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会
摘 要:内控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重点运营工作,而且内控制度有助于推动单位稳定高效的发展。通过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做好梳理,找出单位内控的关键风险点,并针对这些风险点制定详细的研究对策,以此来增强单位的整体运营管控能力。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概述
在单位内部开展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提高单位内部会计数据信息的质量水平,使单位各项运营活动能够在法律法规的规范内执行,而且能够实现单位的整体经营管理目标,为这些活动规范,而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流程和效率控制方法。单位内部的内控风险是指在单位运行中所产生的一些不合规行为,可以分为单位的整体层面和业务层面的风险集中。在单位层面面临的风险,有组织风险、制度建设风险、关键岗位风险和信息披露风险,在业务层面包含了财务风险、预算风险、采购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和资金管理风险以及合同管理风险。
二、行政事业单位增强内部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现有资金的利用效率,优化配置资源
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国家的财政资金拨款,并且单位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会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的产品和公共服务,与企业有较大差别,单位运营效率不会受到外界市场竞争的影响,但是会通过社会资源的配置而体现出来。在部分单位内部存在着小金库的不良现象,这会影响到单位内部资金的运作,因而就需要增强单位整体风险控制能力,提高对资金的利用效率,优化配置资源。
(二)使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完整
在2014年3月,李克强就在12届人大会上着重去强调要紧抓财税体制的改革,行政机关单位要在上会上公布单位的运营数据信息,使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
要反映出单位实际资产负债情况,来为风险的防控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这已经成为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准则和目标。
(三)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活动工作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此时单位的运营效率会影响到单位在社会上的形象,要增强内控中的风险管控,提高对风险的把控力度,来实现业务运作更加稳健。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点的研究
(一)预算编报和审批的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需要结合上一年度的运发展状况和当年度的总体经营运转计划,来制定预算方案。在上年度末,就需要制定上年度的预算方案,制定预算计划,编制预算的经费使用方案。同时,做好资金预算方案的可行性要做好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再报上级部门去审批,此时上级部门要对本单位制定的预算方案做好评析。尤其是上级的有关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实际运营情况作出更深入的把握。结合单位实际运作状况来审批预算方案,将单位预算提报至上级的领导来审批,其中风险关键点在于单位可能会虚报预算。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没有结合下年度的发展规划来编制预算方案,以违规地去罗列或者编制一些科目去骗取单位的财政资金。预算方案制定的不够合理,制定的不够量化,另外现有预算编制,还是仍然使用过去的增量预算法。对于单位的一些项目预算,并没有制定项目预算方案,也未能够将项目预算指标细化到每个科目上,这时就会造成项目预算精确度不高,这样会造成一些资金产生浪费的问题。一些预算方案制定的不够可行,单位再结合上级的预算要求来启动下一步预算工作或者改变预算编制的方法。针对单位的运营项目预算,有些人员没能够做好系统的规划设计,也未能够做好预算资金的统筹安排,未能够做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就会导致资产重复的采购,会造成资产的闲置浪费。在预算的审批环节上,会出现一些权力寻租的问题,以及出现一些预算审批机关权力比较集中,对权利的监管未能够形成有效的制约监控,就会给公司预留出很大的权力寻租空间,容易造成单位的部分财政资金被违规的侵占。
(二)预算执行和监督的风险
要结合上级高管批复的相关内容,去做好方案的执行,要进一步在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各个角度,去加强资金的管控。针对于单位中,获取到每一项资金,都要做好开票的处理,以及做好相应的收入票据的控制。对现有的合同收入要做好合同管控,对于产生的资金支出要及时地核对、控制,并形成相应的资产。
1、票据管理的漏洞
在单位的收入记账方面,以及现金票据的管理层面上,都需要设计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是有些单位内部经常由多个人来兼任,尤其是在财务部有一些会计兼任出纳,就会造成单位的职能混淆,以及不相同的职能由同一个人来兼任,就容易出现一些徇私舞弊的问题产生。有些票据未能能够做好及时的保存,也未能够由专人来保管,就会造成单位的资金丢失,容易造成部分账目不能够细致的清查。
2、各类小金库的形成
有些资产没有批准、出租或者处置,而违规地将这些资产处理,在单位还存在着一些乱收费乱罚款的问题。部分单位的职工会將一些输入隐瞒截留,没有上缴到上级的国库中,在单位也会出现同一个支出会重复列支,以及有些部门会以会议费的方式来虚报一些费用资金,会违规去套取单位的财政资金。
3、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单位要结合预算总目标,去引导各部门做好预算执行。在执行时,各单位还要加强对预算的管控,使预算具有较强的刚性,避免随意调整方案,造成投入资金与实际的效益没有正向的关系。另外,投入的资金与实际的效益并没有形成正比例关系,也不能够根据成本控制的原则,来做好资金的分析,而造成资金的运营效率偏低。
4、招标采购的寻租现象
在招标采购期间,企业会选择不恰当的手段,这样就会使整个招标出现徇私舞弊的问题,而造成单位的预算资金损失。
5、合同发票管控不严
对于单位内部存在的虚假合同,或者发票真实性不强的现象,就要加大对这些资料的审核。对于发票报账以后需要及时地核销,避免重复的报账,而造成单位资金受到较大损失,对于那些合同不能够违规的去编制,要使用专项的合同登记号来进行保存,容易造成合同的数据信息被泄露,或者资料丢失。
(三)预算绩效与评价风险
目前,政府或者其他部门以当前绩效考核作为导向,根据现有运营工作的时效性,来将整个绩效考核都能够融入预算执行工作环节上,并以考评作为手段,对单位的资金支出做正确的评价。对于出现的风险要做好及时的防控,避免绩效考评流于形式。单位不能够结合实际运营状况做好绩效跟踪,检查预算执行结果,并没有做好有效的评定,而使制定出来的考评指标不够合规、不规范、不完整。单位在绩效预算绩效评估时,要进一步增强预算资金的检查,以此来实现对项目的合规审查,并将其作为一个绩效重要考核指标。在单位内,还要全面地去分析资金的使用,并避免在核算时,抽取数据信息不真实的问题产生。
四、增强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强化制度建设和制约机制的设计
进一步使制度优化完善,使预算与各单位的实际运营状况相结合。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上,去编制适合单位运营的预算机制和风险防控策略,有效去化解风险。同时,进一步增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约束,通过编制制度来增强单位的风险控制。
构建科学高效的岗位职责,要清晰地划分各岗位的工作权限,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使单位内部各岗位相互制约、相互制衡。要使单位内部不相容岗位相互制衡,建立由上当下的管理职责,并建立各岗位的约束机制及构建审批机制,对那些关键岗位还要做好轮岗。
(二)增强关键风险点的控制
在预算方案的编制时,要使用精细化的方法来进一步实现细化预算科目,并制定量化的考核指标,去增强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要发挥当前信息的技术,将单位内部的各类内部风险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这样通过搭建的信息系统,才能够减少风险的产生。对于单位中的关键风险点,还要加强风险的防控。使用痕迹的管理方法,应用支票电汇或者公务卡方式来计算,以及减少现金的支付,对于财务物资的进出、领取、发放、存取要做好实时的监控。应用权责发生制,来开展数据的核算,这样会进一步地助推现有审批手续向电子化方向发展。
(三)建立完善監督机制
对于单位重点人员岗位要制定招聘制度、招聘流程,由那些专业人士来从事岗位的工作,同时,确保重点岗位能够得到监控,并加强现有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加单位的人员培训资金投入,选聘外部优质的导师讲解课程,对内控执行人员做好运营管理的培训。
(四)加强人才的培训
对于重点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选拔机制、选拔流程,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员,要任人唯贤,从而确保重点岗位都能够由高素质、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员来担任。要继续加强人才的培训力度,增强单位人员培训资金投入,选聘外部优质的导师去讲解课程,对内控人员做好定期的管理,提升培训机构人员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五)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控制,降低内控风险
在单位需要建立三级的预算控制体系,综合地协调各部门、各科室,要及时地上报年度的预算计划。由单位的财务部来汇总所有的预算数据,并草拟预算方案,上报省里领导去审批。当领导审批之后,将预算下达到部门,此时财务部根据审批结果来安排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资金。应用自下而上汇总,以及自上而下的传达方式,来促使预算方案编制完成,这样才能够使预算工作变得更加精细化、合理化。制定切合实际的控制策略,使预算方案操作性更强,也要使预算的执行监控机制更加细化。引入精细化、全面的管理理念,融入到预算工作中,尽可能缩小预算的结果和执行结果之间的差异性,保证预算结果更加精准,进而去有效地规避内控风险点。
五、结束语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机制建设,要提高制度建设的效率,还要使单位各类行政工作公开透明,以促使单位的稳步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通过对现有的运营活动做出梳理,掌控内控风险的关键点,从而对这些风险点做好细致的研究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够使单位更加稳健的运营。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对单位业务活动的掌控,针对关键风险点而制定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国峰,张聪聪,李荣霞,etal.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要风险点甄别研究——基于内控填报软件评价系统[J].商业会计,2019,000(018):100-102.
[2]曾强盛.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点及财务风险应对[J].今日财富,2019,000(019):P.92-93.
[3]李本应,刘宝军,张齐.关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工作的思考——以神木市为例[J].西部财会,2019,000(00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