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重要观点,他认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1]蔡元培先生这段话连续三次使用了同一个关键词——陶养。这个词指出了美育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提升人的审美感知力,这既是美育的特色,也是难点。称之为特色,是因为陶养本身就是美育;称之为难点,是因为陶养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概括来讲,美育实现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生活美育和课程美育两大类。生活美育以自我教育为主,课程美育则以学校教育为主。当然,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生活美育包含了课程美育,因为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个人成长的一部分,但两者之间仍是有区别的。在没有专门的美育课程之前,美育一直是以生活美育的方式实现,对应了其最本质的特征——陶养。而课程美育与其他教育一样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其典型方式就是课堂教学,通过传授美的知识,培养审美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陶养无疑是一个难点。因此,美育最终还需要回归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浸润、熏陶和提升审美感知力,使人体会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由此可见,美育与美育教学有所不同,美育教学只是实现美育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2020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意见》明确了美育学科的范围、内涵,为学校美育教学提供了政策保障。《意见》所列的课程中虽未提及设计,但设计学是归属于艺术学门类下的,而且设计美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接受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从美育课程角度出发,还是从美育陶养的角度来讲,我们都应该重视设计课程在美育教学中的地位。简单来讲,设计纳入美育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总体而言,在现有的艺术门类中,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这些艺术形式的接受性不如影视,而影视的影响力又不及设计。
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设计和设计产品,小到日常使用的工具、衣物、生活用品,大到社会生活所涉及的房屋居所、交通工具、城市规划。在人类审美经验的发展中,设计几乎与人类同时诞生,而影视出现不过三百余年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设计美育还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因与生活相伴,设计之美随时随地都在陶养着人们的审美感受力。比如,时尚、彰显个性的服饰,充满创意的生活和家居用品,追逐潮流和趣味的娱乐产品等,都需要经过设计,隐藏其中的审美趣味必然影响每一个人的审美观。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设计发展得越来越迅速,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美育对象,其广泛性是音乐、美术、书法等其他艺术形式无可比拟的。在浅表的层面上,设计能通过产品的迭代更新逐渐提升人们的审美。比如,一代又一代手机款式的更新,不仅仅是其系统和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手机材质、外观造型、人机交互、显示方式等方面,都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和改造着大众的审美品位和感受能力。这种美育的传播力度和广度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在拥有新手机后,还会有人继续使用旧手机吗?同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如服装、汽车、家具、住房等。美的感知力的提升是不可逆的。当人们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更有美感的,他们必然去追求更出色的美之体验,这种精神需求有时甚至可以超过很多物质需求。
同时,与学校美育的阶段性不同,美育的本质理应是终身性的。设计美育在满足美育终身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设计的实用功能决定了它与人类生活的共生性。人们终其一生都处在设计美育的熏陶中。无人可以回避设计美育的影响,然而在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共性之后,设计美育的强大接受性其实是被大大低估和忽略的。
美育是一种心灵的教育,其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領人们进入一种超越功利的境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进而获得幸福感。蔡元培曾说过,世界有两个方面,即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物质世界是现象世界,精神世界是实体世界。他认为实体世界才是人类心理和精神的最后依靠与归属。而精神需求以人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为基础,因此这一切都离不开生活的土壤,并终将回归生活。
生活美亦可称为社会美,它客观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以美感享受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需要指出的是,设计美育可以弥补艺术美育缺失的重要阵地——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艺术工作者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融入艺术,但通过对设计产品的选择可以更直接地塑造美好生活。设计美育可以让人民群众感知生活的美好,提升民众精神生活的高度与广度,因此更具有普遍意义。比如,当今的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购房、精心装修,其间所选择的家具、家饰都是设计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实现了对居住环境的改造,同时也将自己对生活美的认知展现出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美的陶养。
以上可知,生活美育是一个宏大的概念,也是一个终身的概念。每个孩子诞生后,审美会伴随其感知力无形地成长。而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均在这一时期培养和塑造完成。开设美育课程只是孩子们人生美育之旅的开始,中小学阶段与人生的其他阶段相比是短暂的,却是人一生中少有的能集中接受美之陶养的时期。所以,笔者认为,能够从头至尾贯穿生活美育始终的设计美育非常重要,它是认知生活美的现实存在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与其让它自发地发挥美育作用,不如将它纳入美育课程中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前述《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艺术课程对应的是艺术美,在对生活美的发掘与感知上尚有距离。这不仅是美育范围的区别,还有感知渠道的区别。以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为主要内容的美育课程,所涵盖的感知渠道大致包括听觉、视觉、视听觉。音乐对应听觉,美术、书法对应视觉,舞蹈、戏剧、戏曲、影视对应视听觉。然而,设计因其广泛的应用性,可以与这三种感知渠道发生联系,比如乐器和音响造型的设计、书画作品装裱的设计、艺术作品及其展览的设计、舞蹈服装的设计、戏剧舞台的设计、戏曲脸谱的设计、影视镜头语言的设计等。
美国哈佛商学院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视觉83%。能够涵盖这五种感知渠道的,非设计莫属。尤其是味觉、触觉、嗅觉,这些感知虽然在接受外界信息中的占比并不大,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而设计对各种感知均有所覆盖,比如茶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味觉的因素,产品质感的设计需要考虑触觉的因素,环境设计中也不能忽略对嗅觉的考虑等。可以说,设计美育全方位覆盖了美育感知的各种渠道,设计美育的自身条件和包容性几乎是其他形式的美育无法比拟的。
综上所述,设计美育在接受的广泛性、认知生活的重要性、作用于感知系统的全方位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作用于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少年,也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但是,作为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如果在青少年时代就加以引导,让他们在现实生活的设计美育中增长审美感知的能力,对他们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善莫大焉。少年强则中国强,无论是考虑到美育的陶养属性,还是设计作为陶养的工具,抑或是作为审美的对象,将设计纳入美育课程都刻不容缓。
(苏刚/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
注释:
[1]蔡元培.美育与人生[G]//金雅,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