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与资本配置

2021-02-07 01:28宋晓缤槐莹焦丽苹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会计信息

宋晓缤 槐莹 焦丽苹

【摘要】2020年10月24日 ~ 10月25日, 由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2020中国资金管理智库高峰论坛”以线上形式顺利召开, 该论坛迄今已连续举办十届。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营商环境与资本配置”, 期间, 与会专家学者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会计信息及其质量进行辨析, 深入分析新技术、新业态、新活力等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强调优化资本配置在当前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紧贴我国加快营商环境建设和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时代背景, 各方的真知灼见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视野。

【关键词】营商环境;资本配置;会计信息;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02-0061-5

2020年10月24日 ~ 10月25日, 由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海洋大学主办, 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承办的“2020中国资金管理智库高峰论坛”以线上形式顺利召开。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营商环境与资本配置”进行深入研讨, 各方的真知灼见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视野。

一、会计信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会计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随着21世纪的到来,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会计的功能、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会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与会专家围绕这一主题发表了新的观点和看法。

在社会进步与会计学的发展方面, 中国会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守华教授从会计的本质、会计的发展、会计与信任、会计与文明、会计与财富创造、会计与社会进步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首先, 周守华教授提出, 会计不仅要计量资本和实体的财富, 还应当计量天下的财富, 计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财富。 他认为如今会计的视野早已从微观转向了宏观, 从单纯的财富计量转向了财富计量、分配、创造与流动, 从人类社会转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接着, 他指出会计实现了对财产及其保管、使用情况的报告与说明, 最大限度地维系组织内成员间的公平与信任, 而会计与区块链相结合能够增加信任。 然后, 在会计与文明方面, 他指出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公平正义的保障, 而分配的侧重点在于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并重点强调了会计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会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就是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会带来会计变革。 最后, 周守华教授指出, 生生不息的企业是社会财富创造的源泉。 没有会计, 就不知道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 就不知道社会财富运营的效率, 就不能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流动, 就无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他提到,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会计一小步, 社会一大步”。

在会计信息的宏观功能方面,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靳庆鲁教授认为, 来源于市场的加总会计信息在反映宏观经济和行业运行状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基于会计信息在估值和契约两个方面的微观功能, 进一步提出会计信息的宏观估值功能和宏观契约功能。 他认为会计信息的微观估值功能主要体现的是会计信息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一方面, 会计信息能够为企业内在价值计量、服务实体经營、企业价值创造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 会计信息能够通过股票价格呈现公司价值, 起到资源配置作用。 而会计信息的微观契约功能则保障公司实际运营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 他指出会计信息的宏观功能也可以分为估值与契约两方面。 在会计信息的宏观估值功能方面, 他将相关文献分为“发现加总盈余可以预测GDP”和“发现不同特征的加总盈余对于GDP的预测作用不同”两类。 相对于个体盈余, 加总盈余能够分散风险、减少误差, 能够保留管理层对于宏观经济发展的一致预测; 相对于加总现金流与加总正常应计, 加总应计盈余与加总可操作应计具有更好的GDP预测能力。 在会计信息的宏观契约功能方面, 他将其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类:直接影响是指基于加总的会计盈余和加总的会计项目反映的实体或者行业发展状况能够制定适时性的经济政策; 间接影响是指基于加总会计盈余的宏观估值功能能够制定前瞻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发言的最后, 靳庆鲁教授从期权估值理论、国家治理、技术变革等方面对会计信息在宏观估值与宏观契约、政策制定方面作用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在会计误导与资本错配方面,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副院长李心合教授认为, 不完美的会计体系有可能会误导决策和判断, 进而导致资本错配。 他首先分析了资本错配的内涵, 认为资本错配是一种资本逆向配置, 是指资本未配置到应该配置到的地方, 表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资本错配并不一定是非盈利的和失败的, 但不应当被提倡。 接着, 他从会计信息误导角度将资本错配的成因分为会计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和会计人对会计信息的误用两方面。 从会计体系的结构性缺陷来看, 会计的功能包括财富计量、责任解除、决策基础和宏观引导, 而会计体系存在着结构性或功能性缺陷, 现有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方法均有可能影响会计功能发挥。 首先, 会计确认使用权责发生制可能会虚增利润, 助长泡沫经济, 进而导致宏观资本错配; 其次, 会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助推财务杠杆、放大经济周期, 进而可能导致宏观和微观上的资本期限和结构错配; 最后, 会计报告存在信息混淆现象, 若不对信息进行过滤而直接使用, 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导致宏观和微观的资本错配。 从会计人对会计信息的误用来看, 李心合教授指出,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可能不准确, 导致对会计信息的误用, 进而导致资本错配。 在发言的最后, 他提出了对未来会计改革和发展方向的看法:一是要克服会计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 二是要探索正确、适当的理解和运用会计数据的知识和技巧。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针对会计信息能否缓解由信息摩擦所造成的资源错配问题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青原教授指出, 会计信息是经济发展中一种至关重要的确认、计量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 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他总结现有文献得出,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同时为管理者和外部投资人提供更为精确的企业生产函数和业绩信息, 但我国的制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生产激励和需求, 从而抑制了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资源配置效应。 在我国地方过度竞争和市场严重分割的情况下, 李青原教授从更细的省份—行业层面实证检验了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得出省份—行业层面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 省份—行业层面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离度越低的结论, 并指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主要通过优化要素投入(劳动和资本)和强化竞争机制(市场进入和退出、僵尸企业占比)改善省份—行业层面的资源配置效率, 而会计信息的这种资源配置功能在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省份—行业非国有企业比重及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时表现更强。

二、营商环境:新技术、新业态与新活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 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 营商环境活力持续迸发, 与会专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广泛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化成教授指出, 我国人口众多、数据云集、基础产业设施和“大智移云物”发展较快, 在数智经济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数智经济主要由海量数据与智能算法两个重要元素决定, 具有平台支撑、数据驱动、普惠共享和智能算法四大特征。 以智慧商场、智慧工厂、智慧施工、智慧农业为切入点, 王化成教授深入阐述物联网、传感系统、摄像系统等基础技术的发展如何推动过程记录, 进而以过程记录与传统会计(包括管理会计)的有机整合实现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 以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小米商业模式为例, 他指出随着数智经济的到来, 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应随之转变。 数智经济时代, 理想的商业模式是消费者直接参与制造厂商的价值创造过程, 但目前较难达到, 而小米实现的以小米研发和小米渠道为媒介的缩短消费者与厂商距离的商业模式已较为接近理想模式。 同时, 小米创造了一种新的混合型控制方式, 能实现以财务资本和数据资本共同控制企业, 可助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他认为, 从会计和财务角度来说, 数智经济时代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并存。

大智移云时代, 区块链对智能财务的影响颇深,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田高良教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演讲。 首先, 他介绍了大智移云时代对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及对企业发展方向提出的新要求[1] 。 我国提出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应用, 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和服务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 这说明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大有前景。 然后, 他分析了区块链在海尔集团财务共享中的应用, 指出解决企业票据管理这一痛点问题的根本方式在于引进区块链技术。 海尔集团通过建立“票联网”实现财务创新的技术突破, 在利用区块链分布式、加密、智能合约特性的基础上, 作为全新链式结算体系的海尔“票联网”实现了数据自取、票证自取、模式创新, 也实现了对账信息的透明化和可视化。 田高良教授认为, “票联网”的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 这为企业未来财务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最后, 他对大智移云时代区块链在智能财务中的应用进行拓展, 指出智能财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他认为, 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大批成熟应用场景的出现, 将催生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引发企业在管理运营模式、生产经营模式、服务创新模式和数据分析模式等方面的变革。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运国教授同样指出, 随着商业模式的创新及互联网技術的应用, 新兴商业模式对企业管理实践和财务会计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刘运国教授提出, 商业模式包括产品定位和客户定位、经营模式和运营能力、盈利模式三部分内容, 并认为商业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向顾客提供同类产品难以模仿的价值, 以增加顾客的切换成本。 要想实现商业模式的成功创新, 必须具备发掘并还原客户需求的能力和创新客户潜在需求的能力这两大能力。 2005年以来, 互联网行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依托网络、构建平台、做大流量是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的共同特征。 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企业激励契约的影响方面, 他认为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的成功, 给业绩评价带来颠覆性影响, 战略性绩效评价指标、非财务类指标特别是反映客户体验的评价指标越来越重要, 新兴网络技术使得企业实时获取这些指标数据成为可能, 同时对指标的动态调整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 他指出, 创新激励契约还需要业绩报酬契约与风险报酬契约的有机结合, 从而实现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人力资本报酬的最大化。 在发言的最后, 刘运国总结道, 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环境下, 激励契约中的非财务评价指标和客户动因指标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风险报酬契约成为更为常见的选择。

安徽财经大学公司治理与资本效率研究院院长盛明泉教授围绕“普惠金融与工业企业创新转型”这一主题进行论文报告。 着眼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和国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高度重视, 他提出工业企业在双循环经济格局中的创新转型如何摆脱企业的创新融资困境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否促进我国传统工业企业的创新转型两个重要问题。 报告指出,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创新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 作用路径主要表现在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两个方面。 另外, 盛明泉教授认为, 普惠金融发展充分展现了其“普惠性”价值, 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数量, 还有利于挤出专利“泡沫”, 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

针对“企业创新能否缓解贸易顺差收窄后的绩效压力”这一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郝颖教授进行了论文报告。 目前, 我国贸易顺差规模持续收窄, 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明显下降。 在此背景下, 他提出出口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持续进行研发创新的企业能否实现逆势发展、创新积累在顺差收窄下对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机制等系列问题。 郝颖教授的研究发现, 贸易顺差收窄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但具有创新积累的企业在压力下反而实现逆势发展。 具有忧患意识而持续积极从事创新活动的企业, 在出口质量和产品多样性方面更具优势, 因此在顺差持续收窄的情况下, 仍能实现出口额和盈利的增长。 另外, 他指出, 出口目的地为高收入国家的企业、非高科技行业企业、大规模企业和有研发背景高管的企业, 其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出口压力下创新积累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在发生过产品革新的企业中最为显著。

猜你喜欢
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会计信息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