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宁 高峰 孙有慧 刘金欣
【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要充分结合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元素,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教化作用,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接班人。
【关键词】红色基因;大学生;思政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部队和革命老区,反复叮嘱要“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基因的生命力在于挖掘、传承、更新,根据新的时代内涵、时代价值,彰显新的价值。而高校则是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
一、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红色基因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基因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百年积淀,是中国革命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共存共荣的精神支柱,是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基因中有信仰、有定力、有成功之道,更有信仰纯洁、道德高尚、对党忠诚、自我革新、创意进取、自强不息等宝贵的精神内涵。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都决定着社会思潮必然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特别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出现,影响着青年一代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些多元化的思潮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意识形态带来了挑战。
2.西方敌对势力的挑战。世界范围内不同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的较量依然激烈,美国等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策动“颜色革命”,实施网络“文化冷战”“政治转基因”。宗教渗透、邪教组织等作为常用的意识形态武器,瞄准了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
3.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挑战。伴随网络化水平的提高,新时代的大学生已成“网中人”。他们在网络中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往往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冲击,大学生容易受到一些扭曲性话语和负向价值观的影响。
此外,高校教学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然将获取专业知识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对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思政教育常常抱有不以为然的心态。对学校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的专业成绩,忽略了德育元素的挖掘和重视。
(三)红色基因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
1.红色基因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红色基因和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以及政治观点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异曲同工。思政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努力探索密不可分,是党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凝练提取出的理论硕果。因此,红色基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是思政教育的源头活水和精神纽带,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2.思政教育丰富了红色基因的理论研究。高校要想合理有效地将红色基因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全过程,必然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加强对红色基因的背景、内涵、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这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红色基因的理论研究。
二、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
一是增强理想信念,解决目前理想信念缺失、马克思主义淡化的问题。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而红色基因则是打开这把开关的“钥匙”。二是厚植爱国情怀,杜绝出现崇洋媚外的肤浅倾向。通过红色教育和红色引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史,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爱祖国与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使学生产生厚重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三是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避免只问收获、不知耕耘的享乐主义。红色基因引导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形成不怕吃苦的精神。四是形成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克服无纪律主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认识,教育引导学生有敬畏之心,做守纪律的自由人。五是树立创新意识,摒弃“因循守旧”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做新时代有想法、有新意、有行动的有为青年。
三、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
(一)在思政课中融入红色基因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红色历史的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将红色基因充分融入思政课教学,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为帮助其深入了解中国的党史、国史、党情、国情,加深对中国制度、中国共产党和红色文化的认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二)在专业课中融入红色基因
大学生的专业课在高校课程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大学生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红色文化进课堂,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格局。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课程,让其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立体的思政教育模式。
(三)在“三微一端”中融入红色基因
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社交特点和网络媒介的发展,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在官方微博、微信、抖音、QQ等网络平台中设置专栏、推送文章,建立红色专题网站,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红色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社交网络中。
(四)在学生团建中融入红色基因
开展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团建是进行班级、团支部建设的主要方式。在学生团建过程中,加入红色主题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可以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宣传与推广。
(五)在实践活动中融入红色基因
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挖掘红色文化的根本和精髓,这是提高学生政治水平、提高其社会认同的有效方式,对其正确“三观”的形成和对红色文化的深入理解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于润艳.红色基因视阈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28-30.
[2]徐静,林森.探析“红色基因”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关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81-82.
[3]罗建清.运用红色文化培养大学生党员的政治忠诚意识[J].昌吉学院学报,2020(04):22-28.
[4]刘元顿,饶美娇.井冈山红色基因与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途径探析[J].度假旅游,2018(04):48-50.
[5]王金凤,杨丹.传承红色基因之文脉 谱写高职教育之新歌[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87-88.
[6]张莉.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8(11):91-92.
(作者单位: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