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娜
摘要: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字化传播得到了快速发展,给传统纸质媒体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例如生存空间缩小、受众群体不断流失。行业期刊具有专业性强与小众化特征,其在数字化传播背景下也面临着非常突出的发展困境。对此,行业期刊必须加快转型发展。文章分析了行业期刊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指出行业期刊转型发展的具体对策,以期为行业期刊转型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行业期刊 转型发展 对策分析
一、行业期刊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传播效率相对较低
网络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各种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同时,手机应用越来越普及,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面临严峻挑战。
传统行业期刊出版时间相对较长,且传播效率相对较低。在数字化传播背景下,用什么留住受众,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是行业期刊转型发展面对的最大问题。
《能源新观察》是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旗下的期刊之一,也是西部地区目前唯一公开发行、以能源报道为主的行业期刊。近两年来,在新媒体冲击下,加上采编团队人手紧缺,发展形势十分严峻,探索出适合自身转型的模式已经迫在眉睫,必须立足行业,纵深扩展,实现“第二次创业”。
(二)采编队伍知识体系相对固化
未来媒体的趋势和走向必然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传统纸媒采编人员如果还是按老办法、老调调、老习惯写报道、讲故事,已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亟须升级改造,解决表达方式单一、传播对象过窄、回应能力不足、受众不爱看等问题。
在全媒体时代,行业期刊的采编人员需重新思考自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进一步激发自身活力,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向移动端倾斜,弥补自身做传统媒体与做新媒体之间的差距,在持续地学习与实践中实现个人的转型发展,从而保证行业期刊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迈出转型发展的新步伐。
(三)载体形式相对单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为大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方式。载体形式相对单一、版面内容有限的行业期刊,已无法满足大众获取更多信息量的需求。
以《能源新观察》为例,由于版面内容有限,也不具备信息检索的功能,受众只能被动地获取内容,尽管于2019年初,《能源新观察》推出了杂志电子版,受众可以通过移动端、PC端翻阅杂志,获取每一页码的内容信息,但依然解决不了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也无法参与扩展与深化杂志内容。
二、行业期刊转型发展的具体对策分析
(一)坚持专业性,推进媒体融合,提高办刊质量
第一,深耕行业,用作品说话,打造与一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行业新闻精品。
行业期刊要坚持“内容为王”,聚焦内容提升,强力推进选题与策划,更好地围绕行业中心工作抓原创。以《能源新观察》为例,内容创意生产是最主要的价值源泉,无论是选题还是策划,必须改变传统的慢半拍方式,化被动为主动,紧盯全国能源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紧扣贵州省能源改革发展决策部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行业,采写出更多反映能源行业新风貌、新气象的新闻作品,创作出能源行业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提高杂志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是要继续保持一定量的独家内容,在语言风格、呈现形式和报道方式上下功夫,让“内涵”与“颜值”相统一,做行业报道的“主力军”;二是推进栏目建设,按照“无图片不传播”要求,进一步完善优质内容生产体系,延续和创新“视觉”等栏目,拓展和优化“看点”等特色栏目,形成自己的选稿标准和栏目特色,做好行业正能量传播的“扩音器”;三是成为行业新闻权威发布的“定音鼓”,这一点对杂志尤其重要。《能源新观察》要提高新闻、政策解读能力,增强宏观和深度叙事能力,着重打造多维度、思辨性的深度报道,推动深度报道品牌化和精品化。
需要指出的是,行业期刊的新闻性与数字化传播的时效性并不等同,切忌一味地追求时事热点,而更应该重视自身的深度与广度,提炼出时事热点的主题,进行深入解读,为受众提供更加具有思想性与规律性的内容信息,充分展示出行业期刊的高水准。
就《能源新观察》而言,一定要具备“大能源”的概念,跳出能源看能源、说能源、写能源,落脚点在人文和故事上。例如目前《能源新觀察》正在开展的“黔水秘境·贵州江河行”系列报道,要站在全地域、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全行业、全时间、全社会、全产业、全空间的大视野和广角度,关注贵州江河沿岸的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发展的递变,采集众多具有唯一性和纪念价值的宝贵资料,见证新时代给贵州江河带来的巨大活力,集中书写成一部关于贵州江河的生态发展史及人文风土志,呈现首部“贵州江河公共大百科”。
第二,纵深推进融合发展,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上坚定地进行自我革命,打造有影响力的行业主流媒体。
对标行业一流媒体,在不断提高办刊质量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移动传播手段,加快推动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为行业提供更多可读性强、传播效果好的新闻服务。
以《能源新观察》为例,规模加专业是转型目标。要与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发展保持同频共振,主动适应并全面掌握互联网信息传播特点和方式,增强用户意识、产品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强化融合理念,在做精期刊的基础上,做大《贵州日报·能源贵州》专刊,增强政治影响力;做强“天眼新闻App·能源频道”,用篇幅精炼、互动性强的产品,满足受众泛阅读、浅阅读、轻阅读、易阅读的需求,弥补期刊在内容和形式上所欠缺的灵活性、时效性、年轻化、个性化,使期刊、报纸专刊、新媒体频道的内容传播各具特色又互为补充。
作为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全媒体传播体系中的一环,《能源新观察》一方面要与集团报、刊、网、端、音、视、微、号八大类产品融合发力,实现新闻信息内容“一次采集、N次加工、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另一方面,要在重塑传统媒体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学术交流、互动传播、对外合作等方式,与行业内的优秀学者、专家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构建行业期刊自身的学术智库;为行业学术研究提供发表的平台,邀请专家学者对热点趋势做出分析与解读,持续打造行业期刊的学术性和独特品格;积极参与行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加强与行业大咖的互动交流,提高期刊在行业内的关注度,推动期刊“走出去”,全面提升影响力。
同时,强化线下运营,为能源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宣传服务,在举办大中型摄影或摄像赛事、联合采访等活动上下功夫。例如每年可举办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的摄影或短视频比赛,大力打造如“新能源奥斯卡”品牌项目;每年一到两次,组织能源行业宣传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联合采访,提升期刊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举办能源学术沙龙,针对能源热点召开闭门会议,形成头脑风暴;主办绿色电能论坛、电动汽车峰会等等。
(二)与时俱进,钻研新技能,重构采编队伍知识体系
第一,为了提升自身的采编功力,推出高质量的稿件,需要采编人员具备深厚文化基础、实践经验、专业能力等,在策划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对稿件进行创新与加工。行业期刊采编人员,是一个行业、领域的观察者,除了需要具有扎实的采编能力,还需要成为行业、领域的专家,通过在行业领域长期积累、精深钻研,能够用深厚的专业技能采编出高质量的作品,才能彰显自身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对此,杂志社需要注重工作方式的创新与优化,能够利用不同的学习和培训方式,培养出专业能力更强的采编队伍。
以《能源新观察》为例,必须致力于刊物质量的提升,全力打造学者型采编队伍,将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形成比较合理的编辑年龄和人才梯度结构,基本实现采编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使整个采编团队分工明确、工作任务集中,在意识形态上予以严格把关,始终坚持政治家办刊的基本遵循,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改革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及时把握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对准焦点、挖掘亮点、紧跟热点,采写的行业报道有新思想、新觀点、新事实,合政治、顾大局、接地气;编辑过程中能够对稿件的逻辑性、表述的严谨性等方面进一步润色和编校,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
第二,行业期刊采编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这既是职业的要求,也是提升行业期刊质量的要求。行业期刊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采编人员不仅要能写会编,更要成为“社会活动家”,通过人际交往,促进行业期刊更好更快地发展。
就《能源新观察》而言,采编人员要真正成为能源人,扎根能源行业,始终保持在现场的激情,想能源企业所想,思能源企业所思,和企业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成为朋友,找准企业的痛点、痒点,站在企业的角度寻找问题、挖掘故事,把企业发展的最鲜活素材用活用新,将企业发展的好故事讲深讲透。通过持续不断“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有生气”的宣传服务,让企业认可期刊、关注期刊,将办好期刊当作“是自己的事,是行业的事”,实现期刊与企业携手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三,行业期刊的采编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技术手段,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克服“本领恐慌”,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和媒体固有局限,从平面往多媒体方向升级,加快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学习现代传播手段,努力掌握各种媒体采、编、发技能,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新闻思维和报道视角。
以《能源新观察》为例,要对采编队伍进行以数字化为主要内容的突击培训,培养团队的数字化及新媒体融合意识,填平做新媒体与做传统媒体的鸿沟,实现一支队伍既能采写编辑,又熟悉掌握数字化技能,并可以对一个传播内容进行多次开发,从而达成多次传播的期刊生产新模式。
就目前《能源新观察》主体负责运行的“天眼新闻App·能源频道”,采编人员要立足于《能源新观察》具备的能源行业(不限于贵州)资源与信息优势,有效地对资源及信息进行整合,针对性地为能源行业业内人士提供行业内及行业相关信息服务,强化业内信息的分类,充分体现行业特色,为业内人士提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的空间。
同时,采编人员要重点针对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互动要求,专注于能源行业的政策法规、动态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和技术发展信息,通过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使服务对象从单一行业向综合性能源行业扩展,打造能源信息发布新媒体权威门户,树立业内信息权威形象,构建真正意义上的贵州能源信息基地和数据库。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传播这一时代背景下,行业期刊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但内容仍然是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也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行业期刊要始终坚持专业化办刊发展思路,牢牢守好“内容为王”这一初心,按照“深挖、提炼、扩面、广传”八字方针深耕行业,探索适合行业期刊转型的路径,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助力编辑角色重新建构,从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从而保证行业期刊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探索出适合自身转型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前.数字时代专业期刊生存体系重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1,7(01):46-49.
[2]陈少峰,黄向军.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商业模式[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10).
[3]陈越.专业期刊如何打造“中心厨房”——《浙江经济》杂志融媒体转型初探[J].传媒评论,2019(12):83-85.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