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推进一流本科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青岛大学“四个融合”工作路径为例

2021-01-31 19:30夏东伟
山东高等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本科生育人思政

夏东伟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266071)

2015年国务院颁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全国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与经验。到2021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总规模达4183万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到54.4%,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1]地方院校在校本科生约占91%,研究生占51%,已然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站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到普及化发展的新起点上,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对地方院校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发展的探究迫切且必要。

近年来,青岛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按照“一流本科、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发展逻辑,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探索形成了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融合”的“四个融合”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路径。“四个融合”以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改革、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为突破口,打破学科专业藩篱、进行资源要素重组、强化理论实践一体,推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进入快车道。

一、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融合

以高水平学科引领专业一体化发展,夯实学科和专业两大基石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目标引领,提升协同创新和内涵建设,突出开放共享和资源整合。学科是对知识的分类,学科建设是在特定的知识领域进行知识创新,关键是方向和队伍。学科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凝练方向,组建队伍。专业是一系列课程的柔性组合,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持续优化的过程,关键是课程建设,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本科教育层面,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之间是相互依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2]

(一)理顺二级学院与学科专业关系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学科与专业的组织领导、管理体制、规划建设以及评估和激励机制,重建基层学术组织,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发展。按一级学科理顺专业归属,专业跟着学科走;按二级学科设置系所等基层学术组织,在基层学术组织中设置教研室。把专业课程落实到教研室,在基层学术组织中实现学科方向和课程组、PI团队和教师团队一体化。青岛大学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专业学位类型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专业学位类型69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山东省一流学科8个;学校及学科获评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和高峰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优势特色培育学科3个;10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校目前设有34个学院和1个医学部,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79个,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研究生教育学科覆盖所有本科招生专业,具备条件发挥优势特色学科在专业建设引领作用。

(二)注重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

深化对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做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统筹规划。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学科建设产生的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为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等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最新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资源;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协同,打破学科与学科、学科与专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藩篱,破除各自为战、互不融通的壁垒,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通互融,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以一流学科的人才、队伍、团队和实验室、科研设备、科研项目等为依托,助力一流专业建设,培养优秀专业带头人,开展学科梯队和教学团队一体化建设,着力提升教授、博导、硕导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全面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促进学科前沿知识进课堂,夯实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学科专业兴趣,更好适应学科发展方向。

(三)强化学科对专业的支撑

充分利用学科建设资源,把本科教育教学的内容要素如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等统一纳入到学科建设目标任务中,“十三五”以来,投入学科经费1.83亿元,用于改造本科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专业13个;以大类招生、微专业、创新实验班,前沿课程等抓手,提升培养质量,打造专业特色。学校依托优势学科打造“新工科”专业建设青大样板,新增机器人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打造图灵创新实验班、智能制造实验班、海信班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验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成长生态圈;依托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金融、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等学科优势,支撑获批金融学、经济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等专业成果,在此基础上开设“量化金融与金融科技”和“跨境电子商务”两个创新实验班,利用学科建设经费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金融业务模拟实验室、金融科技实验室、大数据金融分析中心等本科实验室建设,配备科研数据库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实现本科生在真实应用场景下的科教融合培养。

(四)突出学科优势,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结构调整

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引领,学校按照“控制规模、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打造特色、质量优先”的原则推进专业现代化改造,建立以优势特色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分类管理和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依托17个博士学位点和7个优势学科群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结构调整,2018年起停止弱势老化专业27个,新增新兴专业4个,将招生专业由102个优化调整到79个,“瘦身强体”成效明显,所有学院均建立了完整的本研培养体系;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3个,2018年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个,2019年以来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具有省级以上专业称号的专业占招生专业比例近60%。

二、教学与科研融合

学校以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创新实验班、高端学术论坛等为载体,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和育才优势,实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一)让优质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课堂、进实验室、进教材

科研成果引入课堂,转化为教学内容,固化到教材中,培养本科生创新素养。基础医学院积极将帕金森病研究成果等最新研究成果引入“人体生理学”课堂教学,积极打造“两性一度”课程,获批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化学院将团队啤酒发酵过程控制技术取得的研究成果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出版使用60余万册,2021年获首届国家教材建设奖二等奖。科研项目转化为本科生的大创项目,以大创项目为切入点引导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形成“科研项目-大创项目-毕业设计”三级联动四年不断线创新训练机制。“十三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820项,鼓励导师或研究生开放科研项目,吸纳优秀本科生参与,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设计和自主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让学生勤于思考,授之以渔,获得成就感体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立科研平台全部为本科生开放制度,促进高水平实践育人

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一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一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一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38个。各级科研实验室、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全部向本科生开放,依托科研实验室每年开设本科专业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服务约7500余本科生创新训练,让本科生接触专业领域先进仪器设备和研究思路,拓宽专业视野,提升创新意识。例如自动化学院在教学与科研融合中,注重名师与名团队的引领作用,利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等平台,为自动化专业学生提供了一批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推进省级“智能测控与网络系统”等虚拟教研室建设,为学生打造计算机测控技术、智能测控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在自动化与智能制造领域交叉融合和推广应用的知识殿堂。

(三)发挥创新实验班优势

2012年起,学校开设华大基因生物技术创新实验班,把学术训练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发挥高层次人才优势,增设学科前沿和新兴交叉方向的课程,推动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十年来,创新班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从一个增加到十余个,2021年开设华大基因生物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国学)、公共管理数据科学、语言大数据、上合英俄双语、巴斯德生物技术、科技时尚纺织、跨境电子商务、软件工程、数字经济与智能管理和量化金融与金融科技、张嗣瀛院士班、图灵班等创新实验班。历史+国学创新实验班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式、国际化的培养体系,增设交叉性研究性实践性课,设置全英文专业课、国学经典研读课和学术前沿教育课;华大基因生物技术创新实验班采用青岛大学、国外高校、华大基因研究院三段式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注重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软件工程类创新实验班夯实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依托NIIT联合培养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医工、理工等交叉培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21年创新实验班继续深造率比同专业平均深造率高出15%-35%,其中历史+国学创新实验班继续深造率比该专业平均深造率高出35%;华大基因创新实验班应届考研率达到70%,名校(院)录取率达到90%以上。

(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开设《创新创业基础》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成“面向全员、融入专业、强化实践、形式多样”的课程群。建立专兼结合、校内校外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形成开放式、动态化的创新创业导师聘用机制,通过课题立项、业务培训、学术研讨等形式,提升“专创融合”教师教学能力和指导服务水平,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丰富训练实践体系,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省市校级科研平台,推动科研项目、成果等及时转化为创新创业资源,建立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学科竞赛和大创项目培育遴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创新的潜能,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参与率和获奖率,助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梳理全校各类创新创业学生组织,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会及各学院理事会建设,完善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使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组织深入学院及学生,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交流平台,促进本研创业教育一体化,组建本、硕、博联合学生创业团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统一领导,优化创新创业学院组织架构,建立“校院联动、多部门合力”的双创教育联动协调机制,齐抓共管,协同发力。优化创新创业文化生态,选树创新创业典型,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把创新创业成果纳入职称评聘、青年卓越人才、特聘教授、首席专家考核指标体系。

三、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

学校通过完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内容建设、能力提升和评价激励等方式,促进广大教师坚守教书育人的主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相继出台《青岛大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青岛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学校、各部门、各学院联动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一)强化教师思政,打造育人为本的一流师资队伍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思政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注重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将课程思政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常规内容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引导新教师尽快融入课程思政建设;通过组织相关教学比赛、专题辅导等方式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施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制度;建立每周四下午基层教学组织集体教研制度,开展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对教研制度。建立课程建设标准,对未包含课程思政内容的课程实施“一票否决”,在课程评教、一流课程遴选、验收等环节提高课程思政考核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教师教学荣誉体系,完善教师教学奖励机制,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激发教师荣誉感和积极性,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二)创新模式方法,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

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部和校院两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通过“新入职教师思政课”“名师有约”“教学漫谈”等思政品牌活动,提升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通过“有温度的解剖课”“专业精神我来讲”等创新形式,挖掘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建设全过程,科学合理纳入专业课教材、讲义和教学大纲,作为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分级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逐步达到门门讲思政、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挖掘育人元素,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印发实施《青岛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课堂教学理念,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打造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思政育人体系。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举办课程思政说课比赛等遴选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优秀课程、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团队,建设3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00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00个校级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实现课程思政院部全覆盖。自动化工程学院的系统与控制教师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美术学院的高校美术学与美育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教师团队入选“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医学部制定课程思政示范课培育计划,评选38门医学部“课程思政”示范培育课程,10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每门课程或项目资助经费1-2万元。举办课程思政说课及授课比赛,评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疫情期间临床医学院教师通过云端在线授课,对学生进行了最特殊的思政教育;基础医学院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开展“云端导学图画抗疫——病理生理学教学组倡议学生结合疫情防控深化知识学习”活动。

(四)打造队伍思政、实践思政和学生思政综合育人体系

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党政管理人员、学长学姐、校外导师等作用,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打造校内外全覆盖式“导师思政”;建设“思政大课堂研习班”“校外导师团+实践基地”相结合的PBL学习平台,打造“杰出校友回母校”“抗疫一线云课堂”“作业写在祖国大地上”等仪式思政、朋辈思政等实践思政品牌;强化课内课外结合,帮助学生将课堂中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发现、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021届毕业典礼上,“最美支边人物”“央企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校友带给青大学子生动的思政大课堂。各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党史故事我来讲、校友访谈录、思政VR文学故事和剧本创作、短视频号开发推广、微信公众号建设推广、专业思政软件和小程序开发等思创项目,广大同学积极参加,完成的个人、团队各类实践作品、项目书达到12000多篇(项)。

四、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融合

(一)全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

2021年学校招收本科生7355人,研究生3676人,学校建立研究生导师指导一名研究生同时指导一名本科生的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促进对本科生的学科专业认知教育,提升学生对本校学科专业的认可度。[3]学校首先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药学院等师资队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的学院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学业规划和专业学习,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创新训练等,对学生进行精准化和个性化指导,对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专业性有效引领具有良好成效。在试点单位取得良好育人育才效果后,将本科生导师制在全校予以推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支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为领军人物、博士占比95.6%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型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平台,7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以及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院等6个校直属研究院,为使高水平师资队伍与学生成长成才能够紧密融合,让学生享受到高水平师资队伍的“红利”,使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学院自2017年开始全面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制定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实施意见(试行)》,每位教师每年级指导3-5名本科生,打造本硕博科研共同体。

(二)实施“三早”实践育人模式

学校各专业招生分数梯度明显,实施“三早”实践育人模式,让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因材施教。以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为纽带,以实验室为平台,让学生尽早接受科研训练,建立科研思维、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积极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以及参加各类国家级学科专业类竞赛。药学院实施“精准化导航工程”,从研究生导师中遴选出科研力量强的老师作为大一新生导师,形成导师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双梯队,“手把手”引导本科生“三早”科研创新和实践育人的局面。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和学术引领,利用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带头作用,构建了“导师指导、学长传承、项目引导、全员参与”的创新路径。

(三)实现本研课程统一管理

课程纳入一套教学管理系统,打通本研课程壁垒,实现课程统一编号,统一管理,互通互选。研究生课程丰富了本科生课程,增加了课程内容的高阶性和挑战度,本科生选修课程增加3310门,课程互选200余门/学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通识(公共)教育选修课学分互认,鼓励优秀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和跨学科专业课程,修订研究生、本科生培养方案,促进本硕、硕博连读课程有效衔接;考取本校研究生可免修本科已修的研究生课程。以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为引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学业挑战度。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骨干教师要面向一年级本科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新生研讨课,包含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行业发展方向、专业知识结构、学习研究方法、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规划。整合两阶段课程体系,在保证基础课程学时的同时,开设更多跨学科交叉课程、前沿性创新课程。

(四)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机制

在临床医学5+3等试点专业,从顶层设计上明确本研一体化培养的学生选拔、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管理模式、保障机制等,实现本科生与研究生两阶段课程体系整合,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具有疾病预防观念、临床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提升能力的医学人才。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研究生层面的培养提供优秀生源,为科学研究和创新提供人才储备。推行本校研究生推免录取生本科四年级修读研究生一年级课程,通过师生互选、团队融入等环节,促进本科生了解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内容、培养特点,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采取“导师本硕一贯制”的原则:即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硕士阶段指导选择同一位导师,对学生研究课题进行整体规划,本科毕业论文为硕士毕业论文夯实基础。推动学术讲座/论坛向本科生开放,实施夏季学期,通过高端学术论坛,拓展学生科研思维和国际化视野,为学生全面成才打造“学术盛宴”,每年夏季学期举办360余场高端学术论坛,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

2016年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从90.79%提高到2021年的92.74%,深造率从22.60%提高到37.97%。专业建设取得新成绩,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省级2个;获国家级课程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2门;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9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活力,获批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并入选山东省首批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16-2020年全国综合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列第20位,奖项数量620项列第4位,荣获全国大学生创业人物一名;2020年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39篇。思政育人成效明显,学校每年70余人应征入伍、360余人到基层和西部就业,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荣获全国军营大学生战士荣誉称号一人;“绘美南疆,闪亮丝路”服务团连续五年开展艺术扶贫;获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优秀组织奖,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竞赛国家级奖项2项;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名;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7门。

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学校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本科生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