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逸骅
提及“江南”,提及“苏州”,我们脑海中能想到的就是古典园林、乌篷船、古镇巷道、小桥流水……这些元素,在周文雍的画作里都能找到。
“江南艺、忆江南——周文雍绘画作品展”分为姑苏风情、江南古镇、江南小巷、苏州园林四个篇章,从多个角度展现苏州园林和老城的风貌,俨然一个个慢生活的江南图景。对成年人来说,有触动感觉的时候越来越少,以至于每次出现被感动、被代入时都倍加珍惜。见多了见惯了,人们才会忘记其实很普通的细节就是很美好的。在周文雍的画作中,我们能看到最普通的姑苏人家、最繁盛的姑苏市集、最动人的水乡故事、最有特色的园林风貌。
地处太湖流域腹地的苏州,凭借丰富的物产、便捷的交通,商贾云集,丝绸、棉布产量居全国之首。富裕之后的江南,物质生活走向精致化、格调化,士大夫们建造起的大大小小的私家园林,几乎成为中国人“诗意栖居”的理想模板。文化在此时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尤其是江南女性文化,在全国形成一种江南“多才女”的印象。江南也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
正如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所言,“一个人心中的家,并不仅仅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你长年累月在这间房子里度过的生活。尽管这房子低矮陈旧,清贫如洗,但堆满房子角角落落的那些黄金般珍贵的生活情节,只有你和你的家人共拥共享,别人是无法看到的。走进这间房子,你就会马上意识到:到家了。即使离乡多年,再次转世回来,你也不会忘记回这个家的路。”周文雍老师的画作中最吸引我的是姑苏风情和江南小巷系列。我们可以看到记忆中的生活图景:穿着旗袍拿着团扇牵着孩童的妇女;挑着担卖着菜的中年人;在“茶博士”自在喝茶谈天的人们;表演杂耍的艺人;提溜着鸟笼的长者;在幽深的巷道里独自拉二胡的老人;奔跑着扑向爷爷奶奶的穿着肚兜的孩子……这些人物在他的笔下好似活了过来,充满着烟火气,感染了驻足观看每一幅画的观众。
周文雍的画能让我想起江南的家,想起老家的长辈,回忆起幼年的往事。真正意义上的“家”是城市还是乡村?是满桌佳肴还是烟花阵阵?“家”是以若干位长者为中心凝聚起来的整体。年长的人对土地都有深厚的感情,翻土播种、照料施肥、收获,直到再也没有力气拿起钉耙。能种的地越来越少,因此他们珍惜每一分地,最开心的时刻便是在餐桌上自豪地和子子孙孙说:“吃得放心。”你可以买好多幢房子,但能长久居住并被称为家的地方只有一处;你可以买好多件衣服,但每天能穿的只有一件;你可以喜欢很多人,但涉及切身利益时,豁出命去爱的只有一二人。不辜负自己每天的一箪食,才不辜负每天想和你一箪食一瓢饮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