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语境下艺术批评的功能与发展趋向

2021-02-01 19:08
关键词:学科艺术

王 伟

与传统纸媒时代相比,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批评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似乎发生了悄然却又巨大的变化。很多人惊呼艺术批评失去了曾经拥有过的话语权,有学者甚至认为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后批评时代,艺术的价值由艺术消费市场来确定,艺术批评已经无足轻重,艺术批评家可以被艺术策展人所取代。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都迫切需要人文科学的创新性建设与发展,当代文化语境中的艺术批评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专业艺术批评的繁荣与发展要以艺术批评学科的建设和完善为根基,以厘清艺术批评的学科特性和定位,并解决当下艺术批评领域中出现的学术化、碎片化等问题。

一、艺术批评的角色功能

在艺术批评史上,对艺术批评的角色功能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

(一)最为古老的一种观点将艺术批评视为艺术创作的指导者。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其著作《诗艺》中说:“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么。我自己不写什么东西,但是我愿意指示(别人):诗人的职责和功能所在,从何处可以汲取丰富的材料,从何处吸收养料……。”①贺拉斯:《诗艺》,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版,第107页。他显然认为艺术批评的任务是让创作更优秀,是艺术创作的指导者。持这一观点的文艺理论家甚众。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指出诗要写应然的事,而不是像历史那样写已经发生的事,诗人塑造的悲剧主人公要比一般人好却又不是好到极点的人,等等,这显然也是在以批评家的身份做创作指导的工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更是以立法者的姿态规定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如果艺术家不遵守这些规则,就要被赶出“理想国”。“……我们只要一种诗人和故事作者:没有他那副悦人的本领而态度却比他严肃;他们的作品须对于我们有益;须只摹仿好人的言语,并且遵守我们原来替保卫者设计教育时所定的那些规范……同时也要监督其他艺术家们,不准他们在生物图画,建筑物以及任何制作品之中,摹仿罪恶,放荡,卑鄙,和淫秽……。”②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62页。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们也给予艺术批评以创作指导的地位。孔子对文艺创作提出了“尽善尽美”的标准,儒家美学经典《乐记》中对德音与溺音、古乐与今乐等的区分,对圣人功成作乐的推崇以及对郑卫之音的贬抑批判,都表现出了对艺术创作的指导者态度。

(二)第二种观点是将艺术批评视为作品意义的阐释者或生产者。这是一种更具现代批评意识的观点,西方现代艺术的崛起促成它的活跃与流行。现代艺术批评逐渐丧失了古典艺术批评那种创作者导师的地位,不再居高临下地指点艺术家应该如何创作,而是偏向于向艺术受众阐释作品,引导艺术受众更好地理解艺术品和艺术现象。形式主义批评家罗杰·弗莱对后印象派作品的阐释便是绝佳的例子。1910年和1912年,罗杰·弗莱先后两次在伦敦格拉夫顿画廊举办了“后印象派”展览,引起了当时社会公众的激烈反对与谩骂。弗莱被迫坚持不懈地向公众阐释作品的价值。他为两届后印象派展览所写的如《后印象派画家》《格拉夫顿画廊之一》《后印象派画家之二》《一则关于后印象派的附论》和《后印象主义》等评论文章已经成为批评史上的经典文献。在这些文章中,弗莱对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差异、后印象派与传统的关系、批评的准则等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和阐释。罗杰·弗莱的努力最终直接促成了西方公众对梵高、塞尚等后印象派艺术家由排斥到理解、接受及至推崇备至。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各种批评理论层出不穷,它们从不同维度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不断丰富着作品的内涵意蕴,不断给予受众以新的感悟和理解。批评的意义“生产性”功能被推至突出位置。批评成为一种知识生产、意义创造的增值行为。由于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在批评阐释过程中成型,这就使得批评实践活动成为一种知识的“生产”过程。

(三)第三种观点是将艺术批评视为批评者的自我表现。艺术批评是批评者通过自己的艺术体验而做出的分析阐释和判断,一定会带有批评者的主体性,因此,批评者的自我表现在所有的艺术批评论著中都是难免的,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家金圣叹在点评《西厢记》的序一《恸哭古人》中说:“或问于圣叹曰:《西厢记》何为而批之刻之也?圣叹悄然动容,起立而对曰:嗟乎!我亦不知其然,然而于我心则诚不能以自已也。今夫浩荡大劫,自初迄今,我则不知其有几万万年月也。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此暂有之我,又何尝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然而幸而犹尚暂有于此。幸而犹尚暂有于此,则我将以何等消遣而消遣之?”①王实甫著,金圣叹批:《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凤凰传媒出版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在序二《留赠后人》中又说:“前乎我者为古人,后乎我者为后人。……若夫后之人之,虽不见我,而大思我,其不见我,非后人之罪也,不可奈何也。若其大思我,此真后人之情也,如之何其谓之无亲也?是不可以无所赠之,而我则将如之何其赠之?……夫我比日所批之《西厢记》,我则真为后之人思我,而我无以赠之,故不得已而出于斯也。”②王实甫著,金圣叹批:《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凤凰传媒出版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从这两段话就可以看出,他选择《西厢记》作为批评对象是因为他对文本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和鉴赏批评的冲动,心不能自已,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从宇宙和历史的巨大坐标出发来定义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追求,作品《西厢记》成为他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历史感和宇宙感中表现个人丰富情感、深邃思想和鲜明个性的中介物。所谓恸哭古人,也就是在恸哭自己;所谓留赠后人,亦为留赠自己。因此,他在《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直接说:“圣叹批《西厢记》是圣叹文字,不是《西厢记》文字。天下万世锦绣才子,读圣叹所批《西厢记》之文字,是天下万世才子之文字,不是圣叹文字”③王实甫著,金圣叹批:《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凤凰传媒出版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进一步肯定了批评的主体性与自我表现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让文艺作品的发布与传播有了更便捷迅速的新媒介,也使得文艺批评自我表现性之维度得到充分彰显。不管在现实中是何身份,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表达自己对文艺作品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个人人都可以成为批评家的时代,艺术批评已经不再是学院派精英们的专属领域。以网络小说为例,每个读者都可随时在文后跟帖发表自己的评论,或是表达自己对小说中人物的看法,或是表现对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感动,或是猜测人物的结局,更有读者会按照自己对故事类型和模式的喜好直接对小说故事走向和结局提出要求。可以说,网络小说读者通过网上阅读过程中的跟帖评论来达到情感宣泄与自我表现的目的。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剧、戏剧作品等的网络受众评论也经常发布在网络论坛、贴吧、微博、微信、QQ空间日志等媒介上,网民通过新媒体发布的这些艺术评论的目的并不在于指导创作与作品意义的阐释、生产,更多是出于个人自我表现、情感宣泄的需要。这些评论多是短小的、感性的、碎片化的,与文法严谨、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学院派批评文章形成鲜明对比,也因此让学院派批评家颇不以为然。然而,看似感性的、碎片化的网络文艺批评却逐渐对当下的文艺创作及其产业化运作显露出出人意料的巨大力量。畅销网络小说每一章的发表都会引起读者即时的、热烈的跟帖评论甚至争论,聚集起越来越多的粉丝人气和网络口碑,其受众群体的庞大与追随的忠诚度转而被影视、游戏等文化产业资本看中,小说文本又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游戏产品等,继续被受众追捧成为文化消费的新热点。让学院派批评家与职业批评家们震惊和失落的是,网络小说读者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既能通过阅读过程中与作者的即时互动影响作者的创作思路和结局走向,也能通过阅读的选择和粉丝群体的庞大数量来吸引商业资本对作品的IP开发。

作为创作指导的艺术批评、作为作品阐释和意义生产的艺术批评以及作为自我表现的艺术批评都是在艺术批评史上出现过的批评模式,它们的关注点分别在于创作者、作品文本和批评者自身。这几种模式之间并非是彼此取代的关系,而是可以共存的。它们不同的关注点恰恰呈现了艺术批评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功能,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艺术批评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当代文化语境对艺术批评的新需求

当代艺术批评的现状并不容乐观。20世纪以来,由艺术批评家和学者所撰写的专业艺术批评虽然不再拥有对艺术家指手画脚的资格,却以作品阐释和意义生产的能力维持着高高在上的引导者地位,只不过引导的对象由艺术创作者变成了广大艺术受众。网络时代的到来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让人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发表感性化、碎片化的评论过把批评瘾,而且,在这种众声喧哗中,原本已经被市场资本击下神坛的专业艺术批评更是陷入了被淹没被无视的尴尬境地。

面对当代艺术批评的现状,尤其是专业艺术批评的颓势,不少学者发出呼吁要求艺术批评的革新与振兴。这并不仅仅是精英知识分子在试图找回曾经拥有的权威性地位,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坚定文化自信,建构核心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的确需要专业性艺术批评的重新崛起与振兴。

(一)艺术批评是社会文化治理的有效手段。当今时代又被称为文化经济时代,文化的商业化与市场化不断加深,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艺术审美的联系日益密切。艺术审美能够塑造个人的感觉方式,进而塑造整个社会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情感结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直重视艺术批评的社会功能,恩格斯明确提出“美学的”和“历史的”艺术批评标准;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肯定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救赎功能,力图通过艺术与审美来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颠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直接指出:“社会主义批评家的首要任务是要参加大众的文化解放这个事业。……我想我们需要牢记我们的这个任务,以防止以为社会主义批评家的任务只是写写有关亨利·詹姆斯的马克思主义评论而已。”①特里·伊格尔顿、马修·博蒙特:《批评家的任务》,王杰、贾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89页。另一位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托尼·本尼特提出了通过审美智性文化进行文化治理的观念:“当把文化看作一系列通过历史特定的制度形成的治理关系,目标是为了转变广大人口的思想和行为,这部分地是通过审美智性文化的形式、技术和规则的社会体系实现的,文化就会更加让人信服地加以构想。”②托尼·本尼特:《文化、治理与社会》,王杰、强东红等译,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版,第210页。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创作和审美接受的中介环节,的确是社会实现审美治理和文化治理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建立文化自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阶段,文艺创作是文化建设的支柱性力量,文艺的创作需要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和环境,否则会影响其活力和创新性,因此,政府部门对文化艺术的行政性管理并不宜太多太细,而是更应该借助于艺术批评的审美治理和文化治理功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③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2版。当代中国社会迫切需要通过真正的艺术批评来倡导积极健康的文艺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文化治理和文化建设的目标。

(二)艺术批评是艺术创作高峰的测量者和推动者。王一川教授认为,艺术史上的那些一直高耸于人们内心的经典作品可称之为艺术高峰,艺术批评则既是艺术品成就的及时测量者,也是促进艺术创作高峰形成的推动者。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正是仰赖李贽、叶昼、冯梦龙、金圣叹、李渔、张竹坡、脂砚斋等小说批评家的开天辟地般的创造性‘评点’,习惯性地被斥为‘小说小道’的上述白话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成就,才终于得到真正的承认和礼赞,从而得以从不计其数的白话小说作品中脱颖而出,赢得读者的认可和接受”。④王一川:《让伟大艺术品开放其伟大:艺术研究之于艺术高峰》,《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然而,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艺术批评似乎失去了与艺术创作者的密切关系。从艺术类院校的状况来看,重技艺轻理论批评的鄙视链一直隐隐存在,从事艺术创作的教师与从事艺术批评与理论研究的教师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搞艺术的学生宁愿专心于创作技艺的提高,对理论课没什么兴趣,甚至抱怨学习理论反而会成为对自己自由创作的一种阻碍。当下依然能受欢迎的一种艺术批评便是吹捧性批评,在艺术创作者举办作品展览、演出等活动时,他们特别青睐出自理论家之手的溢美之词,而不是客观评价。由人情或红包之厚薄所决定的吹捧性艺术批评对艺术批评领域的破坏是致命的,它舍弃了艺术批评应有的真善美尺度,既失去受众的信任,也失去了创作者的尊重,从而也就失去了艺术批评的宝贵价值。难道今天的艺术家或艺术创作者不需要客观精准的艺术批评了吗?难道艺术创作的价值仅由市场来决定就可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艺术创作者需要知道自己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而不仅仅是由艺术消费市场所决定的市场价值,而且,一个健康的艺术消费市场应该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来确定市场价值,而不是相反。艺术创作者也需要确定自己的创作水平和创作得失,从而不断攀登艺术高峰。这些正是精准有力的艺术批评能够帮助他们做到的。

(三)艺术批评提升艺术受众的审美能力。当代各门类艺术的繁荣发展以及越来越迅速便捷的艺术传播手段让艺术受众常常面临艺术欣赏的选择问题,在有限的休闲时间里选择哪些艺术作品来欣赏?哪些艺术品值得花费精力、时间或金钱去欣赏?随着受众群体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作品的商业性宣传如电影海报、演出报道、画廊展览介绍等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选择需求,各门类艺术在内容、形式、媒介等方面层出不穷的创新与变革也愈发让受众加深“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客观又有深度的艺术批评成为他们所青睐的参考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去判断、选择心仪的艺术欣赏对象。艺术受众在观赏体验过作品之后,也迫切需要了解专业艺术批评家们的阐释与解读,对照自己的观赏体验,以达到对作品更深刻更多元的理解。也就是说,艺术批评能够提升艺术受众的审美理解能力,促进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艺术批评也被看作是审美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20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就将艺术批评学科作为其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艺术史及美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共同建构DBAE的理论体系与课程实践体系。

(四)艺术批评满足艺术批评者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艺术批评者来说,艺术批评能满足其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是当下普通的受众,在艺术观赏活动结束后都会产生发表感悟、感想的冲动,这从网络上各类艺术论坛、网络小说跟帖、豆瓣影评等持续不断的热度就看得出来。对专业的艺术批评者来说,他们往往拥有比普通人更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和更丰富的审美体验,思想表达和情感表现的冲动更为强烈,自然会像金圣叹面对《西厢记》那般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用饱含激情又论证严密的语言文字来实现这种自我表现的冲动。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现代社会,专业艺术批评者其实是专门以艺术批评为业的一群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批评文章或著作在本领域乃至社会上获得名声和影响力,这份职业不仅体现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更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场域。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自我实现是人类的一种最高等级的需要,大大高于生存的需要。专业艺术批评者通过自己对当代艺术品的分析阐释和判断,设立艺术批评的标准和原则,引导艺术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一个社会的文化建设,从而达到一种高层次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三、艺术批评的发展趋向

艺术批评不仅是意义的阐释者,也能够促进人的自我表现和认知,还是社会文化价值的引领者,在当代社会的作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应该承担更多的角色重任,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专业性艺术批评依然是当代艺术批评生态格局中的主力军,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专业性艺术批评的发展趋向和学科建构等问题,以专业性艺术批评的振兴带动当代艺术批评的繁荣发展。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专业艺术批评的发展首先要以艺术批评学科的建设和完善为根基,其次要解决当下艺术批评领域中出现的问题。

(一)艺术批评的学科化建构

作为对艺术创作实践的评价活动,艺术批评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我们说的艺术批评,包括书评、乐评、影评、建筑评论等形式。欧洲最早的批评实践是在公元1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出现的,在中国则是魏晋南北朝的《谢赫六法》”。①阿列西·艾尔雅维奇:《艺术与艺术批评的历史与当代使命》,《学术界》2016年第8期。但艺术批评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形成以后才发展完善的。当下艺术批评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下设的本科专业中,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下设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教育、艺术管理等二级学科,其中史、论、评可以说是艺术学理论的基础学科。作为学科的艺术批评,与艺术史、艺术理论学科的共同之处是都涉及艺术,但艺术批评显然更容易触及艺术世界的前沿。它教给人们关于艺术的知识,阐释艺术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并通过培养人们洞察艺术意义的能力,促进人们加深对艺术的理解,提高对艺术的欣赏水平。按照文杜里的观点来说:“艺术批评是我们将艺术品理解为艺术的唯一方式。艺术史研究旨在将艺术品理解为艺术,因此艺术史研究的最后阶段必须是艺术批评的最后阶段。”①廖内洛·文杜里:《艺术批评史》,邵宏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第3页。

自从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后,艺术批评学科的建设也进入自觉阶段。国内学者对艺术批评的范围和特征、要素和步骤、标准和共识等方面做了细致探讨,力图对艺术批评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等做出清晰的界定。彭锋教授指出:“‘艺术批评’是建立在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基础之上的关于艺术作品的话语实践,以增进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为目的。这里所说的‘艺术作品’涵盖所有的艺术门类,‘话语实践’包括书面和口头、独白和对话等形式。”②彭锋:《什么是艺术批评》,《文艺研究》2013年第7期。这个定义突出强调了艺术批评的实践性特征以及与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创作等相邻学科的紧密关系。周宪教授论证了艺术理论包括艺术批评的居间性特征,“它一方面表明了它是一个延展性和关涉性很强的知识系统,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它的边界是模糊的,与其他知识系统相互交错”。③周宪:《艺术理论的三个问题》,《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梳理艺术批评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更好地理解艺术批评的学科特征和边界问题。

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聚焦于现当代艺术,后者则以人类历史上的艺术品和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艺术批评通过评论阐释现当代艺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社会的价值与目标,进而理解在未来社会可能出现的种种价值。另一方面,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的关系又格外密切。艺术的发展经常表现为修正或颠覆艺术史上已有的艺术形式,这也是艺术品传达自身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艺术批评对现当代艺术的探讨经常要从艺术史学科中汲取理论内容。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的关系较为明确。艺术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艺术领域的本质性问题以及艺术审美体验等。它要解决的是艺术的基本问题。艺术批评正是根据艺术理论对艺术基本问题的解决方式来深入阐释一件艺术品的意义。艺术批评负责分析阐释某件艺术品的具体意义,并做出评判;艺术理论则是去发现用于艺术阐释与评判的标准。此外,艺术批评要想对艺术品做出卓有成效的评判,还需要从各门类艺术及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汲取营养。艺术批评家只有在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艺术的丰富内涵达到真正全面深入的理解。

按照赵奎英教授的观点,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分层级的,可分为原发性研究、继发性研究和元研究。元研究是对学科本身的研究,“原发性研究是切入现象层面的问题本身的研究,继发性研究不是切入现象层面的问题本身,而是对原发性研究的研究”。④赵奎英:《艺术学理论的名称、对象、边界与谱系》,《艺术百家》2017年第1期。对艺术批评来说,原发性的艺术批评研究是对具体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研究,继发性的艺术批评研究是对已有的原发性艺术批评的研究,元艺术批评研究则是指艺术批评学,研究艺术批评的定义、性质、方法等问题。正是这些不同层级的研究构成了艺术批评学科之下的不同研究方向:艺术批评学、艺术批评史、艺术评论等等。就艺术批评学科的发展现状来看,原发性的艺术批评研究因为涉及各门类艺术作品和现象,由不同艺术门类的批评实践构成,其成果即各艺术门类的艺术评论,因此从研究成果数量来看是最为庞大的;继发性的艺术批评研究是对某艺术批评家的成果或某艺术批评流派成果的研究,可以作为中外艺术批评史的构成材料,从数量上看也较为庞大。相比之下,元艺术批评研究即艺术批评学的研究是较为稀缺的。当下艺术批评学科的发展需要加大对艺术批评学的研究力度和深度。

(二)防止学术化与碎片化

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人可以在网络上匿名表达自己对各类艺术的观后感,人人都可以像批评家一样在艺术批评的领域里宣泄情感和表现自我。专业艺术批评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众声喧哗中被边缘化。这种边缘化仅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带来的吗?恐怕更重要的是,专业艺术批评的“学术化”倾向阻碍了艺术家与艺术受众对批评论著的接受、理解。这里所说的“学术化”倾向是指重理论炫技、轻艺术体验的倾向。国内的专业艺术批评从业者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人文学科学者,他们所写的评论文章要作为自己的科研成果的一部分,这些文章如果没有深奥的哲学、美学理论做支撑,似乎就显得份量轻飘,很难发表在权威性的学术刊物上,因此,艺术批评的学术化、理论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近几十年来,国内人文社科界的理论研究盛行跟风现象,往往是西方某种思潮某种主义一旦流行,很快就能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艺术评论界也难以摆脱这种影响,各种主义或者各学科新鲜出炉的概念术语也常常成为艺术评论文章的关键词或研究视角。并不是说西方理论不能成为解读中国当代艺术的工具,而是批评者往往过于追求理论的热点和深度而牺牲了对艺术的感性体验,导致评论文章多有削足适履、穿凿附会之处,艺术作品成为了某种理论的例证,艺术作品的审美特质以及意义的丰富性反而被忽视、被遮蔽。更致命的是,追求学术化的专业艺术批评往往晦涩难懂,缺乏感性体验基础,既无法获得艺术家的认同和共鸣,也得不到艺术受众的接受和理解。久而久之,专业艺术批评便成了只有理论家和批评家组成的小圈子才能读懂的精英话语,对艺术家与受众都很难产生影响力,不可避免地陷入被边缘化的境地。

专业艺术批评既要避免“学术化”倾向,也要避免被网络上盛行的碎片化的口水式评论模式同化。如果说学术化艺术批评偏重理性分析,忽视感性体验,那么网络艺术批评则正相反,往往过于感性化、碎片化,注重情感宣泄和体验描述,缺少理性思维和论证过程。这种艺术评论因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而难以成为真正有权威性的批评话语,无法构成当代艺术批评领域的有效力量。完整的艺术批评应该包括描述、分析、阐释、评判四个环节。从批评环节来看,学术化艺术批评往往理论剪裁痕迹过重,没有将分析、阐释、判断等环节建立在对艺术品的感性描述基础之上,网络艺术批评则擅长感性印象的描述,在理性分析与阐释环节显得薄弱,其判断也沦为一种个人好恶的表达。两种批评的缺点都在于不是完整的艺术批评。因此,当代专业艺术批评要注意双向作战:既要避免陷入偏重理论炫技的学术化陷阱,也要防止碎片化、印象式的批评倾向。

艺术批评在人类社会中承担过创作指导者、意义阐释者等种种角色功能,当代社会对专业艺术批评的需求也并未如想象中削弱,尤其在当代文化建设背景下,社会治理、艺术家、受众与批评家自身依然需要高质量的专业艺术批评。高质量的艺术批评实践离不开深厚的艺术批评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一个领域被称为一门学科意味着它有自己完备的知识体系、独特的方法论和对本领域的基本问题达成共识的一群专业人士。因此,作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二级学科艺术批评的学科建设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引起艺术学界的更多关注。另外,专业艺术批评的健康发展也需要避免学术化倾向和碎片化倾向。

猜你喜欢
学科艺术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纸的艺术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