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亚坤
2021年春节,各大卫视春晚节目轮番登场,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播出后,好评如潮,多次登上微博热搜,甚至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点赞转载。虽然该节目的时长只有五分多钟,但传递出的意义却十分丰富。观众从《唐宫夜宴》中感受到了唐朝舞蹈艺术的魅力,领略到了盛唐繁华的光景,节目中各种文物的穿插,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传播符号学奠基者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分法,其中按照符号与对象的关系,符号可分为像似符、指示符与规约符①。笔者根据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将《唐宫夜宴》文本中的符号分为像似符、指示符与规约符三大类。
根据皮尔斯的描述,像似符可以被视为这样一类符号:它们与指代的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是视觉上的相似,也可以是感觉上的相似,如某些电影片段中对现实生活的再现等。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中运用了大量的像似符号。《唐宫夜宴》描述的是唐代乐师从准备到赴宴表演的整个过程,其中演员们的形象取自于唐三彩仕女陶俑的形象。
唐朝以胖为美,唐三彩仕女陶俑大多身材丰满圆润,为了深度还原唐代乐师形象,演员们都身穿塞着海绵的连体衣和唐三彩色样的纱衣,嘴里塞满棉花,使得腮帮鼓起,看起来憨态可掬。唐三彩仕女陶俑大多身着长裙,发型多为两侧垂髻,《唐宫夜宴》的演员们也穿上长至足底的裙子,以唐朝发饰装扮自己,惟妙惟肖地还原了唐朝乐师的形象。唐朝的斜红妆十分富有特点,唐朝女子们在眉尾处用胭脂勾勒出月牙的形状,把眉毛画得极细,额头上画以花钿,看上去妆容较重,《唐宫夜宴》的演员们也采用了这种妆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使节目深度还原唐朝生活,提高观众的代入感,河南卫视还采用了5G和AR技术。5G拥有更大的信息空间,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传输速度,AR技术可以实现虚实结合,提高观众的沉浸感。技术的加持,使得节目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更加逼真,观众仿佛穿越到了唐朝。这些像似符号,在节目中起着情景还原的作用。
指示符与像似符不同。像似符与指代的对象之间高度相似,但是指示符与所指代的对象之间不必相似,但要有某种共同的品质,使得受众在看到指示符后能联想到它所指代的对象。正如皮尔斯曾指出的那样:“指示符是这样一种符号或再现,它能够指称它的对象,主要不是与其相似或类似,也不是因为它与那个符号偶然具有的某种一般性特征有联系,而是因为它与那些把它当作符号的人的感觉或记忆有联系。”②由此可见,指示符与它所指代的对象之间虽然也有一定的关联性,但这种关联性不似像似符那么直接,如某些广告中背景符号的使用。在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中,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都属于指示符。以妇好鸮尊为例,商朝的妇好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她曾带兵打仗,战功累累,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商朝人十分推崇“鸮”,甚至将它视为克敌制胜的“战神鸟”,妇好鸮尊体现了妇好传奇的一生。妇好鸮尊就是一个指示符,观众在《唐宫夜宴》节目中看到妇好鸮尊时,若是知晓这段历史,便会一下子联想到为商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这位女英雄,若是对这段历史不甚了解,也明白妇好鸮尊是我国青铜器中的一件精品,是我国古代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象征。再如贾湖骨笛,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省贾湖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知情的观众在看到贾湖骨笛时,便会联想到我国灿烂的音乐发展史。
规约符是依赖社会约定俗成的关系而存在的符号,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相对应的联系,往往需要依靠解释者的思维与指代物之间的联系而进行解码。由此可见,规约符与所指代的对象之间不具有理据性,需要靠社会的规约才能在符号和对象之间形成联系,如康乃馨象征伟大的母爱、百合花象征百年好合等。
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运用了大量的红色元素。红色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颜色,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红色象征着喜庆、热闹、幸福、热情,而在西方则象征着暴力血腥。作为一档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中红色元素的运用,营造出大年三十阖家欢乐的幸福氛围。红色与西方的象征意义之间没有任何对应的关系,这种约定俗成的关系是中国特有的。
任何符号文本都有两个展开向度,即组合轴和聚合轴。任何符号表意活动都在这个双轴关系中展开,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也不例外。《唐宫夜宴》文本的建构,实际上是一种“双轴操作”行为。
索绪尔首先提出了双轴观念,把聚合轴称之为“想象关系”。聚合轴的概念是由后来的学者提出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雅柯布森明确提出了聚合轴的功能,他将聚合轴称为“选择轴”,其主要功能是比较与选择。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是一个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理论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可以作为主题被搬上春晚舞台,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元素都能被春晚“为之所用”。该节目的主创之一陈琳编导指出,《唐宫夜宴》原名《唐佣》,其灵感来自于河南博物馆的唐三彩乐舞佣的生动形象。一旦唐三彩乐舞佣的主题被选中,其他有可能被编导纳入考虑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便退居幕后,不会出现在《唐宫夜宴》节目中,如京剧脸谱、皮影戏等。因此,聚合轴上的其他成分是隐藏的。选择了节目主题之后,还需要选择某种表达形式来表现主题。春晚的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有相声、小品、歌舞、魔术等,《唐宫夜宴》是以歌舞形式呈现给观众的,因为歌舞的形式与唐三彩乐舞佣的形象联系更为密切。在确定主题与表现形式之后,选择哪种形象的演员,穿什么样式的服装,搭配什么样的妆容等都是几种可能的聚合段。
聚合轴的选择有宽窄之分。相比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聚合选择层相对较窄。现代文化具有多元性,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聚合选择层相对较宽,因此风格更为多变。相比之下,传统文化是窄幅的,这就导致《唐宫夜宴》的节目风格十分突出,强烈的风格特色也是其迅速“圈粉”的一大原因。
雅柯布森指出,组合轴可称为“结合轴”,其主要功能是邻接和黏合。简单来说,组合轴就是将符号连接在一起。相比于聚合轴的隐藏性,组合轴是显性的。聚合是组合的背景,组合是聚合的投影。水平方向上符号的组合,能体现出符号文本的意义。《唐宫夜宴》将各种符号连接在一起,如演员的发饰、斜红妆、舞蹈以及背景中出现的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符号组合在一起,突出节目意义。
唐朝的舞蹈艺术是中国历史上的高峰,与此同时,舞蹈家的数量也达到顶峰。唐朝还设有“太乐署”,专门掌管宫廷及社会音乐舞蹈。众所周知,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为鼎盛的国家之一,《唐宫夜宴》中富丽堂皇的宫殿出现在观众眼前,一下子就让观众忆起了盛唐气象。舞蹈与宫殿符号的组合,也让观众回忆起唐朝的舞蹈艺术是多么繁荣。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轮番出现在观众眼前,这些文物符号的组合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精湛,并惊叹于中国的物质文明。
文本在建构时需要“双轴操作”,观众在解读《唐宫夜宴》文本时同样需要进行“双轴操作”。符号的邻接黏合,给观众提供逻辑意义,让观众明白《唐宫夜宴》在表达什么内容、传达什么意义。若要对《唐宫夜宴》进行深层解读,还需要明白隐藏的聚合轴系列是什么。
《唐宫夜宴》文本携带了大量社会约定和联系,而这些社会约定和联系并不直接显现在《唐宫夜宴》文本中,只是被顺便携带着。观众在解读《唐宫夜宴》文本时,不仅会从文本本身解读意义,还会从伴随文本中解读意义。
前文本是一个文化中先前的文本对此文本的生成产生的影响,常见的前文本有各种引文、典故、戏仿等。前文本是一个文本在其生成时受到的所有来自语境的压力,是文本生成前所有文化文本组成的网络。《唐宫夜宴》运用了各种文物符号,如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这些均属于前文本。节目甚至不需要设计什么花哨的桥段,只需要将这些文物符号展现在观众眼前,就能将它们的意义附加于《唐宫夜宴》文本中。前文本具有强烈的指涉性,结合前文本,观众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接受《唐宫夜宴》文本的意义③。
评论文本,即关于文本的评论。《唐宫夜宴》文本传达到观众那里之后,观众会对该文本做出评价,这些评价包括对河南卫视的评价、对《唐宫夜宴》文本内容的评价等。《唐宫夜宴》在网上好评如潮,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认可,甚至打破了观众对河南的刻板印象。《唐宫夜宴》也被大量网友转发形成链文本,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到达范围。这些评论文本、链文本会影响未观看者对《唐宫夜宴》的解读,影响未观看者对《唐宫夜宴》的评价。
任何符号表意活动,都离不开“双轴操作”。聚合轴的组成突出了《唐宫夜宴》文本的风格,组合轴的形成强调了《唐宫夜宴》文本的意义。观众在对《唐宫夜宴》文本进行解读时,既会考虑聚合轴上的成分,也会考虑组合轴上的成分,同时还会考虑到伴随文本。前文本能丰富《唐宫夜宴》文本的意义,链文本能扩大《唐宫夜宴》文本的到达范围,评论文本能影响未观看者的偏好,先入为主的观点会影响观众对《唐宫夜宴》的评价。
注释:
①赵星植.皮尔斯与传播符号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67.
②[美]皮尔斯.皮尔斯:论符号[M].赵星植 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56.
③陈美利.传播符号学视域下中国征兵影视广告的意义建构[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