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伟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超声科 吉安 343000)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SCVDH)是一种以瓣膜结缔组织退行性改变、增厚、钙化和纤维化为表征的心脏瓣膜疾病,可致瓣膜及支架功能异常[1]。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瓣膜退变或钙化的风险越高,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则随之增大[2]。超声心动图是早期诊断SCVDH的常用手段[3],但其在不同年龄段SCVDH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仍待证实,本研究对此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依据。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72.48±8.09)岁,按不同年龄段分为≤69岁组(60~69岁,32例)、≤79岁组(70~79岁,17例)和≥80岁组(11例)。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入院时有胸闷、心悸、心律失常等表现;(3)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目的、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继发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2)先心病患者;(3)精神异常者。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SCVDH诊断标准[4]:(1)超声检查可见主动脉瓣钙化或增厚3mm以上,且有瓣叶僵硬、回声增强、活动受限或主动脉瓣环出现局限性斑块反射增强(明显大于根部回声反射)等表现;(2)可见二尖瓣及瓣环钙化及与左心室后壁间可见斑块状回声增强,且增强厚度≥3mm。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Philips IE33),探头频率2.5~3.5MHz,依次行心脏二维、M型、彩色多普勒与频谱多普勒检查,观察心脏瓣膜形态、回声、厚度和活动度等,了解钙化灶情况,判断是否有瓣膜狭窄与反流现象,采用四级分类法评估反流程度。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位专业医师完成。
(1)统计SCVDH检出率、不同组检出情况和疾病发生部位;(2)统计SCVDH患者心脏瓣膜功能障碍发生情况;(3)观察并统计SCVDH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60例老年患者中检出SCVHD患者16例,占26.67%。≤69岁组CVHD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16例SCVHD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受累10例,≥80岁组单纯主动脉瓣SCVHD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年龄组SCVDH检出情况比较
SCVHD患者中有12例存在心脏瓣膜功能障碍,含主动脉瓣反流5例,二尖瓣反流3例,主动脉瓣狭窄3例,二尖瓣狭窄1例。16例患者中舒张功能障碍7例,收缩功能障碍5例。
SCVDH病情较轻者超声心电图检查可见瓣膜与瓣环回声增高,未见瓣膜反流,血流动力学亦无明显变化,病情较重者瓣膜基底部可见强回声,瓣膜表面僵硬、粗糙且闭合功能差,伴瓣膜狭窄、反流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钙化后瓣膜厚度增加(增加3mm以上),瓣叶僵硬,回声增强,瓣环处可有局灶性钙化表现。二尖瓣钙化时其前叶可见局灶性钙化,回声增强并呈斑块状反射。上述部位同时钙化时则均可出现反流、闭合不全等现象。
SCVDH发病与高龄、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因素有关[5],但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该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漏诊或误诊,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改善心功能及预后的关键[6]。目前通常结合高龄、超声心动图表现(可见典型瓣膜或瓣膜环钙化过程)、胸部CT或X线检查(可见钙化影)以及临床监测结果进行诊断。超声心动图能检测到瓣膜增厚、钙化情况乃至瓣膜周围的钙化状态,检测二尖瓣钙化时房室交界部位前房可出现强回声团,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7]。
SCVHD的发病率通常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提示年龄在其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60例老年患者SCVHD检出率达26.67%,且≥80岁组患者SCVHD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79岁组亦明显高于≤69岁组。其原因可能如下:受增龄影响心脏处于逐渐衰老和功能不断衰退状态,心脏瓣膜及瓣环等部位的胶原纤维断裂程度日益加重,其间隙可容纳不断增多的钙盐,最终造成心脏瓣膜及瓣环钙化。本研究还发现,16例SCVHD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受累者占多数,其中以无冠瓣受累为主,单纯二尖瓣受累则较少见,单纯主动脉瓣受累最为常见可能与主动脉瓣在人体血液循环中所受压力、冲击力和机械应力最大有关,因而胶原纤维更易断裂,钙化程度也更重[8]。本研究还发现,16例SCVHD患者存在心脏瓣膜功能障碍者多达12例,主要有主动脉瓣反流、二尖瓣反流以及合并狭窄等表现,但均以轻中度为主。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者在瓣膜、瓣膜边缘或瓣环回声、是否出现瓣膜反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瓣膜表面状况及闭合功能、是否伴狭窄等方面存在差异,提示超声心动图在诊断SCVHD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发病部位以单纯主动脉受累最为常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判断瓣膜钙化程度及部位、血流动力学检测和评估心脏瓣膜功能中有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