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校校园考古遗址“活态保护”规划探究

2021-02-07 07:33张珈彬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年2期
关键词:考古遗址校园

张珈彬,姚 宏

(西安财经大学a.基本建设处;b.商学院 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710100)

考古遗址是由遗址本体及其相关历史环境组成,具有遗存物质丰富、历史信息蕴含量大、现存景观宏伟、年代久远等特点[1]。校园考古遗址(Campus archaeological sites)是校园中考古发掘的历史遗址,在这个特定环境中融合校园空间环境与文化背景,考古遗址被赋予保护、展示、研究等功能,是历史遗产资源一种新的扩展方式。国际社会在考古遗址保护、遗址风貌建设等理论研究方面有较早的探索。1931 年,雅典会议在《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宪章》指出,提升文物古迹的美学意义要从保存历史特征的角度出发;1960 年,美国国家遗产区域在旧都市区建立“遗产公园”(Heritage parks),构建文化景观区域化遗产保护策略;1977 年,《马丘比丘宪章》进一步推进文物和历史遗产保护的理论方法演变,保护、恢复、更新需同城市形态建设结合起来[2]。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多部文物保护、考古遗址相关规范,在此背景下也衍生出大遗址保护、校园遗址保护研究[3]。权东计、朱海霞以汉杜陵为例,对大遗址文化产业保护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进行了研究[4];面对不同遗址的群体定位,金田明子、权东计设计了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5];杨宏烈等以广州大学城内的4 处考古遗址为例,依据遗址构成要素,考究了校园中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理念,彰显了大学历史文化底蕴;梁翠卿从校园功能叠加利用的角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与圆明园的空间关系,通过景观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促进“校遗”之间功能多元发展;席岳婷对优化考古遗址公园旅游方式进行了探究,运用“场所精神”和“游憩功能”多重方法实现考古遗址价值共享。

目前我国学者主要以“遗址保护、考古调查、考古遗址公园”等为主题的研究居多,对象多为王陵宫城遗址、文化遗产和大遗址公园,但将高校校园建设与考古遗址相结合,全面性、系统性的规划保护研究较少。如何塑造与校园环境相适应的保护规划?如何让历史文化遗产面向当代传承精髓?本文以西安高校考古遗址为视角,面对不同遗址类型的群体定位,纵向分析了各高校遗址保护与发展的互动关联,横向阐释了如何运用“校园遗址保护+”模式活态保护与传承校园考古遗址,提出了“遗址、人文、研学、产业”四位一体的保护机制,构建了校园遗产从“有形保护”到“无形传承”的规划路径。

1 校园遗址保护目前的困境

西安高校中的遗址基本上经历了“形态初勘—遗址发掘—遗址保护”3 个阶段,随着后期生源扩大、校舍扩建,高校建设与遗址保护的协调关系日益突出,尽管一些高校实施了保护与利用方略,但高校内遗址的重要价值和文化内涵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交互共生的困境。结合实地调研发现(表1),校园遗址在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对原有遗址多采取回填保护的方式,使考古遗址处于一个尴尬境地,想触及历史却止步于现实,在缺失的意向范围里无法深刻感知。考古发掘与遗址展示的断层,限制了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公众知识的普及。②科学规划的困境。目前多数还未全面建立校园遗址保护规划,校园考古遗址依托于国家大遗址保护规范,未能充分彰显大学校园中遗址的独特性和唯一性。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使校园考古遗址孤立存在于城市建设中。③展示形式的困境。据调研,考古发掘后校方多封土回填,有的更未立碑说明,不知此地曾发生何事,对历史价值高、出土文物密集的遗址只能从考古简报中略知一二。虽然也有校方对遗址资源进行了整合与提炼,但是展示方式不够系统透彻。

表1 西安高校校园考古遗址现存情况调查

2 “活态保护”语境下校园遗址保护概述

2.1 “活态保护”的概念及职能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于1982 年提出每年设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继往开来、永续传承”为宗旨。随之,《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阐述了古迹价值、保存状况、环境条件,综合考虑展示、研究、延续原有功能和赋予适宜古迹当代新功能的利用方式[6]。我国遗址保护工作起初多流于文物发掘和定性定量的“静态保护”,现已形成了从“价值认知—保护原则—保护实践”的完整体系。“活态保护”是事物内在文化价值传承发展驱动力的延续,强调其运动状态是鲜活的、持续的,围绕“天”“地”“人”,即空间、场所、人的行为活动3 个要素与遗址保护之间良性互动。“活态”可作为校园遗址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纽带,突出现代校园内涵式发展,文物古迹与校园文化协同共享。

2.2 遗址与校园“活态保护”的互动性

基于高校校园中考古遗址类型众多、结构复杂,按照遗址与西安市的区位关系划分为城市型、城郊型、独立型3 种(图1),类别以陵墓遗址占比居多,其次为壁画墓、城市遗址、工程遗址和古建筑遗址(图2)。

图1 西安高校考古遗址区位

图2 西安高校考古遗址分类

西安地处天下之中,自古形胜优渥建都之极选[7],3000 多年的建城史,使帝王皇族的族居地和陵寝在关中腹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学新校区的建设逐渐向城郊拓展,集聚在关中平原的高等学府由于地理环境的迁移和历史时空的演变,新老校区分布的广度与文物古迹分布的密度耦合重叠,遗存多、分布广,注定了与大学文脉产生互动联系[8](表2)。考古遗址是国家文化遗产,也是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积淀历史文脉、升华精神价值。遗址保护为研究、教学提供了高品质的学习资源,提高了校园文化竞争力,同时校园文化载体、人的主观行为又反哺遗址受保护的程度,通过景观营造、普惠大众的方式促进校园遗址活态运营。因此,遗址保护与高校发展的本质关系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9]。

表2 西安高校考古遗址类型解析

3 构建多元共生的“校园遗址保护+”营造模式

处于大学校园特殊地理环境中,校园文化建设对历史遗迹的保护诉求在不断提升,遗址保护模式也应适应现代校园整体规划而适时做出相应调整,存遗造景更加要留痕迹。将校园空间作为考古遗址的载体,校内空间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是优化“活态保护”的内生动力。考古遗址保护应结合各自高校建设发展规划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构建“校园遗址保护+”模式(图3)。推进文化遗产传播是一个价值升华、理念更新的过程,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一方面要根植传统,借鉴学习成熟的校园遗址保护规划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保护模式[10]。

图3 高校校园考古遗址保护规划路径

3.1 “校园遗址保护+场景复原”模式

“校园遗址保护+场景复杂”模式在确定考古遗址保护规划前,首先要对遗产进行价值与保存现状评估,以确定该处遗址是否具有保留、修缮的可行性。“场景复原”模式运用的前提是复原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高的遗址,创造全域化、立体化、多视角的原形状态,营造“沉浸式”的感知体验,将历史信息直观传达参与者。

由于遗址类型的多样性,该模式具体又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原址复原。指局部坍塌破损,但整体较好的建址。如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唐长安城圜丘遗址,1999 年发掘出残存的台壁根部,破解了唐代圜丘的基本形制;2003 年实施遗址保护工程,按阶道等级复原夯筑,是现存唯一保存较完整的祀天礼制建筑;2014 年制定《天坛遗址公园概念规划》,以圜丘遗址为核心,集御道、台、博物馆、绿地等为内容的天坛遗址公园[11](图4)。二是异地复原。这种复原方法通常受限于已损毁的文物遗址。根据史料考证,截取其精华部分等比或缩小遗址原貌,应用于室内场馆陈列和室外局部场景。如浙江工商大学为纪念百年校庆复建“1911”老校门,作为雕塑景观陈列于校园。三是技术复原。通过多媒体影音、幻影成像、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生成反映实体对象的三维虚拟环境,情景再现文物古建、市井生活、遗址原貌等。如西安交通大学1987 年建造附属小学时发现了西汉壁画墓,古迹分析测试等工作结束后,校方在校园主页开辟了“网上虚拟展馆”,360 度VR 在线展示该西汉壁画墓的墓室体积、色彩内容,为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天文史、绘画史、建筑史等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依据[12]。

图4 陕西师范大学唐圜丘遗址公园规划

3.2 “校园遗址保护+人文景观”模式

西安在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众多具有重要意义的遗产风物随着年代久远已难觅踪迹。因物质遗迹环境的脆弱性,遗留的人文资源成为另一种传播媒介,从游览、鉴赏的角度去保护原有遗址[13],继续发挥其价值功能。“人文景观”模式往往结合校园景观、遗址公园、纪念展馆等形式展现,将遗址本体联合其外围自然人文环境作为校园史迹系统整体营造。保护遗址原真性的同时,讲求历史遗迹的可读性,在现代社会依然能演绎出新的历史价值,为师生提供开放的博览交流空间。

“人文景观”模式包含了室内外空间和半室内的“灰空间”。高校博物馆、校史馆等地开辟专题展区展示校园考古事件,室外结合风景园林布局遗址纪念场所,遗址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通过观赏、游憩等形式感知体验。如西北大学坐落于为唐太平坊旧址,1993 年西北大学考古队对太平坊和实际寺遗址进行了钻探,出土了佛教造像、陶瓷器等文物,后建有纪念碑和“唐实际寺遗址纪念亭”,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14]。2002 年,西北政法大学在新校区基建工地考古发掘出西汉廷尉张汤墓,遗址考古工作结束后学校在墓葬遗址上建立了具有汉代建筑风貌的“西汉张汤墓遗址陈列馆”和“张汤墓纪念碑”,让公众走进历史、见证历史[15]。

3.3 “校园遗址保护+研学旅行”模式

当区域范围内学习交流的空间超出一定界限,调动周边资源主要体现在校园遗址与文化旅游研修模式建设上。2014 年,《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研学旅行”是青少年课外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遗址的文化内涵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依托古老文明和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建设高校考古基地“研旅链”,调研分析优质教育资源现状与问题,探索校际合作育人新模式,串联本校特色专业,并联外校考古遗址资源,深挖文物修复与考古研究,盘活传统文化资源。公益性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了区域文旅产业的发展,举办类似“考古文化进校园”知识讲座或公开课,拓展学术知识,培养公众文化素养。“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历史文化遗址并没有随考古工作结束而终结,而是以现代方式重塑精神价值[16],将信息成果从内向输入型转为外向传播型,形成“保护—旅行—再保护”的良性循环[17]。如西北大学成立了文化考古研学基地,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充分发挥研究院(所)、高校、民间社团等优质教育资源。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观体验教学,推动学生一步步深化对遗迹的思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理解传统文化延续至今的精神内核,唤起他们对保护文物、守护文明的重视。

3.4 “校园遗址保护+校企共建”模式

“校企共建”模式与“研学旅行”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该模式更重视企业、机构的合作条件与市场环境。建立一条“产、学、研”阶梯服务团队,一方面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现场,将理论知识转换成为生产力,了解传统文化和考古事业对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形式多样的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纪念馆等,是集遗产保护、体验、传承为宗旨的合作育人新模式,校企交流为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共同促进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

基于该模式下衍生出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学科建设型。该类型依托于高校设立的遗产保护或考古学相关专业,结合国家文化战略和考古文博产业发展新需求,创新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本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推动校企项目研究与专业信息资源共享。例如,西安文理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发挥应用型专业特色,争取科研立项经费支持,建立了“西安文化旅游新媒体运营中心”。二是现实意义型。20 世纪抗战时期,德国约翰·拉贝先生在南京大学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1997 年南京大学对拉贝旧居进行了保护并修建成纪念馆,2005年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等单位与该校共同签署了共建“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和“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其意义在于传播历史真相,呼唤世界和平,缅怀拉贝先生的仁爱之心和奉献精神[18]。

4 战国(秦)大墓遗址“活态保护”规划实践

4.1 实证对象与考古发掘背景

战国(秦)大墓遗址(以下简称“秦大墓遗址”)是西安高校考古遗址城郊型的典型代表,位于西安市南郊神禾原西安财经大学校内,距离市中心15km。2004年正值新校区建设初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该校第二教学楼南侧一带发现了秦大墓遗址,占地面积约1.9hm2。考古人员在对古墓夯土基址进行扩初考古勘探后又发现了与该遗址价值相关联、规模更庞大的战国(秦)陵园遗址群(以下简称“秦陵园遗址”),占地面积17.3hm2(图5)。陵园布局规整,遗址平面呈长方形,方向北偏东,分为南、北两区。城墙南北长约550m,东西宽约310m,外设壕沟、内筑夯土墙,北、中、南三面城墙各置一门,并建有门阙。北区中央椁室形似“亚”字型大墓,4 条斜坡墓道为王制墓葬规格,13 座长条形陪葬坑分布在墓道四周。大墓的陪葬坑中出土了多套鞍车和6 具骨架的挽马,依据史书“天子驾六”记载,可见墓主地位之显赫,经专家研究论证,推测墓主人很可能为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陵寝[19]。

图5 战国(秦)陵园遗址与校园平面关系

4.2 模式构建与规划定位

由于秦大墓中央椁室及从葬坑遭损毁严重,考古工作结束后已进行了封土回填。在遗址活态保护层面上,依据秦大墓遗址的空间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20],融合校园环境总体布局与发展规划,提取上述4 种模式的精华,围绕秦大墓遗址核心价值,从展示、游憩、教育、科研等角度,制定“空间布局、遗址展示、研旅协同”三机制,实现校园遗址“活态保护”的目标(图6)。

图6 西安财经大学校园考古遗址保护规划技术路线

规划提出,以“提升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教书育人环境、重塑历史人文积淀、再现遗址发掘过程”为核心理念。总体规划定位如下:①学府遗珠,鉴古知今。依托校园内客体要素秦陵园遗址,深度汲取历史文化脉络与遗迹背景,深入考察遗址肌理与外部环境,为秦大墓遗址专题保护提供文化养分。②宜教宜游,人文共融。突显校园遗址的美学功能与教育理念,挖掘区域内现存的遗址资源痕迹,发挥高校环境育人优势,使考古遗址内在价值得到外延式的拓展。

4.3 战国(秦)大墓考古遗址保护营造思路

空间布局——“形制”:规划范围在秦陵园“亚”字型大墓遗址的基础上,划定保护核心范围与景观协调区,在原遗址南侧建设纪念性人文遗址景观“秦大墓遗址广场”。空间布局结构为“一轴、两心、三区”,横向连通校园生活、教学、行政三区环境,纵向延伸遗址景观文化风貌(图7)。“一轴”为景观廊道主轴,串联校园东西视线通廊,塑造连续的校园景观轴线;“两心”则为人文广场与“雏凤亭”两个主次景观节点,在空间中视线聚焦产生吸引力,形成主次分明、疏密相间的园林遗址景观;“三区”即遗址文化展示区、遗址生态涵养区、校园景观协调区[21]。生态涵养区衔接北侧遗址回填绿植,校园景观协调区对接东侧环道,遗址文化展示区面向教学单位。由于3 个区域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功能倾向也不同,因此应采取不同的保护管理措施,全方位展现遗址文化生命力。

图7 战国(秦)大墓纪念广场功能分析

遗址展示——“内核”:一是人文展示。以突出遗址特色为核心,提炼秦文化主题,展示遗址价值,将静态的、实体的遗址呈现可视性表达。在校史馆开辟特殊展区,通过文字记载或解说、绘制遗址复原图、数字化展厅等再现历史场景,让人们了解考古发掘全过程。在遗址现场的椁室、墓道口编号立牌说明,使参观者对秦陵园大墓遗址的规模和空间格局有初步认识(图8)。二是景观营造。纪念性遗址景观着重表达场所精神,直观传递给参观者历史的氛围[22],从空间尺度、色彩、形状、材质等景观要素以串珠方式组合,将与遗址相关的历史、文化、地域、行为活动等事件要素渗透到景观场所中,建立“实体”与“精神”的互动对话。围合广场界定空间尺度,景观小品传递遗址文化情愫,绿植竖向分层,展现地势轮廓(图9)。

图8 战国(秦)大墓遗址解读牌

图9 战国(秦)大墓遗址保护效果

研旅协同—“共享”:秉承活态保护理念,发挥遗址的教育功能。推进校园遗址与研学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设有遗址保护、学术探讨、专业普及、活动策划等专业小组建设[23]。将校园遗址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资产,形成学校牵头协调、企业机构合作、科学组织完善的校企协同机制,开展有意义的“文化遗产日”游学交流体验活动。校内协同文学院、商学院对口专业,基于国家文旅背景,推广文创品牌,引导研学游览、文化体验,外联科研机构或兄弟院校建立“秦文化保护发展研究中心”,融合类区块链结构实现校际联动、资源共享,提升区域遗址文化吸引力和学校古韵今风的影响力。

5 结语

高校是延续、弘扬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培育重地,要充分认识当前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维护国家文化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多样性。校园考古遗址保护要应对城市建设带来的冲击,更要在西安城市历史文脉整体格局的基础上兼顾土地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尽可能多地还原遗址,保持其完整性与可持续性。

本文秉承“活态”作为校园考古遗址整体性保护思路,改变以往单一规划方法,从“场景复原、人文景观、研学旅行、校企共建”4 大模式构建校园遗址保护应对类型,将“活态保护”在高校中传承与共享。通过西安财经大学“秦大墓遗址”实例引证,分层梳理校园遗址特点,提出“形而有制,核生共享”的规划路径,实现遗址保护与高校学府文脉续存发展,促进高校考古遗址规划的理论建设。

猜你喜欢
考古遗址校园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INDUSTRIAL EVOLUTION
三星堆考古解谜
辽上京遗址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
考古与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