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刚
内容摘要:诗歌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本文以部编教材2017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为例,从意境营造,手法分析,思维训练三个角度出发,从字词分析,韵律解读与拓展延伸三个具体方法入手,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教学中容易忽略或有所缺漏的要点,并提出有效建议,以此进一步提高与培养学生诗歌审美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诗歌 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观沧海
对于诗词文意的解读和审美鉴赏的培养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以攻克的难关。长期以来,意象的选取,意境的营造,格律的运用成为诗歌教学的重点,教师更加着重于对诗歌的意义讲解而不是引导鉴赏。学生对诗歌更是热情不高,晦涩难懂,含义深沉成为其对诗歌的刻板印象,诗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变得更加急迫。
一.字词分析与氛围营造
诗歌教学意象的分析与气氛的营造、意境的感受是理解与赏析诗歌的必要及最为重要的步骤。但很多教学实践中却往往将意象与意境混为一谈,总是通过意象的分析去感受意境,太注重意象本身而忽略掉连接意象的字词运用与分析。童庆炳先生曾对意象与意境作了相关界定,他提到:“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1]”。古代诗歌以象表意,寓意于象,并且通过意境的营造扩大诗歌的格局,将情感融入其中,使诗歌成为情感传达的推送器。所以意境的体验与营造除却意象的感受更应着重于其他笔墨的描写,走进诗歌拓展的审美想象空间。
《观沧海》是曹操所作慷慨雄伟至极之诗,全诗以“观”字为中心展开,讲述了所观之地,所观之景,所观之想。很多教师均从“观”字入手,以虚实结合、借景抒情为主要突破,带领学生感受诗歌宏伟广阔之境。这样的方法无可厚非,会增强学生对诗歌手法的鉴赏与分析,但拘于格式化、模板化教学,应该更加以文本为准,带领学生走入联想与想象。首先,从题目观沧海入手,第二个字沧通“苍”,《说文解字》中记载:“苍,艸也。”引申为青黑色,青绿色之意[2],为何此处为观沧海而不是观大海,作者仅仅是想突出海的颜色吗?显然不是的,沧海更给人苍茫辽阔质感,加深人的视觉冲击与感受。在语文教材中,碣石释义为今河北昌黎西北的一座山的名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经有所记载“碣石,特立之石也。[2]”而临为俯视查看之意,由此可见,碣石山高临于海面,高到何种程度呢?山岛竦峙之高。竦峙为高耸而立之意。此时一陡峭石崖高耸傍于海面,一人独立石崖之上,渺渺之中又不失慷慨,画面之感立于眼前,给人无限苍茫之意。“水何澹澹”中澹为水摇的意思,在教材中也被解释为水波摇动之意。那么这个水波到底摇动到何种程度呢?如此苍茫大海如果仅仅只是涟漪泛滥的话,恐怕给人的就不是雄浑之感而是一片宁静祥和罢了。此时作者由近及远,转换角度,宏观海面,见洪波涌起之势。洪有大之意,破浪滔天,席卷而来,山岛高耸,不难想象此时波涛拍岸,秋风狂怒,草木瑟瑟,巨浪冲向山崖,一次又一次地撞击拍打,浪花四溅,巨响滔天[3]。若此时的场景在学生脑海中浮现,那么宏伟壮阔之感就淋漓尽致了。之后两句虚写,日月星汉出没与辽远大海之上也就不难想象。高立于海面,一人纵观,俯视整片无际,惊涛拍岸,又增壮阔之气。从沧、临、竦峙、澹澹、洪波等字入手,如此诗歌解读,更容易让学生进行想象,身临其境,更有利于接下来的讲解。
二.韵律学习与反复诵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朗读可以将其形象化的、感性化的、情绪化的、象征性的诗性以有声的方式展示出来,在朗读中将诗歌的意象立体化,并加以超时空的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诗歌教学中吗,反复诵读是很关键的环节,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如于漪老师所说:“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朗读实质上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在朗读中走入诗歌境内,将作者的表达以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与生活态度呈现出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的立场不同,经历不同,对同一篇诗歌的解读也会不同,读出来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在诗歌朗读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固定化的朗读模式,将各处情感表达与方式均限于规定好的条框规范之内,无疑会使朗读模式化,没有给够学生足够的自我发挥空间,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及自我想象力的发展。但是诗歌本身的韵律及其情感基调是一定的,如果不进行引导,朗读中任其发挥,无疑会造成良莠不齐,出现文意曲解的现象。所以应该把诵读教学重点放在诗歌韵律节奏与情感抒发两方面,更多地教予学生朗读技巧与方法,以其感受诗歌意境,提高审美能力。
首先在韵律节奏上,《观沧海》是一首典型的四言古体乐府诗,节奏停顿上,两字一顿,全文一致,划分明确。韵律简单,隔句押韵。峙、起、里、志均压i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争议不大。所以《观沧海》朗读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其情感抒发方式与朗读节奏起伏变化方面。
在朗读技巧讲解时,可以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有效方法。首先在全文情感奠基上要有整体观,要注意到作者的身份及态度,从其角度出发,观其全局,定其基调。曹操众所周知,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书法家。他不仅有诗人的文意弄姿、学富五车,更具有政治家的谋略筹断,满腹抱负。所以在朗读时要注意体现诗人的特有气质,又要站在纵览全局的平台,仿佛俯视天下之感,将自己置于宏伟格局之内,大有雄伟慷慨,包容天地之大气。所以在朗读时要有政治家的沉稳,更不失诗人的意蕴,语气要极显大气,不可唯唯诺诺。其次,在阅读诗句时,要注意语气的停顿与变换,要与诗文原意与作者情感挂钩。尤其注意“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描写的是洪波巨澜,绿意盎然之貌,有一股不可阻挡之势。朗读语气节奏应该更为明快,更为紧凑,给人以振奋雄阔之感。很多学生认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是流传经典,诗歌的点睛之筆,精彩所在。于是在朗读时很容易加快节奏,句句紧逼,将诗歌朗读推向高潮。这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格局问题,这两句描写了沧海包容天地之势,日月星汉,升降出没均隐于海上,何不把语气放舒缓,拉长尾音,增强韵味,更给人一种包容稳重之感,其气度非凡已经承于天地,包容日月也不见怪了。节奏紧密,情感激昂反而会消遣处惊不变之大气。而最后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多学生把它解读为志向抒发之至极,往往以激昂结尾。但这一句其实在诗集之中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所以在朗读时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句子,以便更好把握情感与语气表达。通过朗读引导的方式,学生对诗人整体观,诗歌部分情感起伏解析有了更明确的解读,整体部分两方面整合分析更有利于进行全面客观化的诗歌审美与鉴赏。
三.拓展延伸与思维开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课堂不再仅仅限于文本自身,阅读的拓展延伸训练成为扩大学生阅读面,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的常用手段,主要体现在课尾总结与作业布置两个环节,以文章主旨升华探究与相关文体模仿演练为重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太着重于拓展延伸的形式,往往脱离文本进行教学的拓展与思维的开发,导致最后效果不佳。阅读的扩展不应该是发散化的,无目的的,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方向,以文本本身为依据进行设计与展开。
首先,从课尾总结来说,课尾的升华往往是诗歌内涵最深度的挖掘与课堂情感最丰沛的高潮,群文阅读是很适合的选择。那么怎样选择文章,选择什么样的文章进行阅读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观沧海》是一篇传颂千古的乐府诗,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挖掘的重点。首先,从题材上来说,它可以说是一篇登高望远诗,而与传统望远诗又有所不同,《观沧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其承载之气很少有诗可语气媲美,它不仅有慷慨壮阔之气,更有政治家俯视天下,包容万象的帝王之气。对比阅读杜甫的《登高》便是很好的选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短短两句,写尽了凄惨迷离。同是秋风萧瑟,同是巨浪拍岸,一个是万古愁肠、悲秋潦倒,一个是康然大气,壮怀激烈。这种壮志又具体表现为什么,内涵是什么呢?群文阅读《步出厦门行》中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积极心态与统一天下的雄宏壮志显然跃于纸上,其霸气侧漏的天子之心处处可见,此时再去理解其容万物之胸襟,含日月之博大也就不难了。
从作业布置来说,作业的安排应该是有一定目标性,有明确意义,有延伸性的。在作业安排时,应该以一个目标,一个点为中心进行扩展,锻炼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写作与创新能力。但很多老师会脱离教学目标与文本进行表面意义上的拓展与发挥。例如《观沧海》,体会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精神,了解诗人心态与气度是其重点。从内容上来讲,《观沧海》的秋写的很有风味,曹孟德眼中的秋,是百草丰茂的,是郁葱的,是蓬勃的,丰富的,他笔下的秋的大海是辽远的,博大的,包容的。于是很多教师会以这样的语句结尾:曹操的秋如此一般不同,那么你笔下的如何的呢?以一篇写秋的作文作为课下的延伸。学生笔下的秋的描写与诗歌本身的语言特色与内涵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此的延伸完全脱离文本,与教学目标更是没有关联,谈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不妨让学生以原诗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散文改写或原文扩写,发挥想象与联想,填充曹操笔下秋的空白,既可以检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效果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以美文来练审美。有基点的延伸才会更加牢固,更有价值[4]。
综上所述,学生诗歌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日之事,不仅需要阅读面的扩展,更需要注重教学引导与输入的方式方法。对诗歌字句的一一分析可以使学生增强对文字的感受力,反复诵读更是情感体会的关键,有效的拓展延伸是其结果的检验与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文艺理论教程[M].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說文解字(清代陈昌刻制本)[M].许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3]精准还原,把握意脉——观沧海再读[J].杨宇鹏.中学语文教学;2019(7)
[4]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J].白祯.成才之路;2020(12)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中川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