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岩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221000)
物理课程包括了物理实验和物理理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的实验是构成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发展高中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深度学习”为教学主旨,围绕“光的偏振”开展实验教学.本文就如何帮助学生活动体验乐趣,构建有意义的课堂学习过程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几点策略.
在教学“光的偏振”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实验,并通过开展“模拟实验”活动来促进学生经验深入发展.高中物理教师要充分注重实验教学的优异性,实验教学能够通过开展实验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学习内容具象化,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相关内容的学习.
案例一例如在进行“光的偏振”一节的实验教学中,教材中有绳波穿过“狭缝”的图片,一些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时,通常会选择照搬教材方法,僵硬的依照教材内容顺序进行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的自身相关经验不能够得到充分的积累,进而导致学生对“狭缝”实验心存疑惑.因此教师就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积极开展模拟演示的教学方式,以具体实验来引领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在进行这一实验时,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和工具有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水晶弹力线等,其中的弹力线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否则会影响振幅效果.在开展具体实验时,以黑板为背景,绳波最宽处达4cm,用不同的颜色来进行区分以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对于“狭缝”的制作,教师可以利用茶叶罐的瓶盖进行叠放,在两盖间夹厚度为3mm的长条纸板,而后利用胶布粘结固定,形成“狭缝”.将水晶弹力线一端拴在打点计时器的振针上,另一端由学生拉近,打开电源,由振片振动,让弹力线形成绳波,分别从与“狭缝”平行、垂直两种方向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通过沿平行绳波方向、垂直振动方向来观察实验,有哪些现象?”学生在经过思考后,回答:“在平行时,绳波应该能够通过‘狭缝’,但在垂直时不能确定会不会与振幅减弱有关,可能会受振幅强弱影响而通不过.”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不要直接进行解释,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由学生自己来阐述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质疑.有学生认为:“在‘狭缝’与绳波平行时,绳波传播正常通过;但在垂直时,绳波被阻挡.”从实验现象来看:与“狭缝”垂直时,绳波振幅由大变小,直至消失.这说明垂直分量被阻挡,而平行分量依然能够通过.由此可见,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具体实验并进行积极的体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将已有的个人生活经验、知识内容与共同体验相碰撞、相结合,让各种想法在交流中形成统一.在很多时候,在“狭缝”实验中,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知,但在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探究、整合中,就能够逐渐形成有意义的知识、经验,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达到了利用实验教学来发展学生的科学观察、逻辑思维力的教学目标.
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高中生进行物理知识拓展、创新,进而引导学生提高知识的应用性.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中,想要通过物理教学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就必须要积极开展实验活动,通过实验将实践与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架构起一个立体、开放、科学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体系.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能够掌握某一个知识内容,但却并不一定能够将这个知识点转化为具体能力,即“学起来和做出来是两回事”.为了改善这种片面化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演示实验”,利用“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案例二在“光的偏振”教学实验中,我们一般会选择大角度快速转动方式,让学生观察透射光的变化,分辨变亮、变暗.但是,对于检偏器缓慢转动时,学生在观察偏振现象时,会产生困惑.偏振片在转动时,是否有部分角度区间,透射光强度没有变化?或者是变亮还是变暗?为了让学生把握“光的偏振”实验原理,去除干扰因素,强化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科学探究,我们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首先,去除教室内其他干扰光源,如日光灯、室外光源;其次,从透射光角度入手,当选择检偏器较小角度时,可能对透射光的强度变化带来干扰;最后,从观察视角入手,学生对透射光的比较,往往是通过与记忆强度相对比,而人眼一般只能保留影像0.1~0.4s,随着时间推移,记忆中的影像会逐渐模糊,从而造成对比困难.为此,我们借助于偏振装置,进行透射光动态演示实验,让光线通过偏振片,透射到黑板上,然后,从夹角为零开始,快速转动检偏器,观察实验现象.从学生观察中发现,当夹角变化时,透射光的亮度由亮变暗,再变亮.反问学生,何时最亮?何时最暗?有什么规律?结合学生观察与实验讨论,有学生认为,当两偏振片夹角为0°时,最亮,90°时最暗,从0°到90°,会逐渐变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提出问题,如果缓慢转动检偏器,实验现象又会如何?在进行慢速转动时,对光强的变化很难区分,感觉几乎不变.为此,针对学生的疑惑,我们引入四把相同的手电,四组偏振实验器材及偏振片,让学生自主讨论,重新构设“演示实验”.将四把手电放在支架上,相同光源投射到黑板上;利用四组偏振器材,分别按照0°、30°、60°、90°顺序排列.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原来,光波与绳波具有相似性,都能够产生偏振现象.由此,在学生“演示实验”中,让学生从中了解事物变化的本质,引导学生从探究中归纳实验规律,把握知识的本质,培养科学思维.
在进行实验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充分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活动体验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开展高中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自主思考,通过提升学生的活动体验来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增强学生的物理探究品质.
案例三了解的“光的偏振”规律,对于在较小的转动角度下,透射光的强度变化如何进行准确表征?也就是说,对于较小的夹角,是否也符合这一规律?我们通过组织实验材料,以0°转动较小的角度,让学生观察透射光的强度变化.学生发现,因为转动角较小,光的强度变化不明显.为此,怎样来设计实验活动,能够定量测定偏振现象中,偏振片的夹角与透射光强度的定量关系?有学生提出,利用纸盒画上两条平行狭缝,将偏振片插到纸盒狭缝上,竖直起来,一片不动,另一片转动,记录夹角度数,观察透射光的强度值,来分析两者关系.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展开交流后得出,可以利用照度计,与灯泡、偏振片固定于相同高度位置,避免探头位置变化影响度数;采用表格法、图像法等,分别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哪个实验方法更准确.图像法较为直观,可以反映光强变化趋势.
总之,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经验、将知识转化为具体能力.在探究“光的偏振”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真正学习、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从而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牢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