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青岛大学为例

2021-01-31 19:30孔伟金
山东高等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五育美育思政

孔伟金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26607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与国家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仅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要求。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具有新的实践诉求,亟待开拓深度融合思路、打通深度融合路径、落实深度融合举措。

一、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瓶颈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相对脱节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目标不聚焦,“跟风式”“照搬式”“竞赛式”“精英式”功利性思想严重,脱离价值引领和思想引领,忽视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双向构建的内在逻辑不清,只注重创业技术的培养、忽略价值理念培育,只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忽略推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贯通发展,只注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形覆盖”、忽略“有效覆盖”。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智育结合不够

高校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不完善,融合度不高,呈现“两张皮”,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不完善,缺少特色。课程设置不科学,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摆在智育的核心地位,仅在原有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简单地、机械地增加几门创新创业课程,课程之间缺少逻辑性、互补性、层次性、连续性的系统设计,没有形成教育闭环,教学成效微弱;创新创业教育大多停留活动层面,未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未注重跨学科专业的交叉,严重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致使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学以致用”“学即能用”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体育相互支撑不足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所掌握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检验,是对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考量,更是对学生体力、耐力和心理素质的考验。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往往过分强调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创业者本身要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精力体力,而体育中的反复训练、勇于超越和坚韧不拔的气质品格恰恰是创新创业教育中所缺失的。因此,如何将学生的体能测试和基本体育活动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奠定学生干事创业之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打破创新创业要求的“创”和体育竞技中敢于突破的“破”两者之间的壁垒,形成在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中培养创新创业情怀显得尤为迫切。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美育缺乏高度契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如何客观认识问题、深度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而美育是培养学生感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内心的审美能力和素养的过程,两者具有高度契合性。目前高校创新创业中,还缺乏理论鉴赏、美学实践和创新创造融为一体的美创课程,在美育中,培养学生发现美、体悟美和实践美的自觉性还不高,没有形成美与创造的深度契合。依托大型艺术创作、艺术展演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还不高,在创新创业中对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感受还不全面。美育往往聚焦在“活动”层面,还没有上升到“教育”层面,跟创新创业教育所埋下的“基因”教育目标还不够紧密。

(五)创新创业教育与劳育缺乏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始终贯穿着劳动和创造的过程,而劳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高阶形式,两者相互促进,紧密融合。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过分注重“创”的形式,缺乏对“创”的内涵进行全面的认识,比如,用劳动精神涵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还有欠缺,对劳动观念的培养还没有和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对劳动技能的提升还没有和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对劳动情怀的塑造还没有和创新创业情怀相融合,“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竞赛和劳育中渗透的脚踏实地、勇于超越的精神培养结合不深,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协同发力还缺乏有效的载体和丰富的平台,依托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还不多,劳动锻炼和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还紧紧停留在学校,还没有找到创新创业教育和劳育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青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实践

(一)德育领创,以创塑德,构建“思政课程+思政大课堂+红色筑梦之旅”思创融合模式,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1.构建思创融合课程体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为谁培养人、怎么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根本性问题,实施思创融合。将双创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开设思创融合课程300个班次,覆盖全体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依托,探索共建思创融合工作室,建设了赵俊林、刘正刚等思政名师品牌工作室。发挥“德育”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

2.创建无边界思政大课堂。开展“见证抗疫故事、体悟家乡巨变”思政微视频等系列活动,在学习强国、青大思政大课堂微信公众号推送本科生作品1900篇。在全国各类思政竞赛中,多次荣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二等奖,山东省首届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基于“思政+文化艺术”模式的工作室建设探索》获第三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工作案例二等奖。在思政大课堂中,培育学生的创新和实干精神,思创融合育人成效初显。

3.打造“行走的思政实践课”。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党百年,共组织1000支队伍40000人参赛,参加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将创新创业作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培养出了主动参加援鄂医疗队,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的医学博士梁坤;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挑战杯”全国铜奖获得者刘超;情满边疆、奋斗无悔的最美支边人梁楠郁;发明缆绳成功应用“蛟龙号”的大国工匠徐连龙;扎根西北乡村、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创业带头人雷兴;入选全国百名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吴茂林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优秀学子。

(二)智育启创,以创培智,构建“专业课程+大创项目+学科竞赛”专创融合模式,培养有知识有本领有智慧的创新型人才

1.构建“全覆盖、融专业、强实践”的双创教育课程群。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定“专业融入式”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创融合。开设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和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建成20门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核心课程、52门专创融合课程、56门创新创业选修课程。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智力能力,为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

2.建立国家、省、校三级大创项目立项机制。发挥大创项目引领作用,强化培育申报和过程组织管理,近五年立项国创计划项目78项、省创计划项目99项,校级立项901项,近3万学生参与大创项目,在校生大创项目参与率超过75%。本科生江沛玉同学依托国创项目发表SCI收录一区文章,入选“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受到与会专家好评。依托大创项目培育创新实践成果,引导学生在参与大创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构建“赛创融合”学科竞赛体系。近五年,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和EI等高水平论文226篇。学生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比例超过25%,位列全国综合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20位,获奖数量第4位。荣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铜奖9项,“挑战杯”竞赛国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项。喜获2020“阿里电商人工智能挑战赛”世界冠军、青岛“市长杯”创客赛冠军。

(三)体育助创,以创强体,构建“体育课程+运动俱乐部+体育嘉年华”体创融合模式,全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1.开设融入双创基因的体育课程体系。聚焦创新创业教育素养和体育精神,实施体创融合。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扩充体育师资,完备体育设施,开设融入双创基因的体育必修课程173门,将体能测试、校园健康跑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奠定学生成长成才的身体之本,打牢学生干事创业的健康体质。

2.搭建“运动俱乐部+创新能力”体创融合新模式。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校园健康跑活动,构建起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协同联动的体育工作格局。成立足球、健美操、龙舟、帆船等30个运动俱乐部,逐渐形成帆船、龙舟、健美体操等时尚运动品牌,在各类国家级大赛中频频获奖,培养学生的专业体育精神和双创素养。

3.办好各类体育赛事。每年开展体育嘉年华赛事200余场,引导学生在竞技中培养坚持、团结的体育精神,学会体面且有尊严地承受挫折,在浓厚体育氛围中塑造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创新创业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四)美育浸创,以创涵美,构建“美育课程+艺术创作+文艺展演”美创融合模式,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1.构建“理论+鉴赏+实践”的美育课程体系。聚焦审美、人文素养、创意思维提升,实施美创融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艺术类通识课程和人文社科类课程,建成美创融合课程50门,开设2学分的美育教育通识必修课,发挥课程的主渠道美育功能,促使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认知理解、创新创造和解决问题。

2.打造艺术创作与创新融合育人范式。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多学科专业协同参与创作的歌剧《韩信》《敦煌之恋》,融合10学科3000余名学生参与创作表演,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天桥剧场首演,巡演10余场,20000余人观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了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素养。

3.开展形式丰富的美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专业学科和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创新开展艺术实践活动。青岛大学音乐合唱团、交响乐团、舞蹈团每年举办100余场文艺活动,参与学生过万人,涵养学生文化素养。美术学院“美润昆仑”美育项目,以“行走的微党课+美育课”形式,让师生成员们在行走的红色实践活动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五)劳育践创,以创促劳,构建“劳育课程+社会实践+创业竞赛”劳创融合模式,培育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人才

1.构建“劳动+创新创业”融合课程体系。聚焦复合型人才培养,发挥劳动教育在育人体系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实施劳创融合。以创新创业作为劳动的高阶形式,建成“劳动+创新创业”融合课程40门,编制劳动教育教材和读本,开展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

2.拓展劳动实践平台。学校与政产学研单位建立了42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39个校级创业就业实习实训基地、179个院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200余家知名企业开通了“校企直通车”服务项目,为学生团队实践训练提供有效支持。每年组建社会实践团队1000余支,参与人数20000余人,在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和双创水平。

3.强化劳动教育实践。每年组织开展“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赛事,年均参赛学生1万余人,以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劳动观念。“外事帮”青年志愿团获评中宣部、中央文民办“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成立十余年来,向社会累计提供8000人次的志愿服务,受益人数超过6万人。广大学子在参与外事志愿服务和劳动中,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三、未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趋势

(一)育人理念:从“协同协作”理念到“互融共生”理念转变

高等学校如何更新传统教育理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3]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融合逐渐受到国内各高校的关注,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育人理念方面形成了共识。随着国家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我们逐渐意识到:从更广泛意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目标是一致的,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基本价值追求。由此看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从有机融合到互融共生的转变,必须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将“全过程、广覆盖、普受益、可持续”的创新创业生态深入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教育全周期,实现学生全覆盖。

(二)融合路径:从“单一途径”融合向“多元场景”融合转变

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融合路径,是实现互融共生的关键举措。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的融合依赖路径比较单一。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的渗透和融合可以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就创新创业教育而言,不但不排斥“五育”,而且必须深深的依赖“五育”;就“五育”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五育”的改革和发展。从这个关系上讲,应该在“课程+实践+竞赛”路径的基础上,以“五育”引领创新创业价值方向,夯实创新创业专业基础,培育创新创业身心素养,系结创新创业关键要素、走好创新创业发展之路,建设集大学生科创文化中心、双创空间、素质教育基地、美育实践中心为一体的融合场景平台,促成融合理念、方法、技术评价的全新设计与实践,探索实施更加多元的场景融合路径,构建高匹配度的有效路径与策略。

(三)体制机制:从“有形推进”架构向“有效联动”架构转变

建立双创教育与“五育”融合推进架构,是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长此以往,两者各自独立,工作各自为战,两条腿走路,严重脱节;只注重单线的有形推进,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动。从这个问题上看,未来需要搭建推进双创教育和“五育”融合的独特组织架构,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五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校院联动、多部门合力”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五育”联动协调机制。成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委员会,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列入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事业发展规划,对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思想、工作机制、任务举措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设计,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五育”互融共生的和谐永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五育美育思政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论公民美育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