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身”到“齐家”跨越路径的思考和研究

2021-02-13 07:52赵诗锜
关键词:修身齐家乡土

赵诗锜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农村能否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能否解决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关系到我国整体性全面发展问题。[1]要实现人才返乡建设,光靠物质的吸引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注重人才情怀的培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而人才情怀的培育是从这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来。齐家不仅是个人家庭,更宽泛的意义上是我们的家乡,家乡的发展是家庭发展的重要保障。修身是齐家的基础,人才只有先“修身”而后才能“齐家”,振兴乡村。

一、“齐家”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齐家”需要人才,人才振兴的困境在于人们在城市中对“家”的理解与农村的理解不太一样。在城市中对“家”的理解不包含“家乡”的内涵,而农村中的“家”通常涵盖了“家乡”的意义,这也是中华文化中“家”“家乡”在理解上的差异,人才不愿下乡、从农村出来的人才不愿返乡,其真正的内涵不是指不愿意回家,而是指不愿返乡。

乡村中的人才往往外流寻找发展机会,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乡村环境差,不论是住房、卫生、医疗、教育、交通还是基础设施等条件都远不如城市;第二,乡村农业收益低,赚钱效应不佳;第三,就个人生存和发展前景上看,回乡建设都不是上选之策。物质方面之所以成为首要原因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以及经济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市场经济讲求利润,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狭隘的功利主义也随之产生。过度的个人主义和物质追求,使得物质利益成为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正是因为这样,当人才面临是否愿意返乡建设时,他们往往以物质利益作为衡量、评判标准。当物质利益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时,他们自然不愿意建设乡村。所以,我们提出吸引人才返乡建设的政策也多是从物质方面来考虑。从表面上看,吸引人才、建设乡村要以物质为着力点,但实际上,即便有些乡村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和待遇,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才,但人才的流动性依然很大,因为“齐家”困境更深层的原因是人才情怀培养的缺失。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情怀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保持活力、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儒家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内修己齐小家,对外安人治大家,是我们追寻的人生价值。不论是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家国为先意识,还是徐锡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民族大义都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在革命时期,家国情怀更是造就了像黄继光、刘胡兰、杨靖宇等誓死捍卫中华民族的革命先驱。他们不仅热爱国家、忠于人民,更是在生命与家国的选择中,以牺牲小我的方式成全国家的尊严与独立。家国情怀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在战火纷飞的时刻同仇敌忾,在艰苦卓绝的日子中怀抱希望,在和平发展的年代里奉献自己。而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更多的人才贡献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振兴乡村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乡村不论是生存环境,还是发展条件等都比较艰苦,甚至还时常夹杂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投入多却未有任何成效。当物质对返乡人才不再发挥补偿作用时,这就更需要注重家国情怀的引领。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关于国家民族关怀的宏大叙事,作为明丽的主调在众声喧哗的交响中,终于变得日渐模糊起来。”[2]情怀的缺失让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觉性日渐衰弱,让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文化身份,这是我们在家国之“义”与个人之“利”中无法取舍的原因,也是动摇我们投入家乡建设的症结所在。要让国家民族关怀再次成为明丽的主调,要让更多人才自愿贡献自己的力量投入乡村建设,我们就要在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去寻找方法。

二、“修身”到“齐家”的跨越路径

儒家文化一直以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修身为本”是其一贯主张。“修己安人”“修己以敬”或是“修齐治平”,“修身”一直都是君子修养心性、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以及安邦定国的根本。那么“修身”作为“齐家”之基,怎样“修身”才能“齐家”?“修身”之道既包括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又包括知行合一、身体力行[3]72。

1、“修思”以爱乡

“修思”是修身之道的第一步。“修思”的过程就是培养人才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的过程,是树立人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人格的过程,这对于现当代人才重新考量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修思”的目的与当今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一致,因此,思政教育是当代学生“修思”的重要载体。诚如之前所述,农村和城市里的人对“家”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思政教育在引导“修思”以爱乡的时候,不仅要以综合教育的方式进行,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情怀。

(1)综合教育。当今社会,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思想的空洞化、价值观的扭曲、信仰的缺失、理想的功利化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导致乡村缺少人才的原因之一。在综合教育中,思政教育要能够削弱西方思潮的影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的涵养,那么思政课就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首先,作为思政课主导的思政教师,要根据课程设置选择相应的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研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对经典进行筛选,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及其观点主张,既不厚古薄今,也不是古非今,将传统的文化观与现当代的思政观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内容可以与《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及《忠经》“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等内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悟待人以诚、恤民报国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重联系当今社会的现实。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还能促进儒家传统道德观与现当代的思政观相融合,重新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增强其家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其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寻找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比如,在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中,“仁”居于核心地位,它是修身的标准,也是最高的道德追求。儒家认为,仁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父之仁是慈、子之仁是孝[4],而今天,我们在社会中也扮演不同的角色,仁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师生关系中,生之仁是尊;朋友关系中,友之仁是诚;陌生关系中,生人之仁是善等,这是儒家所推崇“仁者爱人”,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友善相一致。不仅如此,“仁”还期待我们能够“泛爱众”,能达到将“爱人”之心推广至他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大爱精神境界,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相契合。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仅能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话语体系,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涵养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还能不断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逻辑体系的把握,自觉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因材施教。一方面,我们要修思以仁,做到血脉相连。农村中的“家”通常涵盖了“家乡”的意义,也就是说走出农村的游子本身具有“乡”的概念。那么要让这部分人才愿意学成返乡建设,其“思修”还是要着重于“仁”的培养。但与“仁”宽泛意义上的教育教学不同,此时“仁”的培养更加注重与乡村结合,打造以“仁”为主线的有“爱乡之情”的特色思政课程。通过乡土文化中“仁”的思想教育让来自农村的学子能够明晰个人在家乡的“根”、与家乡的羁绊,从而唤醒他们的“仁心”,把“爱”从施于“小家”到施于“大家”,将个人幸福与家乡幸福紧密结合,爱家人的同时更能爱乡、建乡。

首先,坚持乡土文化进入校本教材。既然是有“爱乡之情”的思政课程,那么课程教材就要能够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眷恋。我们要分析整合优秀乡土文化资源,将这些资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编撰出有乡土文化气息的校本教材作为当前思政教材的补充。比如,聚龙小镇举办“邻里和睦百家宴”、浦城的剪纸文化等,通过这些乡土文化共通的“仁”的精神,帮助学生凝炼“爱乡”之情,从而激发学生寻根,强化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根土意识、爱乡之情、建乡之志。此外,教材的内容,不仅要考虑乡土文化资源优势,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价值评判为依据,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做到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5]。总之,我们一定要尽善尽美地把握出身农村的学子在乡村的“根”以及乡土文化的天然教育优势。

其次,课程中要进行“爱乡为乡”的仁心教育。一是将家乡杰出人物融入思政课。每个地方杰出人物的思想能彰显一个时代的精神所向,也映射着地方文化精神。比如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为践行他的乡村教育和改造乡村的思想,于1927 年开办了晓庄学校并时任校长。陶行知在晓庄学校与师生同吃同住同劳作,在他的改造之下,农民不仅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农村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正体现了爱乡建乡、关心百姓的“仁爱”之心。思政课通过融入“仁者”事迹,以此激发学生对家乡杰出人物的敬佩之情,并将敬佩之情转化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与感恩[6]。值得注意的是,思政课不可能涵盖所有人的家乡和所有杰出人物,因此,课堂举例是一方面,更多是要让学生自主挖掘并学习其家乡为乡为民的“仁者”的“仁心”,促进学生个体与家乡同气连枝,血脉相连。二是既然着力点还是思政课,我们就不能背离社会大环境。党中央将“乡村振兴”提升至发展战略的高度,就说明乡村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激发学生爱乡之情的同时,思政课还必须向学生剖析乡村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愁乡”意识。通过乡土文化对孕育华夏文明所做贡献的追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促使学生将“愁乡”之情转化为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乡村的基础上形成返乡、建乡的意愿,并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最饱满的热情和创造力为振兴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我们要修身以义,明确责任担当。城市中没有“乡”的概念,生长在城市里的人对“乡”也没有羁绊可言,要激发这部分人自觉返乡、建乡,就要注重博施济众的义利观培养。

首先,强化高校思政教师价值观建设。思政教师作为学生价值观的领路人,其价值观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思政教师价值观扭曲,即便教学精湛、理论深厚,也很难让学生信服。因此,正人先正己,思政教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教学生活中要做到人格正、自律严,主动承担起政治责任,维护好党和思政教师的形象,对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从思政教师高尚的品行修养和责任意识中吸收养分,不断地进行反思并匡正自我,以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和完善自身人格。

其次,思政教育要坚持传统义利观与社会主义义利观相结合。传统文化中,“义”是人之为人的道德理性原则和崇高价值追求。不论是孔子“君子义以为上”的先义后利的观点,又或是孟子“舍生而取义者也”的重义贱利的主张,还是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傲骨,都反映了以“义”为人生价值判断标准的思想。“义”先于“利”并重于“利”,但这并不影响“利”的存在。孔子虽然认为要先义后利,但他对私利也持有积极态度,只是在“见利之际,必先辨其义与不义”[2]124。当今社会主义义利观,同样也提倡“义”与“利”之间的平衡。平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自觉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承担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可以说社会主义义利观与传统义利观一脉相承。每个人的义利选择各不相同,但因为我们有高度统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共同利益,所以又总是相互依存。当今的思政教育将传统义利观与社会主义义利观相结合,就是为了构筑我们共同的文化背景,将生活中富有感召力的理想人格和典型情境作为价值评判对象,通过共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在每次的认识和选择中,自觉自愿地以“义”作为价值衡量标准,并不断地追求“义”、全力以赴地弘扬“义”。当学生能够平衡“义”“利”关系后,再去引导他们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自觉地承担其建设乡村的责任,并全力以赴地奉献自己的力量去改善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真正做到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无愧于党、国家和人民。

2、修行以建乡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荀子强调知只有在行中才能达到其终极意义。不论是生长在城市中,还是从农村出来,不论对“乡”是否有概念,是否有“乡愁”之情,要能在涵养心性的同时还能关注社会现实,利用所学扶乡建乡,真正做到“修身”以“齐家”,就必须进行实践。

首先,高校要打造乡建教育基地。各高校根据本校思政教育教学目标,联系本地乡村,建立“高校——乡村”一对一的教育实践基地,将思政课搬到校外,搬到乡村。以基地为依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乡调研。“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通过课堂上对乡村现状的分析还远远不够,不同地区、不同乡村其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实地考察,全方位了解乡村现状。此外,还要特别组织生长在城里的学生利用寒暑假下乡实践,与村里人同吃、同住、同劳作,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并利用所学协助村民解决乡村事务。不论是调研也好,还是下乡实践也好,都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乡村情况,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全面了解乡村现状也有利于打破学生对乡村既有的偏见和误解,激发学生构筑改变乡村落后面貌、扶乡建乡的强烈愿景。此外,在实践中以修身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每天的思修、身修,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及时发现不足并改进,也能够不断促使学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并积极克服困难,增强其成就感的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其次,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全方位展现乡土文化和乡村现状。第一,中国是乡土国家,我们的传统文化以乡土为基础而产生,然而,现在很多乡土文化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我们可以以乡建教育基地为依托,组织学生调研收集那些正在消失和已经消失的乡土文化,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微电影、歌曲、话剧等方式来展现。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将收集到的承载乡土文化的实物和拍摄的乡村之景,通过在校构建小型乡土文化馆藏和摄影展来呈现。由此,我们可以以最具感官性的方式来激发受众群体爱乡之情、建乡之愿。第二,利用互联网打造以“爱乡建乡”为主题的资讯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成为大众接收信息的主阵地。作为高校学子,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以乡建教育基地为依托,或者在充分调研各自地域乡村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打造以“爱乡建乡”为主题的资讯平台。每期主体可以选取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戏曲、乡风等来宣传各地的乡村文化,这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涵,还能形成价值认同[7]。此外,中国向来都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舌尖上的中国”也很好地印证了中国的“吃”文化。由此,我们可以采购当地乡村特有的农副产品,发挥创意,制作成特色且简单易制的美食,或者是再现乡村以其特有的农副产品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特有美食,并将其制作过程放在平台上推送,这样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动该农副产品的市场发展。互联网的运用可以很好地突破空间上的限制,不仅能激发校内潜在人才,还能激发社会既成人才扶乡建乡、为乡贡献的愿望。

三、结语

儒家的“修身”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的修己养性、立身处世。今天高校的思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帮助学生“修身”,通过“修仁”唤醒他们对家乡的“仁心”,通过“修义”平衡他们的家国之义与个人之利,通过“修行”将爱乡之情、为国之义转化为建乡之行,以达“齐家”之目的。以传统“修身”文化涵养学生情怀,是固本凝魂之所在,也是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一步。

猜你喜欢
修身齐家乡土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01-02合刊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齐家文化玉器赏鉴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学生如何才能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