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多维度传播路径探析

2021-02-03 04:36魏静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新媒体时代

摘要:以移动网络、社交媒体、智能技术为主的新媒介革新,给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历史悠久、类型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如何通过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如何看待多维传播方式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为探讨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困局及其与坚持文化自信的必然聯系,深入解读中华传统文化多维度传播的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多维度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1-0246-03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媒体蓬勃发展,在推动社会高效运转的同时,也导致了“泛娱乐化”现象加剧。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加,其用户群体结构愈加复杂,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等各类群体,大众文化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凸显。如此复杂的传播环境催生了短平快信息的传播与发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爆火就是最好的印证。同时,这样的传播环境也给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新媒体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现状

中华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化基因与精神命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厚滋养和重要源泉[1]。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然而,无论是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是其他中华传统文化,由于气候环境影响、人口数量减少、社会文化根基薄弱、战争冲突、社会观念变化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一些中华传统文化习俗、文物及建筑景观遭到破坏,部分中华传统文化难以传递承袭,有的文化传统甚至濒临没落。

新媒体的诞生与普及,加速并深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例如,央视及各省(区、市)卫视每年的春晚和节庆晚会不仅越来越注重小品、国风歌曲、戏曲、相声等传统艺术形式的丰富呈现,而且巧妙地融入数字虚拟技术、航拍技术、新视频媒体技术等新传播技术,让现场表演与全息成像技术完美融合,全面提升观众的观感体验。

国内各大媒体乘着全媒体融合的东风,利用各自平台优势,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向新的审美高度。其中,极具特点和亮点的当属河南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河南广电”)的“中国节日”系列作品。在经典戏曲节目《梨园春》积淀三十年后,河南广电于2021年春晚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推出创意古典舞蹈作品《唐宫夜宴》。作品以丰盈俏皮的隋代乐舞俑为原型,以大气恢宏的唐风美学为风范,巧妙运用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融合,在舞台上植入了博物馆的场景,以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呈现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2]。在现代科技舞美的辅助下,节目场景中穿插的“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簪花仕女图”等珍贵文物和古画灵动地跃然于观众眼前。而后,河南广电在台网两端相继推出《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一系列高端大气的文化盛宴,持续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引发了全国文化文艺界热议和研究。其中,《端午奇妙游》开篇《洛神水赋》完美结合科技和运镜,以一段美轮美奂的水下舞蹈走红网络、赢得众彩,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转发、点赞。

河南广电“中国节日”系列作品一方面扎根于中原文化沃土,深挖仰韶文化、河洛文化、殷商文化、三国文化、古都文化、文字文化、功夫文化等黄河文化的艺术精髓、精神遗产与时代价值,另一方面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把中华传统文化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融媒产品,不断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更加彰显[3]。这些优秀的文化节目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与厚重的文化底蕴相结合,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为悠久瑰丽的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贡献巨大。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由于时间跨度过大,很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变迁中面临着传承的难题。无论如何悉心保护,仍无法避免地出现因时间太长被侵蚀的状况,如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如此,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陷入了保护与弘扬的双重困境。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的思路。

中华传统文化要想活起来,必须全面接入跨场景、跨时间、跨区域的数字化触点,在技术加持下进行更广泛的传播与弘扬[4]。对于数字时代的年轻群体而言,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无疑是找到了与其沟通的较为合适的方式。新的文化记忆方式和文化遗产展示形式让千年文物走出档案馆和博物馆,散发耀眼的光芒。诸如《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国宝档案》等一批文物类电视纪录片,以珍贵文物为载体,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用历史的故事、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衣、生动的叙述,让静态、沉睡的文物动态化、场景化,赋予了文化跨越时空的活力,唤醒了众多观众的文化基因和国家记忆。在这些节目中,人们认识的不仅是文物本体,还包含了政治、文化、艺术、精神内涵等文化符号。节目中的影像纪录片古今辉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在兼具文化性和娱乐性的互动中,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用创新的形式和传播途径,让东方文明和华夏美学世代传承、历久弥新,让寄存于国宝文物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民族精神得以饱满、沉淀与传播。

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上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相较中华传统文化的庞大体量而言远远不够。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好比一阵东风,如何抓住这阵东风,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保驾护航,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

二、中华传统文化多维度传播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性受到了新媒体特性的冲击,呈现出更多元的特征。一方面,在新媒体的多元传播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另一方面,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和价值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因此,中华传统文化要想更好地发展和创新,必须深度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性去探索多维度传播新路径。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碎片化与价值重塑

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碎片化特征极为明显。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然也出现了碎片化传播现象。碎片化传播打破甚至重塑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结构、深层意义和内在逻辑联系。从这一视角看,对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言,可谓有喜有忧。忧的是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碎片化传播容易导致误读现象,扭曲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最终导致其被污名化。这样的现象若不加以引导和整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极为不利,尤其是不利于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文化误读。喜的是在多元的碎片化传播下,中华传统文化获得了价值重塑的另一个可能性,在这一趋势下,有利于更好地找到适应新媒体时代和新媒体用户的新颖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姿态,进而重新找准自身传播定位。当前,中国传统戏曲就一改曲高和寡的姿态,利用新的影视技术、社交媒体、娱乐综艺节目、短视频等方式,向大众宣扬戏曲文化。如商业化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采用最新的4K超高清视频技术和高达90%以上特效镜头的基础上,坚持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和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水墨画式气韵、质感,演绎出传统戏曲经典。该影片不仅获得国内外多个电影节奖项或提名,还赢得新闻舆论界和广大网友的称赞,各网络平台评分高达8分甚至9分以上,尤其是在广东地区掀起了影院里的一股“新国潮”。这一案例生动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是如何进行价值重塑的,在技术加持下,我国的戏曲创新有了更多可能性,并且这些创新路径是被观众所接受和认可的。

(二)与网络亚文化合理相融

互联网时代,网络亚文化翻涌而来,给中华传统文化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新媒体环境下,广大人民群众拥有了自己的发声器,可以畅所欲言。任何人只要会使用媒体平台,懂得基本操作,就可以发布作品,这也是原创作品产量暴增的根源所在。不同领域的网络亚文化随之发展,聚集了大量不同年龄段、不同喜好的受众群体,各种语言风格流行网络,如甄嬛体、凡尔赛体。这些语言风格来源于对大众化、个性化的消费文化发展而引发的自我诉求和渴望。这些诉求和渴望成为刺激网络亚文化社群内部或社群间的传播原动力,最终体现在创新力上。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与游戏、动画、影视结合的案例不胜枚举,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例如,网游《传奇》《英雄联盟》《王者荣耀》《诛仙》系列,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以及网络文学影视化作品《琅琊榜》《天盛长歌》《陈情令》等。这些作品不仅从视觉效果上适当地融合中国传统美学,在情节叙事和价值观念上也汲取了中国传统故事和哲学理念。虽然这些作品有不同程度的瑕疵,甚至部分作品存在明显缺陷,但它们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二次元亚文化创新碰撞的大胆尝试,受到众多网络原住民的追捧。网络空间在滋养新媒体文化的同时,也挖掘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正如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所说,“新电子媒介并未脱离传统文化,而是吸收了传统”[5]。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浸润蔓延,在新技术文化土壤中进行创作,使中华传统文化在二次元世界获得新生。

(三)去刻板化

刻板印象是某人对某一事物、个体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人们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往往会用有色眼镜看待事物,因为刻板印象大多是通过偏見或道听途说形成的,而非以直接经验和事实材料为依据和基础。从这一维度看,中华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对其传播阻碍极大,如果不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去刻板化,只追求传播速度,将极大可能导致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进一步加剧,反而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新媒体时代,拟象效果更为真实。媒介技术水平的实质性跨越与高科技含量的加强,尤其是无人机航拍、人工智能以及5G技术的强势加盟,使新媒体在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上更仿真、更高效。这样的拟象效果更容易压制甚至抹杀个人或群体的辨别能力,使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形成刻板印象而不自知。任由这种无节制的、易造成刻板印象的新媒体产品传播,对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

因此,新媒体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去刻板化刻不容缓,应加强对歪曲、诋毁或不严谨的新媒体作品的审核,尽可能保证进入传播环节的作品都是优秀的、正向的、不会产生负面刻板印象的精雕细琢之作。

(四)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转型挑战。这可能会使人认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只有新媒体,其实不然。传统媒体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资源积累,有着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加之经过多年媒体融合、全媒体矩阵建设等,在现今信息传播格局下,其仍占据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简言之,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进程中,传统媒体应承担主力作用。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应及时转变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力。事实上,传统媒体如若尽可能利用新的媒体技术来制作中华传统文化属性的媒体作品,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021年,由河南卫视打造的《七夕奇妙游》晚会上的开场舞蹈《龙门金刚》,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龙门金刚》采用实景拍摄辅以特效,AR技术加入科技感包装,融合《飞天舞》与古风街舞《金刚伎乐》,伴随激昂鼓点和古典旋律,以天地为舞台,龙门金刚与飞天舞女刚柔并济,飞天舞女腾飞而舞,飘带半空飘起,抱弹琵琶,美轮美奂。这档创新节目不囿于传统传播方式,通过优酷视频、大象新闻客户端等多渠道宣传顺利“出圈”,在哔哩哔哩网站爆火,该平台累计播放次数200多万,全站排行榜第9名。

此外,2017年重庆日报推出的“重走古诗路 思君下渝州”探寻重庆古诗地图全媒体系列报道,犹如“山涧听清泉,江风伴夕阳”,在品味36篇美文中,抚今追昔,感悟沧桑巨变,领略诗词美丽,赞叹巴渝文化。媒体在吟唱家国情怀的同时,也凸显了自身职责与担当。

由此可见,传统媒体倾力制作的中华传统文化节目,在被大众广为传颂的同时,也具象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多维度传播路径的创新与探索,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除要做好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和挖掘外,媒体还应发散思维,开发更多维度的传播路径。一方面,传统媒体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不应只关注传播路径这一环节,还应积极了解博物馆、档案馆等所做的文本整理、数字化等文化保护工作;另一方面,为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中华传统文化的多维度传播路径可互相结合,如此必将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雅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N].中国文化报,2021-09-29(3).

[2] 胡子轩.【文艺观澜】《唐宫夜宴》火爆“出圈”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zx/ bwyc/202102/t20210215_5311806.shtml,2021-02-15.

[3] 王胜昔.河南广电: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中出圈出彩[EB/OL].光明网,https://difang.gmw.cn/ha/2021-11/20/content_35325809.htm,2021-11-20.

[4] 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EB/OL].央广网,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687381820200194083&wfr=spider&for=pc,2020-12-29.

[5]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48.

作者简介 魏静,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新媒体时代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