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与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的效果对比分析

2021-02-05 08:15刘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期
关键词:面瘫风寒躯体

刘航

周围性面瘫也叫做周围性面部神经麻痹,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引发因素比较复杂,要是由面部神经乳突孔内的面部神经出现了非特异性炎症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是周围性面瘫中的一种,目前,临床上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时,西医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补充维生素B 等药,但是其效果欠佳。随着中医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常规针刺和温针灸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对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中,但是与常规针刺治疗效果相比较,温针灸治疗效果更加明显[1]。本次研究选取了88 例于2018 年2 月~2020 年1 月在本院治疗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详细的比较并分析了温针灸与常规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20 年1 月在本院治疗的88 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2];②入院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面部表情瘫痪、口角歪斜等症状;③经CT或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被确诊;④发病前面部受到凉风吹或者有外感史;⑤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双侧面瘫;②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引发的面瘫。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1 例,年龄21~67 岁,平均年龄(45.57±8.20)岁;观察组中男24 例,女20 例,年龄22~68 岁,平均年龄(46.01±8.0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进行。

1.2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口服维生素B1片,10 mg/d,3 次/d;口服阿昔洛韦片,200 mg/d,3 次/d;口服醋酸泼尼松片,30 mg/d,3 次/d,连续治疗1 周后逐渐减少药量,给患者连续治疗3 周。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针刺治疗。治疗人员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取阳白穴、攒竹穴、四白穴、地仓穴、迎香穴、合谷穴、足三里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针,采用捻转补泻法在外关穴、风池穴、灸翳风穴等穴位进针,将进针深度控制在0.5~0.8 mm。给予观察组患者温针灸治疗。治疗人员取与对照组相同的穴位,在双侧足三里、翳风穴等穴位进针,得气后在针柄上套上长度为2~3 cm的艾条,保证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在3 cm 左右,在接近皮肤的一端将艾条点燃,对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每个穴位针灸1 次。常规针刺和温针灸均隔5 min 进针1 次,每次留针30 min,3 次/周,6 d 为1 个疗程,给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 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B 评分、FDI 躯体功能评分及FDI 社会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如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则评价为治愈,如患者H-B 评分提升2 级以上则评价为显效,如H-B 评分提升1 级则评价为有效,如未满足上述标准则评价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FDI躯体功能评分及FDI 社会功能评分涉及社交、平静时间、情绪异常、睡眠等几个维度,每个维度分6 个等级,分别记1~6 分,总分24 分,评分越高,提示功能越好;不良反应包括角膜不完整、后遗症(面肌痉挛)及皮下血肿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中治愈34 例、显效6 例、有效3 例、无效1 例;对照组中治愈15 例、显效11 例、有效9 例、无效9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21,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FDI 躯体功能、FDI 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H-B、FDI 躯体功能、FDI 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 评分(9.1±2.9)分、FDI 躯体功能评分(18.6±4.1)分、FDI 社会功能评分(18.9±4.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3.3±3.0)、(13.7±2.9)、(16.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FDI 躯体功能、FDI 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FDI 躯体功能、FDI 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中出现1 例角膜不完整、1 例后遗症、1 例皮下血肿;对照组中出现5例角膜不完整、3例后遗症、4例皮下血肿。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0,P<0.05)。

3 讨论

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中医人员将其列为了“吊线风”、“卒口僻”等范畴,患者主要表现为单侧面部肌肉瘫痪、正常闭眼困难、口角偏向健康侧、鼓腮漏气等症状[3]。任何年龄段患者都可发病,如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引发面肌痉挛等后遗症。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西医认为,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发生是由于其神经管内面部神经出现了非特异性炎症所引发,在治疗方面,应以抗炎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4]。但是经过大量的研究显示,西医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其会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中医在对其发病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是因为风寒入络,局部经络失去了气血津液的濡养,导致其脉络出现了阻塞,气血不畅等症状,认为对于此类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会达到较好的效果[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21,P<0.05)。这与陈健祥[6]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有效的借助了针刺疏通了经络,加上艾灸,艾条的热量直接被经过经络传达到了机体内,促使患者面部静脉得到了疏通,气血得到了流通,实现了祛风散寒的功效,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 评分(9.1±2.9)分、FDI躯体功能评分(18.6±4.1)分、FDI 社会功能评分(18.9±4.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3.3±3.0)、(13.7±2.9)、(16.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郭志明[7]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采用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通过温针灸将艾条的温热效应通过针体直接传入到了腧穴中,起到了较好温阳、祛风、散寒等功效,较好的促进了患者经脉气血的运行,有效的改善了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0,P<0.05)。这与唐军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温针灸治疗时,取翳风穴,此穴位位于乳突前下方,对此穴位进行温针灸治疗,艾条有效的抑制了机体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 等验证因子的释放,阻断了致炎效应,促进了局部皮肤血管的收缩,实现了血液循环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面部表情功能的恢复,治疗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也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临床上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时,采用温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面部功能的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显著,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面瘫风寒躯体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内蒙古冬季风寒温度分布特征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秋夜吟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