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丽
临淄区凤凰中心卫生院,山东 淄博 255400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的慢性疾病,所属代谢性病症,而其中主要以2型糖尿病较为常见,随着老年群体的逐渐增多,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由于糖尿病患者经常处于高血糖的状态[1],从而使得患者的身体器官受到一定的损伤,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足、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等合并症,增加治疗的难度,加重患者的痛苦,所以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本文的研究,分析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取的对象为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中的47例患者将接受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中的47例患者将接受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5名,女性患者22名,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为(56.82±3.44)岁;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4名,女性患者23名,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为(57.11±2.53)岁。通过统计学对比后的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单一药物治疗:选取胰岛素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选取的剂量为一天40-60U,直至患者的血糖达标。
观察组:联合药物治疗:选取胰岛素和沙格列汀对患者进行治疗,胰岛素使用方式与对照组相同,而沙格列汀的使用方式为一天5mg[2]。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并且在治疗期间均配合科学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最终在12周后对比治疗效果。
1.3判定标准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恶心、乏力。
2.1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 从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对比,两组的统计学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从治疗后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对比,两组的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差异明显,见下表1。
表1 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
2.2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两组的统计学处理结差异较少,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据目前临床上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以高达40%,是威胁中老年群体健康水平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其同冠心病、高血压疾病一起成为老年群体致死的常见三大疾病之一,同时也成为临床上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因为该疾病的治愈率较低,所以需要患者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并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相关的饮食、运动以及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积极配合程度。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其中的三分之二均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导致患者的心脏、神经系统以及肾脏等均受到一定的损伤[3],并且增加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诱发几率。由于手术治疗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例如:切口难以愈合、继发感染等,所以药物成为了首选的治疗方式,而胰岛素就是常见的药物之一。胰岛素的使用可以促进患者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功能,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是由于很多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导致药效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影响长期治疗的效果,并且还会诱发低血糖、体重增加的风险,因此 ,联合药物使用成为了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首选方式。本文的沙格列汀也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见药物,其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4],可以有效的阻断GLP-1降解,抑制胰腺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升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本文对比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实施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