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21-02-04 07:54陈俊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作用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陈俊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有着更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所以针对这门抽象的自然科学,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包罗万象的问题,采用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进行辅助教学,既提高了数学知识的直观性,又增强了思维和兴趣的互动,实现了空间思维分层次个性化教育、全方位教育,对推进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作用

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

心理学表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具体实物向空间抽象转换时期,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深思的地方。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必修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的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要求小学生具有很高的形象思维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固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弊端很多。限制了学生们思考的空间,抹杀了学生们的创造力,枯燥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疲于应付、心累,从而导致厌学、教学效果差。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辅助和使用,作用非同一般。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课本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的导入,都是以“复习导入、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新授课、巩固拓展”环节来编排教学内容的。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新知创设情境的导入不容忽视,而合理、巧妙的教學方式则会使教学内容更易于小学生理解与记忆;信息技术的辅助导入,则点燃了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兴趣,也激发了孩子们思维的灵感,使用这种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又避免了比较拖沓冗长的枯燥教学,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例如,四年级数学广角的鸡兔同笼问题,在导入部分就以古代雉兔动漫故事为引子,古典的音乐和着娓娓动听的故事叙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了孩子们探求的兴趣,那么这节课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二)信息技术能直观呈现小学数学知识

数学学习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形式,也是对外部数学信息处理的过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材料既表达事物的本质属性,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建立完整的图形表象,发展三维空间概念。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严密的学科,抽象的思维形式是它的一大特点。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认知能力都不完善,教师在授课时,应从孩子们的实际出发,在解决问题的环节上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地经历观察—感知形象—抽象概括的过程,顺应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思维和认知,避免小学生学习的枯燥乏味,挫伤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好地协调了小学数学的短板,很好地搭建了数与形的桥梁,由于信息技术可以声情并茂地把图片、动画、声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把“绘声绘形”的知识转化成了具体的形的视觉认识,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方形折角问题,三分之一的学生根本无法弄懂题意,无从下手。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似懂非懂,也不能完全领会。在往年的教学中,我利用板书讲解、折、量,尽力让学生去感知,但是效果还是不佳,学生理解起来还是困难,而且自己也讲得兴趣全无。但是今年我以课件的形式,动画演示时配上声音、色彩,动感直观的呈现,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轻松解决了一批学生的理解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发言积极,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轻松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信息技术是构建空间想象力的搭石

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一个班级的孩子年头出生的和年尾出生的几乎相差一岁,所以两种年龄的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必然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力、想象力上的差异。针对小学数学的特点,学生之间想象力的差异,尤其是对一些核心信息关键点的理解,有常识的教师都会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课前做大量的铺垫工作,纵然这样去做,想象力的限制也会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所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好比在抽象和直观之间搭建了空间想象力的桥梁,让直观和想象之间瞬间相通,为部分想象力尚需提高的学生疏通了想象的通道。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应用,将知识的重难点借助于信息技术,设计成内容丰富、逼真生动的课件,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趣味直观的图片、动画或者符号,加深学生的理解,使课堂设计得以实施,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比如“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积相等”的探讨,传统教法是画图或者剪纸,但是信息技术的展示就可以在两条平行线之间随意拉动三角形,很容易得出底和高是三角形面积的决定因素,与形状无关。等积变化的植入,既使学生印象深刻,又直观简洁,避免了拖沓冗长的理论解释,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一个教学重点。

(四)信息技术对思维深度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思维深度影响的最主要手段是数与形结合,数与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原生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他们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人们把这种转化称为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必备的手段。小学阶段的图形学习,是通向中学阶段的几何的阶梯,几何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孩子的软肋,特别是女孩子,三年级孩子的数学成绩会突然下降,就是因为图形学习不佳。数形结合是数与形的连接,是平面图形向立体几何延伸的纽带,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在“空间知觉—空间表象—空间想象”这三者之间往复循环,螺旋上升,从而使空间观念这一核心因素得到有效提升。这就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所在。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思维拓展题,关于正方体涂色求解问题,通过数形结合,削弱和清除“形”的推理,让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具体生动、易于理解,深度思维的培养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基础的理解,同时也有效培养了思维的创造力,从而促进思维深度的成长和发展延伸,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奠定了基础。

(五)信息技术能协调全方位教育

数学知识的巩固需要利用各种题型,由浅入深地巩固练习。照本宣科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有一两本练习工具书,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于各种局限性,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就会有“饥渴”的感觉。因此,引入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资源,海选题库里的题型,为学生量身定制题目,既弥补了量的不足又弥补了值的分量。例如,题库里有这样一道题:16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把它摆成不同的图形,可以摆几种?它们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24个、36个呢?采用直观形象的信息技术可以很快地让学生得出,无论怎么摆,图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而对一些认知力比较强的学生进行延伸教学,根据直观图的长和宽找到其中的规律,即图形的摆法和乘法口诀有关系,所以很快地能写出24个、36个,甚至是48个小正方形摆成的图形,从而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这样的练习就起到了协调教学的作用。此外,通过信息技术还可以和家长互动,推动教学。家长的参与可以很好地帮助老师把控孩子的学习情况,既可以监督孩子学习,又可以促进家长与老师间的沟通,从而达到全方位数学教学教育的目的。

三、结语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是学生抽象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搭石。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的整合,有效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让枯燥、乏味的数转化成直观、灵动、形象的形,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兴趣和思维互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春华.抽象认知经验 构建数学模型[J].中小学数学,2019(3).

[2]邓双英.抓三位特性,促空间观念[J].中小学数学,2019(2).

[3]罗永军.如何通过想象和实证来发展空间观念[J].小学数学教师,2019(3).

猜你喜欢
作用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