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2021-01-31 04:57施能奖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物体驱动函数

施能奖

(福建省石狮市第一中学 362700)

问题驱动是近些年来比较盛行的教学方法之一,与之前学完知识后解决问题的模式不同,而是以问题为载体,由学生积极探寻解决方式,借此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性,引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态度.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基于问题驱动的视角切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问题内容与提问方式,驱使学生主动思考、深入交流,升华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利用问题驱动导课,激起学生学习热情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上黄金教学时间的质量,黄金时间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时间,假如缺乏有效导入,他们就很难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问题驱动导入新课,先提出一些问题,吸引学生思考与讨论,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热情.

在开展“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从前,有一位渔民十分喜欢数学,不过他并不理解集合的含义,于是向一名数学家寻求帮助,但是集合概念具有不加定义的特性,数学家一时之间也无法给出答案,有一天,渔民邀请数学家一起上船捕鱼,当渔民撒下渔网捞起一些鱼虾以后,数学家恍然大悟指出这就是集合,你们如何理解数学家的话?由学生认真思考与讨论,初步激活他们的思维,教师加以归纳,说明数学家根据鱼虾被渔网捕到这一直观现象给出集合的定义,将渔网中的所有鱼虾看作一个整体,就是集合,各个鱼虾则是集合中的元素,由此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数学故事的方式引出问题,吸引学生思考与交流,激起学习新课的热情,使他们通过讨论与总结初步认识集合的概念,为后续教学的实施起好开头.

二、结合生活设计问题,调动学生思维活力

其实任何一个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与生活之间均有着一定的联系,数学科目也是如此,教材中收录有不少生活元素,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现象.在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控好所授内容同生活之间的衔接点,设计一些生活化问题,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调动他们的思维活力,使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进行“空间几何体”教学时,教师先在课件中展示柜子、篮球、罐头瓶等常见物体的图片,讲述:如果只考虑这些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考虑其它各个因素,从以上物体中抽象而出的空间图形就是空间几何体,借此呈现新课主题.引发学生的直观感知,调动他们的求知渴望.接着,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如:茶杯、纸箱、骰子、平衡坠、螺母、六边形螺帽、足球、秤砣、灯罩与冰淇淋等,引出问题:怎么把这些物体分类?引导学生根据结构特征将它们分为两大类,随后放大几个棱柱物体的图片,询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使其着重研究棱柱,随后以此类推,引导他们研究棱锥与棱台的特征.

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几何物体设置问题,引领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观察、思考与交流,使他们通过对实物的比较与分析,理解并总结出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三、巧妙设置层次问题,维系学生探究兴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进一步发挥出问题驱动的优势,教师提问时不能一味的“平铺直叙”,而是要突出问题的层次性,坚持由浅及深原则,利用问题维系学生的探究兴致,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渴望.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置一系列层次性问题,吸引学生不间断的思考、探索与解决问题,让他们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

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为例,教师先提问:什么叫做函数关系?都学过哪些特殊的函数?学生口头回答,借此呈现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核心知识.询问:初中时期三角函数是怎么定义的?使其回顾学习过的知识.追问:怎样将锐角的三角函数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引领他们一起探究,发现新问题同原有认知存在冲突.接着,教师提出深层次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锐角的三角函数时,能否可以利用终边上点的坐标进行表示?同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显示一个锐角α的终边,以及终边上的点P,坐标是(x,y),由学生思考与研究怎么利用P点的坐标表示锐角α的三角函数,随后继续提升问题层次,使其探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巧妙设置层次问题,让数学教学内容变得具有梯度感,为学生带来引人入胜的感觉,使其在问题驱动下逐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四、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发散学生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同初中相比,深度与难度均有所提升,有时仅仅依靠学生个人很难完成所有学习任务,他们在独立思考过程中极易遇到障碍或者困难,思维将会陷入到瓶颈之中.由于高中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数学水平高低不同,这时教师可在问题驱动下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使其在小组内围绕难点、疑点展开合作探究,发散数学思维,帮助他们消疑释惑.

在实施“指数函数”教学时,教师谈话导入:大家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知道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能够利用函数,怎么通过函数观点来分析以下实例?课件中同步呈现实例:一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由1个变成2个,2个变成4个,4个变成8个,以此类推,细胞分裂的次数x与总数y之间存在怎样的函数关系?洗衣服时每次可以涮掉污渍90%,经过x次后衣服上面的污渍剩余量是y,怎么用x来表示y?引领学生在小组内先独立思考、再一起交流,准确找出上述例子中变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且写出式子y=2x和y=0.1x,让他们研究这两个函数的共同点,使其顺利建立出指数函数模型.

如此,教师给出问题后,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讨,使其思维发生碰撞与交流,提出各自的看法与见解后加以整合与归纳,让他们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得出指数函数的概念与形式.

五、鼓励学生自主发问,增强问题驱动功效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充分体现出问题的驱动作用,问题不能全部由教师提出,学生同样应该拥有提问的机会,因为他们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如此,问题的驱动效果才会更好.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可以先提出问题起到“抛砖引玉”之效,然后引领学生主动发问,一起提出和研究问题,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问题驱动功效.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利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之后,让他们自主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由此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使其了解向量产生的背景,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在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问题的驱动作用,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多样化问题,为数学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使其始终保持学习激情,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思维水平.

猜你喜欢
物体驱动函数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函数备考精讲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