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拓源文学社自成立以来,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开展诸多的文学社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目前拓源文学社团活动课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开展拓源文学社活动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可操作的对策,目的是提供有效的建议策略,来促进文学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学社活动;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1989年广州开发区中学成立了拓源文学社。在初中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社团实践活动,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2010年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拓源文学社重新恢复了文学员活动。2014年11月拓源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中学生百牛文学社”,2014年12月又被评为萝岗区“优秀文学社”。目前,在文学活动开展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文学社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因此,需要学校层面和指导教师梳理出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创建研究有效的改善措施,从而在提高文学社团活动的教学质量,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一、文学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缺少学校物质保障和老师的支持
由于文学社是活动课程,活动课程需要学校层面的保障,尤其是物质的保障。例如,学校缺少文学社的专用活动场室。因此学校需要提供支持,像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一样,保障必要的活动场所,以便有空间定期开展必要的社团活动。其次,学校缺少文学社的小办公室,含教师的办公桌椅,社员用的电脑、打印机、录音笔等必备的办公设置设备。学校需要提供文学社的机构必要的办公物资。第三,虽然学校每学期都有校本课程。但是文学社的指导工作,缺少老师的指导。仅仅依靠一两个老师的热心工作是不够的。
(二)活動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
文学社活动课的形式多样,如诗歌朗读会、校园剧表演、美文阅读会、写作讲座、外出采风、电影欣赏等。活动课的课程内容不相同,活动目标不一样,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文学社团活动课没有统一评价标准。文学社团活动课属于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在建设文学社团时没有根据活动内容建立适合的校本教材,只是指导教师根据其教学经验,在社团活动中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或指导学生参与活动,导致学生对文学社的认知存在偏差。
(三)活动中缺少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
完善组织,健全规章制度,是拓源文学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文学社是学生有共同的文学兴趣爱好,自愿参与、自我发展的学生组织。因此,确定《文学社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相当重要。管理制度是保证文学社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内容,文学社需要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实际中,从而促进文学社团高质量发展。实际上的文学社团存在的规章管理制度不完善情况,主要表现在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安全应急预案、经费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
(四)活动中没有建立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文学社活动中需要学生外出参加活动的,如小记者站的采访社区长者活动,社长、副社长参加中学生文联的活动,社员参加区图书馆的本土作家讲座等,都需要老师、家长的交通安全和饮食服务的支持,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确保安全。由于初中生是未成年人,容易在校外的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其次,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社区、公共场所都加强了安全防范,学生外出活动范围和机会大大减少。因此活动中的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迫切需要学校和文学社建立,来保障师生的安全。
(五)活动缺乏渗透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文学社的活动课程,本来就应该起到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思想道德以及树立“三观”的实际作用。文学社本身的功能性缺失,其缺乏文学内容、活动课程以及品味意识,在引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构建中起不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文学社的写作教学属于课程类教学,在教育学活动中部分教师注重于写作知识的传授,缺乏德育教育的内容。同时,学校领导认为文学社应将主要精力与建设方向放在课程教学方面,对文学社德育建设不够重视。“文以载道”,文学社能够在培养学生写作特长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从而能够渗透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实际中的文学社教学中,却未融入德育教育,阻碍了文学社的发展。
二、提高初中文学社活动课程质量的策略
(一)以家长和学校为后盾,为社团活动提供支持
文学社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新的舞台,把爱好文学的同学集合在一起,关注每一个社员的成长和成才,培养社员的语文综合能力。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在开展活动时尤其是户外拓展活动,如星期六日,节假日,寒暑假的校外采风,难免不出现意外情况,甚至社员会受到一些伤害,家长对文学社团的教育活动会产生抵触情绪。
另外,学校层面上切实需要为文学社团活动提供支持。我们知道,提升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阅读与积累。需要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好书。譬如,每年四月学生处按时开展读书节的活动,有启动仪式,有活动内容,有评价结果。开放图书馆,给与学生按时借阅图书的机会。校园内利用有效空间创设读书角,便于学生利用空闲时间阅读。同时,学校鼓励支持文学社的外出采风活动,读自然,深入天鹿湖公园,观赏禾雀花的美景;读生活,探访社区长者,送去温暖;读社会,走进高新技术企业,感受科技的力量。因此,学校、家长、文学社指导教师“三位一体”,进行良好的互动,可以邀请部分家长前来参加活动,譬如读书节启动仪式,现场赠送书本。学校、家长和指导老师正确认知文学社活动,并理解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学校鼓励家长代表积极参与校外采风活动,确保学生的活动安全,并知晓活动的内容。学校一定做好活动的安全预案,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从而确保文学社社团的安全开展。
(二)结合活动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实现文学社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因素,指导老师应积极探索适合社员学习的教育内容。从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能力、活动内容等因素,编写文学社的校本教材。譬如,根据活动内容来编写教材,开展校园小记者活动,就是培训小记者,编写新闻写作类的教材。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开发简单易懂的《初中生新闻与写作》校本教材。教材分为新闻的定义、六要素、特点、写作的原则和要求、采访的准备、采访的礼仪、采访的过程、采访的写稿等专题,以形成作文教材的新序列之一。再如《美丽的开发区》校本教材,我们可以利用开发区的各种资源,通过介绍开发区的来历、建设者的故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等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广州开发区。
(三)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建立文学社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是保证文学社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组建社员队伍,通过自愿加入或者语文老师推荐加入的方式,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及时召开全体社员大会,会议通过《文学社章程》,选举学生社长,记者站站长,报纸编辑等。建立组织机构,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拓源文学社下设三个小组,分别是教师指导组、学生编辑组、记者站。教师指导组的职责是负责统筹安排文学社内外事务,活动策划。学生编辑组负责校报文章的选择、录入、编排、校对等工作。记者站负责校园新闻的采访写作,辅助学校的宣传报导工作。
其次是制定文学社的规章管理制度,这里包括学员学校的规章制度、外出活动安全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学校的规章制度中,我们明确社员必须按时参加文学社的各项活动,包括考勤、纪律等。在外出活动时,必须要保证具备安全预案,家长同意书,教师的跟队规则等内容,确保活动的安全有效。
(四)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在学校内、校外开展文学社活动,首先活动师生都必须树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建立学校的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在社团活动开展之前,给予社员开展安全培训。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校内有序安全地开展。特别是校外的活动,学习外出活动的制度,学习安全预案,要让学生知晓学校安全的应急处理机制,一打无准备的仗。校外活动,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指导教师按照学校的活动安全预案进行处理,及时报告校领导,主动联系家长,避免学生发生伤害事故。
(五)激发社员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开展有特色的文学社活动,激发社员爱好文学的兴趣。通过活动,融入的德育教育,实现社员的自我发展。有计划地开展外出采风、社团交流、主题辩论、作家讲座、历史剧表演、电影欣赏、写作竞赛、编写校报等活动。如果是社员纳新是为文学社注入新的血液,那么作家讲座就为社员打开一扇文学的窗口。我们邀请黄埔本地作家来校开展文学讲座,通过了解作家的成长道路、作家的作品,来开拓社员的视野,深入认识“文学即人学”的道理。积极办好校报,校报代表着文学社的形象,凝聚着文学社的力量。校报的文章来自社员平时来稿和主题活动征文等。社员的正能量文章的发表,有利于培养社员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文学社活动的有效开展,要求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进行。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正确面对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应对处理。我们有家长学校的鼎力支持、有编印校本教材、有建立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特别是确保有建立应急机制,在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后,这样可以提升文学社的教学质量,推动文学社的持续发展,提高社员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何雯.初中文學社团活动课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教师,2021,(3):39-40.
(责任编辑:郑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