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改革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02-01 22:01宋世芹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思政英语教学

宋世芹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英语作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语言,也是我国很多行业从业者所应当掌握的一门基础外语。高职公共英语教育的目的在于使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能够满足未来就业的语言能力需求,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成功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进行健康的引导,并培养高职学生积极良好的政治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长远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在课程思政改革视域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融合,创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践模式,无论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高职教育中推行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

(一)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时空延展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有所提升,不仅要求人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求人才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政治素养,因而,高职院校做好思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以往思政教育开展主要依赖专门的思政课,而高职院校专业理论及实践课教学任务较重,思政课所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单纯依靠思政课堂的时间难以保证教育效果。通过在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可以将思政教育广泛渗透到其他各学科课程教学中,这样就能够有效打破思政教育的时空限制,实现思政教育的大幅度延展,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1]

(二)体现思政理论在各专业领域的实用价值

在当前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都存在着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的问题,思政教育的理论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紧密,其实用价值得不到体现,也导致很多学生对思政教育缺乏重视。在高职教育中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能够促使思政教育的内容以多种形式融入其他课程教学实践,通过教师对思政理论元素的灵活加工,使之与所教课程内容相结合,将能够促进思政理论在其他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与各专业的知识、技术、实践思维等产生联系,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思政理论在各专业领域的实用价值,进而提高对其的关注度。

(三)补充各科课程的教学素材和思想内涵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各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也越来越丰富多元,但在很多学科课程的教学开展中,知识和技术内容较全面,但缺乏思想层面上的内涵与深度,导致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作用较薄弱。在高职教育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能够以思政教育的理论精华与思想价值精粹作为教学素材,补充各科课程教学的素材量,促进其在教学素材上的创新,并通过相关理论和思想价值意识的融入,丰富各科课程教学的思想内涵,增加其思想深度,从而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非思政课程教学对高职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2]

二、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宏观导向指引

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把思想政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主张,这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改革。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是新时期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宏观导向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正是遵循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宏观导向的指引,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科学选择,从教育政策和改革风向来看,是具有可行性的。

(二)高职公共英语大课时量的持续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保证效果。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应用需求较高的公共课程,很多高职院校在其课时安排上具有一定的侧重,周课时量设置在4课时以上,虽然单周课时量可能不及部分专业课,但公共英语课程的开课时长普遍超过两个学期,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可达到四个学期,总开课时长甚至超过一些开课半学期或一学期的专业技术课程。这样的大课时量,正好能够满足课程思政融入的持续性需求,有利于系统地强化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3]

(三)语言文化学科性质利于思政教育开展

语言及文化现象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精髓和价值内涵,相较于枯燥理论管理,以文化现象为载体的思政教育渗透更容易使学生接受。高职公共英语在性质上属于语言文化学科,其教学内容中包含大量的西方文化、英语文化的元素,其中很多语言文化元素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都是新鲜而具有趣味的,对新鲜的异域文化的探究欲望,也是吸引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正可以借助英语语言文化学科的特征,通过思政教育内容、西方文化、英语文化的结合,调动学生接触和了解思政教育内容的兴趣,这对于思政教育有效开展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三、制约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的因素

(一)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意识不强

课程思政改革对各科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政教育不再是政治课教师的专门责任,更是每一位教师应当承担起的责任。我国课程思政改革推行时间相对较短,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师的培训教育以及教学思路的引导上,还没能及时有效地跟进。这种情况导致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一部分英语教师还不能有效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在课程思政实践的意识上还不强,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容易忽视课程思政相应资源的规划和运用,或不能协调好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之间的资源配置,有时虽然准备了课程思政的相关素材,但教学中却又简单带过,这些都会对课程思政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融入造成制约。

(二)现行教材对课程思政实施造成限制

教学活动中,教材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材是教学设计与实践的依据,这就决定了教材编写和选择的科学性,也会对教学实践效果产生影响。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也需要承担起思政教育的责任,但从目前多数高职学校所使用的公共英语教材内容来看,教材中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非常少,并不能满足课程思政改革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从教材编写到投入使用的周期较长,内容更新相较于知识体系和政策的更新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至今仅有短短三年多,目前还未出现较为成熟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配套教材,这也是制约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一个因素。

(三)课程思政融入的实践形式和渠道狭窄

在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中,虽然实施了课程思政改革,并且也能够保证思政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融入量,但在融入的形式和渠道方面,还较为狭窄,仅仅是简单将一些思政教育的新闻、理论观点、历史事件等的英文报道或译文,作为课堂上的阅读材料或教学素材,并且课程思政内容仅在课堂范围内应用,教师为保证教学进度,有时还会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简化处理。由于形势和渠道单一狭窄,不仅难以保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调动,也难以保证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接受度和理解度,还可能使课堂氛围变得枯燥,反而影响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4]

四、基于课程思政改革视角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一)加强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素质培训

课程思政改革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是必然且必要的,而这又需要高职院校着力强化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意识与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整合资源,做好规划,立足课程思政改革导向,加强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素质培训。应当从课程思政实践需求着眼,明确融入课程思政的公共英语教学对教师能力素质的需求,强化公共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知识、教学思路的掌握,结合英语教师与思政教师的经验交流,使英语教师具备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开展好课程思政教育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实践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对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视度,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做好课程思政资源的收集和规划,并在教学中真正加以利用,保证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二)积极推动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教材革新

为促进课程思政改革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还应当积极推动适应课程思政改革的高职公共英语配套教材的革新。教材编写及出版机构,应当紧跟课程思政改革的步伐,做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实践的条件与目标的分析,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思想精髓,精选适合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内容,合理加入公共英语教材,实现公共英语与课程思政在教材中的融合,进而指导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开展。

(三)丰富课程思政融入公共英语教学的形式与渠道

形式和渠道的局限性,影响着课程思政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入,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着力丰富其融入形式与渠道。课堂教学过程中,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当注重加强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多样化融合,不仅仅是搬运思政教育内容的英语译文作为教学素材,还要充分运用思政理论、观点、话题等,营造英语教学的情境,展开课堂讨论,进行写作训练,设计主题演讲,在教学的各环节中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此外,英语教师还要利用好互联网和新媒体渠道,打造线下英语课程思政的学习和交互平台,向学生推送优质、趣味性强的思政英语资源,还可借助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开设英语或双语的思政阅读、讨论版块,实现公共英语和课程思政的多元化、多渠道融合。

五、课程思政改革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应避免的误区

(一)教学中忽视学生兴趣与个性化需求

在课程思政改革视域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第一个要避免的误区就是忽视学生兴趣与个性化需求,单纯依照大纲和教师主观经验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这样的教学往往会使学生缺乏动力,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或是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都是不利的。对此,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兴趣为根本驱动力,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差异化特征与个性化需求,以此作为课程思政元素选择、融入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教学措施运用的精准性。

(二)教学中忽视英语课程教学自身的需要

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是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范围,对大学生思想意识、政治素养进行有效引导和培育,但并非是占用其他科目的课程教学时间和资源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课程思政改革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还需要避免陷入忽视英语课程教学自身需要的误区。[5]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当准确理解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协调好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应明确公共英语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思政融入的过程中,保证英语课程教学的正常开展及实践效果。

(三)忽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总结评价

我国的课程思政改革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基于课程思政改革视角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也需要通过不断调整来加以完善,这些又要以对教学实践效果的总结评价为依据。因此,在课程思政改革视域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还要避免忽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总结评价。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应当加强交流协作,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动态地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兴趣、课堂表现、思想政治素养的变化进行把握,建立科学且多元的评价标准,客观把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效果以及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影响,并分析当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在日后教学中灵活做出调整,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提高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思政英语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公共英语阅读教学的金课实施模式探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公共英语构建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