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礼刚, 邹明嘉
(昭通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b管理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十八大后习近平于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庄严宣示,也是贯彻十八大精神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宣言。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奋勇前进。“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呈现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个层面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呈现出三个维度的结构布局和价值指向,即国家富强的“四梁八柱”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民族振兴的传动装置是“四个自信”,人民幸福的定位坐标是四元共享发展。
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维度,指“国家富足而强盛”[1],它从宏观视角来界定国家发展呈现的状态,不同于从微观着眼单指经济“富强”的指向。“四梁八柱”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框架,在此比喻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中央擘画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蓝图,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筹划,是国家富强的“四梁八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开启实现国家富强的征程,构建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经过披荆斩棘的改革和锲而不舍的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搭建国家富强的“四梁八柱”,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行曲,为国家富强固本强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勾画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国家富强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中所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结合中国发展实际,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形成的产物,是从国家层面搭建从富(富足)到强(强盛)的总体框架,既具备实践的力度和向度,也具有理论的尺度和精度,其内涵丰富、内核有力、内容具体,包含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统筹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一体化全方位共同发展。
经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中心,是国家富强的“梁担”。回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秉持递进式的发展路径,从“三步走”发展战略到新时代的“两个战略安排”,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力度和向度,坚持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为精度和尺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9 32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 917元,扣除价格因素,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7 0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565元,扣除价格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1 986元。[3]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 015 9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 834元,扣除价格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 37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131元,扣除价格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 204元,[4]发展成绩喜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收官,历史性成就催生继续向前。不忘初心,稳中求进,锚定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时,现代化强国的夙愿必将化为现实,人民群众收入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终将实现。
政治建设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支柱,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政治建设的反作用,政治清明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列宁说过:“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5]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指出政治的根本属性是由经济的根本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性质决定我国政治建设的目标和本质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002年12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6]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始终沿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条主线发展前进,不断彰显其优势和优点。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力度的有机统一,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实现国家富强的实践逻辑决定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尺度和实践准度的有机统一。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重要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以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人民民主,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实现民主。1953年,根据当时的社会特征和具体状况,全国人大代表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为8:1。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向前发展,民主政治革故鼎新的步伐也没有停止,人民参政议政的平台越来越平等化。通过政治体制不断变革,1995年,农村和城市代表代表比例由8:1变为4:1,2010年,比例由4:1变为1:1。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同时段都表现出,人大代表来源于不同的劳动行业、工作领域,特别是各少数民族都不少于一名代表,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孟子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7],法治在治国理政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强度和实践准度的有机统一。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从实践领域推进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逐步构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为实施法治提供有效范本,使依法治国迈上更高水平;党带领人民又从理论领域坚持与时俱进品格,以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为指导,凸显法治建设的途径和方向。以根本大法为统领,明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治政、坚持依法治国关键是依宪治国的思想,秉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理念,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体系,不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政治建设是动态进程,法治建设也是吐故纳新的过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功成名就非一时之功”。
先进文化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支柱,建设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容。文化建设的内核是文明,文明彰显一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持续不断熔铸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继承和创新的产物。1981年,共青团中央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号召全社会共同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紧握文化建设的根本;迈入新世纪,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使之成为文化建设的主线;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高层次的创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路径始终都抓住一条主线,即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始终都把中国精神镶嵌在文化建设之中。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不断凸显文化建设的精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不断显现文化建设的尺度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知行,不断呈现文化建设的力度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践履,不断表现文化建设的向度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阔步前进。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国家富强的支柱。社会和谐围绕以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内容,逐步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工程。教育部举办的教育2020“收官”新闻发布会指出,“经各地测算,今年全国学前教育总体上能够实现85%的普及目标和80%的普惠目标”。[8]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21.26万所,招生3 507.89万人,在校生1.54亿人,专任教师1 001.65万人,九年义教育巩固率为94.8%。[9]2021年2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36 099.65万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其中职工医疗保险34 422.85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01 676.80万人。[10]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和设施20.4万个,床位共计775.0万张。全国共有孤儿23.3万人,基本生活保障平均标准1 073.50元/人·月,全国共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1 085.7万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1 368.5万人。[11]新发展格局将展现社会建设的更高水平,保证全体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社会建设的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为社会建设尺度,实现中国智慧的现代化社会基层治理为社会建设的向度,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社会建设的精度,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追求,也是国家富强的必然。
生态良好是国家富强的支柱,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内容,良好的生态是人能够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2]十八大以来,党提出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建设政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紧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建设向度,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建设尺度,确保绿色生活循环生活低碳生活的生态建设精度,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力度,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复位,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复返,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同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根据2020年6月公布的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5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比46.6%;180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比53.4%;337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全国地表水监测的1 913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占比74.9%;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监测的1 610个水质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占比79.1%。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51.3,生态质量处于一般水平。生态质量优和良的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4.7%。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级各类保护地逾1.18万个,保护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0%、管辖海域面积的4.1%。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为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96%。全国草原面积约占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约41.7%。[13]新发展阶段,生态不断走好是健康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奋进新时代,迎接挑战、化险为夷能力水平的体现。持之以恒生态文明建设,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临,“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将不只是意境。
每一种文明都积淀一种民族精神,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彰显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禀性,积蕴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和伟大的梦想精神。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蹂躏让中国盛世的余晖殆尽,中华民族开始救亡图存的历程。农民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没有叩开民族复兴的大门,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夙愿,开启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征程。
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一个维度,要义是使中华民族兴盛起来。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紧密握住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是从不同视角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变量。国家富强侧重展现国家发展的物质硬核,民族振兴偏向呈现国家发展的精神情怀。民族振兴昭示中华文明,是文明传承的静脉,是中国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精神力量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四者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成就和历史变革,离不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望未来的发展蓝图,必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民族振兴是党带领中国人民驾驭中华号航船的动力源泉,“四个自信”犹如民族振兴的传动装置。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问题导向和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日臻完善民族振兴的装置——四个自信,让伟大复兴的航船行稳致远。
道路问题是事关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决定命运,道路的选择决定事业的前程。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百年奋斗目标”蓝图。回顾昨天,昂首阔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力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审视今天,坚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化为现实;展望明天,笃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远景才能梦想成真。道路自信是民族振兴的传动装置,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梦想,必须始终不渝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启锚新航程、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与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框架,是民族振兴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的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4]119十八大以来,在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基础上,党带领人民不断巩固和筑牢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涵盖经济、政治、法治、文化、民生、党建、国防、外交、生态、党的领导等领域,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统一体,并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运用法治的运行模块,逐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说:“看一个制度好不好、优不优越,要从政治上、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握。”[14]1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长期实践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及时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制度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维护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布局民生福祉,美化环境生态,特别是应对“脱贫攻坚”困局,处置灾、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共建“一带一路”等,越来越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制度自信是民族振兴的传动装置,要让中国这艘航船胜利到达彼岸,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的优势和特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民族振兴的行动指南,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没有理论的指引,行动就缺乏指南,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就会南辕北辙。过去的革命胜利、成功改革、获取的建设成就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未来的发展也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意义重大。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人民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党始终紧紧抓住科学理论本质和中国的时代特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我们奋勇前进的思想武器。正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先进思想是前进的旗帜,回看近十年来的发展成就深深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和导航。理论自信是民族振兴的传动装置,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必须让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让正确理论指引理想的方向,让正确理论坚定信心信仰信念,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让先进的思想导航,接续开创新成就新格局新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振兴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从秦俑、汉丝绸到南北朝壁画、彩塑,从隋开科举、唐兴学府到宋推崇自然科学、明传习农业手工业技艺,从易经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筑长城、修水利、开运河到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一幅幅生龙活虎的画面,一串串和谐美妙的字符,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赞歌,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禀赋,铸就了血脉相连的文化底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党把革命的实践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型发展、创造型转化,形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获得胜利、中国建设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时代,结合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产生了诸多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精品佳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文化自信是民族振兴的传动装置,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涌现中国革命文化活力,呈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张力,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文化吸引力,让社会主义文化之“画”生色,让社会主义文化之“画”添香,戮力同心,不断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篇章。
对创造主体的不同回答有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科学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客观规律,为极大限度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准绳。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因为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她的初心和使命表明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就是为什么人、做什么事的问题。走进新时代,初心和使命就是步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是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人民幸福的内容是丰富的、具体的、生动的,既可量化分析,也可定性认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追求,也是人民幸福的要旨。实现人民幸福如共享发展的坐标轴,共享发展的指向“四个元”(动态)则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定位坐标,内涵具体。
一个元定位于共享的覆盖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明确共享发展的主体是全民共享,这是理论的力度和实践的尺度的有机结合。让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准确把握,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应有之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应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部分人共享、一部分共享。”[15]结合中国初级阶段的特点,为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收官,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问题,习总书记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2]66针对全国7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状况,2015年11月,国家发布加大力度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坚持“六个精准”,力求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底公布的信息显示,全部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民共进全面小康社会是全民共享最好的明证。
一个元定位于共享的内容,回答“共享什么”的问题。坚持全面共享,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是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成果的共享,体现人民幸福的广度和厚度的有机统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落地,目的就是促进全民全面共享。十八大以来,国民经济实现翻番,人民群众经济收入实现倍增长。跨入新世纪,大学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2020年完成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农村专区义务教育质量,比例达到95%巩固率[16],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午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厕所革命,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乡村振兴转变,人民在生活中越来越享受发展带来的实惠。
一个元定位于实现途径,回答发展成果“谁建谁享”的问题,坚持共建共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硬度的有机统一。经济学原理表明,社会财富是价值的表现,而马克思则深刻揭示,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使用价值或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化在里面。”[17]唯物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财富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劳动)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着决定作用,其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因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同时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始终秉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确立并如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基本分配制度,伴随一系列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和措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18],为“劳动致富”提神振气;跨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为“谁劳动谁享有”确定了更加有效的平台;进入新时代,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按劳分配的制度体系扫除了阻碍发展的藩篱。尊重人民劳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为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鼓劲加油。
一个元定位于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回答凭借“什么步骤”来共享的问题。坚持渐进共享,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轨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度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经济条件。审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沿袭了两千多年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耕社会传统,没有兴盛的资本主义发展形成的工业化基础作为后盾,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共同富裕必然要经过量的积累,通过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来完成。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通过“温饱-小康-现代化”三步来实现量变质变的发展;迈入新世纪,在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万众一心,加足马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新时代,发展势头更加喜人,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收官的基础上,持续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把创新发展战略列于首位,未来十五年奋争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同时,党不仅从微观着手解决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密切的相关问题,还从宏观处进行经济发展战略布局。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针对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坚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为引领,协调推进东部发展“升质”战略、西部大开发“提质”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换质”战略、中部崛起“促质”战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着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久久为功,让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现实。
梁柱已经搭好,传动已经配置,坐标已经定位,中国梦的具象框架已经构建。只要各族人民携起手来,戮力同心,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必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