活动等举措推广中国图书,涵盖了中国茶席、中国新年、汉语培训、中国画品鉴等活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扩大了中国图书在俄罗斯的影响力。

“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是在丝路书香工程框架下,以中国文化译研网为平台,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其他重点区域,让海外学者、汉学家、知名人士等为主要撰稿人,以亲身经历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有利于中国内容走进海外文化生态圈。2017 年“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实施以来,三期已资助作品80 部,第四期已在全球启动。如匈牙利作家佩泰尔斐·盖尔盖伊夫妇完成的《拥抱熊猫》记述在华所见所闻,满足了匈牙利读者的阅读心理,销量突破三千万。丝路书香工程“外写中”的模式,有利于在海外形成畅销书和畅销书链条,有利于增进海外对中国的了解,实现民心相通,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共情效应。

三、“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的提升策略

1.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

互联网的纵深发展和手机的普及,海外读者对数字阅读的需求日益增长,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图书出版相比,数字出版在内容要素、产品形态、生产流程、传播渠道和服务模式等方面迥异,因此“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实施要立足海外读者对中国图书数字阅读的需求,运用数字出版理念,提高数字阅读的普及率,搭建海外中国图书的数字出版服务平台,拓宽中国图书对外出版的新格局。

2.精准定位画像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随着云计算、5G 等技术逐渐运用于数据抓取、流量预测、内容生产、分发推荐等环节。出版机构应利用这一技术,抓取用户信息并整合处理,精准定位用户的精确画像,掌握用户的行为特征和消费动机。一方面可以优化图书的选题、策划、出版和推送,增强海外图书出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不断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和特色服务,丰富图书内容呈现形式和阅读场景,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3.借短视频优势增强图书“吸睛”效果

短视频以即时、直观、形象见长。用户通过短视频可在极短的时间迅速获得知识,有效提取核心内容。是否紧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视频内容的生产,决定了短视频传播效果的优劣。这给中国图书的对外出版与传播带来了启示,中国图书出版机构要抓住新机遇依托短视频发展的优势,积极与YouTube、Facebook 等视频网站的各国、各地区的博主进行图书推介的视频合作生产,选择对中国图书精通的、对华友好的、有影响力的博主,让他们通过声情并茂地介绍中国图书的精华内容,使中国图书跨文化传播实现即时化、人格化、通俗化,打破文化壁垒快速吸引海外用户的眼球,激发海外用户试图深度接触整本中国图书的兴趣,以获得阅读满足感。

4.开发图书衍生品形成供给产业链

中国图书出版机构既要重视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出版与传播,又要重视中国图书衍生品的开发、创新与利用,不断拓展中国图书的出版与传播空间。有声书是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有机融合的产物,具有消费群体庞大、受时空限制小、获得成本低、便捷环保等明显特征。因此出版机构可利用优质的出版资源开发图书衍生品,根据海外市场需求,有效地将纸质图书转化为有声图书,齐头并进扩大中国图书在海外的出版与传播渠道,形成中国图书出版的供给产业链,实现海外图书市场盈利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双赢。

5.加强语言能力培养树立文化自信

中国图书对外出版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就目前来说,我国翻译人员的总体语言互通能力与图书译介要求相比较来看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使用的语言多达五十多种,要实现和这些国家深度融合和合作的目的,高水平的语言服务人才不可或缺[6]362。因此,在全球一体化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外语语言能力、树立文化自信是我们培养外语人才的重中之重[6]360。

猜你喜欢
丝路书香一带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书香何来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