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理辉 柴宇霞 贾亚南 陈 倩
道德困境是指个体知道应该采取正确的行为,但由于内部或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施时产生的痛苦感受或心理失衡[1]。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里,个体因长期遭受到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反应[2]。有研究[3-4]表明,护士易遭受道德困境,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河南省是人口大省,郑州市三甲医院每天会接诊大量全省及周边省市的急、危重症患者,患者及家属的就医心情急切,来到医院希望得到立即救治。而急诊科作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场所,护士的工作环境以急、忙、杂为主,护士更容易产生道德困境和职业倦怠[5]。本研究旨在调查郑州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的道德困境和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两者的影响因素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护理管理者了解并帮助护士降低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6月郑州市5所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持有护士职业资格证书;(2)在急诊科工作时间≥1年;(3)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进修、规培及轮转的护士。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编制、职称、职务、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班次等。(2)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本研究采用孙霞等[6]修订的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包括4个维度,共22个条目,分别为个体责任(8个条目)、未能维护患者最大利益(5个条目)、价值冲突(6个条目)和损害患者利益(3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测量护士道德困境状况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困扰程度两个方面,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4分表示“从未发生或没有困扰”到“发生非常频繁或严重困扰”,每个条目得分为频率和强度得分的乘积,量表最后得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3)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该量表是由美国Maslach等编制,中文版由余华[7]修订研制。问卷包括氛围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共22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0~6分分别表示“从未发生”到“每天都有”。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
1.2.2 研究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前,研究者向研究对象解释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填写要求,取得其知情同意。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填写,填写完毕当场收回。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38份,剔除无效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有效回收率为95.80%。
急诊科护士道德困境得分为(49.41±13.35)分,职业倦怠得分为(63.51±17.25)分。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86.8%(198/228),其中轻度有113人(57.07%)、中度有51人(25.76%)、重度34人(17.17%)。
不同学历和工作年限的急诊科护士道德困境得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的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得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情况对急诊科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的影响 (n=228)
本研究显示,道德困境总分及各维度与职业倦怠总分及情感衰竭、去人格化维度呈正相关。见表2。
表2 急诊科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r)
本研究中,郑州市急诊科护士的道德困境总分为(49.41±13.35)分,高于孙霞等[8]对泰安市普通科室护士的调查结果,但是低于武宁等[9]对急危重症科护士道德困境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是因为急诊科患者入院时病情较危重,家属对病情的不确定感较高,需要护士提供较多的病情信息,但因为疾病发生发展多变,护士工作任务繁重,护士提供的信息难以完全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要,或为了缓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不得已隐瞒患者的病情等,使急诊科护士比普通科室护士更易发生道德困境。而与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相比,患者在急诊科周转快、停留时间短,大部分患者在明确诊断后都转入专科病房进行进一步诊治,急诊科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短,导致护士的道德困境低于急危重症科护士。
本研究中,郑州市急诊科护士的道德困境总分为(49.41±13.35)分,低于姚秀钰等[5]对256名急诊科护士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纳入的急诊科护士包括急诊抢救室、急诊病房、急诊观察室的护士。有研究[10]表明,不同急诊岗位护士的道德困境水平不同,急诊病房和急诊抢救室的护士道德困境要显著高于急诊观察室护士。急诊抢救室和急诊病房的护士每天面临的都是紧急就诊、病情复杂多变的患者,需要责任心强、思维缜密、临床技能水平高、团队配合能力强,而急诊观察室的护士相对面临的压力较少,所产生的职业道德也较低。
研究[11]显示,国外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25.0%,国内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率为55.1%~59.1%[12]。本研究中,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86.8%,高于国内外护士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但与黄丽等[13]研究的上海市护士的职业倦怠发生率基本一致。目前国内各大三甲医院都人满为患,护士每天面临的工作量较大[14],而急诊科是医院救治工作的前沿,护士每天面对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需要护士具有较强的应变和抗压能力,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状态中容易使护士产生职业倦怠。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15]。本研究中,工作年限<5年的急诊护士占71%,这部分护士多为90后,独生子女较多,在工作中遇到突发状况或护患冲突时往往情绪较激动,不能正确的进行自我调节,容易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而研究[16]表明,消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导致医护人员出现职业倦怠。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和工作年限急诊护士,其道德困境得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高学历的护士道德困境得分较高,这与楼建华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高学历的护士更注重患者及家属的人文关怀及护理伦理,而低学历的护士主要注重临床操作技能,而忽略了患者的人文关怀及伦理决策能力。而工作年限长的护士其临床经验丰富,专科理论及操作水平更高,更容易发现临床不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措施,从而较容易产生道德困境。姚秀钰等[5]研究显示,不同班次对急诊护士的道德困境得分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本研究中,不同班次的急诊护士的道德困境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急诊科作为急危重患者的救治场所,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会接收到来自全省及周边省市地区患者,因此各个班次的护士都可能遭受到道德困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护士的职业倦怠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小,护士的职业倦怠感越强。这可能是因为刚入职的新护士对科室人员、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尚不熟悉,不善于处理工作中遇到的突发状况,同时由于年龄小、阅历浅、不能及时调节心态,导致职业倦怠感较强,这与庄安妮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本研究中,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得分呈正相关,这表明急诊科护士道德困境越严重,则职业倦怠感越明显。Wiegand等[19]研究显示,护士经历道德困境可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焦虑、抑郁、内疚、厌恶、担忧、无助感、绝望感等。道德困境可引起护士产生负性情绪,导致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从而产生职业倦怠[20]。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紧急,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比较激动,易激惹,护士需要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护士容易身心疲惫,引发职业倦怠。
急诊科护士普遍存在道德困境和职业倦怠问题,并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所遭受的道德困境和职业倦怠,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就诊环境、细化流程、合理分工,改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加强护士人文关怀,做好人性化管理,缓解护士的道德困境和职业倦怠,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