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视中的集体记忆构建
——以《西游记》为例

2021-02-01 21:08石岩
视听 2021年6期
关键词:象征性西游记符号

□石岩

集体记忆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于1925年提出,他认为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经典影视能够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将特定群体过去的模糊记忆唤醒,剧中的象征性符号在构建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剧中象征性的地点、人物、事件在观众仪式化的观看中一步步将其内心的记忆清晰化,最终达到集体的共鸣与认同。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自媒体通过打通群体隔阂、增进公众间的对话、创建意见自由市场,增强群体边界的渗透性,有效促进不同社群凝聚共识,从而也成为构建集体记忆的新兴媒介。

《西游记》改编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同名文学古典名著,于1986年春节在央视播出,造就了84.6%的收视率神话,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它的故事虽是非现实的,但师徒四人丰富多面的性格以及在取景中自身的历练和对人伦世态的体验,均与现实世界有相似之处,正是现实生活和剧情的重合,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唤醒自身的某段经历记忆,以致感同身受的情感不断被加深,汇聚成共同的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

一、集体记忆的唤醒:象征性符号

在集体记忆的构建过程中,经典影视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性符号。莫里斯·哈布瓦赫曾在《论集体记忆》中强调,尽管象征性的符号无法在内心深处从细节还原所有事件,但它可以逐渐地让一个场景或形象印刻在脑中。可以说,象征性符号可以潜移默化地将受众内心深处的模糊记忆唤醒。《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影视剧,将主要受众定位为拥有着共同文化背景的中国受众。通过不同的象征性符号,唤醒受众内心模糊的民族记忆,以此产生共同的民族认同感。其主要通过以下象征性符号进行构建。

(一)象征性的地点

在《西游记》第三十六集《三调芭蕉扇》中,受众在这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故事情节中认识到了火焰山的魔力。剧中开头,师徒四人取经路过火焰山,一老者劝阻道:“西方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由此引出了铁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这座具有魔力的火焰山原型位于新疆的吐鲁番地区,《西游记》剧组就是在此进行拍摄。“炎热、干旱、寸草不生”,电视剧中的火焰山符号和我们中国火焰山现实的景观相重合,《西游记》通过这些具有典型象征性的元素,唤醒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模糊记忆,让受众通过自身独有的民族记忆解码其中的符码,引发情绪共鸣。

不仅仅是火焰山景区,《西游记》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借助本土著作的优势,取景多选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风景名胜地区,无形之中营造了剧中的文化氛围。电视剧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景区将受众代入剧情中,让受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剧中的风土人情,达到共情作用。

(二)象征性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中的美猴王是“天产石猴”,他是一个带有魔幻色彩的艺术典型角色。其高傲自尊、漠视神权,自始至终都追求着自由,英勇好战、打抱不平,从大闹天宫以及后来取经路上的斩妖除魔中都有所体现。

在“齐天大圣”美猴王角色的背后,观众或多或少看到了东方侠客的化身,看到了中国功夫的影子,回想起曾经金庸笔下的大侠形象,产生一种代入感。相较于海外受众,中国受众因共有的民族情感与民族主义而能更深刻地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它尊敬师傅、不畏权贵、英勇好斗等形象更容易被接受。受众通过剧中的人物形象和自身的民族记忆相互链接,引发集体共鸣与认同。

(三)象征性的事件

在《西游记》中,具有象征性的事件无疑是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成佛的故事。唐僧独自启程,与徒弟在路上巧遇,后又经过误会、矛盾、打斗、和解组成一支共同前行的队伍,充满着魔幻主义色彩。虽然故事纯属虚构,但师徒四人的经历往往和我们现实生活中拼搏的轨迹有着相似之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包括迷茫、摇摆不定、自我救赎等,都与《西游记》中的人物经历不谋而合。在故事的最后,我们看到了追求真理、勇敢、智慧、坚强、善良的四人最终成佛,剧中的象征事件给现实生活带来一种映射,引导我们在真善美中完成灵魂的救赎。

《西游记》通过象征性事件,将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剧中的故事相连接,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慢慢理解生活的真谛,更加懂得如何去解决问题。将个人情感代入故事情节更容易加深集体记忆,达到共情作用。

二、社交媒体时代下集体记忆的唤醒:观众参与式互动

学者张庆园在《传播视野下的集体记忆建构:从传媒社会到新媒体时代》一书中提出,集体记忆是建构的,存在于人、群体及社会的持续互动之中。传播活动一定程度上包含共享和互动,双方在彼此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中才能获得相互的理解与共识。在社交媒体时代下,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反馈及时、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受众更深入、全面地参与其中。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唤醒受众的集体记忆,还可以让受众参与记忆表达,新媒体也成为集体记忆构建的重要载体。

如今,媒体的传播方式不断革新,新媒体平台让经典影视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展现。抖音平台将电视剧以碎片化形式进行展现,迎合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提升视频的点击量。豆瓣平台成立电视剧话题小组,小组成员在社区互动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对电视剧的观点,并且和其余成员互动交流。微博建立电视剧的相关话题讨论,受众关注话题组通过评论的形式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比如微博上对《西游记》的话题讨论,每年暑假86版《西游记》在电视的推送中都会引发微博网友的热烈讨论,“西游记拍摄花絮”“西游记新说”等更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西游记拍摄花絮”话题现已达到8600万的阅读量,2.9万讨论量。通过微博平台多形式的展现,受众看到了电视剧背后演员们的拍摄环境、拍摄道具,更了解到拍摄背后的各种小故事,这都在受众心中留下了反差化的深刻记忆。在评论区中,大家纷纷留言:“艰难的条件下拍出了这么好的作品!”“真是想不到,猪八戒都会骑车,师傅还会开车,反差好大。”“那个时候的演员还会一起去亲手堆沙子、布景,真是令人感叹。”通过新媒体平台,大家的集体记忆被唤醒,在充分的表达与讨论中,个人记忆被赋予了更多含义。正如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所提出的,集体记忆赋予个体记忆意义,个体记忆只有放到集体记忆中才能被理解。

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用户更加直接地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中,在这个过程中受众拥有了更多机会,通过社区讨论进行记忆表达。虽然对于《西游记》,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想法,在话题的讨论中有着不同的表达,但最终汇集而成的是共有的集体记忆。正是新平台的出现,集体记忆才有了新的汇聚方式,人们在讨论中旧的记忆不断被唤醒,新的记忆不断被融合与汇聚。受众的沉浸式参与,使民族情感与民族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加深。

三、讨论与反思

《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影视剧,虽然带有一定的魔幻主义色彩,但是剧中通过象征符号的构建,使受众在观看过程中将个人生活和剧情联系起来,唤醒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从而达到共同的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作为本土书著,剧中的拍摄地多取自中国,受众在观看过程中通过象征性地点,唤醒内心模糊的记忆,产生集体认同;剧中的人物孙悟空和东方侠客有着相似的性格特点,使受众联想到了自身心中的中国英雄,融入到了电视剧构建的场景中,产生了共同的集体记忆,达到共情作用;剧中师徒四人取经的磨难历程和我们现实的生活有相似之处,这让观众产生了联想,将自己代入到电视剧剧情中,在不断建构的记忆与认同中完成自我的灵魂救赎。

社交媒体时代对整个传媒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媒体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在当前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中,媒介更加注重参与和互动,受众有了更多话语权、主体地位上升,因此受众的参与式互动成为集体记忆构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游记》在抖音、微博、豆瓣等纷纷设立讨论区,电视观众通过新媒体平台就可以参与话题的讨论,进行个性化记忆的表达。尽管关于集体记忆每个电视观众都有不一样的表达,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对于《西游记》最后所得出的观点也有所不同,但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使得受众有更强烈的意愿参与到集体记忆的构建之中。在新媒体平台的交流与探讨中,受众不同的观点被选择与融合,共有的民族主义与民族情感愈发明晰,形成一致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的存在,以每一个集体成员的个体记忆为载体,个体在讨论与互动中使自身内心深处的记忆更加明晰。所以,社交媒体时代下,观众的参与式互动成为集体记忆构建的新形式。

在未来的经典影视创作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象征性符号在受众集体记忆上的构建,更要注重在新媒体时代下,将观众的参与式互动融入到集体记忆构建的场景中。将经典影视搬入社交媒体平台,制造相关话题热度,引导受众参与到相关内容的讨论中。《西游记》作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经典文化与博大精神。《西游记》影视在微博、抖音、豆瓣等平台的不断延伸,最终目的是让电视观众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记忆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唤醒共同的民族记忆与民族情感,主动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所以,新旧媒体应加强合作,通过象征性符号与参与式互动将受众融入到集体记忆构建的场景中来,提升经典影视传播的认知、情感、行为效果,加深集体记忆,引发集体认同。

猜你喜欢
象征性西游记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跟踪导练(二)
跟踪导练(二)
“+”“-”符号的由来
西游记
西游记
克制
西游记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