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人民性创作导向的批评标准与检验符码

2021-02-13 07:52
关键词:人民性文艺创作

曹 帅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评价文艺是否符合人民性创作导向,是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时,圆熟而扎实的中国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为文艺人民性提供了明确的评价标准与检验符码。

一、重平实、尚通俗:人民性批评的基础符码

人民性是文艺的创作导向,被人民接受的作品首先需要为人民所理解。只有接受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传达的思想内蕴,进而对个体、他者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味追求“阳春白雪”的文艺最终只会曲高和寡,无法广泛传播,更不能起到激荡人心的作用。

1.人民性基础标准的历史溯源

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诗歌“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1]133,强调语言要质朴直白,音节要谐婉流畅。他认为诗歌必须便于世人的理解和记忆,所以他的诗作往往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相传他每次作诗之后都会读给街头的老妇,多次增删直至贩夫走卒也能理解才抄录流传出去。白居易的诗作不仅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更反映时事,贴近百姓现实生活。他强调诗歌的政治与社会功能,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获得了后世广泛的认同,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古代文人的创作实践中,重平实、尚通俗,贴近百姓生活、忧国忧民的诗作不胜枚举。钟惺说,“诗,活物也。”《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流传至今对其的注释研究仍然流动不居,正在于其朗朗上口的音节韵律,通俗易通的内容表达。《诗经》中的语言所流露的是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没有矫情的伪装和华丽的雕饰。其中的《硕鼠》《伐檀》《七月》《氓》《静女》《女曰鸡鸣》等贴近百姓生活,甚至是完全口语化的语言奠定了中国文学重平实、尚通俗的传统。

2.《讲话》的大众化指引

20 世纪40 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为了克服困难,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整风运动,毛泽东立足实际,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讲话。《讲话》中提出“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并倡导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2]851,如果不能理解和运用群众的语言,即便有深刻的道理群众也不理解,不赏识。文艺工作者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获得最广大读者的欢迎,需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改造个人的思想感情,深刻理解“大众化”的内涵。

在《讲话》的指导下,文艺工作者们转变创作立场,深入体验群众生活,并用劳动人民的语言讲述劳动人民的故事。解放区文艺代表赵树理,其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农民生活。作品《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反映根据地解放区农村生活的巨大变革,展现新时代农村各阶层的冲突和翻身农民的新形象,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赵树理成为解放区文学的旗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他的取材贴近当地农村实际,作品的矛盾冲突也是根据地农村的新局面、新问题,同时更注意吸收民间文艺的形式,形成一种难得的乡村幽默风味。他创立了“评书体”小说样式,把北方农民的口语融汇在人物对话和叙述过程中,简洁生动又雅俗共赏。

中国文艺通俗化、平实化的批评标准在新时代文艺中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现实主义精神观照生活,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兴媒体的诞生和多向融合,文学和影像的“共同阅读”成为一道独特而又繁荣的文化景观,并逐渐成为人们接受信息和文化审美的重要方式。这种“跨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脱离读者、无视受众、有深度却不接地气的文艺传播。将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以通俗、大众化的形式为人民提供可以“消化”的精神食粮,以美的形式传达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无疑是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尝试。

二、书写时代与服务人民:文学人民性的根本立场

关注人民生活、书写人民的情感诉求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检验文艺优劣的重要标准,也逐渐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传统。文艺不是风花雪月,特别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文艺是作为支撑民族脊梁的重要战线,更是如今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1.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文学实践

文艺创作是复杂的人类活动,它同时与作为客体的现实世界和作为主体的作家紧密相关。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和民族矛盾,现代作家承担了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现代作家对国家衷心炽爱、以人民为创作核心、以人民为创作导向的生动写照。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明确指出自己的创作是要“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正是鲁迅对社会现状的敏锐洞察力、深刻的思想穿透力和悲悯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时刻以民族和人民为创作的旨归奠定了他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引领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民族国家前仆后继。

除鲁迅外,曹禺也是现代文学史中书写时代、服务人民的重要作家。他早期创作的《雷雨》《日出》等剧目奠定了文坛地位,《讲话》发表后,曹禺积极响应《讲话》精神。他不仅思想上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在创作实践中也积极转变,坚定文学人民性的根本立场。茅盾、老舍、巴金等也频繁发表作品揭示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艺术家,《子夜》《骆驼祥子》《家》《四世同堂》都是服务人民与时代的力作。现代文学史上为人民的现实主义文艺为当代文艺人民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范本。

2.服务时代与人民标准的阐释与创新

“文艺来源于生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来源,而这体现出的文艺人民性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和创作原则。列宁在1905 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3]435。在列宁看来,人民一方面拥有艺术的天然权利,另一方面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源泉和根基在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离开人民和时代的文艺将成为一潭死水。

毛泽东非常重视文化战线在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等方面的作用,早在1942 年的《讲话》中提出:“对于中国和国外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2]861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改造,要在思想和感情上与工农兵大众“打成一片”。号召文艺工作者从人民群众中吸收养料,充实自己,使自己不脱离群众,使作品不毫无生气、脱离实际。“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2]865从而明确了艺术家的工作目标和身份、文艺人民性的创作导向。

事实上,文艺与人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不仅文学作品,其他艺术形式也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检验符码,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响应“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他走遍大江南北,远涉边疆,为工农兵服务,为前线战士服务。他的表演带来了京剧艺术发展深刻的变化,开创了京剧表演艺术的新时代。可见,文艺只有把人民的生活实践作为文艺创作的来源,深入到人民的社会实践,反映人民心声,心系人民冷暖,才能获得人民的认可。

3.关注人民生活与时代标准的当代发展

优秀的文艺作品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这种美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绝不是脱离现实与时代的空中楼阁。文艺创作只有密切联系群众,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表现人民关心的话题才能创作出属于人民的作品。

文艺人民性是维系艺术家与广大人民的纽带,在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今天尤其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明确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也明确了衡量作品的价值标准。既要考量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也要关注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这就需要作家们摆脱过度强调自我的做法,走出狭隘的个体经验,把握和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梁晓声的《人世间》作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正是立足底层,关注时代变迁,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堪称“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小说以北方某个省会城市中的共乐区为背景,刻画了从这里走出的贫民子弟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并透过他们的视角全景式展现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饱含深情和温度的文字立足底层,直指人心,满足了当代读者的精神需要。

三、精神引领:文艺人民性价值呼唤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要有体现作家广博的见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更要具有时代精神的感悟力和引领性。真正有意义的创作必须传递正能量,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能够引导文艺创作健康发展也是文艺人民性的检验符码之一。

1.进步思想性:人民性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涵便是人文精神,他非常重视文艺与人的关系。列宁在文艺人民性的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思维,提出“真实再现生活的进步思想性是文学人民性的标准之一。进步思想性是艺术作品中人民性的基本原理”[4]311。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艺术都在发挥着精神引领的作用。战争频仍,兵荒马乱的春秋时代,孔子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文学艺术可以让读者产生联想,认识世界,团结思想,发表议论。《论语》汇聚了孔子在为政、为学、孝悌、君子等方面的思想,其传达的“仁”,立身持正、心怀理想、责任担当熔铸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在《诗经》《论语》等文化经典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文学逐渐形成了丰富繁荣的局面;新文学运动的发生使得“启蒙理性”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精神,集体的麻木和封建礼教被新思潮冲击,开启了科学与民主的文明之路;在革命战争年代,文艺作为重要的战线,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励和引领着中国最广大的人民奔向光明。红色经典、成长小说探索了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发展道路,呼唤青年知识分子投身社会革命、实现价值;新时期文学呈现多样化,“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时代记忆、“改革文学”的奋斗人生、“先锋文学”“寻根文学”的创新尝试、“女性文学”“新写实”“朦胧诗”的自由个性……在奔向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国文艺倡导更多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不断以思想的进步性彰显着崇高之美和信仰之美。

2.正确价值观:人民性的本质要求

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是文艺人民性的本质要求。只有展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我们在今天跻身世界文坛、屹立在国际舞台的坚实根基,这样的作品才能引领人们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建设幸福生活,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传播。

新时期涌现出大批的文艺作品对文艺人民性积极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梁晓声的《人间世》、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报告文学《第四级: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这些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收获巨大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人民大众喜爱的方式表达了人民的内心、希望,给底层苦难者以极大的关注和深情,弘扬了真善美,用文字记录着民族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百姓味道。真诚、善良和正义是从伦理道德、人文关怀的角度探讨人民性创作导向的路径。在这个语境中,“人民”既是文艺接受的读者对象,也是社会效益层面的“民心”。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文艺创作能否摒除对经济效益的追逐,坚守人民性思想、保持人民性本色,是对文艺工作者的专业拷问,也是对文艺作品的价值考量。“票房”“收视率”“发行量”是市场经济下的文艺检验标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观众的认可程度,《战狼》席卷各大院线,票房更是超越好莱坞大片。这个现象说明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文艺作品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两部影片均是以单元叙事的形式,围绕主题讲述了多个故事,将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家国情怀贯穿起来,击中无数观众的泪点。“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同样票房不俗的还有《夺冠》《中国机长》,这两部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以航空、体育为代表的中国奋斗者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角色中,兢兢业业、顽强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各自的努力。这些影片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人民梳理和坚持正确的民族观和价值观,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四、审美鉴赏:不断发展的审美追求

“文艺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并使之发展……为了使艺术可以接近人民,人民可以接近艺术,我们就必须首先提高教育和文化的一般水平。”[3]435只有深入理解人民的审美趣味,不断提升文艺的美学价值,促进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相互促进,开创中国文艺的繁荣局面。

1.审美维度的重要性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追求文质兼美、内外兼修的文化传承,新时代的发展仍然注重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精神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相应的艺术鉴赏水平和品位也在提高。因此,文学艺术要获得人民更为长久、广泛的喜爱,需要具有共时性与历时性两个维度上的超越性,即在同时期的作品中具有审美的超越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审美艺术价值同样不可泯灭。文艺必须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鉴赏需要的同时也能起到培养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水平的作用,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做出贡献。

“只有在审美体验中,人摆脱开现实而进入到了一个令人心醉神迷的审美世界,人的以情感为中心的一切心理机制才被全面地、充分第调动起来,并达到高度的和谐。”[5]59审美是文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在审美体验中人们可以获得暂时的超越。无数古代文学作品经历了时代的淘洗成为传世的经典。清代小说《红楼梦》堪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小说仅凭未完之作便吸引了无数的读者竞相传抄。到了近现代,《红楼梦》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并逐渐形成了“红学”这一独立的研究门类。《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传世的经典,正在于曹雪芹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经得起历代读者的审美检验,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性吸引了不同时代读者的阅读兴趣。可见,文艺作品获得人民认可的关键还在于具有发展性的审美追求。

除了“文艺为什么人”“什么是人民大众”等问题,毛泽东在《讲话》中也讨论了有关文艺的审美要求。毛泽东提出要做到“为大众的动机和为大众欢迎的效果,是分不开的,必须使二者统一起来”[2]868。这就需要文艺作品政治和艺术统一,内容和形式统一。缺乏艺术价值的作品,即便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失去了为人民大众的创作动机,不是人民需要的精神食粮,也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精品。

2.有关审美批评标准的反思

“以人民为中心为导向的文艺,必须坚决反对以为工农大众的名义搞低级庸俗的文化艺术。”[6]审美追求与通俗文艺并不矛盾,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也曾向马尔克斯和福克纳学习,并以此为根基逐渐构建了自己的原乡世界,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创作不仅得到市场和读者的广泛肯定,也获得了国际文坛的认可。当他站在诺贝尔讲坛上的时候,他称自己是“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源自他的高密东北乡,源自他的母亲和生活,来自生命本源和民间的理想倾向,无论是文学形式还是内容都是贴近生活又通俗易懂的,而这并不影响其作品的美学价值。

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化语境和文学结构的变化,文艺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艺术形式的突破,写作空间的开拓和创作群体的转型。对文艺审美价值的要求可以看出批评标准和检验体系的全面性,文艺的创作、发展与人民的喜爱程度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只有保持文艺作品的思想格调,强化文艺的审美追求,让人民徜徉在风清气正、志趣高雅的文学氛围中,才能真正有利于人民大众提高审美品位,提升人民的审美鉴赏的能力,从而促进文学艺术的良性发展。

五、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性为价值引领,以造福人民为内在要求。”[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艺的发展一直秉承着为人民的宗旨,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鉴赏家和评判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语境下提出文艺人民性的要求,重新明确了文艺发展的方向,同时,经过无数文艺理论淘洗、无数文学作品实践的人民性创作导向的批评标准与检验符码更是为当代文艺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创作贴近人民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作品,在创作中引领读者走向光明和希望,不断提升读者的审美鉴赏能力也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事实上,一部打动人心、感召人民的文艺作品,它必须是取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表现的是人民关心的问题,服务人民与时代的。而这种感召的精神力量只有通过易于人民接受和传播的形式,才能达到最佳的影响效果,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优秀的文艺作品如果不能培养和提升人民的审美鉴赏能力,也不是新时期我们需要的文艺。具有审美价值的文艺才能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时代使命。只有秉持人民性创作的批评标准和检验符码,才能坚持文艺服务人民、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的审美功能,突破经济追逐与消费市场的阻隔,彰显新时代的诗情画意。

猜你喜欢
人民性文艺创作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文艺范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科学内涵与原则要求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