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开展“三下乡”健康扶贫活动的模式探讨

2021-02-13 06:33赵晋英蔡欣怡李金成
关键词:三下乡医学院校医学生

赵晋英, 蔡欣怡, 李金成

(邵阳学院 医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教育向社会的一种延伸,是高校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大学生可以接触农村,了解国情,实践理论,锻炼才干,提升社会责任感。邵阳学院医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践行“精准帮扶,健康同行”的主题,深入邵阳县小溪市乡河沿村,开展健康扶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对该活动的模式进行探讨。

一、医学院健康扶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模式概述

(一)基于扶贫点情况,明确活动开展目的

实践活动目标明确对活动顺利开展至关重要。邵阳县小溪市乡河沿村属省深度贫困村,是邵阳学院的重要扶贫点,村里老人小孩居多,患尿毒症、宫颈癌、肝硬化、白血病等重大疾病的人数较多,属因病致贫典型村。邵阳学院扶贫工作队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在健康扶贫方面仍有大量工作需继续深入。要实现精准扶贫,有必要开展专门的健康扶贫工作,巩固扶贫成果。邵阳学院是邵阳市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高等院校,拥有五十六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十一大学科门类,其中医学类有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检验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五个二级学院,学校还拥有两所三级附属医院,师资队伍和医疗水平具有明显区域优势。因此,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利用学校医学专业优势,缓解基层医疗救助和健康科普教育的不足。

(二)活动前期准备

实践活动前期准备主要包括健康扶贫团队组建、活动前期培训、活动资料准备等,包括:(1)组建健康扶贫团队:可由团队指导老师向全体医学生招募健康扶贫志愿者,并吸纳医学科普协会成员负责医学科普宣传工作,由学生干部负责团队活动组织和管理,社会实践部骨干负责活动调研,新媒体骨干负责撰写新闻稿、宣传工作,若干名实践队员负责具体活动的推进。(2)学习培训: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学习、扶贫讲座培训、调研能力培训等,旨在提高团队对扶贫政策的了解和帮扶点的认识,培养团队意识。(3)宣传资料的准备:活动宣传手册、海报属于传统宣传方式,具有直奔主题、直观、实惠的特点,在充分考虑河沿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的情况后,针对性地设计了科普宣传资料,如科普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和科学用眼的方法;科普预防龋齿、保护牙齿的方法等。在科普疾病的基础上,引导科普对象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宣传了及时就医的理念等。

(三)实践活动项目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具体包括:(1)流行病学调查:队员利用所学的医学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知识设计河沿村健康问卷,通过访谈回收调查问卷,并形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开展医学科普讲座和实践活动:开展面向老年人宣传科学认识和预防“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讲座;针对儿童开展认识传染病及科学预防的讲座;开展正确佩戴口罩、科学洗手、正确处理外伤等互动性实践活动。(3)开展义诊活动:积极联合学校附属医院确定义诊方案,在义诊当天协助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建立群众健康档案,并对村民健康管理进行后期持续关注。(4)媒体宣传工作:通过媒体平台发布实时报道,介绍河沿村的健康扶贫情况、义诊活动等,呼吁社会关注和帮扶。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实践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基层实践做到“价值引导”与“专业知识”并重,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医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重要价值

(一)对培养科普人才、壮大科普队伍有重要意义

医学院校在促进科学普及中肩扛重任,这是高校社会服务的一个表现,其中建立和培养一支正式的科普团队是关键环节。较社会志愿者团队而言,高校科普志愿团队更易组织,服务意识较强,人群构成单纯。此外,医学院校科普志愿团队还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更容易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能做到学以致用。因此,“三下乡”实践活动对医学科普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在实践活动中医学生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有利于为科普中国增添后备力量。

(二)能有效发挥医学院校在农村地区健康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资源仍分布不均,农村医疗资源短缺现象比较突出。医学高校有着先进的教育设施、完善的医学教育体系、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医疗资源。因此,医学院校联合其附属医院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扶贫实践活动能缓解帮扶地的医疗资源短缺情况,也是响应国家政策回报社会的良好形式。

(三)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应用型医学人才必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下乡”活动正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增长才干的途径。医学生经过系统的医学理论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医学知识,他们在贫困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健康走访、爱心义诊等多种形式的特色实践活动,并通过活动的总结与分析,可挖掘更贴近生活的科普素材,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普互动。实践活动中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为未来走向临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下乡”活动成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四)促进医学生了解国情,勇担社会责任

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难免对社会、国情及国策的认识不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树立社会服务意识。医学生将科学、国策带到田间地头,能减轻基层人民对就医的恐惧,使其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有利于促使学生努力提高自我社会价值、勇担社会责任。

三、医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完善的方向

(一)医学生对健康扶贫和国家医疗相关政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医学生专业课学习任务紧张,其对国家健康扶贫及医疗相关政策接触较少,认识不足,加上“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时间较短,这些都会影响实践活动效果。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国家医疗体系、健康扶贫政策方面的教育,让医学教育与社会发展接轨。

(二)国内规范的医学科普人才培养方案欠缺

医学科普是民众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医学生已成为医学科普的一支重要力量[2]。医学院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科普设施,可为科普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因此,通过组织系列科普实践活动,有助于形成一套规范的科普人才培养方案,为各地科普人才的培养提供模板。

(三)“三下乡”实践活动应贴近扶贫点的需求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扶贫效果最大化,是开展活动前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扶贫点有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健康扶贫活动也应基于扶贫点的需求情况,进一步制定适合开展的活动计划,并在活动中逐步完善和改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四)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延续性帮扶工作,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

暑期“三下乡”活动时间短,延续性较差,容易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因此,应构建大学生“三下乡”长效机制,深化服务,真正建立起“常下乡”的服务模式,让大学生对乡村进行持久、长远的关注,让基层群众与高校学生双向受益[3-4]。医学院校可与扶贫点建立长期的服务关系,如以医学健康科普为建设内容,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撰写调研报告,为项目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性意见。通过项目实施成果展扩大社会影响,吸纳社会资源,如联合地方医院、科技站(馆)、市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多方力量,集多方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巩固扶贫效果。

四、结语

医学院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推进医学科普事业的有效途径。要鼓励更多组织、机构积极提供社会支持,建立延续性的健康扶贫服务模式。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要借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个舞台,让更多医学生实践理论,体会民情、国情,使他们肩扛责任、勇于担当,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三下乡医学院校医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之我见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