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体适能”训练对少儿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

2021-02-05 08:5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羽毛球身体素质显著性

(华东交通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1、前言

体适能训练作为一项针对人体身体素质发展的专项训练,将体适能训练融入到少儿羽毛球教学训练中,可更好更全面的改善少儿身体素质。本研究从羽毛球教学与少儿运动兴趣培养出发,运用实验法和统计法,了解少儿体质健康状况,研究羽毛球教学训练对少儿各项身体素质的影响,探究传统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与“羽毛球”+“体适能”训练的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对少儿各项身素质影响的差异,给予少儿羽毛球教练员在教学训练的课程内容设计中一定的建议与参考,向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少儿提出科学的评价和指导。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体适能”、“身体素质”、“羽毛球”、“体适能训练”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期刊和硕博论文;“Badminton”、“Physical fitness”、“Fitnessgram”、“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Physical quality”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和百度学术查阅相关期刊论文,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2.2、实验法

(1)实验方法。

选取株洲市“HHH”羽毛球俱乐部(7-12岁)学员60名,其中男生32人,女生28人,将男生和女生分别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男生16人,女生14人。一组采取传统的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后文简称“对照组”),另一组采取“羽毛球”+“体适能”训练的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后文简称“实验组”),实验前对两组进行试验研究(实验前对两组少儿进行身体素质相关指标测试),使用SPSS 18.0对试验样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男生和两组女生身体素质相关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于2019年3月-2019年6月进行实验,总计16周,每周两次,每次2小时,根据需要对两组进行身体素质相关指标的监控和检测。为进一步减少无关变量的影响,参与本次实验的60名学员惯用手均为右手,且均为初学者。60名学员除参加学校体育课程和学校体育活动外,均无参加其他课外运动专项培训,且两组选用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学训练模式。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对照组和实验组单次课程安排除基本部分中的第三部分教学训练内容不同,其他部分的教学训练内容和时间均保持一致,且运动强度控制在相同范围内。对照组基本部分中的第三部分教学训练内容为素质训练,而实验组基本部分中的第三部分教学训练内容为体适能训练。

表1 学生基本情况

(2)测试方法和时间。

本实验在株洲市二公司羽毛球馆进行。为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测试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熟悉测试内容和方法。由于被试人员年龄偏小,应对被试人员进行测试内容讲解,在必要情况下,可让被试人员先进行实际操作,以理解测试内容和流程。本研究共进行两次测试,即实验前和实验后对两组学员身体素质相关指标的测试、收集、保存。测试时间为2019年3月和2019年6月。

2.3、数理统计法

将实验所测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打包储存,运用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前后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后两组少儿部分体质健康指标比较分析

如表2和表3所示,实验前株洲市“HHH”羽毛球俱乐部男生和女生的体质百分比和运动能力较好,速度素质和肺通气功能亟待得到改善,男生的柔韧素质需进一步得到提升,而女生的柔韧素质则亟待得到改善。通过实验后,对照组女生、实验组女生以及实验组男生体质健康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50m跑的提高最为明显,而对照组男生仅有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和50m跑得到了提高,且坐位体前屈的提高幅度非常小,仅1人得到提高。

表2 实验前后男生体质健康情况

表3 实验前后女生体质健康情况

3.2、实验前后两组少儿身体形态变化分析

(1)实验前后两组少儿身高变化分析。

如表4所示,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男、女生身高P<0.01。光从分析数据看,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说明少儿经过为期16周的羽毛球教学训练后。实验后男生间和女生间的P值均大于0.05,且均值增幅也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种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对少儿身高的促进作用不存在差异性。

表4 实验前后少儿身体形态数据变化情况

(2)实验前后两组少儿体重变化分析。

由表4可知,实验前后对照组男生和女生体重P<0.01,实验组男生P<0.05,实验组女生P>0.05。实验后男生组间和女生组间P值均大于0.05。虽检测结果显示组间不存在差异性,但从均值变化情况来看,对照组少儿体重的保持和改善均要优于实验组少儿。

(3)实验前后两组少儿BMI变化分析。

众所周知BMI=体重/身高2,BMI指数是由体重和身高同时控制的,而本文研究对象比较特殊,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也正因如此我们无法控制他们的身高变化,但我们可以对他们的体重进行控制,所以我们可以从体重的变化情况来解释羽毛球教学训练是否可以有效的控制少儿的体重,从而控制少儿的BMI,使少儿BMI处于正常水平。由表4可知,实验前后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的少儿,体重均有所增长,且实验组少儿体重均值增幅均比对照组少儿小。再看BMI均值的变化情况,实验后对照组男生BMI均值增长了0.18kg/m2,实验组男生减少了0.16kg/m2,对照组女生减少了0.15kg/m2,实验组女生减少了0.36kg/m2。这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实验组少儿BMI的控制和改善要优于对照组少儿。

3.3、实验前后两组少儿肺通气功能变化分析

如表5所示,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男生、女生肺活量P值均小于0.01,说明男生和女生经过为期16周的羽毛球教学训练后,其肺通气功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改善。虽实验后男生组间和女生组间P>0.05,但从均值增幅可看出实验组男生、女生肺活量的均值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男生、女生。从以上分析数据可知,实验组少儿肺通气功能的改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少儿。

表5 实验前后少儿肺活量变化情况

3.4、实验前后两组少儿身体素质变化分析

(1)实验前后两组少儿速度素质变化分析。

如表6所示,实验前后对照组男生、女生和实验组男生、女生50m跑P值均小于0.01,但实验后男生之间,以及女生之间50m跑P值均大于0.05,从此检测结果可看出少儿经过为期16周的羽毛球训练后,其速度素质得到了非常显著性的提升。虽实验后组间检测结果显示两组男生、女生50m跑P值均大于0.05,但从均值变化情况可明显看出实验组少儿50m跑的提高均要优于对照组少儿。

表6 实验前后少儿速度素质变化情况

体适能速度素质训练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1

(2)实验前后两组少儿力量素质变化分析。

体适能力量训练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①实验前后两组少儿握力变化分析

如表7所示,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少儿左、右手握力P值均小于0.01,但实验后无论是两组男生之间还是两组女生之间,左、右手握力P值均大于0.05,此检测结果说明少儿经过为期16周的羽毛球教学训练后,少儿的左、右手握力均得到了非常显著性的提升,但两种教学训练模式之间对少儿左、右手握力提升起到的作用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虽实验后组间检测结果显示两组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从均值增幅来看,无论是实验组的男生还是女生,其左、右手握力的均值增幅均比对照组男生、女生高出将近一倍,这说明实验组少儿握力的提升要优于对照组少儿。

②实验前后两组少儿投掷羽毛球变化分析

如表7所示,实验前后对照组男生左手投掷羽毛球的距离P<0.05,实验组少儿左手投掷羽毛球的距离P值小于0.01;实验后男生之间P<0.01,女生之间P<0.05。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少儿右手投掷羽毛球距离P值均小于0.01,实验后男生之间,女生之间P值均小于0.05。以上检测结果说明实验组少儿还是对照组少儿,经过为期16周的训练后其左、右手臂力均得到了显著性提高,但实验组少儿左、右手臂力的提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少儿。

③实验前后两组少儿下肢力量变化分析

表7 实验前后少儿上肢力量变化情况

表8显示,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男生、女生的立定跳远距离P值均小于0.01,这说明少儿经过为期16周的羽毛球教学训练后,其下肢力量得到了非常显著性的提升。实验后男生立定跳远距离组间P>0.05,女生P<0.05,虽实验后男生间P值>0.05,但从均值增幅来看,实验组男生下肢力量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在下肢力量的提升上,实验组少儿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少儿。

④实验前后两组少儿腰腹力量变化分析

如表8所示,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男生、女生的1分钟仰卧起坐P值均小于0.01,说明为期16周的羽毛球教学训练对少儿腰腹力量的提升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实验后两组男生之间的1分钟仰卧起坐P<0.05,女生之间P<0.01,说明实验组少儿腰腹力量的提升更具显著性。

表8 实验前后少儿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变化情况

(3)实验前后两组少儿柔韧素质变化分析。

表9 实验前后少儿柔韧素质变化情况

表9显示,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少儿坐位体前屈P值均小于0.01,这说明少儿经过为期16周的羽毛球教学训练后其柔韧素质得到了显著性开发。实验后对照组男生与实验组男生之间,女生与女生之间,坐位体前屈距离的P>0.05,无论是从组间P值还是均值增幅的视角看,均无法看出两种教学训练模式对男生、女生柔韧素质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组少儿与对照组少儿在柔韧素质的提升上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

(4)实验前后两组少儿运动能力变化分析。

表10 实验前后少儿运动能力变化情况

表10显示,实验前后对照组男生1分钟跳绳P>0.05,实验组男生、对照组女生、实验组女生P<0.01,这说明男生和女生经过为期16周的“体适能”+“羽毛球”训练后,其运动能力得到了非常显著性的提高。从均值增幅看,实验组少儿运动能力的提高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少儿。

传统的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对少儿运动能力的训练,大多还是以专项步法的训练和跳绳为主。对于少儿,在无明确标识的情况下进行某一动作的训练,会出现偷懒或者自我感觉良好的现象,因此,对少儿进行某些专项步法的训练时,我们可借助一些物体,使学生准确认识完成这类动作的要求,更好的完成动作。如下列体适能训练方法:

图8

图9

图10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通过对少儿进行为期16周的羽毛球教学训练干预,对照组和实验组少儿体质健康水平均有所提升,但肺活量和坐位体前屈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羽毛球”+“体适能”训练的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对少儿体质健康水平的改善要优于传统的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

(2)对少儿进行分组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少儿的身体形态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与保持。但“羽毛球”+“体适能”训练的羽毛球训练模式对少儿体重和BMI的控制要较传统的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好;

(3)对少儿进行分组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少儿肺通气功能均得到了提高,但“羽毛球”+“体适能”训练的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对少儿肺通气功能的改善要优于传统的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

(4)对少儿进行分组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少儿身体素质均得到了显著性的改善。“羽毛球”+“体适能”训练的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对少儿速度素质、四肢力量、腰腹力量、运动能力的改善上,要明显优于传统的羽毛球教学训练模式。

4.2、建议

(1)体适能训练作为一项针对人体身体素质发展的专项训练,将体适能训练融入到少儿羽毛球教学训练中,可更好更全面的改善少儿身体素质。因此,在少儿羽毛球教学训练中融入体适能训练是可行的;

(2)从事羽毛球教学训练的教师和教练员需深入了解和学习体适能训练。体适能训练根据不同年龄的群体有着不同的训练目的和内容,根据人体身体发展规律、运动能力发展规律,对人体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进行训练干预。羽毛球运动虽然是全身性运动,但仍有发展不均衡的地方,而体适能训练则可以相对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从事羽毛球教学训练的教师和教练员加强对体适能训练的学习是必要的;

(3)根据少儿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合理分配体适能训练与羽毛球教学训练之间的时间。通过提高运动能力来替代以重复的机械性练习使肌肉产生肌肉记忆,不仅可以达到技能学习目标,还可以更为全面的提高少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因此,根据少儿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合理分配体适能训练与羽毛球教学训练之间的时间是必要的;

(4)将体适能训练与更多的羽毛球训练内容相结合,而不仅仅只用于素质练习部分。体适能训练除作为一项素质训练内容外,还可与专项步法训练、技术训练相结合,利用体适能器械辅助练习,让步法训练更清晰,每个跳跃、蹬跨、转体等动作更准确更到位,从而促进少人更为快速的掌握与熟练各类专项步法动作,并提高自身运动能力。

猜你喜欢
羽毛球身体素质显著性
羽毛球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羽毛球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飞行的羽毛球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