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婷,张子洲
作者单位: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以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郭炳鹏等[1]学者研究提出,肺部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存在,可引起炎症异常反应,是导致COPD 发生的主要原因,患者以咳嗽、咯痰等症最为常见,并有肺部啰音、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对于COPD 患者来说,气流受限可导致呼吸受到阻碍,进而威胁其生命安全。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急性加重期又会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持续气流受限等症,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案进行治疗,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常规治疗方案对于COPD 的治疗疗效一般。本研究旨在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 年2 月—2019年8 月收治的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108 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02 年制定的COPD 诊断标准[2],并处于急性加重期;(2)纳入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研究。排除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患者;(3)激素依赖性患者;(4)哺乳期妇女及孕妇;(5)不适用于本研究所选药物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 例。对照组中男31 例,女23 例;年龄63~72 岁,平均(67.5±4.5)岁;急性发作时间2~5 d,平均(3.5±1.5)d;合并症:心律失常21 例,冠心病19 例,高血压14 例。观察组中男34 例,女20 例;年龄62~77 岁,平均(69.5±7.5)岁;急性发作时间1~6 d,平均(3.5±2.5)d;合并症:心律失常23 例,冠心病21 例,高血压10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及对症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遵守用药规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生产厂家:ZambonS.P.A.,注册证号H20150548)治疗,3 ml/次,雾化吸入,1~2 次/d,持续治疗5~10 d。
1.3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临床疗效,其判定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喘息哮鸣等进行判断,依据无症状、轻中度、重度将其记为0、2、4 分,并将临床疗效分为3 级判定,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其中,显效:经治疗后,分泌物明显减少,症状明显改善且排痰效果明显,积分改善率>80%;有效:经治疗后排痰效果理想,分泌物有所减少,症状得到缓解,积分改善率在50%~80%之间;无效:经治疗后不满足上述标准,积分改善率<50%[3]。(2)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采用英国MRCROLAB 3300 肺功能仪测定以上指标。(3)比较2 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进行测定,SOD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进行测定,均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后于-80 ℃环境储存并检测以上指标。(4)观察2 组口腔炎、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2 组FVC、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L)
表2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L)
2.3 氧化应激反应指标 治疗前2 组MDA、SO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 低于对照组,SOD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3,P<0.05)。见表4。
近年来,COPD 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最广的一大主要慢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2.1 亿人口患有COPD,而我国COPD 患者总数高达5 400 万,每年约有91 万人死于该病,约占全球COPD 总死亡人数的30%[4]。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疾病,病程漫长,若不及时治疗,易转为急性加重期,造成机体凝血功能紊乱,从而对氧气的运输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影响,严重者可能引发死亡。王合伟[5]学者研究报道显示,COPD 患者每分钟耗氧量可高达静息状态的2 倍左右,极易引发无氧代谢,由于该病呈进行性发展,因此病情不完全可逆,及时治疗可缓解病情,但若持续发展则可导致肺部弹性下降、过度膨胀,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以及一系列全身反应的发生。
表3 2 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表3 2 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表4 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引发COPD 的主要因素是吸烟,其次呼吸道感染、长期接触化学刺激物等也可诱发该病。COPD 患者缺乏a-1-抗胰蛋白酶的蛋白质,因而易导致肺部恶化[6]。当患者患有COPD 时会削弱免疫系统并降低机体抵抗感染能力,并且由于发病人群的特殊性,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难度得以加大,因此基础的对症治疗无法完全满足康复需求。目前临床尚未有方法可治愈COPD,但通过多种药物辅助治疗以及构建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均可帮助患者控制病情的发展、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降低与COPD 相关的其他疾病的风险,如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等。
在对COPD 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需要应用药物予以辅助治疗,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且近年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主要化学成分,NAC 是一种左旋精氨酸的天然衍生物,陈锋[7]学者研究中曾对NAC 进行分析,提出NAC 分子内含有活性的-SH 基团,可作为黏液溶解剂使用。并且认为NAC 能够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间接降低痰的黏滞性,因此具备良好的化痰功效,在COPD 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对于COPD 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大对于降低黏液黏稠度、减少黏液过度分泌、提高黏液纤毛系统清除功能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而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经药理作用证实可有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κβ(TNF-κβ)及核转录因子κβ(NF-κβ)的活性,间接减少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释放,并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达到减少代谢产物对机体肺部损伤的目的,具有抗炎症、抗氧化的功效[8]。本研究中,观察组FVC、FEV1及SOD 高于对照组,MDA 低于对照组,与王峰等[9]学者研究一致。此外,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还具有刺激呼吸道纤毛运动的功效,也可对胃-肺迷走神经反射形成刺激,促进痰液快速清除,在此过程中,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还可促进溶胶层分泌,间接降低黏痰在气道的黏附力,能够帮助痰液顺利排出。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薛华等[10]学者研究结果基本符合。除此之外,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还能增强肺泡表面的活性,具有抗弹性酶作用,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来说意义重大,对COPD 有积极地辅助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