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大学老校区更新改造策略研究
——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例

2021-02-12 02:35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许丽君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中国医科大学康养

文/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许丽君

0 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生数量激增,我国高校面临规模扩大的需求。大学老校区多位于中心城区,因空间扩展局促、基础设施落后和改造难度较大,许多高校纷纷建立新校区,形成“一校多区”局面。老校区集中了建校初期的标志性建筑,保留着建校初期的空间格局和建筑风格,是学校发展的见证[1]。随着城市快速扩张,老校区成为盘踞城市中心区的重要存量用地,是影响空间发展的重要板块。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易形成两极化思维定势:①当传统遇到现代时,认为传统处于弱势;②从传统中最大化获利,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过度商业开发。基于上述两种思维方式形成的保护规划和更新设计,均无法体现新旧的共生融合[2]。研究以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更新改造为例,引入“共生理论”,从文化的延续共生、建筑的拼贴共生、业态的复合共生3个维度,探讨校园文化记忆存续、更新的可实施性和公共空间品质塑造的更新模式。

1 老校区更新与共生理论

1.1 “共生理论”的概念

“共生理论”起源于生物学概念,强调在同一环境里不同要素单元之间互融共生,形成紧密互利的关系[3]。与现阶段的城市更新,尤其是历史文化延续和活力再生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研究以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为例,将“共生理念”引入校区更新中,建立以文化、功能、空间和人群的内在平衡[4]。

1.2 大学老校区的概念

老校区是指相对于另设的新校区,建校历史较长,一般为50年以上,并保留一定规模、建校初期的建筑和格局的院校[5],多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但空间扩张有限。在空间格局上,老校区一般建筑密度高、容积率低。

老校区更新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①设施老化不适应 因建校较早,普遍存在分区混乱、土地价值不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老化等问题;②新老校区分离 随着教育资源向新校区转移,老校区趋于闲置状态;③延续原有肌理困难 校园内功能分区与建筑布局混乱,整体格局被破坏;④与城市道路交通缺乏协调 运行服务能力下降导致其难以满足正常运转的要求。

1.3 大学老校区更新改造的内容

因老校区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基于“共生理论”下的老校区更新改造涉及校园的建筑组群、交通体系、功能布局、共享空间、人文脉络、校园景观及市政管网等诸多方面[6]。

2 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共生系统”构建

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见图1),始建于1911年,前身为“南满医学堂”,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其中保留大量历史文化建筑。

图1 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区位

老校区构建“共生系统”需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在新旧关系中引入“共生理论”,整合原有的历史文脉、时空关系、功能结构和新旧要素,并为其预留生长空间,实现旧物情感漫射与新物精神迎合,达到文化再生、空间互溶和功能更新的目的[7]。

2.1 不同时代文化的延续共生——与城市文化相契合

针对文化的延续共生,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应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建筑群是中山路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地区重点开发建设的城市空间之一(见图2,3)。构建文化共生需立足于整体发展,从区域统筹角度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开发和保护,结合时空记忆轴线与休闲景观廊道,导入公共活动和公共业态,实现功能转换、氛围营造、文化重塑、文脉延伸。

图2 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区位

图3 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文物建筑分布现状

2.2 不同建筑空间的拼贴共生——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校园建筑既是校园历史和生活的见证,又是城市风貌和城市群体记忆的组成部分。在整体格局上,老校区与周边建筑群形成“向心而聚、内低外高”的空间形态。与异地新建校区不同,老校区在历史建筑、空间肌理、轴线格局、路网结构、历史建筑和纪念物等方面均有不同时代的叠加[8]。在空间共生系统的建构上,要重新认识与思考建筑空间中“新物”与“旧物”之间的本质特征和相互关系,实现不同空间类型的拼贴共生,增加空间丰富度。

2.2.1 校园遗存类型

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校园遗存可分为空间肌理、历史建筑、绿化景观和构筑物这四大类(见表1)。其中空间肌理主要包括空间形态、校园轴线和路网结构;41处历史建筑保存完整且有特色,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原基础学院、南满医学院旧址、实验动物部、锅炉房、体育馆、人文国际教育学院、运动场、宿舍;校园内部的绿植长势良好,形成较好的步行空间;构筑物包括华佗雕塑、白求恩塑像及毛泽东题词纪念碑,具有显著的医学院校特征[9]。

表1 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校园遗存分类及特征分析

2.2.2 校园遗存评价

通过分析校园遗存,分别从功能物理价值和文化美学价值两方面进行基础价值评价,具体评价结果如下。

1)与毗邻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比,建筑尺度普遍较小,单体建筑多呈“日”“山”字形。

2)建筑密度较低,约30%,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3)老校区开敞空间由运动场、游园和绿道构成,呈“L”形布局。

4)建筑与空间分布均质,“图”与“底”互相翻转,开敞空间占比远大于建筑空间。

2.3 不同业态功能的复合共生——多元活力场所的营造

“共生理论”导向下的老校区更新需突出对原有功能的协调与补缺。首先,医学院校具有“院校一体”的特征,基于医疗资源,融合大健康产业产业板块,塑造公共外向型空间、情景式康养餐饮、主题式养生文化、社区型康养办公等,打造康养文化轴;其次,提供“内外兼修”的混合型公共配套,结合校园闲置的历史文化建筑,植入文创休闲、展览展示、公共服务、餐饮娱乐等功能,提升区域发展活力(见图4)。

图4 不同业态功能的复合共生示意

3 共生理论模式的改造实践——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的改造

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国医科大学老校区更新改造后被定位为“东北区域医疗中心”,是集高端医疗研发机构、疾病预防中心、创新创业平台、大健康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于一体的医疗综合体。延续“小交通、大文化”理念,在功能布局上形成“一核、三片区”功能分区,在保留41处历史建筑的基础上,植入多元康养功能,在空间增设空中连廊,提升连通性,并以见缝插针的绿化柔化建筑外观环境,打造东北区域医疗中心。

3.1 文化共生

中国医科大学作为与我国共同发展建设起来的医科院校,具有大量可挖掘的文化记忆元素。梳理其发展脉络,提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节点事件和最具复原价值的历史时段作为文化记忆元素,应用于小品、建筑、主题雕塑、文化墙等元素中以传承校园景观文化[10]。

基于中国医科大学辗转办学的时空沿革,选取19个主要途经城市作为节点,选用地铺和浮雕的形式表达历史大事件[11],在园区形成1条富有校园历史文化特色的景观轴线,串联校园内的各景观节点(见图5)。在南侧入口处的广场设置以西医文化为主题的雕塑小品,主要以雕像和铭牌的形式展现。西侧入口以传统中医展示为主,宣传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和李时珍等古代优秀中医人物。在东西方向通过搭建具有校园特色的百年医大景观步道,将校园中心区域的老建筑群改造为校企联盟中心。

图5 浮雕路线设计

3.2 格局共生

因医疗和康养业态的特殊性,为提高空间的宜居性,方案对日照和容积率均执行高标准[12]。打通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廊道,整合滨水绿廊、时空绿轴、社区绿地、口袋公园、街道绿网形成绿地系统(见图6),建设绿色低碳康养社区[13]。功能布局基于资债划分的基础上,融和校企联盟中心、健康医疗中心、医大医院和口腔医院;设置慢行“天街”系统,连接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下沉广场、空中连廊和建筑内部空间(见图7~9)。

图6 绿地系统规划

图7 功能布局规划

图8 地上交通组织

图9 地下空间组织

3.3 功能共生

老校区经历时代变迁和人文积淀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和景观界面(见图10,11)。梳理片区主题文化,打造“中山路历史建筑群—满洲医科大学老建筑—中国医学博物馆—国际医疗中心”医学主题文化旅游线路。建筑单体结合建筑的结构、尺度、肌理、色彩等特征,植入社区科创、体育运动、休闲文创等功能[14],打造康养公园。从国家战略、区域协调、城市发展和居民诉求出发[15],基于自身资源优势,整合已有的医疗产业基础和特色,以医养产业和大健康产业进行赋能,打造环老校区的健康经济圈。

图10 改造后平面

图11 改造后景观界面

4 结语

基于“共生理论”,保护与更新老校区的校园遗存,是对校园遗存保护与城市发展规划互相融合的共生模式的初步探索。尊重文物本体并激发其活力,既能保护历史建筑,又能将其文化功能有效植入周边的城市环境,达到融合共生的目的。对中国医科大学校园遗存的共融性保护与更新方式归纳如下:①基于校园遗存现状,挖掘文化内涵,通过空间表达语言,将文化形象化、具体化,形成可摸、可触、可观的公共景观小品;②赋能健康产业,从区域维度出发打造环大学健康经济圈,形成区域医学主题文化旅游路线;③最终方案将考虑交通和康养产业引流的要求,通过时空站点记忆轴线串联特色历史空间,以品质共享的公共空间营造街区活力。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中国医科大学康养
更 正
医学美术作品欣赏:中国医科大学教师作品展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