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无聊的心理效应与应对
——心理健康视角

2021-02-01 14:04俞国良张亚利
关键词:情绪青少年心理

俞国良,张亚利

(中国人民大学 a.心理研究所b.教育学院, 北京 100872)

“我很无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口头禅,用来表达自己无所事事、对什么都无兴趣且无精打釆的精神状态。其实,无聊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独特现象,作为一种情绪状态和一个永恒话题,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就被提及,但生活在信息爆炸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闲暇时间和自身兴趣被变相挤占和剥夺,使其与无聊的“战斗”愈演愈烈。于是乎,“无聊”一词再次以爆炸性词汇映入人们眼帘,几乎成为当代青少年的紧箍咒。调查发现,12—19岁青少年群体中有51%回答“很容易感到无聊”,更有研究发现青春期的学生约有91%~98%的人在某个时候经历过无聊。(1)J. D. Eastwood, C. Cavaliere, S. A. Fahlman, et al.A Desire for Desires: Boredom and Its Relation to Alexithymia.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2007): 1035—1045.(2)A.Chin, A.Markey, S. Bhargava, et al, Bored in the USA: Experience Sampling and Boredom in Everyday Life. Emotion, 17(2017): 359—368.唯其如此,无聊又成为了当下一个新兴的研究主题,众多研究基于心理健康视角展开了系列探讨,发现无聊不仅与焦虑、抑郁、压力、自杀意念等内化问题存在密切关系(3)F. K. S. Lee & D. C. Zelman, “Boredom Proneness as a Predictor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Dispositional Mindful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46(2019):68—75.(4)罗嘉文、赖雪芬、鲍振宙,等:《生命意义、无聊倾向性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企图的关系研究》,《高教探索》2016年第7期。,还与手机依赖行为、情绪化进食行为、认知失败行为、攻击行为、自杀行为等外化问题有关(5)张亚利、李森、俞国良:《述情障碍与青少年攻击行为: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2期。(6)田志鹏、刘勇、杨坤等:《无聊与进食行为问题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年第6期。(7)张亚利、李森、俞国良:《大学生无聊倾向与认知失败的关系:手机成瘾倾向的中介作用及其在独生与非独生群体间的差异》,《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年第3期。。更可怕的是,研究发现无聊是人类“折寿”的重要因素,与感觉充实的人相比,倍感无聊的人因心脏病或中风致死的风险高出2.5倍。(8)黄时华、张卫、胡谏萍:《“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述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因此,正确认知青少年的无聊现象,了解其形成机制和心理效应并给予及时的疏导,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一、我们对无聊与青少年无聊的理解

无聊又称为无聊症候群或无聊综合征,英文为“boredom”。在我国早期学业情绪的研究中,除了“无聊”外,还有少数学者将boredom译为“厌倦”或“厌烦”。关于无聊的内涵,可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从词汇学角度考察,无聊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楚辞》中,如“心烦愤兮意无聊”,主要用来代指“由于某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而导致的无法寄托”以及“郁闷而不想从事什么事情”。到了元明清时代,无聊则多用来表示“心理空虚郁闷”之意。而在同时期的欧洲,无聊变成了基督教义里的一种原罪,意指一种灵魂干瘪的倦怠现象。我国《汉语大词典》将无聊释义为“由于清闲而烦闷”以及“没有意义而令人生厌”,而APA心理学词典中则将无聊定义为“因环境中缺乏刺激而导致的一种厌倦状态”。(9)倪永泽、郭立建:《 “无聊”一词形成初探》,《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第5期。从哲学角度来看,无聊体验的本质是缺少存在价值或意义感,可将其理解为一种度时、空虚和退缩不前的存在状态。换言之,无聊的症结并不是因无事可做而感到乏味,而是感到没有事情有意义、有价值值得去做。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无聊的定义显得多样而丰富,如费舍将其定义为“因个体对当前活动缺乏兴趣并且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巴巴莱特将其界定为“因生活和活动缺少意义而诱发的消极情绪体验”。(10)周浩、王琦、董妍:《无聊:一个久远而又新兴的研究主题》,《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1期。由此可见,不同学科视角对无聊的理解并不相同,但就科学性和严谨性而言,当下研究倾向于将无聊界定为因外部刺激的低感知和内生兴趣的匮乏,导致心理需求难以充分满足时所体验到的空虚、茫然、无趣、厌倦、烦闷等不愉悦的复合情绪体验。值得注意的是,无聊并非一味地空虚低落,它同样存在着唤起性,即无聊个体的唤醒水平可能是动态变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聊也有积极一面,如有助于自我反思、预警和保护作用以及激发人类的创造力等,此等特殊含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青少年无聊表现为多种形式,按照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归为两大类:一般型无聊和特定型无聊。一般型无聊又可视为无聊倾向,用来表示对无聊的易感程度,指相对持久的无聊情绪反应和行为风格,是一种心境,属于一种人格特质,具有弥散性和稳定性,反映的是青少年对生活本身感到无聊。特定型无聊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所感受到的暂时的无聊体验,存在多种亚类别,与青少年有关的主要有学习无聊、休闲无聊、闲暇无聊和关系无聊等。学习无聊属于学业情绪的一种,指的是青少年在学习情境下或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无聊感,处在消极低唤醒状态。研究发现,42.2%的青少年在听课或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无聊体验,被体验到的频率仅次于快乐。(11)R. Pekrun, T. Goetz, L. M.Daniels,et al,“Boredom in Achievement Settings: Exploring Control-value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 of a Neglected Emot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2(2010): 531—549.休闲无聊指的是个体在休闲活动中体验到的无聊感受,其针对的对象是休闲活动本身,就青少年而言,其主要任务为学习,学习任务之外从事的各项活动中体验到的无趣、乏味等消极情绪体验就可称为休闲无聊。(12)W.C.Wang,“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ree-time Management, Leisure Boredom,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Undergraduates in Taiwan”,Psychological Reports, 122(2019): 1651—1665.与休闲无聊类似的是闲暇无聊,主要指个体在闲暇时间或空闲时间里体验到的无聊感受,但其并不针对休闲时间里的特定休闲活动,其特征是无法达到最佳的感觉水平或觉醒水平。这是由于闲暇时间里,身体和精神刺激,社交孤立,情感和环境缺乏令人愉快的奖励从而引发的低满足状态导致的。(13)M.G.Ragheb & S.P.Merydith,“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Scale Measuring Free Time Boredom”,Leisure Studies, 20(2001): 41—59.最后一种状态无聊即关系无聊,指的是与同伴或伴侣相处过程出现的无聊感受,最后往往会导致同伴关系、亲密关系终止和友谊关系破裂。(14)C.Harasymchuk & B.Fehr,“A Prototype Analysis of Relational Boredom”,Journal of Social &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0(2013):627—646.

除了以上分类外,按照效价和唤醒度又可分为无谓型无聊、神游型无聊、找事型无聊、聒噪型无聊及无感型无聊。(15)T.Goetz, A. C. Frenzel, N. C. Hall,et al,“Types of Boredom:An Experience Sampling Approach”,Motivation and Emotion, 38(2014): 401—419.无谓型无聊是最愉悦的一种无聊形式,体验起来非常放松,甚至是积极的。青少年只是放空了大脑,在大脑走神中感到愉悦,并没有刻意寻求刺激的需求;神游型无聊不会令青少年产生舒服的体验,这种状态下,青少年大脑中会产生万千思绪,但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因而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原因在于个体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那种刺激或者所在的环境中根本不存在该类刺激。例如在一个枯燥的课堂中,其他令人兴奋的选择是受到约束的;找事型无聊体验起来会更不愉悦,这种状态下的青少年会更为积极主动地寻找有趣但无害甚至是创造性的行为,例如找个密友聊天或者涂鸦;烦躁型无聊是更为消极的一种无聊形式,被这种状态控制的青少年焦躁不安,并对无聊感到恐惧,由于其将体验到的无聊感归咎于所在的外在环境,因而往往会通过对抗环境(如实施故意破坏行为或攻击行为等)来寻找摆脱无聊的办法;无感型无聊是最新发现的一种无聊形式,是一种非常不舒服的无聊,陷入其中的青少年会感到动机缺乏,活力丧失。调查发现,约有36%的受测学生会体验到这种无聊。该类无聊进一步发展往往会使青少年产生倦怠感,进而恶化为抑郁感,因而是产生消极影响最大的无聊类型。(16)俞国良:《无聊、浮躁和少耐心或是抑郁的前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4月22日。

青少年无聊的特点可以从表现特征和发展特征来理解。从表现特征来看,青少年无聊一般突出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17)杨波、刘宣文、何伟强:《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探讨》,《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第1期。(1)经常觉得没意思,心理空虚,不清楚干什么。(2)希望结交朋友,但关系一般。(3)自我中心化严重,经常有抱怨和消极言谈。(4)缺乏责任感和从事活动的激情或动力。(5)物质渴求感强烈,着迷于感官刺激的满足。(6)自信心不足,常因主观因素拒绝成人的建议。(7)投机取巧,缺乏深度思维及价值观,精神生活乏味。(8)行为方式简单或退化,话题常与性和暴力有关。(9)对自身缺乏洞察力,常有无力感,成长停滞在童年期。(10)缺乏有意义的休闲及兴趣。从发展特征来看,有研究分析了青少年无聊的年龄、年代和世代特征。(18)E.H. Weybright, J.Schulenberg & L. L. Caldwell, “More Bored Today than Yesterday? National Trends in Adolescent Boredom from 2008 to 2017”,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66(2020): 360—365.首先是年龄特征,总体而言,青少年无聊水平从初二年级到高一年级再到高三年级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高一年级最高,高三年级最低。其中男生高一年级无聊水平最高,初二年级和高三年级水平相当,而女生的无聊水平从初二年级到高一年级则呈现出持续下降的特点;其次是年代特征,青少年无聊水平从2008年到2010年无显著变化,之后开始缓慢增加,其中男生的无聊水平自2014年开始上升,女孩的则从2010年开始上升。最后是世代特征,初二年级学生的无聊水平自2008年至2012年无显著变化,之后开始显著上升;高一年级的学生,无聊水平自2008年至2010年无显著变化,之后开始显著上升;高三年级的学生,无聊水平自2008年至2017年一直在显著上升。

青少年的无聊缘何产生呢?可能与个体本身、活动性质和环境因素有关。首先是自身因素,从生理特点来看,容易感到无聊的青少年可能与多巴胺水平偏低有关,而多巴胺分泌不足容易使个体在活动过程中难以产生兴奋和刺激的感觉;从心理特点来看,容易感到无聊的青少年往往在人格、情绪和情感上存在易感缺陷。研究发现,具有述情障碍人格特质的青少年情绪的识别和表达上均存在困难,使其在人际交往中情绪的信号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导致其情感诉求难以满足,因而很难在生活中找到目标和意义,最终陷入无聊的深渊。(19)张亚利、李森、俞国良:《述情障碍与青少年攻击行为: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2期。此外,活动性质也会对青少年的无聊产生影响。根据唤醒理论,当注意力没有保持在最佳的唤醒水平时,就会产生无聊。因此,当一项任务太简单导致刺激不足或任务太难导致过度刺激时都会使刺激水平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不相称,因而容易出现无聊。(20)Q.Raffaelli,C.Mills & K.Christoff, “The Knowns and Unknowns of Boredom: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36(2018): 2451—2462.最后,环境因素也可能成为青少年无聊的诱因。研究发现,青少年无聊感的增加与当下互联网普及和数字媒体频繁使用有关。(21)E.Whelan,A. K. M.Najmul Islam & S.L.Brooks,“Is Boredom Proneness Related to Social Media Overload and Fatigue? A Stress-Strain-Outcome Approach”,Internet Research: Electronic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Policy, 30(2019):869—887.今天数字媒体已经深深融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新异刺激几乎全方位占领了青少年学生的感官,使青少年失去了应对重复、平淡的日常生活的能力,对低水平刺激的容忍度日益降低,令无聊现象越来越凸显。

一言以蔽之,从心理健康视角来看,青少年无聊属于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并且存在多种表现形式和类型。同时,随着时代变迁,青少年的无聊现象越来越凸显,个体自身因素、活动性质、环境因素和文化潮流可能加剧了这一趋势,使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成才的威胁和挑战日益增加。

二、青少年无聊的心理效应与心理后果

无聊会对青少年的“自我”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无聊能够扰乱青少年的自我调控系统,降低其意志控制水平及自我控制能力。(22)童伟:《无聊与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多重中介模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年第5期。根据自我调节的损耗理论,无聊作为一种负向情绪体验,会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从而损耗自我调控资源,如降低大脑激活水平、削弱执行控制功能、分散注意力等,进而对个体自我调控系统造成严重损害。此外,研究还发现无聊能够对自我知觉到的幸福感产生影响。(23)王琦、俞国良、董妍等:《无聊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作用》,《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1期。这是因为无聊情绪压抑了青少年的本我冲动,使其难以有效地认知、标定和监控自己的情绪状态,这种对于自我情绪状态认知的不足可能降低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使得无聊情绪难以排遣,令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下降,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增加,从而造成对幸福感的体验较少。最近的研究还发现,无聊甚至会对青少年的个体认知产生影响,容易导致认知失败。(24)张亚利、李森、俞国良:《大学生无聊倾向与认知失败的关系:手机成瘾倾向的中介作用及其在独生与非独生群体间的差异》,《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年第3期。按照积极情绪的神经心理学理论,无聊状态能够影响大脑功能的连通性,使得处于消极情绪下的青少年多巴胺递质分泌减少,从而影响大脑的认知灵活性,损害注意力和记忆力。因此,无聊水平较高的青少年不仅注意力难以集中,选择性注意的功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大大降低且更容易疏忽当下正在进行的任务,最终表现出更多的认知失败行为。同时,无聊情绪的弥漫还降低了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使其思维变得呆板而迟钝,因而在学习和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认知失败行为。

无聊还会对青少年的“情绪”产生影响。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无聊与其他消极情绪的关系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发现,无聊与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心理健康的常见指标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无聊水平越高的青少年,越容易表现出焦虑、抑郁和孤独感。(25)Yang X.J.,Liu Q.Q., Lian S. L., et al, “Are Bored Minds More Likely to be Addi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redom Proneness and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Addictive Behaviors, 2020:106426.这是因为个体的“自我意识(对于内部状态的意识)”水平将直接影响青少年对自身情绪的判断和评估并导致情绪状态的分离,而无聊体验较高的青少年“自我意识”相对消极,因而更容易滑入负性情绪体验的深渊。还有可能是因为,无聊水平较高的青少年由于很难意识到社会交往对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难以集中注意,不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友谊质量的提升,难以建构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因而常常会令其产生消极的心理感受。此外,根据意义和注意成分模型,无聊可以被视为认知需求和可用认知资源、当前活动和有价值目标之间不匹配的结果。无聊水平较高的青少年在试图从事令人向往的或有意义的活动时可能会不断失败,这也可能会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从新近出现的网络心理学理论的视角来看,不同心理障碍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并因此形成了一整套复杂的系统,在这套系统内,无聊情绪如同一个靶点,会自动激活与之关联的序列消极情绪体验,从而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困扰。(26)D.Borsboom, “A Network Theory of Mental Disorders”,World Psychiatry,16(2017): 5—13.

无聊也会对青少年的学业产生影响。毫无疑问,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无聊会导致其学业适应不良,较为典型的是引发学业拖延行为。无聊的本质是价值缺失或无意义感,可视其为一种回避情绪,它能够触发青少年逃避目标任务或活动的动机,使其失去从事当下活动与任务的热情和动力。换言之,当青少年感受不到学习任务和活动中的趣味和价值时,就会对从事的活动产生恐惧和退缩,出现拖延行为以缓解内心的无聊感受。无聊程度较高的青少年还会产生时间知觉偏差,感受到的时间流逝较慢,因而会低估完成任务的时限,导致拖延行为的增加。此外,身处互联网技术性环境,感到无聊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无关线索的吸引,导致注意力分散,任务完成出现拖延。除学业拖延外,无聊还会引发青少年学业倦怠的出现,进而导致逃学和辍学。(27)赵鑫、李莹莹、金佳等:《大学生无聊倾向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年第2期。无聊水平过高的青少年往往与学习困难群体存在高度交叉,该群体在实现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业任务的过程中遭遇挫折,这种挫折相当于给青少年提供了心理惩罚,容易削减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降低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甚至会使其产生习得性无助,久而久之会在大脑中形成学习任务过难、学业目标难以实现等非理性信念,从而引发学业倦怠感。总之,无论是学业拖延行为,还是学业倦怠行为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学业适应,而学业适应不良又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恶化产生连锁反应。

无聊更会对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无聊水平较高的青少年不仅脾气暴躁、易发怒、敌意心重、好冲动,还容易表现出诸如身体攻击(如推搡、殴打)、言语攻击(如说一些恶毒的谣言或伤人的话)和关系攻击(如为损害人际关系取笑某人或当众让人感到难堪)等多种形式的攻击行为,从而威胁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28)张亚利、李森、俞国良:《述情障碍与青少年攻击行为: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2期。这可以用一般压力理论来解释,无聊情绪的产生意味着个体要为提高注意力付出更多努力,这对于青少年而言是一种心理压力,压力的积聚有可能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无聊是一种内部的不满足、厌恶的体验,高无聊倾向的个体往往对刺激的需求也更大,他们通常选择通过对外界的破坏行为来释放或缓解这种消极的心理感受,以获得一定的心理满足。此外,无聊水平较高的个体其执行控制功能往往也会受到削弱,当产生攻击意图时,由于冲动抑制和行为控制能力的不足,也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不仅如此,近来研究还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无聊水平较高的青少年还将现实生活中的欺负行为转移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表现出更多的网络欺负行为或线上攻击行为,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增加了新的挑战。(29)金童林、陆桂芝、张守臣等:《无聊倾向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网络消极情绪体验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年第4期。根据唤醒理论的观点,人们倾向于喜欢适度的刺激,高无聊倾向的青少年往往机体唤醒水平较低,这意味着其对有意义刺激的渴求感增加,因此做出一些网络欺负行为往往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心理刺激。

无聊还能影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无聊会催生一系列的非适应性行为,无聊水平较高的青少年往往存在两类较为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一类是行为上瘾,另一类是物质使用。首先是行为上瘾,青少年无聊会导致网络成瘾、手机成瘾、游戏成瘾及社交媒体成瘾。这可以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观点来解释,无聊反映的是某种心理需求满足受阻状态,在满足动机的推动下,青少年会寻求使用特定的数字媒体来满足特定的心理需求,如社交、娱乐、信息获取,从而使机体获得兴奋,用以缓解内心的无助和落寞。(30)D.Kardefelt-Winther,“A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of Internet Addiction Research: Towards a Model of Compensatory Internet Us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1(2014): 351—354.此外,补偿性互联网使用理论还强调,无聊水平较高的青少年往往会伴随诸多心理困扰和消极心理体验,在逃避动机的推动下,青少年会使用数字媒体进行娱乐消遣或进行无目的的浏览和观看行为以寻求短暂的心理慰藉,暂时逃避痛苦的心理体验。不仅如此,无聊水平较高的青少年还容易出现对毒品、烟酒等物质使用的明显偏好,这是除了压力和高消费外导致物质滥用的高风险因素之一。处于无聊状态的个体对当前状态不满意,难以维持注意力和参与度,会驱使青少年寻求那些能带来正性刺激的活动,而物质使用能够刺激有机体多巴胺等兴奋物质的产生和传输,激活大脑奖赏系统,产生兴奋感,因而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强迫使用的习惯,产生社交退缩行为,影响其有效的社会适应。

综上所述,青少年无聊本身作为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能够对其自我、情绪、学业、人际和社会适应等心理健康的其他要素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形成了心理健康的消极情绪—辐射效应导致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由此可见,青少年无聊对整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容小觑,更不容忽视。

三、青少年无聊的应对与教育对策

青少年无聊情绪的凸显同时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足、自主性和自控力较差;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客观环境的约束和心理环境的单调。因而对于青少年无聊的应对、矫治和教育,应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内外兼治”,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要培养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和自信不仅代表了青少年重要的心理素质,也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态、风气和面貌,更顺应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路径和主旨要义。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尊的提升可增强青少年的价值感和自我认同,进而提升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最终减少无聊感。关于自尊培养的方法,可以从引导青少年做恰当的自我提升策略、合理的归因方式及多元的自我评价入手。需要注意的是,培养自尊也要掌握“火候”,要做到不偏不倚,让青少年摆脱自卑感的同时避免自大和自恋情况的出现,否则对于无聊感的降低无济于事。同时,培养自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来看,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胜任感。自信心的增强有利于青少年积极应对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境,面对各项任务时会表现出更多的好奇心以及创造性,并能沉浸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少的知觉到无聊情绪。关于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和家长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更多成功经历,在经历中收获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以身作则或寻找榜样人物传授成功的经验,对青少年起到激励作用;也可以给予青少年更多言语上的鼓励和鼓舞,让青少年大胆尝试,挑战自我;还可以培养青少年积极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积极情绪通过拓展心理资本和应对资源,也能助力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总之,自尊和自信的培养和提升是减少无聊情绪的基础。

二是要培养青少年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自主性是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而言尤为宝贵。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只有某一活动或任务可由其自身意志支配和决定,青少年才会为之产生热情和动力。因此,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满足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求,促进青少年内在动机的形成,从而找到活动的目标和意义,降低无聊感。关于主动性的提升策略,首先要减少对青少年的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允许青少年在遵纪守法,不越红线的前提下,自主探索,大胆寻求找到自身的兴趣点并为之付出努力。其次要提升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主动性,让青少年在了解自身的亮点、优势和价值的基础上,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目标,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付出和努力置于自身的光明前景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征途中。只有“为所应为”,才会减少无聊感的产生。此外,青少年正处于“疾风骤雨”期,自控力还不够成熟,思维方式也存在片面性,这使得青少年很难静下心来审视事物与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总在寻求刺激,却发现做什么事情都可能是三分钟热度,难以摆脱无聊的侵袭。因此,除了自主性外,还可以着力提升青少年的自控力。利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中的冥想策略,帮助青少年掌握调节身心的技巧,提高做事的专注力和情感投入程度,当沉浸体验产生时,无聊情绪便会自动削减。

三是要建设良好的客观环境。青少年无聊的产生与外部刺激的缺乏有关,在干预和矫正时应注意打造多彩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由于青少年并未走出象牙塔式的学校生活,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因而校园环境的建设首当其冲,应该着力丰富学校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就学校资源而言,应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和解惑之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能够激发青少年的成长动力和探索精神,使其在成长的路上不无聊;还要为青少年建设整洁的课堂环境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以陶冶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就学校教学而言,应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合理搭配教学素材,让教学进程不断匹配青少年的“最近发展区”,因为拔苗助长会挫伤青少年的积极性,因循坐误会扼杀青少年的好奇心,都会导致无聊的产生。除了学校环境的建设外,家庭和社区作为青少年休闲的主要场所,客观环境的建设也不容易忽视。家庭可以种植盆栽、豢养萌宠等,为青少年相对单调的学习生活增添一抹浓重的色彩。社区可以量力而行,适当配备室内休闲设施和室外休闲场所和资源,让青少年的天性得以自由展现,也让青春期躁动的心灵有所安放。

四是要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的建设主要包括家庭氛围和学校氛围的建设,其对无聊情绪的削减作用往往比客观环境更大。家庭氛围不同于教养方式,它包括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整体互动模式,不局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处模式,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使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减少无聊感的产生。就家庭氛围的建设而言,需要警惕出现忽视型、批评型和冲突型家庭氛围。忽视型家庭氛围下的成员间往往缺乏充分的互动、关心和深入了解,甚至彼此之间存在厌恶的倾向,彼此对于任何一方而言都不是必需的。青少年置身于此,心理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就会感觉生活索然无味,而批评型和冲突型家庭氛围中,成员之间则增加了指责和攻击的频率,会对青少年原本的心理需求产生剥夺,都不利于无聊情绪的控制。此外,学校氛围建设对于青少年无聊情绪的预防也大有裨益。学校氛围的建设可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以及良好的校园秩序和纪律等,满足青少年的关系需求,为无聊情绪的缓解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也可以着手减轻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和学习负担,满足其胜任需求,让青少年在成功和成长的激励中体味学习的快乐和意义;还可以鼓励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以满足其自主需求,让青少年在自主探索中寻求幸福和价值。总之,只有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减少无聊感。

猜你喜欢
情绪青少年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青少年发明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