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雪 包富丽 姚继利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骨科较常见的骨折类型,踝关节骨折大部分是因为间接性暴力导致踝部出现损伤,最终导致骨折形成。踝关节骨折主要表现为疼痛、踝关节畸形和肿胀等,临床治疗主要对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进行复位,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1]。踝关节骨折中部分严重的骨折分型会产生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表现,使得踝关节丧失正常解剖关系,减弱了踝关节的稳定性[2]。如果临床未进行合理性的治疗则可能导致踝关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针对此,本文对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详情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4 月本院收治的48 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挂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各24 例。观察组男13 例,女11 例;年龄22~76 岁,平均年龄(45.82±17.55)岁。对照组男12 例,女12 例;年龄21~77 岁,平均年龄(46.28±16.8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得到确诊,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踝关节骨折,均符合踝关节骨折的诊断标准[3];②所有患者均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情况;③所有患者具备完整的临床病理学依据和影像学[CT 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依据]。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严重的骨折类型患者;②合并严重内脏出血的患者;③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的患者;④不能进行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⑤对本文所应用的手术治疗方案不耐受的患者;⑥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⑦近期使用过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⑧对本文不配合、不认可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复位后保守治疗,应用体外克氏针固定受伤足部,然后给予龙血竭片,4 片/次,3 次/d。1 周为1 个疗程,治疗4 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首先积极进行局部消肿,当局部肿胀消除后安排手术,协助患者选择仰卧位,在患者受伤足部外踝和内踝前进行“L” 切口,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对腓浅神经进行保护,之后选择外踝后侧进行内固定,采用钝性剥离的方法对腓骨长短肌和趾长伸肌进行剥离,以便于显露骨折端的韧带,常规对下胫腓关节进行复位,通过点状复位钳维持复位结构,选择胫骨远端关节面以上的2~3 cm 部位进行钻孔,钻孔应保证与关节面相平行,并且孔洞角度为30°,之后选择2 枚皮质骨螺钉(3.5 mm)穿透4 层皮质固定到下胫腓关节上侧,拧紧后对下胫腓联合韧带进行修复,并根据内踝部位的螺钉进行固定,之后放置引流,逐层缝合切口。手术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打开关节囊,应注意对关节中的碎骨和软组织进行清除。手术结束后采用石膏或支具等进行外固定,将受伤的足部放置在布朗氏架上预防肿胀情况出现,1 个月内为持续固定的阶段,2 个月内患者禁止负重,2 个月后可将下胫腓螺钉拆除。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骨折愈合效果。将患者骨折愈合分为优、良、差3 个等级。治疗后如患者踝关节没有疼痛情况,未产生畸形,踝关节功能未出现异常,则说明骨折愈合为优;治疗后如患者长时间活动会出现一定的关节疼痛,治疗后长时间活动会出现一定的关节疼痛,则说明骨折愈合为良;治疗后如患者存在关节肿胀和跛行等情况,伴随有一定的疼痛,病情越发严重,则说明骨折愈合为差[4]。骨折愈合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关节肿胀、术后感染和骨折愈合不良。③治疗前后VAS 评分,采用VAS 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该评分总分为10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情况越严重[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骨折愈合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折愈合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近几年因为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这也导致户外运动开始成为人们所热衷的一种活动形式。但是近些年交通行业和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这使得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也较常见,其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
现如今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但治疗过程中对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如何修复和固定存在异议。下胫腓联合韧带在踝关节的各个活动中会产生轻微的活动,且下胫腓韧带可有效保证踝关节的稳定性,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修复促进了断裂的韧带获取良好的修复,因此需在短时间内对下胫腓联合韧带进行固定,避免因为关节不稳定导致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需重视下胫腓联合的固定,防止下胫腓间隙在负重时使患者踝关节出现背伸变化,反复切割应力会导致内固定的螺钉出现断裂,所以应尽量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注意在下胫腓联合完全治愈后才可使进行负重训练,确保取钉时间在手术后8~12 周,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术后康复效率[6]。
综上所述,通过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减轻疼痛,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