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宝,林增烜
福州市中医院微创外科,福建福州 350001
胆囊炎是常见消化道疾病,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患者经常伴有胆囊结石。 患者临床表现为胆道梗阻,存在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一般情况下,胆囊炎好发于中年女性和重症老年人群体中, 与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诱发因素主要考虑胆汁淤积、细菌感染、外伤与结石刺激等,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并且强化护理,达到改善预后、促进早日康复的目的[1]。 该文研究中主要应用了对照分析法,随机选取该院2018 年8 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胆囊炎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且分析不同疗法使用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胆囊炎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48例使用LC 干预下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使用MC 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42~75 岁,平均(56.38±2.54)岁;病程1~6个月。 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0~76 岁,平均(55.28±1.42)岁;病程1~5 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上腹部疼痛、 压迫感并伴有寒战与高热;符合胆囊炎临床诊断标准;术后经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炎患者;患者本人同意,家属及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异常患者;血液疾病和周身免疫系统缺陷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患有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障碍患者。
两组患者均需要术前麻醉,术野消毒,取仰卧位。术中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手术安全性。 术后采取优质护理方案,密切关注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问题。
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在患者脐周下方取1 cm 横切口,刺入气腹针,并向腹腔内填充二氧化碳,置入10 mm戳卡,将气腹压力控制在10~13 mmHg[2]。 放入30 度镜探查胆囊区。 于右侧锁骨中线与右肋缘下约2 cm 交点处横行切开5 mm 皮肤切口并置入5 mm 戳卡,在剑突下约2 cm 处纵行切开10 mm 皮肤切口并置入10 mm戳卡。 用电钩对胆囊管与胆总管进行解剖并明确位置关系。 使用塑料夹结扎胆囊管与血管组织并切断,顺逆结合切除胆囊,胆囊标本从剑突下切口取出。 对手术创面进行充分电凝止血。 从右上腹切口置入12 号塑胶管于手术野引流。 排除气腹,逐层缝合切口[3]。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在患者右上腹部经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斜向平行作小切口, 切口长度应控制在5 cm 以内,逐层切开患者皮肤及皮下各层,将胆囊充分暴露在术野, 解剖胆囊管和胆总管,3-0 丝线结扎并切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顺逆相结合的方法切除胆囊,手术创面进行充分电凝止血,从右上腹另戳5 mm 切口置入12 号塑胶管于手术野引流[2]。 逐层缝合关闭切口[4]。
分析两组炎性因子[C 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统计肠粘连梗阻、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不良发生率。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C 反应蛋白、TNF-α 等炎性因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变化比较(±s)
组别C 反应蛋白(ng/mL) TNF-α(ug/L)观察组(n=48)对照组(n=30)t 值P 值26.41±0.87 37.26±0.96 51.490<0.05 1.54±0.35 2.41±0.43 9.772<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h]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h]
组别下床活动时间 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观察组(n=48)对照组(n=30)t 值P 值16.41±2.82 20.13±3.62 5.075<0.05 13.25±1.25 17.42±2.17 10.778<0.05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指标比较(±s)
组别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n=48)对照组(n=30)t 值P 值3.52±0.62 4.41±0.82 5.439 0.001 43.25±2.25 67.42±3.72 35.808 0.001
观察组肠粘连梗阻、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不良情况出现例数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胆囊炎是常见疾病, 其发病率较高, 多由细菌感染、胆汁淤积和成分改变引发。 临床中无论是急性胆囊炎还是慢性胆囊炎,患者多伴有胆结石合并症状。 胆囊内发生结石可无任何症状, 当疾病进展为慢性胆囊炎后,患者可出现 “胃病” 综合征,经常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或消化不良。 根据临床数据统计,超过60%的胆囊结石患者在初期将胆囊炎误认为胃病, 由此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患者早期发现相关症状后,应开展B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严重后,可阻塞胆囊颈和胆囊管,进而诱发剧烈疼痛,患者临床表现为右侧上腹Morphy 区剧痛或绞痛,此时患者也会出现畏寒发热等不良情况,严重者诱发腹膜炎,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对胆囊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调查, 发现大部分患者存在长期不吃早餐、好食辛辣、油炸及刺激性食物,因此,在胆囊炎的预防和护理中应加强饮食干预,培养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针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而言,通常选择进行胆囊切除术,并且加强对风险因素控制,确保手术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5]。
胆囊炎切除术实施中,应关注并发症。 临床中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胆囊坏疽、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胆囊炎加重,会引发一处或多处胆囊壁坏死,多将是胆囊穿孔前兆。 胆囊坏疽发生后,患者表现为局部疼痛、伴有全身中毒症状,体表温度达到39~41℃[6]。 而胆囊穿孔则是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6%~12%,一般情况下,胆囊穿孔多见于老年患者中, 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血管发生退行性病变,累及胆囊组织,造成相关组织性能降低[7]。 临床治疗中,患者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概率仅为1%~2%,原因主要是胆囊血管和分支受到结石压迫,使得患者出现胆囊壁局限性缺血, 短期内可发展为胆囊穿孔坏疽和局部粘连等。 相关症状出现后,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局部性疼痛,疼痛症状会很快扩散到腹部,造成弥漫性腹膜炎出现,对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8]。
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均为微创手术方案的一种, 在胆囊炎手术中得到良好应用。 实践操作中,MC 的应用更加广泛,对无法进行全麻干预和不适合构建气腹的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9]。 此外,也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应用在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弱病例的临床治疗中。 但是,在胆囊手术中,小切口切除术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手术探查范围相对较小,在治疗肥胖症状合并胆囊炎患者时具有难度[10]。
腔镜胆囊炎切除术的应用则很好弥补了这一问题[1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早在1987 年被法国医生率先使用,以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国内目前已经有数十万例手术成功案例,该种手术只需要在腹部做3~4 个0.5~1 cm 的切口。 主治医生需要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患者手术当天便可下床, 术后1 d 可进食,4 d 后便可出院,10 d 左右可恢复正常工作,受到外科医生与患者欢迎。目前,在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腔镜胆囊炎切除术成为首选, 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手术方法的应用优势进行说明。 使用腹腔镜增加了探查范围,能对患者腹腔各部位进行检查,并且具有损伤小、切口恢复快等优势。通过腹腔镜的放大功能, 可促使相关人员更加直观清楚了解到患者胆囊病变情况, 有利于医师掌握病灶情况,提高手术效率[12]。 临床研究表明,手术过程中形成的创伤降低了患者本身免疫功能, 相关创伤问题可直接导致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影响安全性[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医学中应用较为先进的手术方法,并且其手术流程简单、创伤小、手术切口少、术中出血量较少。 相关手术方式应用后,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影响低,被目前大部分患者所认可。 同时,在腹腔镜引导下,治疗人员可明确清楚胆囊组织状况,进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过治疗后, 观察组切口长度为(3.52±0.62)cm、术中出血量为(43.25±2.25)mL,均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4.41±0.82)cm、术中出血量(67.42±3.72)mL(P<0.05)。 由此可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显著,不仅能够缩小切口,而且控制了术中出血量,对临近脏器构成的影响较小,能够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14]。
该次研究中,使用了对照分析法,对不同疗法取得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利用腹腔镜开展胆囊炎切除术效果要好于小切口胆囊炎切除术, 患者经过干预后C 反应蛋白、TNF-α 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患者肠粘连梗阻、 恶心呕吐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LC 方案安全性较高,可在胆囊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15]。
C 反应蛋白是患者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发生急剧上升的蛋白质。 这种现象发生后,能够提高人体对致病因子的反应能力, 使得病原微生物被成功清除[16]。 是人体中最为敏感的炎症指标,其正常值为0.5 μg/mL,当其增长到10 ug/mL 以上时,有显著临床意义。 TNF-α 是肿瘤坏死因子,可促使T 细胞产生各种炎症因子,由此促进炎症反应发生[17]。 通过对C-反应蛋白和TNF-α 指标的观察, 能够判断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效果,上述指标降低则说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18]。
下床活动时间也是衡量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该文研究对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观察组为(16.41±2.82)h,对照组为(20.13±3.62)h,与韩杰[3]发表的文章 “结石性胆囊炎小切口胆囊除术40例临床分析” 有关手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存在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胆囊炎患者切除手术中,使用腹腔镜LC 方案效果显著,术后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切口恢复良好。 具有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