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娜
(韶关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特色小镇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特色小镇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举措之一。在过去,我们更加关注城市的发展而忽视了乡村的发展,致使城乡的差距日益加大,国家发展的短板越发凸显。为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在此背景下,韶关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努力发展特色小镇,逐步完善城乡体制机制建设。
韶关是珠三角的后花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发展潜力。韶关结合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小镇,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目前韶关建设的特色小镇主要有生态农业型、生态旅游型、生态农旅型和历史文化型。
兰花小镇属于广东省创建的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位于韶关市翁源县北部的江尾镇,距离县城12公里,有着优越的交通区位和较好的气候条件,是中国九仙桃之乡、广东省兰花专业镇。兰花小镇现有兰花小盆栽种植园、药用石斛种植园等现代化温控大棚80万平方米,起始于小镇南部的兰花长廊绵延16公里有余,兰花种植面积11 000多亩,是一个具有自然地理优势和丰富物产的小镇[1]。
江尾兰花小镇种植兰花已有十几年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基础,建设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兰花培育基地。小镇大力发展兰花特色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格局;小镇在2015年成功申报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打造的兰乡古韵廊线在2019年获得了首届广东省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兰花小镇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万亩油菜花基地、葡萄采摘园、玫瑰观赏园、湖心坝客家群楼、葸岭八卦围、九仙桃生态示范基地、仙北陈屋现代名村[2],可以结合小镇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打造出兼具农业、旅游观光的国际知名特色小镇。
经律论小镇位于小坑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韶关市曲江区,历史悠久,是“中国温泉之乡”。这为小镇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和历史文化基础。小镇以“禅文化”为主题,占地面积约17公顷。小镇的特色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经律论小镇共有七大单体建筑,仿照东南亚地区的建筑风格。每个建筑都有各自的功能,例如自在楼主要是针对成功人士设计的,旨在为会员搭建一个能寻找内心宁静、领悟禅理、扩大精英社交圈的高端平台;森林温泉区依山而建,在这里能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佛法的完美融合[3]。因此,每年冬天经律论小镇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也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收入。
乳源小镇位于乳源京珠高速出入口右侧,交通非常便利,计划用500亩地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预算18亿元。小镇把岭南元素充分融入到建筑风格中,再加入当地的瑶族文化,整合了粤北农产品及旅游资源,拟建设合农旅风情街、旅游集散中心与粤北非遗文化中心、特色餐饮美食区、特色居住区和市民休闲中心为一体的一站式农旅小镇,实现“农、旅、购、娱、居”五大功能[4]。小镇以农产品为对象,以旅游为手段,通过借助投资商提供的平台以及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和利润最大化。
历史文化型小镇以历史文化事件为依托,打造怀旧路线,传承红色精神,继承文化遗产。让新时代的人们立足脚下,感受当前生活的美好,更加爱惜革命烈士为我们打下的“江山”。现在许多地方,都在打造红色小镇。
仁化位于粤湘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充满红色记忆、具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小县[5]。许多著名的革命家曾在此工作过、战斗过,给仁化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红色小镇把独有的红色资源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特色小镇常见的发展形式。近年来,仁化以红色精神为主旋律,充分挖掘乡村历史人文潜力,打造红色文化小镇。2019年下半年,“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落成开馆,吸引了各地党员前来参观学习,红色小镇的未来大有可为。
红色小镇的建设让红色旅游蓬勃发展,让红色基因得到传承弘扬。同时,红色小镇结合当地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的旅游资源,形成精品旅游线路,让游人不仅可以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还可以饱览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
韶关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特色小镇有着独特的优势。韶关以发展产业为前提,以美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不断深入挖掘地区特色文化,搭建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促进人才流动,科学配置城乡资金,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从而给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近年来,韶关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一批有着较强地域特色的小镇。但与江浙一带近年来表现突出的特色小镇相比,韶关的特色小镇在文化营造、产品特色、宣传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多数特色小镇建设片面强调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而对其拥有的文化资源没能充分利用。如兰花小镇,没有系统地把兰花文化与当地文化结合起来。兰花的美,让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但他们对兰花的了解仅限于兰花种植户的简单介绍。长此以往,会使兰花产业表现出单一的状态。再如经律论小镇的“禅文化”也缺乏与曲江悠久的历史的融合。文化能给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可能性。在挖掘文化资源的同时,还要加强创新发展,实现现代文化价值与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特色小镇的产品开发多局限于浅表层次,投入的力度不够大,挖掘的内涵不够深,没有扩大“特色”的延展性,缺乏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规划。如兰花小镇,除兰花观赏外,还可以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深度开发。花的生长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技术手段,保留住兰花的美。现在小镇对兰花美的观赏形式开发不够,仅限于盆景式的观赏。对于经律论小镇,多数游客的第一印象都是泡温泉,小镇其他层面的开发力度还有待提高。
在特色小镇的宣传和营销方面,以电视宣传为主,其他媒体的宣传较少,甚至相关部门的网站上也很少有对特色小镇的介绍。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扩大宣传范围。比如,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广告等媒介,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晓和了解韶关的特色小镇。小镇的商户大多缺少产品营销意识:如兰花主要以大批量订购的形式进行销售;再如经律论小镇疗养温泉通常以减价、优惠的方式售票,小镇的文化旅游价值没能得到充分挖掘。红色小镇多以重温红色经典旅游线路为主,虽然对当地的经济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开发形式不够丰富多样。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是中央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韶关市应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努力发展乡村经济,不断完善特色小镇的建设,让乡村发展紧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
1.农家乐和休闲生态农庄体验小镇建设
农家乐和休闲生态农庄集生活、生态、生产于一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政府应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个人和企业兴建农家乐和休闲生态农庄。
农家乐和休闲生态农庄体验小镇包括四合院餐厅、生态餐厅、农家菜馆等特色餐饮,主打菜是没有农药化肥残留的农家肉和农家菜,走原生态路线。其中乡间别墅、池塘木屋、客家乡村宾馆等可以让各年龄段的游客在这里找到他们热爱的居住场所。在农家乐和休闲农庄生态体验小镇建设上,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在王店镇朱宝湾,有村民承包了几十亩土地,养鸡养鸭,挖鱼塘,盖平房,种植蔬菜水果,让来自城市的游客在这里体验现实版的“快乐农场”。这个将乡村生活和都市生活联系起来的农场快速吸引了一大群“农场粉丝”的注意,这些游客纷纷加入“白领农民”的队列。农家乐和休闲生态农庄体验小镇建设还可以进行多方探索。
2.温泉度假小镇建设
韶关温泉多且分布广,为了建设一个好的温泉度假小镇,政府应对温泉居住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宜对温泉小镇的安全、卫生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规范温泉民宿的广告牌设置。温泉度假小镇应提供特色温泉服务,如温泉疗养是以温泉为核心的休闲旅游相关产业,提供全面的旅游度假服务,实现放松身心的休闲娱乐作用。此外,政府部门还可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一些集旅游、娱乐、休闲与住宿为一体的酒店,以提高温泉度假小镇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前来度假。
3.运动休闲小镇建设
《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体群字〔2017〕73号)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定义为:“以运动休闲为主题打造的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7]韶关山地多,适合打造山地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因此可以山地运动休闲赛事为主导,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着重打造运动休闲赛事产业链,并为其他运动休闲项目提供发展环境。英国小镇温布尔登因1877年起举办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闻名全世界,这项百年赛事如今受到上亿人的关注,小镇温布尔登也因此与网球融为一体,为世人所向往,每年大量游客前来,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韶关的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可以进行充分借鉴,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运动,打造广东体育旅游胜地。
1.发展地方特色小吃产业
民以食为天,特色小镇建设离不开地方特色小吃等产业。客家米酒、番薯干、佛手瓜、风铃饼、果逅百香果饮料、香芋片、梅坑镇特色面、鸳鸯淮山面和香脆鸭掌等非常有地方特色的美味小吃要大力保护并加强建设,这样不仅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也能起到宣传地方特色的作用。在发展地方特色小吃产业时需要创造高品质的产品,使食品质量得到保障,可以对农产品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包装,打造地方名牌。
2.发展原生态种植养殖产业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地区,关闭或者迁走陶瓷、塑料、造纸厂等高污染工厂,打造环保种植场,如火龙果园、葡萄园、草莓园等,在生产无污染蔬菜、水果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游览观光。打造生态养殖场,农户采取原生态的喂养方式,分阶段喂养,土饲料喂养,增大家畜的活动空间,提高家畜的运动能量消耗,使其肉质鲜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饲养出来的家畜有害物质不超标、无残留。
循环农业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生物质能资源,进行清洁生产,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价值增值和生活环境的美化绿化[8]。通过循环农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如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污物,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废物转化为肥料,再用于农田,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变良好生态为金山银山。
韶关应该充分利用革命老区的优势,加强红色文化小镇的建设。加强红色氛围可以采用两种方式[9]。一是依托红色文化遗址,对往日革命场景进行复原,让游客感受到与革命先辈的跨时代碰触;二是在重要节点,运用红色文化元素,打造红色文化氛围,使红色文化与现代建设融合起来。红色小镇的旅游项目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红色教育项目,二是农垦旅游项目。红色教育产业以体验式培训为主,集干部培训、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团体拓展训练、职业教育为一体,目标成为粤北地区最独特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其发展要点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与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相结合。农垦旅游项目以红色文化与体验式农垦为核心,植入新项目、新理念,完善服务设施体系,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打造粤北体验式旅游第一品牌[10]。其特色是所有旅游项目都在最接近史实的场景中进行,居住在朴素的土窑中,劳作在原始的稻田间,吃的是本土生长的米,走的是红军当年的路,以最艰苦的环境,磨炼最坚强的意志。让人们能重温当年的革命时光,忆苦思甜,达到红色教育的目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线上宣传已成为新的宣传渠道。特色小镇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实现特色小镇“走出去”的战略。通过宣传,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小镇的特色。在营销渠道方面,特色小镇可以提供更加高效、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式,具体有两种方式:第一,建立一个特色小镇专门网站或者小程序,内容包括特色小镇名单、交通路线、民宿推荐、当地的特色美食介绍等等。第二,政企合力。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融合。政府是资源的提供者,企业负责计划和开发,通过企业和政府的联合,实现有效率的联动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特色小镇的介绍和宣传,如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宣传栏或者宣传标语;可以在相关网站设置有关特色小镇介绍的链接,让人们通过更多的渠道了解特色小镇。企业也可以联动宣传,如在酒店、饭店等场所设置特色小镇的宣传栏。
韶关地区矿产、林业资源都极为丰富,创新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应充分开发当地的资源,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和设施完善的民俗小镇和疗养小镇。与此同时,可以建立“互联网+特色小镇”,实现小镇内外发展要素的积极互联。基于“互联网+特色小镇”的模式,积极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农产品”等形式。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吸引游客到小镇旅游,把当地的特产美食等销售出去。近年,一些小镇在入选特色小镇后,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应加强研讨,完善发展特色小镇的体制机制,适时进行评估、考核、反馈、纠偏,对特色小镇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宜形成本区的特色品牌,实现长远与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