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各地区的地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察各地区人民生活状况、发展演变和文化多样性的保留有重要意义。在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文章着重讨论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提出“全过程保护”“共同记忆的唤起与建立”“地方文化认同感的培育”3条路径,并归纳出地方文化保护的外因和内因。
关键词:地方文化;传承;保护
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征。广义地说,世界各国文化的不同,是文化差异性的集中表现,大到东西方文化间的特殊性,中经各国文化特殊性,小至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均有一定的文化差异,这就是文化的地方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文化即带有地方特征的文化,有以下特征:建构在本地区的社会成员共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依靠本地区社会成员的记忆得以维持;在本地区得到广泛的认同。
近年來,各地对于地方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路径研究,重视度却始终不高。基于此,笔者提出一些有关地方文化传承路径的观点,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全过程保护”是地方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
不同地区社会实践的差异,使得各地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这是构成地方文化差异的重要维度。如同样是表达欢乐、流畅的情感,在广东,人们习惯用广东音乐《步步高》,而在山东,人们习惯于吹奏唢呐,名曲《百鸟朝凤》即是其代表。当然,音乐作品只是地方文化的一个方面,其他如节庆习俗、地方曲艺等,均是地方文化的表现。
保护地方文化,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做到“全过程保护”。一是正确区分“优俗”和“陋俗”。地方文化保护,要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明确保护的对象。毫无疑问,各地的习俗中既有先进成分,又有落后成分。保护地方文化,就是要将其中属于“优俗”的对象区别出来。如孝文化是优秀文化,它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薄养厚葬”即是一种陋俗。如果将之错误地认为是地方文化的一种,对其进行保护,也就南辕北辙了。又如,建立在男尊女卑思想上的“高价彩礼”“婚闹”现象等也是应该割除的“陋俗”。在进行地方文化保护的时候,就是要对地方文化与“陋俗”进行正确区分。二是加强对地方文化的发掘、整理和抢救性保护。由于传播介质、程序复杂性等原因,部分地方文化在流传过程中,往往面临“失传”的危险。这就需要由专人进行发掘、整理和保护。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民俗类专门人才数量有所增加,研究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地方文化“重研究、轻发掘整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就使得地方文化保护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地方文化保护中要持发掘与研究并重的思路,通过下乡走访,动员民间艺人进行整理等方式对民俗文化进行发掘、整理,尤其要对有失传危险的民俗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三是注重对地方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建立相应的地方(民俗)文化传承人培养制度。地方(民俗)文化传承人,是民俗文化传承的载体。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师徒关系的存在,在确保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旧思维中,由于落后观念的束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民俗文化师徒关系中存在“留一手”的现象,使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免走样。且师徒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俗文化传承的效率,已经与当今社会的现状不相适应。鉴于此,培养民俗文化传承人可以借鉴实践教学的方式,用小班制授课来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与此同时,应当建立民俗文化传承人社会兼职制度,适当提高民俗文化传承人的收入水平。
二、“共同记忆”的唤起与建立是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条件
“记忆”是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一,而“共同记忆”则是一定社会群体之间所拥有的相同或相似的记忆,并由此唤起的普遍情感。地方文化保护,必须唤起或建立群体内的共同记忆,具体来说,唤起或建立这种共同记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借助纪念仪式等,建立社会成员的归属感,以唤起成员对于地方文化的认同。在我国,不少地方举行了祭拜黄帝等祖先的仪式,以唤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于华夏的归属感,而在地方文化建设中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如对于地方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举行相应的纪念活动,以唤起社会成员对于地方优秀文化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二是通过建立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召开研讨会、专家报告会、学术交流会等,挖掘地方文化的亮点。需要指出,地方文化研究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地方文化研究中的学者,仅着眼于本地区、本学科,缺乏宏观思维。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在成立研究机构、召开研讨会时,多邀请一些其他地区、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一方面,借鉴其他地区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运用学科交叉思维研究,保护、传承地方文化。此外,研究机构、研讨会、报告会、交流会等在进行过程中,一些专家的观点也可以成为地方文化挖掘与培育,从而唤起集体记忆的催化剂,对于集体记忆的唤起与建立形成推动作用。三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形成传播现象,将个体记忆打造成文化标签,从而建立起社会成员的集体记忆,培育社会成员对于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比如,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公益广告中进行投放,可以使地方文化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从而潜移默化地将这种个体记忆融合在集体记忆中,最终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共同记忆。通过以上举措,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会走出困境。
三、“地方文化认同感”的培育是地方文化保护的内在要求
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前述“全过程保护”和“共同记忆的唤起与建立”解决的是“保护和传承什么”和“怎样保护和传承”的问题,是地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外在条件,而“文化认同感”则是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驱力。
一言以蔽之,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必须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文化认同感。融合了众多地方文化的“大文化”在提升传播效能的同时,对于地方文化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削减,由此,建立地方文化认同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方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需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一是传播活动,如地方戏演出、民间庙会等;二是学校教育中地方文化因素的运用,如各个地区学校中设置的地方课课程等。三是代际传播中的地方文化因素,如儿歌、民谚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地方文化认同感的培育需在主流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不能“各自为政”。以方言为例,通过地方戏与学校方言课程的形式进行方言保护固然可以,但是方言教育必须建立在推广和使用普通话的基础之上,不能因为方言教育而顾此失彼。在地方文化教育过程中,要将地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同中华儿女的共同体意识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找到地方文化中与中华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等相匹配的点,并加以归类,引导被培育者在中华传统美德、革命道德中感受地方文化的力量。
四、结语
通过上述方式,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并将其融入到主流文化中, 做好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样一项系统工程,有利于达到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目的。地方文化保护虽然存在种种困难,但是,只要传承和保护的路径正确,就必将成为一项不仅“有为”,而且“可为”的有益事业。
作者简介:董庆亮(1994—),男,汉族,山东嘉祥人,法学硕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