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北
南方人的十二月,需要自己找儀式感——大雪的时候,炖一锅四物番鸭汤煮面线,和家里人一起忘记米饭的存在;冬至那一天下一碗汤圆,在牙齿和糯米的角力中体会“吃了汤圆就长了一岁”的含义。最近迎来降温的厦门很新鲜,南下的冷风令人不禁缩起脖子,就像这个季节里的包菜一样卷得紧紧的。这一阵子的包菜是甜的,是冬日里才开始的内敛甜味。
包菜是个俗称,它的正式中文名称应该叫结球甘蓝,如今常见的俗名有椰菜、卷心菜、洋白菜、圆白菜、莲花白,指的通通都是包菜,甚至还有将它称呼为“大头菜”的地区。我国关于“甘蓝”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由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如今的包菜是全年都能吃到的便宜蔬菜,可原来包菜应在农历八月左右开始播种,育苗到三四寸高时再进行定植,生长至入冬才会采收。
十六世纪中后期,由西亚经天山南簏进入我国的包菜,开始在北方少数府县种植。十九世纪上半叶传播至四川、贵州、云南一带。直到二十世纪初,包菜的脚步才走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像今天这般全国普及包菜的情况,其实是在近六七十年内发展起来的。
结球甘蓝的阵营里,绿里透白的大致有三种,在菜市场里都颇为常见:一种浅淡的绿色上有几分油量的蜡光,团结成球却有个尖脑袋,状如牛心,被称为“牛心包菜”,以甜度高闻名;一种经络几乎不扭曲,像个被拍扁的篮球一般,叶子之间包裹得最是紧密,适合大批量地切丝做装饰,或是拆下叶子来用于做一些对造型有要求的菜色;还有一种就是如今市场上供应量最大的流星包菜了,浑圆的身材,兼顾甜味与脆爽口感。还有两种洋气的结球甘蓝你一定也见过:紫叶白脉的紫甘蓝,花青素含量甚高,因为独特的颜色,最常被用来拌沙拉;还有大小还不及乒乓球的抱子甘蓝,芥子油味很浓烈,适合烹熟食用。
选包菜的门道不少,主要目的是筛选出甜度更高的来。除了主流的大小相近“择重录取”的“密度论”之外,还有一种方法被俗称为“看裂水”——要挑自然开裂的包菜,据说是包菜在体积基本确定后,赶上了能在短时间内积攒过量养分的“幸运时刻”,包菜的纤维会禁不住激增的养分从而裂开的情况。裂水的包菜可遇不可求,看见了可千万不要放过。
看欧洲,吃包菜得听德国人的,他们对待包菜的做法,就像东北人对待白菜一样——做成酸菜。只需要加盐揉搓,之后就是密封静置,等待包菜自带的乳酸菌发挥作用,将纤维变软,让味道变酸。德国酸菜对于德国料理来说太重要了,酸爽开胃的它不论跟香肠还是猪肘都很适配。视线转向东方,日本人是在明治时代后才开始吃到包菜,跟随当时备受推崇的西洋文化一起,餐饮行业迎来了日式洋食的热潮,其中就有一道包菜卷人气颇高,用包菜包裹上肉馅,再以柴鱼高汤炖煮入味,最后淋上浓郁的牛排酱汁享用。
包菜在咱们国家,经典的做法数不胜数。冬日里的水叶菜不优,那外出就餐时“来个青菜”的重担多半是要给包菜抗的,大概没有人会拒绝挂着猪油还亮闪闪的干锅包菜吧。最好还要是手撕的,不要用刀破坏包菜自身的纤维,最大程度保护好它的甜味。还有闽南人爱吃的薄饼,纷繁复杂的馅料里,除了青蒜、胡萝卜之类的素菜之外,比例最大的就是包菜,都不需要点糖提鲜,包菜自己就甜得理直气壮。
身在沿海的我们吃鲜海货的机会太多,干货登场的时候确实不多,像虾米这样的小干货,许多时候是作为烹素的点睛之笔出现的。家里烧包菜的时候,阿嬷总会嘱咐我放一把小虾米——在包菜炒得刚刚断生时才将虾米下锅,耐煮的包菜一遇到海货就没了脾气,没一会儿就能焖得软烂。这样的组合还可以出现在咸饭里,米粒吸收了包菜的甜和虾米的鲜,挨着锅边的包菜还会被烙出焦色,成了锅里最抢眼的角色。这是我家大扫除日的固定菜单,咸饭拌上厦门辣酱甭提有多香了,快速享用完简单又丰盛的一餐,好抓紧时间和母亲一起大扫除,心里盘算着离过年还有多少日子。
食材
包菜1颗、白洋葱100克、草菇50克、西芹20克、鸡蛋1颗、肉馅200克
调味品
番茄膏50克、葛根粉10克、胡椒粉少许、盐少许
烹饪步骤
① 拆包菜
将包菜一层一层拆开,尽量保持菜叶的完整性,煮软过凉备用。
② 调馅料
将肉馅、葛根粉、鸡蛋、白洋葱丁、盐充分搅拌均匀备用。
③ 包卷
取适量混合肉馅,用烫软的包菜包成卷,备用。
④ 调汤底
将切小块的草菇及番茄膏稍过油炒,加水煮开,用黑胡椒、盐调味,最后加入西芹粒。
⑤ 煮卷
用步骤④中调好的汤底将步骤③中包好的包菜卷煮熟,或用微波炉将步骤③做好的包菜卷煮熟后再与汤底混合。
⑥ 装盘
将煮熟的包菜卷装盘,淋上适量汤底作为酱汁,最后可再撒上适量现磨黑胡椒。
小贴士: 番茄膏可用番茄丁加番茄酱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