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学视域下的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论纲

2021-02-01 10:21
关键词:大雁塔丝路文学

任 竞 泽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在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背景下,作为“丝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丝路文学”研究在近些年来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而西安这一丝绸之路的起点自然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一些代表丝绸之路和长安文化的地标性建筑的“丝路学”视角研究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尤其是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其进行多学科研究意义重大,而历代大雁塔文学研究尤其是诗歌研究无疑是“丝路学”和“丝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价值毋庸赘言。

一、现状与述评

近四十年来有关大雁塔和慈恩寺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五个方面:

其一,在古代文学研究上,一方面是关于慈恩寺诗的比较研究、慈恩寺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以及大雁塔的审美形象研究,如罗婉宁《“悲”与“喜”的较量——论慈恩寺、青龙寺诗风差异》(《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王展《慈恩寺与唐代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荣晶晶《唐大雁塔慈恩寺审美形象研究》(西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荣小措《唐人咏长安佛寺诗的流变——以慈恩寺、青龙寺诗为例》(《语文学刊》2012年第15期)等。如罗婉宁认为:“唐朝佛教兴盛,诗人以佛寺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成为唐诗的一种文学风气。长安佛寺众多,其中慈恩寺与青龙寺是影响较大的两大佛寺,诗人在长安慈恩寺、青龙寺中创作的佛寺诗成为了唐朝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即呈现出慈恩寺诗风多‘悲’,青龙寺诗风多‘喜’的文化形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两寺诗风进行比较,诗风的差异与创作主体的生平经历、性格有关,与两寺社会功能特点有关。通过分析可知,诗人性格直接构成了诗歌情感,而诗歌的情感又折射出的社会人生、现实政治、宗教信仰以及时代盛衰的变迁。”[1]100-106另一方面是关于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的专题研究,如程千帆、莫砺锋《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读杜甫等同题共作的登慈恩寺塔诗札记》(莫砺锋《程千帆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胡燕青《大雁塔的几个高度——试读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兼谈高适、岑参、储光羲同题诗》(邝健行、吴淑钿《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粹诗词曲篇》,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付振华《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课堂讨论二题》(《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年第7期)、李炎《自非旷士怀 登兹翻百忧——简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娄底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等。这是与我们项目主题联系最为紧密的研究状况,严格说来只有六篇,可见大雁塔慈恩寺诗研究有很大的可开拓空间。

其二,大雁塔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著名诗人韩东《关于大雁塔》研究上,包括其与杨炼、于坚大雁塔诗的比较研究。代表性的如朱思吴《论〈大雁塔〉和〈有关大雁塔〉的主体和客体》(《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但家祥《朴素的抒情(下)——读韩东的〈你见过大海〉〈有关大雁塔〉》(《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罗瑞宁《别样的智慧——读韩东〈有关大雁塔〉及对新生代创作印象简评》(《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张洪溶《在批判中朝向救赎——韩东〈有关大雁塔〉新解》(《名作欣赏》2017年第29期)、陈大为《有关“大雁塔”的命名或续完》(《华文文学》2013年第5期)、高天成《大雁塔文化原型的古今阐释——几组大雁塔诗歌的文本比较》(《唐都学刊》2004年第3期)等。此外,与韩东、杨炼等当代吟咏大雁塔的朦胧诗相关,宏观的现当代大雁塔诗歌及其美学研究也成为近几年学者关注的对象,如王巨川《当代历史物象诗的美学原则——以“大雁塔”、“烽火台”、“圣·索菲亚教堂”为中心》(《文学与文化》2014年第3期)、张英芳《中国当代诗篇中的“长安”书写——以“半坡”和“大雁塔”为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等。张英芳认为:“20世纪80年代,诗歌写作在经历了浩荡的‘政治抒情’之后,亟需确立新的美学观念、写作规范和前行方向。在这样的诱因之下,已经淡出历史视野的‘长安’,在繁复的文化文学论争激流中,偶然又必然地回归到诗人的关照视野。本文从80年代有关‘大雁塔’书写的论争为起点,以‘大雁塔’和‘半坡’两个历史地标为中心,通过对当代诗人关于‘大雁塔’‘半坡’书写的一些经典文本的透视,对中国当代诗篇中的‘长安’书写进行解析,并在这种‘地理·文学·文化’解析中,回望、反观并进一步探索中国当代诗歌嬗变的踪迹与指向。”[2]136-142可见现当代大雁塔诗研究有10余篇,已经超出大雁塔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诗歌研究的范畴,这也更能看出本课题研究的潜在空间。

其三,对大雁塔意象意义、人格形象及其《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研究,如邓波《“塔”之意义的现象学解读——以西安大雁塔为例》(《人文杂志》2015年第4期)、唐志伟《大雁塔之人格形象刍议》(《文化学刊》2008年第5期)、史素昭《从〈慈恩传〉看唐人风貌》(《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第3期)等,其中会涉及到慈恩寺大雁塔诗的分析。如邓波一文“以西安大雁塔荣辱兴衰的历史为案例,利用现象学方法对佛塔这一人工物蕴涵的多重意义进行了分析。佛塔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具有宗教和政治双重原始意义,佛塔崇拜是早期佛教的重要特征。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推进,特别是佛像、佛寺的兴盛,佛像崇拜取代了早期的佛塔崇拜,佛塔的地位与意义发生了变迁。在中国传统技艺与人文化、世俗化的文化背景下,佛塔逐步产生了世俗化的功能,从而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获得了重要的文化意义。”[3]8-18

其四,关于大雁塔和雁塔题名的名称源流考述论文,如申秦雁《西安大雁塔名称溯源补正》(《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2期)、王泽民、巨亚丽、王磊《西安大雁塔名称溯源——兼论九百年来的一个误解》(《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郭丽娜《“大雁塔”的由来》(《小学教学参考》1996年第3期)、阎文儒《西安大雁塔考》(《史学月刊》1981年第2期)、李裕民《雁塔题名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罗小红、王勇唐《“雁塔题名”考述》(《文博》2002年第6期)等,此类论文虽然在论述考证的过程中也会引证大雁塔慈恩寺诗,但整体属于历史考古研究。如李裕民一文“为探究‘雁塔题名’的历史缘由及其特殊含义,讨论了雁塔进士题名的起始时间、雁塔进士题名石刻、‘雁塔题名’帖的著录和今存‘雁塔题名’残帖。分析认为,雁塔进士题名应当起源于张莒,‘雁塔题名’石刻和‘雁塔题名’主要是唐代的游观题名,进士题名是极少的。”[4]1-7王泽民等认为:“我国建造佛塔初期,都是塔随寺名。至今,很多塔仍以寺名相称。如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北京房山的云居寺塔和陕西扶风的法门寺塔等等,都是以寺名为塔命名,一直沿用至今。大雁塔当初就称慈恩寺塔,后来沿用大雁塔,实则是九百年来的一个误解。”[5]91-93

其五,关于大雁塔书法、绘画、建筑、雕刻类研究最为繁荣,例如仅仅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书法艺术研究的论文就多达30余篇,他如王元军《唐人的雁塔题名》(《中国书画》2003年第10期)、赵汗青《凌云古今意未穷——大雁塔研究综述》(《西北美术》2016年第4期)等,不可枚举。此外更多与大雁塔相关的宗教类论文也如书画艺术类占了大雁塔学术研究的主流,虽然也与大雁塔诗有某种关系,但总体来说距离文学研究更为边缘。

综上所述,近四十年来关于大雁塔慈恩寺的研究论文多达150余篇,涉及到文学、宗教、历史、考古、书法、绘画、艺术、美学等诸多学科,但是与我们论纲相关的古代文学研究却颇为寥落,且角度也不够多维宏阔,而系统的慈恩寺大雁塔诗研究专著还没有,只有几部著作如《大慈恩寺志》[6]432《大慈恩寺》[7]等在辑录历代慈恩寺诗及考证典实时涉及部分慈恩寺诗的论述。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从丝路学及其丝路文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留下了丰富的空间,并且这一研究显然可以对“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具有很好的参与推动作用和现实实践意义。

二、大纲与问题

关于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的研究思路和视角选择,我们在全面搜集整理、分类阅读自唐以来的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歌的基础上,按照朝代的发展脉络包括唐代、宋金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历史、佛教、艺术、美学等学科背景,对唐以来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歌进行不同视角的文学史和批评史研究,同时梳理诸如经典诗人经典诗作的经典化原因和经典化历程,进而观照其在“丝路学”和“丝路文学”中的学术地位和文化意义。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论文章节结构和框架内容大体如下:

(一)“丝路文学”及其大雁塔慈恩寺诗研究述评。“丝路文学”是丝路文艺、丝路文化及丝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引发研究热潮,大体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在理论上对“丝路文学”的定义特征及其价值意义的讨论和争议;在具体研究中则从不同文体形式诸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观照与丝绸之路及一带一路的关系,其中丝路唐诗研究最为兴盛;丝路文艺、丝路文化及丝路学研究与丝路文学研究的影响关系等。尽管近年来“丝路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有一些缺陷和存在一定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以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慈恩寺大雁塔诗研究则涉及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及其意象意义、人格形象、名称源流、书法绘画、建筑雕刻等方面,成果也很丰硕。其缺陷和不足在于:一方面,将二者结合起来,从“丝路文学”的视角研究慈恩寺大雁塔诗,以见其在“一带一路”文学和文化中的地位意义,此类论文还很少见;另一方面,现有的慈恩寺大雁塔诗研究往往是一些个案分析,从唐诗史、诗学史及其批评史的宏观视域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还没有,凡此也都体现出本文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慈恩寺大雁塔诗的诗歌史演进及经典化途径。自寺塔建成之日起,唐宋金元明清以来历代帝皇将相、重臣士子、文人墨客吟咏慈恩寺诗便绵延不绝,形成了慈恩寺诗自身的演进历史,这无疑是中国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尤盛,并体现出初盛中晚的鲜明唐诗史发展轨迹,从中也反映了慈恩寺诗的经典化途径。其历程大体包括唐代慈恩寺大雁塔诗研究的兴起和兴盛、宋金元的延续、明代的复兴和清代衰落这样几个历史时期。

(三)慈恩寺大雁塔诗的唐诗史意义。历代慈恩寺诗中以唐代最为代表,沿着初盛中晚这一诗歌史分期轨迹而行,每一时段中经典诗人和诗派精彩纷呈,唐诗史意义重大。具体来说,高宗皇帝《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谒大慈恩寺》,玄奘《奉和太宗游大慈恩寺》,以及上官婉儿《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开其端。 初唐几组奉和皇帝登慈恩寺浮屠应制诗扬其势,奉和文人包括许敬宗、崔日用、沈佺期、宋之问、李峤、崔湜、李适、刘宪、苏颋、张说、李乂、卢藏用、薛稷、赵彦昭、萧至忠、李迥秀、杨廉、辛替否、王景、毕乾泰、麴瞻、樊忱、孙佺、李从远、周利用、张景源、李恒、张锡、解琬、郑愔、李泌等国之重臣和著名诗人,君臣唱和,揄扬声势,颂圣礼佛,天威浩荡,从一开始就将慈恩寺诗抬高到与大唐开国之政治文化宗教等同的神圣地位。盛唐时,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及其高适、岑参、储光羲等和诗一组为代表,虽数量不多,但以老杜在唐诗史及中国诗学诗上的地位而彪炳史册,向为历代杜诗学研究者所宝重。中唐则以韦应物发端,耿湋、李端、司空曙等大历才子和元稹、白居易新乐府运动之诗派为中心,卢纶、章八元、武元衡、权德舆、杨巨源、欧阳詹等为助,将慈恩寺诗研究推向顶峰,其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得以凸显。晚唐贾岛、姚合、李君和、周弘亮、陈翥、曹著、卢宗回、沈亚之、施肩吾、李远、许浑、刘得仁、赵嘏、刘沧、李频、许棠、张乔、郑谷、徐夤、曹松、李洞、杨玢、荆叔等为代表的登临、游览、咏物、避暑、晚宿、题赠之作,悠闲寂寥中透着末世衰瑟景象。

(四)慈恩寺奉和应制诗的开风气意义和诗学史价值。慈恩寺诗从奉和高宗、中宗、则天皇帝的几组应制开端,如众星捧月,一班宰相重臣诸如许敬宗、崔日用、沈佺期、宋之问、李峤、崔湜、李适、刘宪、苏颋、张说、李乂、卢藏用、薛稷、赵彦昭、萧至忠、李迥秀、杨廉、辛替否、王景、毕乾泰、麴瞻、樊忱、孙佺、李从远、周利用、张景源、李恒、张锡、解琬、郑愔、李泌等通过登临游览和歌功颂德,借吟咏慈恩寺诗体现大唐帝国政治宗教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将应制诗这一独特诗体推向高峰,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

(五)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的层累性阐释及经典化过程。历代慈恩寺诗史中,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最为经典,其经典地位的确立,一方面,诗中讥讽天宝时事的关注现实精神与历来奉和应制诗的颂圣礼佛及歌功颂德迥然不同,另一方面,千家注杜的层累性阐释及历代诗话诸如《珊瑚钩诗话》《岁寒堂诗话》《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草堂诗话》《唐诗纪事》等的载录传播也起到重要作用。对此,一些学者诸如程千帆、莫砺锋、胡燕青、邝健行、吴淑钿、付振华、李炎等已有所论述,但是我们将其放在唐诗史及其历代慈恩寺诗史的史学视野中来关注并进行多角度的比较研究,挖掘其关涉丝路学、丝路文化、丝路文学、长安学、唐诗史、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及其杜诗学等丰厚内蕴及学术价值,当会有所创获。

(六)宋金元慈恩寺诗的延续及雁塔题名的隆盛。包括宋金元慈恩寺大雁塔诗对唐人的继承与新变、宋诗中“雁塔题名”的文化心理、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在宋代的经典化过程。其中,以慈恩寺为题的诗歌创作很少,包括宋李复《慈恩寺枸杞》、洪皓《次韵重九登慈恩雁塔帅漕见邀》、元王沂《冬日同李仲善登慈恩塔》、余阙《赋得慈恩寺塔送李惟中赴西台侍御》等,只是延续而不至断绝。当然将慈恩寺塔意象融入诗中的诗作则不计其数,这其中以陆游《赠道友》“忆在长安烂漫游,大明宫阙与云浮。今朝偶上慈恩塔,北望芒芒禾黍秋”一诗最为人所称道,小注称“唐含光殿与慈恩塔南北相直”,将黍离麦秀、荆棘铜驼的悲凉之感描摹得淋漓尽致。作为慈恩寺和大雁塔最为荣耀的典实之一,“雁塔题名”虽发源于唐代,但于唐代进士士子来说更多是科举实践,相关记载和诗歌沿用都很少见,到了宋元在科举进一步兴盛的态势下,则成为文人士大夫在诗歌中征引炫耀的普遍现象,据粗略统计,有近八十余家别集中数百首诗反复提及,如杨亿、张耒、陈与义、王庭珪、刘子翚、孙觌、张元干、黄公度、周紫芝、林光朝、王十朋、楼钥、洪适、范成大、杨万里、张镃、陈造、张拭、姜特立、刘宰、赵汝鐩、真德秀、刘克庄、韩淲、姚勉、马廷鸾,元王义山、方回、陆文圭、刘将孙、王恽、袁桷、杨载、萨都拉等,其中楼钥、洪适等更是数十次反复吟咏引用,其中寄托了宋元文人独特的文化心态和创作心理,值得深入研究。

(七)明清慈恩寺大雁塔诗研究。包括明清文学流派与慈恩寺大雁塔诗、明清总集中唐慈恩寺诗的统计分析与分类概观、明清对唐代登慈恩寺塔奉和应制诗的接受与评论等方面。相对于宋元,明代以慈恩雁塔为题的诗歌多了一些,如童冀《诗会分韵得慈恩寺塔》、郑潜《通州宿慈恩寺简古源上人》、王绅《雁塔秋声》、李东阳《候马北安门外游慈恩寺后园有感》、李东阳《九日游慈恩寺叠前韵》《再游慈恩寺留僧瑢画卷》《慈恩寺偶成》《重经慈恩寺忆张沧洲题瑢僧故庐》、倪岳《慈恩寺》、程敏政《慈恩寺》、邵宝《拟游慈恩寺用涯翁韵》、顾清《桧亭示和涯翁慈恩寺二诗次韵奉答》《和师邵春日登慈恩寺镜光阁及归途即事》、李梦阳《九日慈恩寺阁》、边贡《中秋慈恩寺登眺过崇国寺分体二首》、何景明《九日登慈恩寺阁三首》《慈恩寺》、徐祯卿《九日期登大慈恩寺阁不果寄献吉》、王慎中《三日偕容台诸僚友游大慈恩寺登镜光阁即席赋》、黎民表《大慈恩寺即海印寺中有镜光二阁今废为内教场》等,其中“茶陵诗派”李东阳的慈恩寺组诗引人注目,并在众多诗歌中反复用慈恩寺意象,值得独立考释研究;而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等“前七子”诗派的共同吟咏慈恩寺诗也是很好的研究课题。此外,明代诗人诗作中也如宋元一样大量引用雁塔题名典故,兹不赘举。到了清代,慈恩寺大雁塔诗呈衰落之势,诗作极少,其原因耐人寻味。

(八)慈恩寺大雁塔诗的丝路文学意义。包括唐诗史及其经典化意义、文学史和批评史价值、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价值、“丝路学”及“丝路文学”意义及大雁塔诗研究对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其他六个遗址点研究的路径启示等方面。作为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的重要一极,由于玄奘在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以及慈恩寺玄奘译经及大雁塔储藏经文的特殊作用,故而慈恩寺大雁塔诗在丝路学、丝路文化、丝路文学、长安学、唐诗史、杜诗学、宗教学、科举史等众多学科中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文化传播意义。

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丝路文学”对上述八个论题进行史学梳理,重点在唐代初盛中晚四期的诗史研究,这主要考虑到唐代是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创作最为集中繁荣的重要时期,相关诗学文献也最为丰富和集中,故而如何对以宋之问、沈佺期、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韦应物、元稹、白居易、李端、司空曙、卢纶、贾岛、姚合、权德舆等经典诗人诗作进行初盛中晚的唐诗史分期研究是本文的重点,而几组登慈恩寺奉和应制诗及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的经典化过程研究又是这一时期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后者对“杜诗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要对如下难点有所考虑和准备:一、如何在浩繁的唐以来别集、总集、类书等典籍中竭泽而渔地搜集整理校勘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歌文献。二、如何从文学史和批评史的视域对唐以来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学文献进行分期分类分析考辨以见其诗学史意义和文献学价值。三、如何在“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背景下对唐代慈恩寺大雁塔诗进行研究进而挖掘其“丝路学”和“丝路文学”的学科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方法与意义

作为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笔者曾以“丝路文学视域下的历代大雁塔小雁塔诗歌研究”为题申请2020年度协同中心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并准予立项,同时以“丝路文学视域下的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歌研究”为题申请到西安市社科基金“丝路专项”一般项目。故而研究思路上,紧紧围绕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整体目标规划,着眼于当前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陕西文化发展现实,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历代慈恩寺诗进行研究,从“丝路文学”的视域对唐以来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学文献进行分期分类分析考辨以见其诗学史意义和文献学价值,进而挖掘其“丝路学”和“丝路文化”的学科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方法上采取“四结合”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文献考据与规律探寻相结合。文献考据法是本论纲的基本研究方法。全面地收集、整理、考证、校勘唐以来历代典籍中相关慈恩寺大雁塔诗学史料,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时代背景,科学认真地梳理和总结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批评史上的发展规律和地位影响。第二,古今与中西比较相结合。在唐代、宋金元和明清三个慈恩寺大雁塔诗学史的专题研究中,无论是淬炼经典诗人诗作中的文学观念和文化意蕴,还是寻绎唐宋元明清别集总集选本中的经典诗人诗作的收录标准和经典历程,都要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开凿西域的丝路传播,再进行古今中西纵横比较,从中寻找出唐以来慈恩寺大雁塔诗的传统现代诗学观念及其丝路文化传播效应。第三,社会现实和文学理论相结合。本文首先是具体而微的实证研究,从唐以来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的诗学观念史的实际出发,再现和还原历代尤其是唐代初盛中晚诗史中不同时期慈恩寺诗的本初生态,并在“丝路学”和“丝路文学”学科理论指导下对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中所体现的诗学观念进行合理的现代阐释,以见其在“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背景下的社会现实意义。第四,宏观史学视野与具体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本研究既立足于宏观的文学史批评史视野,纵向梳理唐代、宋金元和明清三个历史时段中慈恩寺大雁塔诗的诗学观念嬗变轨迹,也注重诸如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及其历次奉和应制组诗等的个案考察,做到二者的相互支撑与补充。

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研究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包括如下几点:其一,唐诗史与文学史意义。本课题文献搜集及研究以唐代慈恩寺大雁塔诗为主,相关诗人诗作贯穿唐代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且多为诸如宋之问、沈佺期、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韦应物、元稹、白居易、李端、司空曙、卢纶、贾岛、姚合、权德舆等著名诗人,故而其唐诗史意义不言而喻。此外,以唐代为主并结合宋金元和明清时期的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史发展演变研究,为重写文学史提供了一定的史料来源和研究基础。其二,批评史与杜诗学意义。历代文论文献尤其是历代诗话中有大量对唐以来历代慈恩寺大雁塔诗及其诗人本事的评论文献,其中对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的评价史料尤为丰富,这无论对文学批评史还是杜诗学研究都不无裨益。其三,“丝路学”和“丝路文学”意义。这是本文的重点。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的政策背景下,作为既相关又独立的“丝路学”和“丝路文学”研究方兴未艾,而唐代慈恩寺大雁塔诗研究为丝绸之路起点的“丝路文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丝路学”的学科树立具有很好奠基作用。

理论意义之外,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慈恩寺大雁塔又是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的地标性佛教建筑,故而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慈恩寺大雁塔诗研究还具有很好的社会现实意义:其一,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开发研究的实践意义。大雁塔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其进行开发研究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其二,作为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七个遗址点之一,大雁塔诗研究对于其他六个遗址点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等研究具有学术方法和研究路径的启示作用。其三,以此为基础,我们通过对中国境内陕西段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等七处遗址的相关文学文献进行全面整理与研究,规划以这七个遗址点为中心的“丝路游”构想,为以这七个遗址点为中心的“丝路游”规划想点子,做方案,尤其是在这一文化线路旅游策划中融入诗意的文学因素,切实让这一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之,慈恩寺大雁塔诗可以说是定义“丝路文学”的一把钥匙,或者说是透视“丝路文学”的一个窗口。我们知道,作为“丝路学”学科的分支学科,在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10日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丝路文学”在近五年成为学界研究热潮,其中如何定义“丝路文学”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石一宁认为,丝路文学至少有两种涵义,一是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二是题材涉及丝绸之路的文学[8]。李继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丝路文学”的概念及研究路径和方向,认为:如今关于丝路文学的广义、狭义或概念、范畴的理解已经出现不同的声音,难以给出绝对正确或明晰的定论,但毫无疑问,“丝路文学”的核心内蕴就“是丝路开拓精神的衍生和升华”[9]120-125。就本文来说,慈恩寺诗与玄奘大师的关系注定了其便是“丝路开拓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知道,大慈恩寺从它建成的那天开始,就与千古一人玄奘大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里既是他译经弘法的地方,也是他创立的法相唯识宗的祖庭所在地[6]3。玄奘的这种丝路开拓精神,太宗、高宗等都有总结和称赏,如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赞扬玄奘法师“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警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6]159,高宗《述三藏圣教序记》所谓“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往返,十有七载”[6]161云云,皆是。在研究路径和方向上,李先生指出“从古今最基本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入手,便不失为一个必要的研究方向”[9]120-125,这自然也是本文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猜你喜欢
大雁塔丝路文学
掀起大雁塔的“盖头”来
我们需要文学
大雁塔
大雁塔即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唐文化符号在现代广场景观中的应用——以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为例
丝路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