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儿童文学阅读兴趣激发的探索

2021-02-11 16:35:02陈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2期
关键词:兴趣互联网

陈媛

【摘要】儿童文学阅读在對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案例,从“以文为引,以猜激趣,以演感知,以问引思,以读悟文”五个方面分析了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让“互联网+”儿童文学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互联网+”;儿童文学阅读;兴趣

现实中有许多孩子不爱阅读,而喜欢看电视,爱玩手机游戏。什么原因呢?第一、在家缺少父母的阅读陪伴,孩子的物质需求已转向精神需求的层面;第二、学校课堂的阅读教学指导不够,没法激发孩子从书籍中得到精神的愉悦。

特别是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如:

1.课堂阅读教学氛围十分枯燥,阅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2.学生缺少高效的阅读技巧,阅读效率十分低下。

3.小学生缺少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文主要结合阅读教学中的实例谈谈如何激发孩子们阅读文学作品,让儿童文学阅读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互联网+”是什么意思?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其实这个+指的是各个传统行业,随着互联网的思想深入各个行业,行业发展迅速,所以我们更要推动其他传统行业向前发展,所以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加上各个传统行业,使他们之间深度融合在一起,从而能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互联网+”儿童文学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对增强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有实在意义。

一、以文为引,拓宽孩子的阅读途径

(一)从影视作品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金钱的魔力》这部小说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看电影版的《金钱的魔力》,这所是马克·吐温的作品,出示和电影片段中相对应的文学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学生既会反复品读作品,还会在脑海里一幕幕回放画面。读得有滋有味呀!

(二)关注人物和情节,深刻体会主人公的命运与悲欢。如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要让学生关注书中人物的不同特点,他们的身世,在他们身上所发生的故事,联系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想象情节发展的既有偶然性,更存在必然性。阅读就是学生关注作品的人物和情节发展,他们的求知欲望就更强了。

(三)根据理念,开拓视野。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科书编排几篇外国文学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我根据统编教材的教学理念,并且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平台点开爱奇艺放电影——《骑鹅旅行记》,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教完以上几篇课文后,推荐同学们阅读外国儿童文学名著——《爱的教育》《童年》,以 本单元最后的“快乐读书吧”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

要求学生在课外读这些儿童文学作品时,做好批注或读书笔记。经常开班级的读书会,鼓励同学们谈谈读书的体会。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平台畅所欲言,孩子们从中获得了与别人分享的快乐。所以说以课文为引子,拓宽孩子的阅读途径,学生在阅读各类书籍时,理解得更深入,方法更得当,感受到无穷的阅读乐趣。

二、以猜激趣,引发孩子读书的愿望

学生一般都爱听故事,课堂上只要有故事听,必定会聚精会神,兴趣盎然。教师可结合教材,适机利用阅读软件,播放声情并茂的故事,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教师就嘎然收声,告诉学生:你们猜猜后来怎样?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同学们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要读下去。

兴趣给孩子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我们向孩子推荐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怎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推荐孩子们读《窗边的小豆豆》时,抓住孩子的性格特点,找准孩子们的兴趣点,作了这样的设置:同学们,今节课我们来玩猜一猜游戏,看看谁的脑筋动得最快。借助多媒体出示“豆豆”这两个字眼儿,请孩子们动脑筋猜一猜,会是什么?再出示“小豆豆”时,又能猜出些什么?通过层层诱导,孩子们的好奇心完全被激发,兴趣盎然。在孩子们兴致高涨时,适时出示书的图片,向孩子们作介绍,再问你们想知道“小豆豆”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吗?开始读文本吧!

三、以演感知,促使孩子更容易进入文本

为了让孩子更易读懂《窗边的小豆豆》文本,走进文本,我还选取文本中有趣的场景向学生描述,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描述演一演,学生的思想与肢体同时被激发,如身临其境,更易与文本融为一体。此时,老师更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让孩子读一读别人是如何推荐这本书,推荐的理由是什么?孩子们跃跃欲试,在表演的过程中完全对文本结构有了完整的了解。

四、以问引思,促使学生更深层次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豆豆在原来学校非常顽皮,许多恶劣的行为让老师们讨厌,被迫而到退学。了巴学园,她生活得很开心,不但爱上了巴学园,爱上了巴学园的一切,爱上了小林校长,而且校长常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相信同学们读到此,心中疑团重重。我在此抓紧机会,让学生不断发问,从不同的角度去列一个阅读清单,如: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品质,作品的内容和写法等等。在不断质疑,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顺藤摸瓜,学生对文本层层深入,既解决了心中疑团,更读懂了小林校长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学生的良苦用心,对作品有了全面的了解。

五、以读悟文,交流、赏析

完全进入文本的情景去阅读,的确是读者和作家心灵上的交流。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读作品时,如有感悟,可适时在作品旁写上读书感悟的批注,也可以以填写读书卡的形式做好读书笔记,还可以通过写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作品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希望与其他同学分享、探讨,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一起阅读”的平台,在平台上与同学交流看法,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如在教《骑鹅旅行记》时,我让学生们边读边交流阅读某些句子的感受。“他活该……”“咕咕咕,你活该!……”令人怨恨的情绪自然流露出来。

我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不断尝试,总结,提高。只要孩子们能爱上读文学作品,虽然改变不了他们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他们人生的宽度,可以使他们变得视野广阔、胸怀博大,让他们活得高贵、优雅,终生受益。

(责任编辑:伍静仪)

猜你喜欢
兴趣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5:57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9:11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2:46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3:09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