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蔡祥 张程睿 刘善敏 陈明
【摘要】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所处的技术环境与从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会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勝任特征模型为指导, 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构建反映互联网时代特征与我国文化特色的初级、中级与高级会计人员能力框架。 各层次会计人员能力要求包含“职业道德、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职业道德为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基础; 通用能力包含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学习与行动、沟通与领导力三个方面; 专业能力包含核算报告与分析、预测与决策、控制与评价三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 会计的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都应做出改革。
【关键词】能力框架;会计人员;互联网时代;会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02-0016-9
一、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 这是当代商业环境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会计作为商业语言与信息系统, 必然受到这一特征的深刻影响。 相应地, 会计作为一种社会职业, 必须满足或符合互联网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紧跟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的发展, 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也必须随之提升。 基于上述背景,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所处的技术环境与从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对会计人员从业能力要求的重要影响, 紧密结合我国特色文化和中外研究者已构建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实地研究法、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研究构建互联网时代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 为我国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提供政策建议。
基于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人力资源胜任特征模型的分析, 本文首先确立了包含职业道德、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三维能力框架。 然后, 综合考虑行业分布、规模与企业性质, 搜集在智联招聘网中招聘初、中、高级会计人员的各500家公司的招聘信息, 并对其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资料进行相应的文本分析, 运用三维能力框架归纳当前实务界对各级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 接着, 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了解实务界对各级会计人员不同能力的要求及对各项能力重要性的判断。 最后, 邀请理论界和实务界专家参与现场访谈, 针对互联网时代特征及其对会计的影响, 结合我国企业现实情景, 对上一阶段形成的“初步的初、中、高级会计人员的能力框架”进行深入讨论并获取修改意见, 运用功能分析法进一步修订初步构建的能力框架, 形成最终的互联网时代的初、中、高级分层次会计人员能力框架。
本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完善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理论体系, 为当前会计教育变革提供方向和路径, 为完善会计专业教育培养体系的设计提供参照, 夯实“新时代”会计人才培养与评价的基础工程; 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会计师的培养与职业能力提升, 为会计人员的转型与晋升提供参考方向。
二、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在对整个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 也在重塑会计行业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 会计信息的生产得到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撑; 另一方面, 会计领域很多基础性工作将被机器人承担, 会计人员转型迫在眉睫。
(一)优化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传统会计工作的两大基本职能,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企业侧重于发展和利用会计的信息化功能, 通过信息资源共享融合来发挥会计数据在分析、预测、决策领域的重要作用[1] 。 在会计信息化时代, 会计的核算职能逐渐弱化, 管理职能更加凸显[2] 。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已经不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会计工作重点更多地体现在参与预测、决策、经营分析等方面。 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核算与控制等基本技能, 更要懂得互联网大数据的分析方法, 从更为精细化的财务及业务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数据下会计信息分析、预测、决策支持的功能, 实现从财务人员到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
(二)改进会计工作流程,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迅速处理许多以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机械重复事务, 这样不仅可以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基础性事务中解脱出来, 而且可以帮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系统中提取和筛选有效信息, 让业务的处理流程得到简化, 从而极大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3] 。
(三)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效率
由于财务报告编制所耗时间较多, 信息使用者往往不能及时地获取信息。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出现, 企业意识到实时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由事后报告逐渐向实时报告发展。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跨部门数据采集的效率, 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而且通过将业务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融合, 可以增强会计数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提升会计信息在管理应用中的使用频率与效率, 提高企业内部的反应与决策速度, 从而帮助管理者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
(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要想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就要扩大人工智能的使用范围并深度应用, 减少人工操作。 人工智能财务系统的运用, 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工错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概率, 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操纵的可能性, 从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大幅提高, 一定程度上缓解会计工作失误带来的信息不真实问题, 也减少了因会计信息混乱形成的管控风险。
(五)提升会计核算与分析的技术手段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会计信息处理的实时性、动态性、集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会计核算较以往更为规范、高效和便捷, 信息技术为会计工作的提质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些技术基础比较强的企事业单位正在积极构建现代信息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体系, 包括基于大数据的财务分析与预测、成本管控、财务战略规划、全面预算管理等。
三、国内外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研究与比较
(一)国外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发展与研究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对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 并于1967年发布了《职业知识框架》, 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必备知识的范围。 1986 年, 针对会计教育无法满足社会要求的状况, 美国会计学会 (AAA)发表了《贝德福特报告——未来的会计教育:为日益拓展的职业做准备》, 倡导大学教育应强调技能的培养, 并认为成功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基础知识、经营知识、职业道德及领导能力。 1999年AICPA进一步发布了《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 提出了职业胜任能力、个人胜任能力、广泛的经营视野三个维度。
美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陆续发布了相应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报告。 比如,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1996年发布了第9号国际教育指南(IEG9, 修订版), 提出会计教育应使会计人员具备持续学习的技能并能适应环境变化。 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于1998年發布《职能图:胜任能力框架与会员胜任能力》, 从会计人员角度定义了4大关键领域、13项关键角色及41个职能组。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于2000年发布了《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 列示了四个方面的能力, 即技术知识、一般管理、领导能力和职业观。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会计职能更多地从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化, 管理会计逐渐从大会计中独立出来, 并对会计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能力要求。 美国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FMAC)于2002年发布了第12号研究报告《管理会计实务及管理会计师的胜任能力档案》, 将管理会计师职业发展的胜任能力框架分为认知技能和行为技能两大模块。 其中, 认知技能包括技术技能、分析与设计技能以及赏识力技能, 行为技能包括个人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组织技能等。 2014年4月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工会(CIMA)和AICPA联合发布了《CGMA管理会计能力框架》, 以道德、诚信和专业精神为基础, 以技术技能、商业技能、人际技能和领导技能等四模块为支撑, 每项技能模块下包含1 ~ 2级具体的职业子能力, 每项具体的子级能力下分基础、中级、高级、专家级四个层级进行诠释。 2016年11月,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正式发布《管理会计胜任能力框架》, 从规划及报告、决策、科技、运营、领导力等五个模块, 划分入门级、初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级五个能力级别, 构建了管理会计师的能力素质框架。
国外各组织和机构构建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虽各有不同, 但都涉及会计人员胜任能力、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三方面, 只是不同机构和组织划分的角度不同。 如AICPA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职业态度或精神, 但从二级指标中的职业行为可知, 其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精神也是重视的。 从胜任能力来看, 国外组织和机构将胜任能力区分为个人胜任能力与专业胜任能力, 个人胜任能力包含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 专业胜任能力则指会计工作中所必备的专业技能。 此外,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战略性、风险管理、国际视野、信息技术能力等也被不断需要和重视。 在信息化时代, 数据变成核心的商业资产, 数据分析能力必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和就业能力。 2018年9月, IMA根据数字时代对管理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要求修订与重构了数字时代管理会计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要求。
(二)国内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发展与研究
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是在借鉴国际较成熟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基础上, 结合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而逐步构建的。 2002年, 财政部召集并成立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项目研究课题组, 从会计岗位资格能力框架、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能力框架、会计从业资格能力框架等不同层面研究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构建问题, 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4]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7年10月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 参照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的要求, 将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分为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实务经历与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等四个部分, 并提出要通过继续教育保持和提高其胜任能力。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财政部于2010年9月颁布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文件指出, 要“以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工程为重要平台, 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知识结构优化、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职业道德高尚的高层次会计人才, 带动会计人才队伍整体发展”, 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对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能力的更高要求。
针对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 国内许多学者或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邓传洲等[5] 全面梳理与介绍了国外关于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的构建成果与方法, 并提出对我国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的一些建议。 许萍和曲晓辉[6] 探讨了会计职业准入要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高层次会计人才能力的要求, 并结合中外会计职业发展现状, 从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等三个方面建立了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 周宏等[4] 针对不同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能力的不同要求, 从职能定位、胜任能力、能力要素与实施等方面, 基于初、中、高三个层级构建了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框架以及相应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会计职业也逐渐国际化, 会计师将面临职业新挑战。
一些学者或机构则围绕中国管理会计师应具备的能力展开了研究。 佟成生等[7] 基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ACCA针对中国企业财务人员联合开展的问卷调查, 发现熟识企业的商业模式、数据分析技巧、成本管理技能等是当前企业认为较重要和应用较广的管理会计技能, 而风险管理、战略选择、把握宏观经济对企业的影响、领导能力、沟通技巧等能力尚需加强。 熊焰韧等[8] 针对江苏地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财务人员在传统会计专业能力方面表现良好, 而在数据可视化能力、信息展示、市场预测、信息需求规划、数据挖掘、信息集成和整合等新兴能力方面却乏善可陈。 广东省管理会计师协会(GAMA)2017年发布的中国管理会计师能力框架, 提出管理会计师应具备多技能、善沟通、会管理、有远见、敢担当等五项基本素质。
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 我国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应的会计人员能力研究, 但这些研究比较零散, 基本未在我国传统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中体现。
(三)国内外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比较
梳理和比较国内外的研究报告及文献, 可以发现我国与其他国家在会计人员的能力认知上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
1. 知识层面。 国内会计人员一般比较关注会计专业知识以及与会计相关的商务知识的学习, 同时强调对本国市场与经济背景的了解。 国外对一般的知识, 比如世界历史、基础知识、社会文化、文学艺术等也十分重视, 认为拓宽会计人员知识面, 增加对一般知识的了解, 不仅有助于会计人员灵活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 也有助于提升会计人员的创新能力, 更好地对会计职业进行规划和定位。
2. 道德素质。 独立客观、诚实守信、保密、有责任感、遵守法律法规等道德品质是国内外对会计人员的共同要求。 此外, 国外在保护公共利益和客户利益方面也对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比较多的要求, 而国内提出了不徇私舞弊、不收受賄赂等道德素质要求。
3. 胜任能力。 在胜任能力方面, 除会计专业胜任能力外, 一些通用能力也是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备的能力。 国内外对于通用能力的要求大部分一致, 但国内对会计人员的国际竞争力、政策解读能力更为重视。 为响应国家关于会计“走出去”的战略规划, 急需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知识结构优化、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职业道德高尚的高层次会计人才, 形成高端会计人才队伍。
4. 各种能力的重要性差异。 不同行业、性质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些国外调查研究发现:在专业技术方面, 国外企业更加看重会计核算、运营预算、方差分析等; 在通用技能方面则更加注重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抗压、时间管理以及信息技术能力。 我国的相关研究发现, 在专业能力方面, 国内的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成本管理能力、资金筹集能力、内部控制能力等更加看重; 在通用能力方面, 对会计人员的预测决策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领导能力等更为重视。
综上, 目前国内外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主要是基于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三方面进行构建。 在早期对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管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在近年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 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与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也越来越多地体现于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之中。
目前, 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学者和组织关于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与实践较为成熟。 但是, 能力的内涵是文化的滋养和凝结, 落地并服务于我国企业与组织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 必然和我国企业与组织的文化、习俗及所处情境密切联系, 与我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 植根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能力框架, 可作为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构建的有益参考, 但不宜照搬。 特别是,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 我国对传统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已经难以跟上新时代企业与组织的发展需求。 为此, 以“新时代”为经济背景, 综合考虑企业或组织发展对会计越来越多的“管理决策”支持需求, 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给会计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构建一套公开的、系统的、体现我国特色文化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 作为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基础与指南, 意义重大。
四、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构建逻辑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 能力。 能力是指“才能和办事的本领”, 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才能”, 这是从人的角度来看能力, 指的是人本身所具备的素质能力(capability); 二是“办事的本领”, 这是从“事情”或“工作”的角度来看能力, 强调人是否具备胜任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competency), 即是否称职。
2. 会计职业能力。 会计职业能力, 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所具备的素质和完成工作的能力, 是在真实的会计环境中, 能够使会计人员达到职业要求, 是高质量从业所需具备的职业品格、职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的集合。
3. 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会计职业能力框架是指专门组织设计的, 用于评价专业会计人员为履行其职责所需具备的多种能力及达到相应水准而构建的一种系统。
(二)构建原则
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构建原则包含三个方面:第一, 顺应宏观环境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会计的要求; 第二, 以技术变革为基础, 以会计信息需求为导向; 第三, 从会计岗位任职要求出发, 在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会计人员自身价值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三)理论基础与主要维度
1. 理论基础。 McClelland[9] 提出, 对人的工作测评应基于胜任能力而不仅是智力因素, 传统的基于智力因素的测评方法对人的工作业绩预测有偏; 人在工作上要想取得成功, 除了应具备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 更重要的是其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符合一定的标准, 他把这种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与行为特征称为胜任能力(competence), 并提出了对工作胜任能力测评的方法, 随后大量学者对之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广泛研究。 Spencer等[10] 在总结前20年有关胜任能力的研究的基础上, 设计了胜任能力“冰山模型”。 这一模型即为本文构建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理论基础。
如图所示, 胜任能力“冰山模型”把个体素质比作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 其中:知识和技能属于显现于水面上的冰山表层部分的素质, 即显性素质, 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 它们与工作要求直接相关, 比较容易测评及通过培训得到提高; 社会角色定位、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品质和动机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冰山深层部分的素质, 即隐性素质, 不容易被观察和测评, 也不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但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核心与关键性的作用, 提升这部分素质需要长期的过程。
2. 主要维度。 对于会计人员而言, 其知识和技能至少应具备两个方面:①必要的专业技能; ②足够的商业知识、管理技能、文字表达等通用技能。 此外, 更重要的是水面以下的冰山部分, 它们浓缩于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之中。 如果把会计师比作一架飞机, 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是会计师事业发展的两翼, 职业道德则是会计师持续远走高飞的发动机; 没有发动机, 两翼只是摆设, 而没有两翼, 发动机功率再大也不能把飞机送上天空。 以此为基础, 本文构建了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人员能力的三维框架。
(1)第一维度——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是同会计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会计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它既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的行为标准, 同时又是会计人员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2)第二维度——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是会计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以外的关乎智商、情商、健商的各种能力, 它是助力会计人员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的技能与知识。 会计人员的通用能力至少包括三个方面:①互联网与信息技术, 涉及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和利用, 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能力之一; ②学习与行动力, 面对变化的商业环境和互联网技术的影响, 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同时也应具备较强的行动力, 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③沟通与领导力, 要求会计师通过良好的沟通、资源的整合以及团队的组织, 致力于实现组织的战略、使命和目标。
(3)第三维度——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会计人员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 也是其特色所在。 根据会计人员的工作特点和会计理论体系, 将专业能力划分为如下三个方面:核算、报告与分析能力; 预测与决策能力; 控制与评价能力。
3. 会计人员的能力分级。 会计人员岗位通常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级, 不同的岗位所担负的工作、责任不同, 面对的对象、问题、层次不一样, 决策的事项、环境、层级差别很大, 因而对能力的要求也不同。 其中, 初级会计人员注重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执行能力, 以及为分析、决策提供信息数据的能力; 中级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根据企业经营要求进行企业经营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预判的能力; 高级会计人员则要求深入把握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 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 具备在企业发展战略基础上构建公司会计体系的能力和相关的决策能力。
五、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构建
(一)会计人员的职场能力要求:基于招聘信息的分析
本部分主要以智联招聘网中关于初、中、高级会计人员的招聘信息为研究对象, 采用功能分析法分析招聘信息中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 按照会计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的三维能力框架归纳总结各级会计人员的基本能力, 初步构建各级会计人员的基本能力框架, 为后面的问卷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1. 样本选取。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智联招聘网中500家公司关于初级(包括会计/会计师、会计助理/文员、出纳)、中级(包括会计主管/经理、财务主管/经理)、高级会计人员(包括财务经理和财务总监)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 分析当前实务界对不同层级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 从总的样本来看, 行业分布比较均匀; 从企业性质来看, 以民营企业为主, 说明民营企业是市场需求的主体。 样本公司的人员规模分布如表1所示。
2. 分析结果。 本文将招聘信息的相关要求划分为三个维度能力, 并根据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列, 形成了现实环境下各级会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要求框架, 详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当前企业招聘初级会计人员从事的主要工作是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纳税申报及所得税汇算清缴。 随着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 这方面的工作将大大减少, 甚至有被人工智能取代之势, 从业人员需求量将大大缩减。 在职业道德方面, 遵纪守法和爱岗敬业是招聘单位最看中的职业道德。 在通用能力方面, 软件操作、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是招聘单位看重的能力。
用人单位对中级会计人员的要求中, 在专业能力方面较为看重财务预决算编制能力、熟练使用财务软件、编制财务报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等。 重要的职业道德要求是责任心强、工作细心严谨、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在通用能力方面, 最看重的能力是沟通表达能力、协调组织能力、计算机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学习能力。
在高级会计人员要求中, 在专业能力方面对预算计划与决算能力、内外部控制能力和资金运营能力要求较高。 在职业道德要求上, 增加了廉洁自律、保守秘密和诚实守信的要求, 这与高级会计人员的职位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因为财务总监掌握了企业的商业秘密、对企业资金具有较大的支配权, 若出现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私自卷款等情况, 将极大损害公司的利益。 在通用能力中, 机制设计管理能力、熟悉法律法规、協调企业内外部关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占比较高, 可见当前实务界注重高级会计从业人员的财务管理制度设计与管理能力。 此外, 对流程管理与生产运作管理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这要求高级会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
(二)会计人员能力要求及其重要性:问卷调查结果
本部分在前一节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结果进一步了解市场对初、中、高级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本问卷共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填写者所在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及性质; 二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不同层级会计从业人员所应包含的主要工作内容调查; 三是对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各项能力按重要性程度进行评级。
通过问卷星系统在线调查, 主要调查对象为企业的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 共得到438份有效问卷。 问卷调查公司的规模分布如表3所示, 与前文智联招聘网随机抽样的结果比较一致。
2.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给出了被调查者对于会计人员每一种能力的重要性判断, 考虑到能力框架维度的简练性和重要性原则, 表4列示了不同层级会计人员在三个维度上得分值排名前5位的能力。
(三)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构建
以招聘样本信息、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 并进一步通过问卷、现场访谈, 了解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人员未来5 ~ 10年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方面的看法, 最终形成由“职业道德、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初、中、高”三级会计人员能力要求构成的“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见表5)。 在总体框架下, 针对我国会计人员职称分级特征, 分别构建“初、中、高”三级会计人员三维能力框架, 如表6 ~ 表8所示。
不同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 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是一样的, 但在专业能力方面, 本文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殊要求进行了一些调整。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财务共享与人工智能的运用, 将对初级会计人员资料整理与保管、发票审核、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编制、成本费用核算等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但对于现金收付、资产盘点、纳税申报、财务数据分析、成本费用分析与控制等影响不大。 对于中级会计人员来说,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将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产生较大影响, 有助于各种财务分析报告的形成。 因此, 会计人员需要聚焦于预测与决策等方面的支持工作。 同时, 在互联网时代下, 信息量非常大, 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做出正确判断, 并贯彻于企业价值管理和具体的管理机制中, 是高级会计人员面临的棘手问题。 高级会计人员应当熟悉国家相应的政策法规, 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 对企业的投融资及资本运作模式及时做出评估与决策, 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与机制设计, 为企业整体战略决策和价值创造提供依据。
六、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实施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教育会计人才的培养
1. 大学教育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通过了解国内会计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的会计专业培养方案, 发现这些高水平院校都秉持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培养原则, 在培养目标及理念上力求适应新的经济与技术环境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但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学科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窄。 根据曾爱军[11] 的研究, 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著名高校会计系培养的会计人才过于专门化, 侧重于标准化操作技能的培训, 针对从事复杂环境下财务工作所必备的其他专业(如管理、金融、法律等)基础知识与理论的教授则相对欠缺, 且较少开设满足互联网时代要求的计算机编程、数据分析等课程。 由此可见, 会计大学教育当前的培养模式与实践中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有较大的距离。
2. 关于改进大学教育会计人才培养及体系的建议。
(1)加强通用能力培养。 大学教育关于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 一般是通过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科技竞赛、专业技能比赛、社会实践、企业实习以及专业课程讲授等模式开展。 这种碎片化的培养模式不利于会计人才系统培养框架的形成。 在互联网时代, 掌握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是会计人员的必备能力, 学习与行动力是维持和增强专业优势的必要保障, 大学教育应围绕这些通用能力要求开设相关课程。
(2)注重管理型会计教育。 标准化的会计业务处理人员面临被财务机器人取代的风险, 能够提供专业职业判断和专业分析、促进组织价值提升的会计人员才能在新时代立足。 因此, 管理型会计将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职业重点发展方向, 大学会计教育应转向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3)加快会计专业的重构以及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融合。 会计岗位综合性要求越来越高, 多岗位融合普遍存在, 这要求会计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时应进行多学科的动态融合。 比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基础, 跨学科组建新型会计类专业, 如金融与公司财务、管理与成本会计、审计与咨询、税务会计等。 建议大学本科前两年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基础理论教育为主, 后两年以智能化为背景进行融合式会计专业教育为主。
(4)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标准。 2018年1月, 教育部发布《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会计学专业)》, 对高等学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基本要求。 但该标准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未反映智能化时代会计教育和会计专业新形态, 还是按照工业时代理念和环境、以财务会计为主流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二是用双一流学校的标准去比照衡量其他高校的会计专业, 而大部分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是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的, 这些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明显与双一流大学不同; 三是实验、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要求明显低于教育部新标准(工科25%以上、人文社会学科20%以上), 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因此, 有必要根据互联网时代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 修订和完善国家标准, 对不同层次、不同目标定位的高校进行分类指导。
(二)互联网时代会计职業教育人才的培养
1. 会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会计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中小企业会计一线岗位的技能操作型人才, 具体培养模式中强调以账务处理、税务处理及流程操作为职业教育重点。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下, 这些中小企业会计一线岗位的人员将受到很大冲击。 一方面, 财务公司、代理记账公司的存在, 使得小微企业不需要设置会计岗位; 另一方面, 代理记账公司的业务程序化强, 加之财务机器人的运用, 对普通会计人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少。 因此, 会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做适应性调整。
2. 对职业教育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
(1)提升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 简单的凭证填制、报表编制甚至基本的报表分析等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但数据整理、甄别与分析, 以及管理分析工具运用和非财务数据的收集等都需要会计人员的参与, 且会用到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 这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就成为基本技能, 应该作为会计职业教育的重点。
(2)依據互联网时代要求设置新的专业方向。 互联网环境下一线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将发生转变:一方面, 一线会计人员将更多向管理会计岗位转型, 此时职业教育的重心可逐步从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为主的传统会计培养模式向管理会计培养模式转变, 结合学生的素质特点, 探寻操作型、技能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 应设立新的专业方向, 如财务分析、大数据审计等, 以满足时代对会计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3)开设业财融合方面的实训课程。 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业财融合, 即管理会计的分析依托企业具体业务流程进行, 所以对企业业务流程不熟悉是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会计实践学习的。 因此, 学校可以与一些企业加强合作, 在职业教育中强化管理会计方面的实训课程,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三)互联网时代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 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爆炸对会计人员的甄别、生产、披露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该能力除了与自身专业能力有关, 也受到道德层面的影响。 除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教育外, 还应加强会计人才诚实守信、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目前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更多地出现在会计在职阶段, 在大学教育或职业教育阶段较少设置专门的课程。 专业学习阶段是形成职业价值观的最佳时期, 将对会计人才后期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 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将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塑造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为中国会计学会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王华;成员:蔡祥、张程睿、刘善敏、陈明;执笔:蔡祥、刘善敏。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 J].会计研究,2015(11):90 ~ 92.
[2] 张林,丁鑫,谷丰.“互联网+”时代会计改革与发展——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观点综述[ J].会计研究,2015(8):93 ~ 95.
[3] 秦荣生.“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20 ~ 24.
[4] 周宏,张巍,宗文龙,杨霁.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研究[ J].会计研究,2007(4):83 ~ 89.
[5] 邓传洲,赵春光,郑德渊.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 J].会计研究,2004(6):31 ~ 35.
[6] 许萍,曲晓辉.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 J].当代财经,2005(11):99 ~ 103.
[7] 佟成生,许素兰,李扣庆,梁淑屏.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 J].会计研究,2014(9):13 ~ 20.
[8] 熊焰韧,苏文兵.新常态下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会计人才?——基于江苏企业负责人的调查[ J].会计研究,2016(12):56 ~ 63.
[9] 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1):1 ~ 14.
[10] Spencer L. M. J., Spencer S. M..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1st Edition)[M].New York: Wiley,1993:1 ~ 384.
[11] 曾爱军.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管理观察,2015(12):96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